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CT增強檢查是什麼?去檢查時需要注意什麼?

尚醫健康


增強CT,實際上就是在普通CT的基礎上給檢查的病人靜脈注射一些造影劑,常用的造影劑比如碘海醇、碘佛醇,這些含碘的水溶性造影劑進入血液循環,有病變的部位能夠更清楚的顯影。做增強CT的目的是強化病灶與周圍組織的對比,更有利於發現病灶,同時可以更清晰地顯示病灶的範圍和性質,為影像科醫生提供更多更清晰的信息,從而有利於做出疾病診斷,減少漏診和誤診。

CT增強在某些疾病診斷中不可缺少,CT平掃雖然能夠發現一些病變,但有些病變CT平掃不能或不易發現,如血管畸形、早期癌症和轉移瘤等。像肝臟病變,肝囊腫、肝內血管瘤、肝癌,單純CT平掃,都是低密度灶,很難區分,但是通過注射造影劑後,就可以根據造影劑在病變內的變化情況及腫塊的強化情況比較容易做出診斷。對於惡性腫瘤的病人,CT平掃中血管和淋巴結密度相似,都是等密度,不能很好的區別頸部、縱膈及腹腔內淋巴結轉移情況,如果不做增強掃描,很可能會把有些畸形血管誤以為是淋巴結轉移,或者把轉移淋巴結當做正常的血管。

有人說,既然增強CT這麼好,為什麼不淘汰CT平掃,全部進行增強CT呢?這個想法也是不對的,首先有些疾病平掃CT就足夠了,不需要增強,比如腦出血、肺結節、顱腦外傷、肺挫傷等等,在急診平掃CT能夠快速的幫助醫生做出初步診斷;其次增強CT價格較高,由於需要專人注射造影劑,耗時較長,不僅增加病人負擔,也增加了醫生工作量;再次打入人體的造影劑也並不是完全無毒無害的。一般來說,平掃和增強掃描兩個結合能夠更好的反應病變的特點。不過對於全身各部位的血管造影,比如冠脈CTA、胸腹部大血管CTA/CTV、四肢血管CTA/CTV,只需要直接增強就可以了,不需要平掃。

做增強CT要注意什麼?

1.造影劑經全身血液循環,最後通過腎臟排出,99%的對比劑會從腎臟排洩出去,所以腎衰的病人不可以做這個檢查,而腎功能正常者,做CT增強前後24小時內要多喝水,充分水化,排尿,讓造影劑能儘快的排除體外。

2.對碘過敏的人不可以進行增強CT檢查,做增強CT之前醫生會詳細詢問過敏史。嚴重過敏比較少見,但一旦出現,會引起過敏性休克,甚至呼吸心跳驟停。所以做完增強CT後要在檢查室外觀察半小時才可離開。

3. 腹部盆腔增強CT的患者儘量排空腸道,禁食一晚,減少糞便及腸氣對顯影的干擾,做CT前一週不可行上消化道造影或者鋇劑灌腸,防止造影劑和硫酸鋇殘留腸腔,影響顯影。

4.如果有嚴重甲亢,病情未得到較好控制,儘量不要做增強CT,因為注入的含碘造影劑可能會加重甲亢病情。由於造影劑是由高壓注射器注入體內,有嚴重心肺功能不全的病人如果快速注入造影劑,可能會誘發心衰和呼衰,做增強CT前要充分評估。

5.做CT時去除衣物上的金屬及各種飾品,減少金屬產生的偽影。

6.對於糖尿病服用二甲雙胍的患者,需要停用二甲雙胍48小時,並一直持續至檢查後48小時。

7.增強CT輻射劑量高於平掃,做完檢查後不可勞累,多休息。


胡洋


你好,作為一名醫生,我來回答一下,CT分為兩種,一種是平掃CT,一種是增強CT。增強CT就是在平掃CT的基礎上,往靜脈裡面注射造影劑,造影劑會隨著血液循環,跑到全身的組織器官中去。打了造影劑之後,就可以觀察病變組織的血流情況,與周圍正常的組織做一個對比,可以用來區分病變的性質,血供豐不豐富,增強均不均勻,裡面有沒有壞死,有沒有出血,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通過增強掃描,都可以得到提示。所以,增強掃描比普通的掃描更加的精確。

