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從縣政府辦主任調任財政局局長,究竟是虧了還是賺了?

近日,小編所在地方一則人事任免引起了大家的熱議,那就是由縣政府辦的主任調任到財政局去擔任局長。有人說這樣的調任是吃虧了,降低了提拔晉升幾率,而有人卻說這樣的調任賺了,從服務部門調任到實權部門。究竟是虧了還是賺了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從縣政府辦主任調任財政局局長,究竟是虧了還是賺了?

在覺得吃虧了的人看來,縣政府辦在縣政府的部門中,號稱第一部門。現在卻由第一部門的一把手調任到其他部門去擔任負責人,這不是吃虧了嗎?而且從提拔晉升的角度來看,縣政府辦的主任在一個縣裡面肯定是排在提拔晉升的第一梯隊,甚至可能是第一梯隊的第一人。為什麼這樣說呢?大家可能會說,不是還有縣委辦排在政府辦前面嗎?縣委辦的主任機會應該是最大的。確實,縣委辦是排在政府辦的前面,但是現實中,縣委辦主任往往由上級黨委領導來兼任,他本身已經是副縣級了,所以事實上,政府辦主任才是排在第一梯隊的第一人。而從政府辦到財政局,可能還得過渡一段時間,或者幹個幾年才有機會獲得提拔,這不是多此一舉嗎?從這個方面上來看,大家認為從政府辦調到財政局是吃虧了的。

從縣政府辦主任調任財政局局長,究竟是虧了還是賺了?

但有人認為這樣的調動並不吃虧。確實,政府辦是縣級政府中的第一部門,作為這個部門的負責人,肯定很容易進入組織的視野。但從崗位的性質來說,兩者還是有很多區別。縣政府辦屬於綜合協調部門,負責縣政府的一些日常工作,忙的都是一些雜事,比如公文運轉、會議籌備、領導協調、後勤保障等工作。幹了一年不容易看出成績,但一旦出錯,卻會讓領導們都記在心上。而且政府辦主任是一個服務的角色,可以說是縣政府的大管家,也是縣長的大秘書。而財政局雖然排名沒有這麼高,卻是實權崗位,管理的一個縣的財政資金,一個縣的資金管理使用好不好?高不高效?會不會影響一個地方的發展都,和財政資金的使用有關係。從影響來看,財政局把握預算大權,哪個單位的資金給多一點給少一點,哪個單位的資金先撥哪個單位後撥,這些具體的事項都掌握在財政局長的手中。

從縣政府辦主任調任財政局局長,究竟是虧了還是賺了?

在一個縣裡面,財政局長的影響力是非常大的,不光是在體制內,即使是在體制外有著很大的影響。因為很多的項目、企業都需要從財政手裡得到資金,所以財政局長是多數人巴結的對象,影響力非常大,甚至超過比他更高一級的領導。從這個方面來講,政府辦主任從一個服務的角色調任到一個決策者的角色,對於能力的培養和影響力的增強,有著更好的作用。對於資歷上、能力上也是一種豐富和補充,絕對是不吃虧的。

從縣政府辦主任調任財政局局長,究竟是虧了還是賺了?

其實,這兩種說法應該都有一定的道理。兩個崗位一般都是由其它崗位一把手調任過來的,而不是直接從副職提拔到正職的。這兩個崗位的人員往往都是經歷豐富,資歷較老,能力很強的人,兩者在一個縣裡面都是影響力非常大的崗位,非常容易獲得獲得提升的崗位。如果硬要給他們一個排名,應該還是政府辦主任應該排在前面,因為這個崗位雖然是服務類的角色,畢竟是在領導身邊工作。而財政局長崗位非常重要,權力很大,但面臨的誘惑也非常多,管理資金工作也容易出問題,在剛問風險方面比政府辦主任要大一些。

所以,綜合上述情況來看,小編覺得從提拔晉升角度看,從政府辦主任調任財政局長還是有點吃虧,大家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