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女人四十

當一次發現有三根白頭髮在頭上招搖的時候,才深刻感受到40歲的年齡已經在招手了。買買買時不再矛盾是買這件衣服好還是那件衣服好?而是在猶豫是買件好衣服還是給家裡換個淨水機好呢時?最終會做秒做決定換淨水機。生活雖然好了,但是還是不知道雞蛋麵裡的雞蛋是什麼滋味,牛肉麵裡的牛肉到底嫩不嫩?只知道這個手擀麵還是蘭州拉麵一類的是粗了細了坨了!因為對面有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盯著你的筷子,奶聲奶氣的說:媽媽,我要吃肉(雞蛋)。各種購物網站逛啊逛啊,這個好看,那個好吃,最後買的不是孩子的就是家用的,自己的也沒捨得買幾件。週末了,幻想著明天我要睡到十二點,或者我要在家“挺屍”一天,但總不能如願,要不就是早早夢中驚醒:哎呀,領導安排的這個工作我還沒幹完,不行!要好好想想咋辦?要不然就是孩子這個培訓班十點那個培訓班四點半,送啦接啦,接啦送啦,東城晃到西城,南城晃到北城,晃晃悠悠一天過去了,晚上了可以休息了吧?哎,不行啊,家裡衛生還沒搞。有時想想,奶奶的,不讓孩子學這些亂七八糟的了,孩子不受罪,媽媽少操心。但是看見別人的娃今天拿個這個獎明天參加那個活動,今天秀個這樣的才藝明天取得那樣的證書,心裡貓抓似得,晃晃腦袋,停止幻想,不然再在自己腦殼上捶兩下:孩子以後長大了不會恨我吧!會不會怨我:小時候你為什麼什麼都不讓我學,弄得我在社會上像個傻子似的。《嚮往的生活》有一期大華秀他的小提琴談起小時候學琴所受的種種的苦,但是現在特別感激那時候的媽媽,感謝小時候媽媽那樣逼自己才能有現在這樣的才藝。anglababy在旁邊也同樣發出了感慨說是小時候爸媽就是放養的自己什麼都憑興趣不學就不學了,所以也造成自己現在什麼才藝也沒有,朋友在一起時偶爾有些格格不入,片子還用了一個誇張的畫面讓baby大喊:媽媽小時候你為什麼不逼我。每每想到這裡,還是咬牙堅持:不行,還是要讓孩子有個才藝傍身,不管以後他是恨也好愛也罷,自己問心無愧。可能是自己的思想綁架了孩子,但是到了這個年齡段大多數家長可能都是這樣想的。想起當時年少時的豪言壯語:到時候我有了孩子就是快樂教育,想學就學想玩就玩,再看看現在打臉真是啪啪的。

一隻腳已經邁進了四十歲,不再幻想什麼情人節、女王節什麼的老公能送個小驚喜,而是期盼著只要兩個人能同時早早下班回家和兒子玩一會就行。如果偶爾兩人逗個趣說等我發獎金了我給你買你看中的那塊表啊,可以高興小半個月,等啊等啊,咦,怎麼還不發獎金,四十歲的年齡不會再像二十啷噹歲,只會默默生氣,找彆扭,而是粗著嗓子對面鑼當面鼓地喊著:老公,你不是要給我買塊表嗎?啥時候,這都過了兩月了,咋沒動靜了?那邊哼哼哈哈,“啊,我說過嗎?你記錯了吧!”“我沒有,當時你說的時候兒子還在場呢,兒子快過來你爸爸有麼有說要給媽媽買塊表?”兒子仰著無辜的小臉蛋:好像是說過吧!這邊男人一瞪眼,兒子眨巴眨巴眼睛:好像沒說過吧!我這邊一掐腰,兒子又眨巴眨巴眼睛:哎呀,我不知道,我不記得了,你們別問我了。好嘛,兩邊都不得罪。最後實在沒法,男人只有投降:哎呀,我獎金還沒發呢!等我一發獎金咱們就去買。哐當哐當,又有月餘,如願以償,兩廂安好!再有月餘,如不如願,也早就把此事拋之腦後。如此,沒有自怨自艾,不會再唉聲嘆氣,老公不把自己的話放在心上啦!不關心自己啦!等等,這些都是浮雲。如鯁在喉的只有兒子抱回來一張八十多分的試卷,那才真正是雞飛狗跳的開始。

未滿三十時,在家比的最多的是誰為這個家裡乾的活最多,地是我拖的,飯是他做的,孩子是我喂的,衣服是他洗的,每天都有一比,你不干我也不幹,看誰耗得過誰。抱怨最多的是回家就知道玩手機不做家務不陪孩子玩。在現在快四十歲的年紀剩下的就是偶爾說兩句,大部分想的是在孩子的教育上只要你不要跟我搗亂,愛誰誰愛幹嘛幹嘛。年輕時晚回家一會一個電話一個電話催,咋回事,幹嘛呢還不回家,幾點幾點不回來就不要回來了。現在呢,到了該睡的時間該睡睡,啥時候回來不管也不想管,倒是兒子一個電話一個電話,爸爸你咋還不回家?這廂我還制止兒子:不要打電話了,爸爸該回來的時候自然就回來了,打什麼打,快點練你的琴,趕快睡覺……而後呼呼睡到天亮,早晨起來,身邊多了一人,咦,回來了,奧,回來了,如此而已。不是漠不關心,而是已經知道不是因為一些不得已的工作的牽絆誰是都想早點回家的。就是偶爾想放空一下自己也是因為壓力太大需要減壓,男如此,女亦如此!

五十歲什麼樣?六十歲什麼樣?亦或是能活到七八十歲又是什麼樣?不敢想,不想想,借用一句話:“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擇高處立,尋平處住,向寬處行”。嗚呼哀哉!嗚呼幸哉!人生就是如此,發生在別人身上的永遠是故事,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永遠是生活!

------生活是美好的,美好的生活仍要繼續,加油吧!

女人四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