02.28 《最好的告別》:在人生的彌留之際,生命的質量遠比長度重要

當代作家瓊瑤在79歲的時候,寫過一封公開信,信是寫給自己的兒子和兒媳婦的。內容是在交代自己的身後事,她想讓大眾一起見證,這是她自己的選擇,主要就是為了避免孩子被大眾非議。

這封信主要就是為了交待自己對死亡和後事叮囑,以及當自己無法做出選擇時,所有的願望。

《最好的告別》:在人生的彌留之際,生命的質量遠比長度重要

她說,如果她得了重病,不希望做什麼大手術,讓她自然死亡是她的願望,她不喜歡生命的最後時刻,在加護病房藉助機器存活,也不希望身上插滿管子,活得沒有尊嚴

這封信一公佈,就收到了很多人的關注,因為在戀生惡死的現狀中,能夠坦然談生死是非常稀缺的,對死亡的恐懼,又是絕大多數人都要面對的問題。

心理治療師歐文.亞隆曾經說過:直面死亡會引發焦慮,卻也有可能極大地豐富你的整個人生

人們都說善始善終,但最終人的善終這個課題,依然有很多人,選擇逃避,至少是不會把重疾、衰老這些話題,跟自己人生產生任何的聯繫。

《最好的告別:關於衰老與死亡,你必須知道的常識》就是一本召喚行動的書,它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正視衰老和死亡的問題,能夠在有限的生命裡,怎樣才算是有質量的活著。


《最好的告別》:在人生的彌留之際,生命的質量遠比長度重要

本書的作者阿圖.葛文德,是印度裔美國人,他的父母都是醫生,他自己是個外科教授,畢業於波士頓的哈佛大學醫學院,同時,他還是世界衛生組織全球病患安全挑戰項目的負責人。

他是連任兩屆美國民主黨政府的醫改顧問,就職在奧巴馬和克林頓任職期間,這本書不止是顯示了葛文德醫生對醫學的思考,同時,也是他對生命本身的思考


走向衰老或走向死亡,是大自然的必然規律,沒人能逃脫

古往今來,渴望長生不老是很多人都夢想,也有很多人為此付出了時間和金錢,比如說《紅樓夢》中國的賈敬,就是那個好色的賈珍的父親,他一生大部分時間都沉迷於煉丹藥,渴望能夠活得更久,最終卻因為吃自己的丹藥死掉了。

在《西遊記》中,唐僧之所以那麼受歡迎,就是因為有人說吃唐僧肉能長生不老,那麼多妖精都想把他收到囊中。葛文德醫生在《最好的告別》中寫道:

《最好的告別》:在人生的彌留之際,生命的質量遠比長度重要

戀生惡死是人之常態,但死亡面前人人平等。無論你是國王,還是車伕,是大亨,還是乞丐,地位與金錢都無法改變個體生命必死的事實。人生的最後一道考題,就是如惡化面對死神的召喚,恐懼、沮喪、憂傷是人之常情,再堅強、豁達的人在死神面前也無法高傲、從容起來。

心理學家庫布勒.羅斯在上個世紀60年代,提出了悲傷階段模型,用於解釋人在面對死亡時的情緒變化,變化分為五個階段:

否定-憤怒-討價還價-抑鬱-平靜接受

這些年隨著醫療水平的發展,很多之前不能治癒的疾病,如今都有特效藥,就算是人的有些器官不能再工作,也有一些替代器官工作的醫療手段。

我曾經跟婆婆聊天時發現,在她的心裡有這樣一個願望,她希望等她老的時候,進了醫院,她希望孩子們竭盡所能地去延續她的生命,就算是進了加護病房,她也覺得活著就有希望。


《最好的告別》:在人生的彌留之際,生命的質量遠比長度重要

其實這樣的想法也很容易理解,就算是很理智的人,在面對死亡的時候,也難以放棄求生的慾望。

於是很多很多人把病人送進醫院,就有想要治癒病人的想法。可是醫學並不是萬能的,有些癌症和疾病,抑或是器官老化到不能工作的病人,就算是家人有足夠的錢,也無法面對將死的事實。

司馬遷在《史記》中有這樣一句話: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可見在很早很早之前,人們就思考過死亡這個問題,也早就懂得死亡無法逃避的現實。

孔子的學生季路曾經問他,死是怎麼回事。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孔子的意思是,還不知道活著的道理,又怎會懂得死的問題呢,本質上孔子也在逃避談死亡。

不管我們願不願意面對衰老和死亡,它們都會到來。只有認識到生命有限,在能在有限的人生中,懂得好好活著的意義,才能懂得時間的價值。


善終護理,是每個生命彌留之際都需要的服務

中國人的死亡質量很低,低到讓人失望的程度。在經濟學人發佈的《2015年度死亡質量指數》中顯示,80個國家的排名中,中國位於第71位,是倒數的名次

究其原因,是隨著醫學的進步,生活水平的提高,有越來越多的人能夠活得更長,生命衰亡的過程變成一條緩慢又很長的曲線。

《最好的告別》:在人生的彌留之際,生命的質量遠比長度重要


在16世紀晚期,蒙田寫道:死於老年時少見、異常、奇異的死法,遠不如其它死法來的自然--這是最不可能的、最極端的一種死法

到了20世界中期,就算在工業化發達的國家,有4%的人們,會在30歲之前死亡。可到了21世紀的今天,是盡力延緩病人的生命,還是讓病人安寧的離開這個世界,成為了世界性的難題。