做增強CT需要注意什麼

第一,需要做皮試

有少部分人會對造影劑過敏,做CT之前,需要做皮試,明確一下有沒有過敏反應。輕度的可以引起皮疹,瘙癢等不適,嚴重的可引起呼吸困難,過敏性休克。

第二,需要多喝水

因為造影劑是通過腎臟排洩的,做CT前後要多喝水,促進造影劑通過尿液排洩。所以,腎功能不好的患者,做增強CT要慎重,可能會加重腎損害。

第三,要停用二甲雙胍

糖尿病的患者,如果吃二甲雙胍,做CT前需要停用48小時,因為口服二甲雙胍可能會加重腎損害,做完CT以後,還有再停用48小時。

第四,有一些患者不適合做增強CT

對碘造影劑過敏的患者不適合做,還有腎功能嚴重不全,甲亢,重症肌無力的患者都不適合做增強CT。


普外科曾醫生


一提到做CT,大家都非常熟悉了。但是有時候連續做幾次CT,會讓很多患者或者家屬非常困惑,明明昨天剛剛做完CT,怎麼今天又通知我要做一次CT,這是不是醫生亂開檢查?

事實上,肯定不是這樣的!醫生跟大家說的都是做CT,但此CT非彼CT!一般最先做的CT,是指的的CT平掃,即不需要注射造影劑而進行的普通掃描,它可以發現我們很多身體部位的病變,但如果發現病變組織或者位置不容易區分時,這時候就有必要再做一次CT檢查,但這次的CT檢查叫做增強CT掃描,是一種引入對比劑的方法,通過人工增強組織對X線的吸收差別,從而提高CT圖象中組織間的對比度,更容易分辨出病變組織類型,這種注入對比劑的掃描稱“增強掃描”。

(如圖:我們正常人體臟器的平掃和增強不同CT值範圍,可見不同的臟器是不一樣的,而且不是所有的臟器都有增強值)

為便於大家理解真正CT增強檢查到底有多大的作用,避免醫患不理解,增強醫患矛盾,我給大家舉一個例子,為什麼做了一次CT平掃後,還要求做CT增強檢查。

一位42歲女性,因感覺眼球突出越來越明顯就診,醫生建議先CT平掃

(如圖:CT平掃結果發現患者右側球后圓形腫塊,邊緣光滑銳利,病灶中心密度稍低)

懷疑有腫塊,但是又不確定其病灶內情況,因此,醫生建議做一個CT增強掃描

(如圖:增強掃描後明顯可見病灶內多發斑點狀強化)

後來,病人被診斷為成人常見的眼眶良性腫瘤——海綿狀血管瘤。

可見,CT增強掃描對於病灶的具體類型,尤其是病灶內部情況,是否為良惡性等,能給醫生提供更加清晰的判斷!

那麼,平時做CT增強檢查應該注意哪些?

  1. 增強掃描要用到造影劑,而凡經過人類泌尿系統排洩的水溶性高滲含碘對比劑均可用以CT增強掃描,但對於碘過敏者、患有嚴重肝腎功能損害者以及急性出血和顱腦外傷者,是禁忌症;
  2. 對於需要服用二甲雙胍的糖尿病患者,在需要做CT增強掃描檢查時,應先前後48小時暫停服用二甲雙胍;
  3. 檢查前應去除檢查部位衣物包括帶有金屬物質的內衣和各種物品,檢查時應聽從安排,保持體位不動,配合檢查進行平靜呼吸、屏氣、不吞口水、不眨眼睛等,減少偽影產生;
  4. 做CT增強掃描的兒童或神志不清者,需有人陪同;

醫學小偵探


有些患者做完CT檢查後,醫生又開了一張CT檢查單,這時就糊塗了,不是剛做過嗎?怎麼又要做。一般最開始做的是CT平掃,當發現病變組織或位置不易區分時就需要再做一次CT檢查,也就是CT增強檢查。



CT增強檢查是影像學診斷中重要的檢查方法,檢查時病人需空腹,靜脈注射碘造影劑,把藥物注入血管內同時進行掃描。該方法能使病變的組織與相鄰正常組織間的吸收產生差別,血管的走行和血管內的病變得以顯現,使病變清楚地顯示出來。如果平掃發現可疑,再做CT增強檢查是很有必要的。

檢查時需要注意什麼呢?

