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舍高級作低級的當代豫劇吐字

說“當代”其實是不恰當的,因為從九十年代後期這種問題就蠢蠢欲動了,我也是很納悶,非要改成大面積的普通話發音,生怕外省聽不懂?完全喪失自身引以為傲的特色和講究,而大行曲徑,殊不知大俗即為大雅!

還有現在的戲曲電影電視劇,嘴都懶得張開,生怕觀眾不知道是假唱,以前的電影口型都演得很逼真。而今對影視僅有的一分敬畏也消之殆盡,戲曲影視談掙錢是不可能的,就連斬獲一眾大獎的京劇電影《曹操與楊修》也是如此,更況其他。似乎,現在的戲曲片都成了各個“戲曲表演藝術家”為自己樹典立傳的工具,拉贊助、傍老闆、樹“經典”,電影出來了,他們的任務和私慾也滿足了。繁繁擾擾間,無論戲曲,還是影視,都需要重拾那份丟之已久的敬畏!


舍高級作低級的當代豫劇吐字

唱豫劇講究的是“中州韻”,而最為諷刺的是中州的河南戲卻沒有了中州的韻味,何其搞笑和令人不解。慶幸一眾河南戲曲大家還有三兩資料留存,才使這脈正宗的河南戲曲吐字、發音得以映證,不至失了全骨。

所謂“氣為音服務,音為腔服務,腔為字服務”。

豫劇唱腔中的字是依據河南語言的聲調、語勢、語氣、語調的特徵而形成自己的風格的。豫劇以開封一帶的語言為標準音,在吐字、咬字方面,常派唱腔較為突出。吐字與咬字之間是有區別的,但也有內在的聯繫。它們的區別在氣息的保持、對字頭的處理上以及音節的組成上。吐字主要指韻母,咬字主要在聲母,在氣息的保持上,擴大共鳴,使音樂優美而響亮。吐字要求字頭緊而不僵、松而不懈,因此輔音的清晰,也決定著唱腔中字的清晰。河南戲曲前輩們在繼承傳統唱腔吐字的基礎上,準確熟練地掌握了河南地方語言的特徵。他們對唱腔的處理極其嚴格和細緻,在語調上或高或低、節奏上時強時弱,從而創作出了各具特色的唱腔風格。

中州韻的聲調有陰平、陽平、上聲、去聲,更重尖團音。其調值陰平走高,陽平走低,上聲高平,去聲走低而轉折。中州韻的聲調反映了宋元兩代中州地區北方語言的規律和特點。豫劇大師常香玉的常派在吐字、發聲方面是較為典型的。如《花木蘭》中“這幾日老爹爹病情好轉”的“這幾日”,把去聲走低並轉折上去,“幾”上聲高平,“日”去聲走低再轉折向上。這樣的字音聲調的調值才是河南話,唱起來才有豫劇的風味。凡以zh、ch、sh、j、q、x為聲母的字,為團字;凡以z、c、s為聲母的字,為尖字。團字用的是正齒音,比如:深、然、照、善等等;尖字用的是齒頭音,比如:心、清、醒、精等等。而今專業演員卻有很多都不在重視,一味的歌劇式豫劇,我們戲迷也是無能為力,只能渴求那份本真的迴歸。


舍高級作低級的當代豫劇吐字


舍高級作低級的當代豫劇吐字


舍高級作低級的當代豫劇吐字


舍高級作低級的當代豫劇吐字


舍高級作低級的當代豫劇吐字


舍高級作低級的當代豫劇吐字

如豫劇名旦六大家:常香玉《斷橋》裡“怒如烈火”的“烈”,《花木蘭》裡“咱們的鞋和襪”的“和”;陳素真《宇宙鋒》裡“坐龍車出相府悲憤恨怨”的“恨”,《春秋配》裡“羞答答出門來將頭低下”的“羞”;崔蘭田《桃花庵》裡“竇氏一陣淚雙傾”的“傾”,《陳三兩》裡“縱然不是斬人的劍”的“劍”;馬金鳳《對花槍》裡“大比之年開科舉”的“科”,《穆桂英掛帥》裡“轅門外三聲炮如同雷震”的“雷”;閻立品《秦雪梅》裡“深深施禮忙拜上”的“深”,《藏舟》裡“小舟內哭醒了胡氏鳳蓮”的“小”;桑振君《桃花庵》裡“為奴夫晝夜間輾轉反側”的“側”,《白蓮花》裡“綠柳成蔭繞池邊”的“綠”。


舍高級作低級的當代豫劇吐字

再如:豫劇電影《樊梨花》中薛丁山哭靈裡“見靈牌忽覺得天塌地陷,哭得我魂魄散、肝腸斷、淚如泉”的“覺”、“魄”、“淚”,程咬金道白裡“看看,小夫妻倆剛和好就開始埋怨起月老來了”“的”“埋”;《抬花轎》裡“鼓樂響絲竹鳴”的“樂”;《秦香蓮》裡“頭上青絲剪兩縷”的“縷”;《朝陽溝》裡“當一個農業科學家”的“科”,銀環“祖國的大建設”的“設”,銀環媽“至如今你才知道鍋是鐵鑄”的“鑄”……

另外還有崔派《桃花庵》裡王桑氏的道白“我這是搬梯子上廟-夠壽夠壽”、“瞎子栽柳樹——再沒有我摸根兒啦”等等俗語,都是地方戲之特色,不可丟棄。


舍高級作低級的當代豫劇吐字

諸如此類,不勝枚舉。它們或是尖團音,或是吐字發聲講究,或是地方發音習慣,私以為都應遵循前輩約定俗成的規矩來,而不是一味向普通話靠攏,失了本色。當然那些為了顧及大眾接受的吐字說辭,全乎無稽之談,連地方戲的吐字發聲習慣都不能接受,聽也是幹聽並不懂,地方戲不需要這樣的“觀眾”,豫劇也不需要這樣的“戲迷”。地方戲應該有自己的尊嚴,更應該有自我優越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