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精神分裂的表現有哪些?

葉宗琪


精神分裂症是一種需要進行藥物治療的精神類疾病。

它可能存在遺傳因素,也有可能是心因性的。心因性的較多發生在經歷過於痛苦的事件,無法擺脫現狀,強烈缺乏安全感的情況下所觸發。

就像之前網絡曝光的少女失蹤六年後被家人找回,期間被一戶人家拘謹。父子兩人多次對少女進行性犯罪,致使少女生下三個孩子。少女被家人找回時,已經患上了精神分裂症。


這種就可能是心因性的精神分裂症。因為少女所遇到的事,讓其內心太痛苦,無法忍受與面對接下來日復一日的非人折磨,只能為了逃避痛苦而躲進自己的內心世界,放棄與現實時間的連接。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精神分裂症是保護個體逃離痛苦的現實世界的一種生存策略。

不論是哪一種情況,精神分裂症的表徵大致如下:

1. 思維混亂,說話無邏輯性

精神分裂症患者,哪怕你與他做最簡單的談話,他也無法正常的與你交流。

例如你問他:“今天早飯吃過了嗎?”

他會回答:“哦我知道他在說什麼。工廠青菜和辣椒在一起。娃娃和牛奶沒有說到做到。”這些都是前言不搭後語的內容,就是精神分裂症患者講話的特徵。

2. 無法集中注意力或專注於某事

精神分裂症患者無法完成工作任務,他們也無法照顧自己的飲食起居。在發病期間,患者是沒有自知力的,也就是說他對自己的狀況一無所知。很多會出現妄想的情況。

例如幻聽。有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總是會聽到別人在指責她、辱罵她的聲音,這會讓患者情緒很亢奮、易激惹。

還有被害妄想,較多發生在女性與老年人群體。他們會認為自己遭到壞人的跟蹤,深信有人想要迫害他。有被害妄想的精神分裂者家人很痛苦,因為家人想要幫助患者,送患者進醫院接受治療的舉動,常常會讓患者認為家人也要迫害他。這會導致患者與家人的關係緊張,雙方的精神壓力都非常大。


3. 無法正常的表達情緒

我們在電視劇中會看到一些關於瘋人院的片段。瘋人院裡的病號,大多瘋瘋癲癲,不是大哭大笑,就是木然的,眼神怪異地盯著你看。

這雖然有影視劇誇大的成分在,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確無法正常的表達情緒。

他們有時會存在情感倒錯的表現。例如在講述痛苦的事時會微笑,手舞足蹈。

得了精神分裂症,患者本人一般意識不到自己的失常。但是患者的家人會特別辛苦,既要照顧患者的起居,防止患者傷害自己或他人,又要送患者就醫接受治療。有時還會遭到患者的拒絕與抵抗。


我曾在精衛中心門口看到過一對老夫妻,身邊沒有子女陪伴。老夫妻倆是叫了一輛出租車過來的。

進了醫院之後,老頭讓老婆下車看病,老太硬是不肯。老頭沒辦法,只能彎下腰試圖拉老婆出來。但老太死活不肯下車,手緊緊地拉住車門框,還大聲嚷嚷:“你們先走吧。我在這裡等你們。”

老頭再一用力,老太整個身體都斜在車門外,但說什麼也不肯配合下車,寧願這麼掛著。

老頭狼狽地一身汗,挎包都吊在脖子上了,也不敢對老婆動粗勁。最後還是在出租車司機與精衛中心保安的共同幫助下,才把老太給拉下車,扶著去掛門診號。

看著真是心酸。


心理諮詢師許燁


你好,關於精神分裂的症狀可以有成百上千種,因各體差異,其表現方面是各有不同的,但是從生活幾個大的方面來講,還是可以簡單概括一下的:

1、生活方面

患者在生活方面會表現出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渙散,表情遲鈍,睡眠障礙,對於工作學習及生活自理方面會表現得比較困難,同時會出現恐懼社交、過分猜疑、情緒喜怒無常等表現。

2、語言方面

精神分裂患者因為思維障礙,因為他們會出現詞不達意等現象,也有語言支離破碎表述不清的情況,也有思維停滯的時候會表現出長久的呆症一言不發的情形,也有思維混亂時強烈自主的表述欲。

3、聽覺方面

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會出現幻聽的情況,比如有人會產生被追殺的幻覺,聽到別人吼叫追趕自己,或是有人與其對話等,這種情況下患者會出現相應的精神及身體反應,比如恐懼,逃跑,或者自言自語等。

總之,一個人一旦出現精神分裂方面的症狀,其個人或是家人親密的朋友是很容易感知得到的,所以,當你身邊朋友親人遇到什麼嚴重打擊的時候,一定要積極熱情地幫他們排解不良情緒,這些負面情緒有了出口,才不會被他們拿來自己傷害自己。而如果你一旦發現他們有什麼不太正常的行為表現,一定要審時度勢建議說服對方去看心理醫生,或是去相關機構做一些健康檢查!