1.檢查前4-6小時禁食禁水,1周內不能做消化道鋇餐檢查。

2.服用“二甲雙胍”的糖尿病患者需停藥2天后再做檢查,檢查後48小時內不能恢復用藥。

3.服用癲癇及精神類藥物的患者需停藥2天后再做檢查,檢查後12小時才可恢復用藥。

4.檢查後大量飲水,加速造影劑的排洩。

5.對造影劑有過敏反應,腎功能不全,甲亢,重症肌無力患者,孕婦都不適合做CT增強檢查。


藥學小蟲


我們都知道現在CT檢查已經成為一項非常常規的檢查手段,但是大家對CT有許多的誤解,認為CT有很大的輻射,這也導致了大家談CT就色變。

CT檢查分為平掃和增強掃描,但是什麼是增強掃描?為什麼要做增強掃描?做增強掃描要注意什麼呢?

什麼是CT增強?

CT增強是相對於CT平掃而言的,我們都知道CT就是利用人體的不同組織對X線的不同吸收程度而產生的對比對來診斷疾病的。有的時候病灶的密度和正常人體軟組織的密度相近,那麼就很難診斷疾病的性質,範圍,和成分。為了增加正常組織和病變的對比度,我們發明了CT增強。

增強就是利用高壓注射器將造影劑注入靜脈血管,來增加對比度,從而完成診斷。比如說:肝臟。正常的肝臟有自己的特定的強化方式,但是肝臟的病變和正常的肝臟的強化方式不同。就是利用這種強化方式的不同,來鑑別不同的病灶。肝癌和肝血管瘤在CT平掃上都是低密度,很難區分。但是它們的強化方式不同。肝癌的強化方式呈“快進快出”:動脈強化,靜脈期呈低密度,延遲期密度進一步減低;肝血管瘤呈“快進慢出”的方式:動脈期邊緣強化,靜脈起和延遲期強化程度進一步加強。

從上面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CT增強比CT平掃所具有的優勢。


做CT增強,要注意什麼?


一,做CT增強不要吃飯

做增強前最好不要吃飯,因為我們要注入對比劑,有的人在注射對比劑的時候會發生不同程度的過敏反應,避免出現嗆咳,造成誤吸,甚至窒息,所以不要在檢查前吃飯。

二,甲狀腺功能疾病慎做

原則上甲狀腺功能異常的疾病不做增強CT,如果確實需要做增強,也要甲狀腺各項指標正常再做,還是要遵守醫囑。

三,做檢查前後,都要多喝水

做增強檢查前後要多喝水,我們稱之為水化,這樣可以降低患者對造影劑的過敏率。

四,腎功能

做增強掃描前,要確保腎功能的正常,因為造影劑對腎有壓力,會造成造影劑腎病的發生。

五,配合呼吸

在做增強的時候,會讓患者進行呼吸訓練,尤其是CTA檢查的時候,為了得到良好的圖像,所以我們要儘量按照醫生的要求進行呼吸訓練。

六,放鬆心情不緊張

在做檢查的時候,有許多患者都很緊張,尤其是打造影劑的時候,渾身會發熱,有一種要小便的感覺。大家在做檢查的時候不要緊張,這只是一種正常的反應。

七,留觀

做完檢查,要在留觀室留觀半小時,因為有的患者會發生延遲的過敏反應,所以在留觀半小時再離開。

八,關於造影劑外滲

由於造影劑的粘稠度較高或者患者的血管情況不是太好,有的患者會發生造影劑外滲。外滲發生時,穿刺部位會疼痛。當有外滲發生的時候,患者要示意醫生。醫生會停止注藥。如果發生了外滲,要遵守醫生告知的處理方法。

這就是增強CT所要注意的事項,希望可以幫到你。


這裡是影像醫生—猛虎君的問答,歡迎關注。

影像醫生猛虎君


胃腸肝膽外科經常做增強CT檢查,因為腹部的東西隔著肚皮,除了手術進腹腔內探查,常規的檢查手段很難知道腹部到底出了什麼問題,這時候就必須要用到增強CT來助我們一臂之力。

通常我們需要做增強CT的情況包括:1、發現腸道腫瘤,需要鑑別腫瘤的良惡性、分期;2、發現腹腔內不明腫瘤,需要找到腫瘤的來源以及良惡性;3、發現肝臟佔位,需要排除是腫瘤、囊腫、膿腫還是其他東西;4、甲狀腺及乳腺,術前考慮為惡性,就需要做增強CT……

CT增強檢查是什麼?