在1999年巴金老先生肺部嚴重感染,到2015年這6年裡,他都是在醫院度過的,他跟家人溝通過,一旦自己病重不起,期望用安樂死結束自己的生命,可是等到病重的時候,他才發現自己沒有選擇的權利。

他在懷念沈從文的文章中寫道過自己的苦:

我多麼羨慕他,可是我卻不能走得像他那樣平靜、那樣從容,因為我並未盡了自己的責任,還欠下一身債,我不可能不驚動任何人靜悄悄離開人世。那麼就讓我的心長久燃燒,一直到還清我的欠債。

他最後的這些年,是為別人活著。他跟自己的女兒說過:

你不尊重我,不把我當人。因為那種靠機器維繫生命的時間裡,一個人沒有任何隱私,吃喝拉撒都無法自理,更多時候是家人渴望他活著,可他自己對這段生命的回憶痛苦不已。

《最好的告別》:在人生的彌留之際,生命的質量遠比長度重要


於是,善終護理就顯得尤為必要,在中國很多人稱這種治療方法為

安寧療護

世界衛生組織曾經提出安寧療護的三個原則:

重視生命並承認死亡是正常的過程。既不加速,也不延後死亡的期限。提供接觸臨終痛苦和不適的方法。

2019年11月份,我見到90多歲奶奶離開人世的場景,在她離開之前的最後一晚,她呼吸困難,一直在呻吟著,我在旁邊焦慮的坐著,看著姑姑被嚇得臉色發青,我只想如果這時候,有人能夠緩解奶奶的痛苦,讓她平靜的離開,那該多好。

後來看了《最好的告別》才知道,我希望奶奶能夠享受的這種服務就叫做安寧療護,而這種療護看似是消極治療,實際上是對病人生命質量的重視。


人生彌留之際,生命的質量比生命的長度更重要

摩根.弗里曼在2007年拍過一部電影《遺願清單》,在電影中,他大學畢業之後,為了養活孩子當了一輩子的修車匠,當馬上到頤養天年的年齡時,他卻患了癌症。

醫生告訴他,他的壽命最多還有一年,更有可能的是,他差不多還能活六個月。

《最好的告別》:在人生的彌留之際,生命的質量遠比長度重要

他的妻子和孩子,都希望幫他聯繫更好的醫院,接受更多的治療。可他不想在病床上等死,看著家人難過,自己還要有去安慰家人。

他和臨床的一個富有的男人,開始按照他的遺願清單走出醫院,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那段時間他過得無比快樂,也在生命結束之前到家過了聖誕節。最後,他非常平靜的離開了這個世界。

葛文德醫生,從一項研究中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只要不去努力活得更長,才能夠活得更長。

研究是針對聯邦醫療保險的4493位末期癌症患者,和末期充血性心臟病患者的。研究人員發現,乳腺癌患者、前列腺癌患者和直腸癌患者參加善終服務與否,在存活時間上沒有差異。更奇怪的是,對於有些病人,善終服務還延長了存活時間。


胰腺癌患者平均多活3周,肺癌患者6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則延長了3個月。

2018年,有一部紀錄片《生命裡》,講的就是上海臨汾社區醫院,對病人實行安寧治療的過程,在鏡頭下,記錄了一幕幕那些生命不足3個月的病人。

醫院的工作人員在開會時,說到這樣一個數據,他們這個醫院一年收204個病人,這一年來開人世的病人有185個,差不多每兩天都要有一個人離開人世。

《最好的告別》:在人生的彌留之際,生命的質量遠比長度重要

在這裡,醫生和護士對病人,不會採取積極的治療,而是用更加人文的精神照顧他們。

有個阿姨是乳腺癌晚期,護士張敏替她去養老院看她老伴,並且給叔叔拍了照片,放給她看,幫她完成她想做卻做不到的事情。

有一個叔叔是胃癌晚期,他對自己的後事已經有了準備,護士們會聽他講曾經他追自己老婆的故事,滿足他訴說的慾望,看著他神采飛揚的講年輕時候的故事,護士們笑了,這個叔叔也非常開心。

印象最深的是,有個大學教授,他只有一個兒子,兒子工作很忙,沒法經常來看他,護士們會經常去跟他聊聊天,家人都不太會照顧他,護士就會很即使的給老人擦身體,剪指甲,並且還讓患者家屬通知老人的女兒,儘快的來醫院看看老人。

《最好的告別》:在人生的彌留之際,生命的質量遠比長度重要


安寧療護在中國是新的醫療項目,在很多中小城市是沒有的,這部紀錄片裡,我們看到垂死之人生命最後階段的無奈,但通過安寧療護項目的幫助,他們確實活的更有尊嚴了,生命質量也提升了。

寫在最後,在科技和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對於很多新出現的狀況,我們都沒有做好準備,比如說到生命最後時刻,應該保全的是病人生命的長度,還是要保證病人生命的質量?

可就算是醫學在發展幾十年,幾百年,癌症和衰老也不可能被消除。面對死亡,我們不該避而不談,而是應該接受現實,在能活著的時候,努力綻放,活出生命的最高價值。

《最好的告別》:在人生的彌留之際,生命的質量遠比長度重要


北京大學醫學研究院的教授王一方說過:生死教育是一把鑰匙,不僅可以開臨終關懷的門,也可以開醫患關係的門,當然更重要的,是打開對於生命與死亡的認知與理解

願我們都能坦然面對死亡,也能夠在有限的生命裡活到淋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