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 年過半百的李清照寫下一首詩,氣勢逼人,壓倒多少男兒

李清照是古代第一才女,雖然她留下的作品並不多,只有60首左右,但是她在詞壇上的地位就連許多男兒也是不如的。

她的詞或清麗婉轉,或輕愁纏綿,或淒涼悲愴。

她在詞一道上的成就無可置疑,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她的詩也十分有特色。

她的詞風是婉約的,但是她的詩卻相當霸氣悲壯。

年過半百的李清照寫下一首詩,氣勢逼人,壓倒多少男兒

說到她的詩,很多人都會想到那首《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這應該算是她最經典出名的一首詩,但是我們今天要講的是她的另一首詩,同樣氣勢逼人,堪稱千古絕唱。

這首詩名為《題八詠樓》。

千古風流八詠樓,江山留與後人愁。

水通南國三千里,氣壓江城十四州。

這首詩是李清照晚年所作,當時的她流落江南,投奔趙明誠的妹婿,婺州(即今天的浙江金華)太守李擢。

在金華的那段時間裡,她曾登上了八詠樓,一時感慨萬千,於是便有了這首千古絕唱。

年過半百的李清照寫下一首詩,氣勢逼人,壓倒多少男兒

“八詠樓”原名“玄暢樓”,是南朝著名文人沈約所建。

也許沈約大家並不熟悉,他有個很出名的典故,叫“沈約瘦腰”,李煜在《破陣子》中曾引用了這個典故“沈腰潘鬢銷磨”

沈約建完此樓後,曾多次登樓賦詩,留下《八詠詩》,也正是因為這組詩,所以後世皆稱此樓為“八詠樓”。

唐朝大詩人李白的超級粉絲魏萬在漫遊天下的時候,也曾登上八詠樓,李白曾為他寫下一首《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沈約八詠樓,城西孤巖嶢”

而若要論最經典的詩作,當屬李清照的這首《題八詠樓》,氣勢逼人,壓倒多少男兒

年過半百的李清照寫下一首詩,氣勢逼人,壓倒多少男兒

“千古風流八詠樓,江山留與後人愁”,首句便將八詠樓千年來的風流一筆囊括,如此大氣的開端,令人歎服。

而第二句是最出名的一句,蘊含了她無限的愁思。

此時她的“愁”不是“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那種小女兒家的輕愁,而是一種家國之愁,這也是李清照為後人所欽佩之處。

在南宋苟且偷安,偏居一隅時,她就高歌“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年過半百的李清照寫下一首詩,氣勢逼人,壓倒多少男兒

此時距離宋朝南遷已過去多年,南宋朝廷越發不思進取,而北方的金人卻蠢蠢欲動,甚至多次南下,直取建康、杭州等地。

可是即便如此,南宋朝廷卻依然對內,只知享樂,對外一味退讓。

“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就是當時南宋的真實寫照。

李清照在這樣的背景下登上了八詠樓,遙望四周的名勝古蹟,不知何時也會落入金人之手。

這屹立百年的八詠樓,留給世人的已不是逸興壯採,而是深深的憂慮。

這樣的家國之愁婉轉又深邃,讓我們看到了李清照不輸偉男子的一面。

年過半百的李清照寫下一首詩,氣勢逼人,壓倒多少男兒

“水通南國三千里,氣壓江城十四州”,我個人其實更喜歡這後面兩句,讓我想起了晚唐詩僧貫休的兩句詩“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

我覺得貫休的詩是浪漫唯美中透著一股霸氣,而李清照的這兩句意境更加開闊,氣勢更加雄壯。

而且李清照借用貫休的這兩句詩還有另一層含義。

貫休的這首詩名為《獻錢尚父》,原本是他獻給吳越王錢鏐的,以作進身之道。

可是當時吳越王讀後覺得“十四州”不夠霸氣,讓貫休改為“四十州”,而貫休卻斷然拒絕,拂袖而去。

年過半百的李清照寫下一首詩,氣勢逼人,壓倒多少男兒

他寧願放棄這次出人頭地的機會,也不願違背心意,這樣的氣節歷來為人所稱道。

可是當時的南宋呢?寧願向金人搖尾乞憐,也不願奮起反抗,兩相對比,將李清照對南宋朝廷的譏諷寫到了極致。

全詩氣勢逼人,壓倒多少男兒,堪稱千古絕唱,後人稱之為“千古第一才女”,當之無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