CT增強是在常規CT的基礎上,往血管內注入造影劑(我們胃腸肝膽外科常用的是碘海醇),在注入造影劑後重新再做一次CT掃描,最後在圖像上便會顯示出強弱對比,通過與前面一次掃描比較,便會發現不同尋常的東西。如血管瘤、惡性腫瘤、間質瘤、脂肪瘤、畸胎瘤、囊腫等,會被一一區分開。

去做增強CT檢查時需要注意什麼?

說實在的,我們用的造影劑是碘海醇,出現不良反應的情況非常非常罕見,幾乎天天做增強,好幾年了,也沒聽說哪個出現嚴重過敏或腎功能衰竭的情況。所以大家多放心。但醫生也需要常規和患者籤個字。

平時醫生也不會平白無故就開個增強CT檢查,我們這裡是16排雙螺旋CT,如果從上到下把腹部掃面一次,會形成兩百多張薄層圖片,如果再做一次增強,便是四百多張薄層圖片,也就意味著被X線輻射了幾百次,這可不是開玩笑的。

除了配合放射科醫生的吩咐,還要注意幾點,有甲亢的患者做增強會影響甲狀腺功能的檢查結果,有糖尿病腎病的患者,會加重腎功能損害;推注造影劑後,極個別人會出現口乾、噁心等情況,要及時和醫生彙報。

★若本回答有幫助,請點贊支持!

胃腸肝膽外科曾醫生


什麼是CT增強,為什麼要增強?

CT掃描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平常的常規掃描,不用準備什麼,直接掃描,術語叫平掃,另一種是從靜脈注射一定量的對比劑(藥水)再掃描,術語稱為增強掃描。

平掃是常規檢查,平時的0CT檢查一般都做平掃,如果有必要才會建議做增強。比如幫助發現病變,幫助對病變的診斷跟鑑別診斷,幫助對血管病變的診斷。



幫助發現病變

CT的診斷原理是利用組織的密度差,當病變組織與周圍正常組織存在一定的密度差異時就可以通過CT掃描發現病變,比如肝囊腫。但有些病變與正常組織的密度比較接近,平掃不容易分辨出來,這時就要增強掃描。通常病變組織跟正常組織的血液供應不一樣,這樣從血管裡打進對比劑後就會拉開兩者的密度差,從而可以顯示病變,提高病變的發現率。


幫助對病變的定性診斷跟鑑別診斷

根據病變的性質不同,有些病變在平掃時就可以被發現並診斷,如肝腎囊腫、腎結石等;而有些病變雖然在平掃被發現了但還診斷不了,因為平掃提供的病變的信息還不足以對病變進行比較明確的診斷,這時就需要增強,提供多點病變的信息,找出更多的證據來幫助診斷。

根據病變與正常組織以及不同病變之間的血液供應不同, 這樣增強掃描就可以幫助對病變進行診斷跟鑑別診斷,甚至對有特殊血供特點的病變定性診斷。。

通常情況下,血管多、富血供的就強化明顯,而血管少,乏血供的強化就比較弱。比如肝癌跟肝血管瘤,兩者在平掃上有時很難區分,但強化特點完全不同。見下面資料,左圖肝癌,右圖肝血管瘤,可見兩者平掃很像,但增強1、2、3期強化(黑白度)明顯不同。


血管的病變基本都要進行增強掃描,包括各種CT血管成像。平掃很難發現血管腔的病變,必須通過增強才好觀察血管是否完整、通暢,判斷血管腔有無狹窄、閉塞或是長東西,有沒有動脈瘤等。

CT增強掃描有哪些注意事項

①檢查2-4小時內禁食。

②水化,檢查前後要多喝水,確保體內有足夠的水分。

③對比劑最好加熱至體溫37ºC,因為這樣能更好的耐受。

④使用二甲雙胍的糖尿病患者,注射對比劑後必須停藥48小時已是共識,但關於注射前是否需要停藥,現在有新的觀點,並且已經寫入部分對比劑說明書裡。對於血清肌酐/腎功能正常的,注射前無需停藥,對於血肌酐/腎功能不正常的,注射前停藥48小時。

⑤使用對比劑後必須觀察30分鐘,因為大多數的不良反應都發生在這段時間。

⑥不推薦小劑量對比劑做碘過敏試驗,因為這沒有預測價值。

⑦對含碘對比劑過敏及明顯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禁用。


CT增強可能出現哪些不良反應

注射對比劑後身體會有發熱感。輕度的最常見的有頭暈頭痛、噁心嘔吐,味覺異常;重度的可出現休克、呼吸暫停,但是非常罕見,C浩醫生從醫十年來沒碰過一例。大部分人注射對比劑後基本沒什麼事,有極小部分人有噁心感,但沒嘔吐。所以,其實增強掃描還是挺安全的,如果CT檢查需要做增強也不用擔心。


影醫C浩


要明白CT增強檢查,首先要知道CT普通掃描檢查。

CT普通掃描,就是平常大家說的做CT,照出來的影像圖像如下圖:

心臟普通CT:



腹部普通CT:



它把軟組織和骨頭的形態顯示出來了,這對於我們判斷身體內部臟器有沒有畸形、出血、腫塊、萎縮、肥大等等有著直觀且重要的依據。但是,有一個不足的地方,那就是,普通CT上掃描到的一個腫塊,我們只知道那是一個腫塊,還不能更確切的判斷它的性質,如惡性?良性?囊腫?所以,在這裡我們聰明的前輩們就想出各種辦法來解決,最後,我們找到了一個補充方法“增強CT掃描”。

首先,要明確的是,惡性腫瘤或者血管瘤,它們的血供都是很豐富的,不然癌細胞怎麼長得那麼快嘛。所以,這就是我們的突破口!

增強CT就是,在做普通CT前,給血液裡注射一種造影增強顯示劑,讓有血液的地方顯影密度增高,造影劑一般都是碘製劑,所以醫生會問你吃海帶過敏不。

這種造影劑進入血液後,在普通CT掃描下,血管就顯示出很好的密度,就像骨頭成像的影像一般。那麼,血供豐富的組織密度相應就水漲船高,就好分辨了。如惡性腫瘤、血管瘤和囊腫在普通CT上幾乎一樣,但是增強CT上的就完全不同啦,這對於醫生判斷病情起著重要作用。

腹部增強CT:


心臟增強CT:



蟹蟹大家關注,有問題可留言。。。


全科醫學在線


我是小影大夫,一名放射科醫師,每天都要寫十幾份CT增強的報告,經常有朋友問我CT增強是什麼?今天又看到這個話題。CT增強掃描是CT掃描的一種重要的手段。CT分為平掃和增強掃描。平掃就是一趟上去就掃,增強需要向血管內打藥(對比劑),打完藥馬上掃描。CT增強掃描能更好的顯示病灶,比平掃發現更多的病灶,一句話就是看的更清楚,評價一個病灶良性惡性。



CT增強檢查是什麼?

CT增強檢查,也有一些朋友叫CT加強,其實都一樣,就是從血管裡打入藥水(對比劑),因為對比劑在CT上是高密度的,打入的對比劑會隨著血液流動在人體組織內分佈呈現高密度。

CT掃描可以反應組織器官的血供情況,如果有長腫瘤的,可以通過血供情況評價病灶是良性還是惡性的,還可以比平掃顯示更多的病灶。總之一句話,就是比CT平掃看的更清楚。

比如,做超聲或者CT平掃發現肝內有一個結節,怎麼辦呢?這時候就需要做CT增強掃描,要看看這個結節的血供情況,看看它是好人還是壞人,如果是壞人(肝癌)在CT增強上有典型的表現,就是快進快出,一旦看到這樣的情況,就考慮它是肝癌,這就是定性的過程。不但可以定性,還可以看到這個病灶對周圍有沒有侵犯,有沒有淋巴結腫大,還可以幫助分期。
比如這張圖,圖1CT平掃只能看到肝臟長了東西,呈低密度,良性的血管瘤和惡性的肝癌,在平掃上的表現都是一樣的。那麼怎麼去鑑別呢。做個CT增強就知道了,圖2.3.4就是增強的圖像,看到圖像就知道這是一個典型的肝血管瘤。

一般發現有長東西的,都要做CT增強掃描,因為能比平掃顯示更多的信息,利於診斷。

比如做了腹痛就診,做CT平掃沒事,並不代表真的沒事。因為有可能是血管問題引起的疼痛,而平掃是看不到血管有沒有問題的,CT增強才能看得到。對於腹部的CT,有條件的都建議做多一個CT增強掃描,因為平掃有時候真的看不到病灶。

做CT增強要注意什麼?

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CT增強掃描的。要做CT增強前,需要臨床醫生評估過才能做。

有以下情況禁止做CT增強:

1.過敏體質或造影劑過敏史者,因為要向血管裡打入含有碘藥水,所以有過敏體質或者對碘過敏的,嚴格不給做。一旦發生過敏反應,嚴重可以呼吸心跳驟停。

2.有甲狀腺功能亢進和重症肌無力的人群,目前有這兩種疾病的人也不宜做,好了之後可以做。

3.妊娠。懷孕不做CT增強掃描,因為打入的藥水有可能對胎兒有損害。

有以下情況慎做CT增強掃描,由醫生評估後可以才能做:

1.嚴重心、肝、肺、腎功能不全:肺動脈高壓,支氣管哮喘,心力衰竭等;特別是心腎功能衰竭的,慎做增強掃描。

2.骨髓瘤和副球蛋白血癥;

3.高胱氨酸尿;

由臨床醫生評估後能做的,那麼就需要做以下檢查前準備:

1.檢查前4小時,不吃食物,可以喝水,並且要大量喝水,約500-1000ml。因為打入的藥水,在2小時內會通過腎大量排出,喝水能促進藥水的排出。這也是為什麼腎功能不好的要慎重,腎不好,藥水排不出去,會聚集在體內,引起損害。


2.檢查前需要打留置針。

3.檢查後需要在放射科留觀半小時,觀察有無過敏反應。並且檢查後也需要大量喝水,目的也是促進藥水排出。

CT增強掃描,無法預測的過敏反應

做CT增強掃描,最害怕的就是出現過敏反應,過敏反應在檢查前是預測不了的。目前適用的非離子型對比劑,大大降低了過敏的風險。

輕度過敏反應出現皮膚瘙癢,紅疹等,可以觀察下,多喝水,不用處理。

中度過敏反應:惡性嘔吐,蒼白無力等,在放射科給予一定的抗過敏治療

重度過敏反應:喉頭水腫,心跳呼吸驟停,這是最嚴重的過敏反應,需要馬上搶救。

看到過敏反應,大家不用太擔心,因為一萬個檢查的人中,也不會出現一例的嚴重過敏反應。概率和風險都是非常低的。

CT增強掃描,在CT檢查中是非常有必要的。而檢查的注意事項,在檢查簽名時都會有一個檢查的須知單,上面的內容都有。


小影大夫


就是普通的ct加上造影劑,我們醫院是碘海醇。

CT檢查的時候可能會發現一個腫塊,但是我們沒有辦法判斷這個腫塊是什麼,邊緣在哪裡,比如看血管是否狹窄,這個時候我們就把對比劑(碘海醇)打到血管裡,增強血管和病灶,與周圍組織進行對比,從而判斷病造的大小和性質,當然這個也不是金標準,但相對來說比較普通CT對比作用更好。


注意事項:

1.造影劑可能會導致腎功能損傷、皮膚過敏等症狀,概率問題,可能和買彩票一樣,運氣不好就發生了。

所以,甲狀腺功能亢進、哮喘的人我們不做CT增強。做增強前後多喝水、促進排洩。

2.空腹4小時

有些人噁心🤢嘔吐,如果誤吸到肺很危險,所以讓病人空腹

3.做檢查前醫生會讓你簽字

可能會出現很多的副作用,但不一定就會出現,醫生會評估風險的,如果建議你做,那就是有做的必要性。

如果有道理就點個讚唄,喜歡就關注我吧#清風計劃##真相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