最後,希望我們大家都幸福快樂生活,遇事兒也都能想得開,畢竟人之一生太短暫,何必跟自己尋不痛快。我是大花,專注親子情感心理領域,大家喜歡的請多關注噢~~~~


村口大花


您好!做為一名精神科臨床工作十幾年的資深護士,我來說兩句,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精神分裂症是一組病因尚未完全闡明的精神疾病,具有感知覺、思維、情感和行為等方面的障礙,主要以精神活動與環境不協調為特徵。多起病於青壯年,常常是緩慢起病,病程多遷延。



臨床表現有哪些?

1.前驅症狀2.感知覺障礙 3.思維及思維聯想障礙4.情感障礙5.意志與行為障礙

前驅症狀

1、個性改變:比如對待親屬和同事或同學態度從熱情變得冷淡,生活也由勤快變得懶散,性格也變得反常、孤僻、無故發脾氣、難於接近。

2.類神經症症狀:可能表現出不明原因的焦慮、抑鬱、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工作能力下降等。

3.言行古怪:比如:有的患者有一份令人羨慕的工作,但是沒有任何原因,也沒有和任何人商量的情況下,她突然決定辭職,當家屬問其原因,患者回答說是很累,向休息休息,可當她再次找到工作後,沒過多久就又沒有原因的辭職了。



感知覺障礙

精神分裂症最突出的感知覺障礙就是幻覺,以幻聽最常見。比如有很多的患者總是表現為自言自語、自笑,又或者出現對空怒罵、出現衝動行為。


思維及思維聯想障礙

妄想 最多見的妄想是關係妄想和被害妄想。比如:有一位住院患者在一天夜裡突然慌張的跑到我面說,護士快開門,我的兩個兒子都被日本人抓起來了,快要被打死了,我要去救他們。

被動體驗 被動體驗和常會與被害妄想聯繫起來。比如患者認為身上被安裝了芯片。

思維聯想障礙 比如患者在交談的時候說話或者回答問題時,句句都說不到點子上,但句句又都沾點邊兒,聆聽著抓不住要點,嚴重時根本無法交談。

情感障礙

主要表現是情感平淡或者淡漠 比如喪失了幽默感及幽默的反應,對親人的感情冷淡,曾有一位住院患者,每天她快70歲的母親都來看她,她只關心老母給帶了什麼吃的,有一天母親在來院途中跌了一跤,待母親到後,患者接過飯菜就吃,對母親不聞不問。

意志與行為障礙

意志減退 患者在堅持工作和完成學業、料理家務方面都有很大的困難,活動減少,忽視自己的外表,不知料理個人衛生。有一名患者連續2年沒有洗過澡,沒有換過衣服。


緊張綜合徵 嚴重的患者保持一個姿勢,不說話不動、不吃東西、對任何刺激均不起反應。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您,寫的不好,請多指教,手打不易,謝謝關注!


精神護理秦瑋


在全世界範圍,大約每200個人中,就有一個人在一生中會得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發病,一般開始於青春期,也就是在16~30歲之間。因為青春期是大腦回路修剪和整合的快速發育期,在此期間出現的基因表達問題,或者環境壓力導致的大腦發育問題,都可能是導致精神分裂的原因。

大腦核磁共振成像研究發現,精神分裂症患者會有部分大腦區域存在大腦灰質萎縮,以及神經纖維部分增生。和正常人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大腦改變相對於其他精神疾病,是比較明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要的症狀包括陰性症狀和陽性症狀。陽性症狀包括幻覺和妄想,有時有情緒問題,比如聽到不存在的聲音,覺得別人要害自己,在背後說自己壞話,情緒容易緊張,分不清現實和想象,還會聽到大腦中奇怪的聲音,看到不存在的東西,甚至堅信別人在用電磁工具竊聽、控制自己的思想。

陰性症狀是精神分裂症的後期症狀,也相對比較嚴重,預後比較差。包括情感淡漠,言語貧乏,意志減退,無快感和對社交缺乏興趣等。具體來說,就是沒有什麼情感表現,說話詞彙變少,邏輯變差,說著說著就突然不說了,不想主動做事,不覺得有什麼是開心的,對社交也沒有興趣。

精神分裂症30歲後也會發生,但是幾率會小很多,45歲之後發生的可能就非常小了。以下這些特徵可能增加一個人得精神分裂症的可能性:比如出生的時候父親年齡太大,媽媽出生的時候外公年齡太大;吸大麻;在城市出生或成長;家庭遷徙到新地方;童年被虐待;母親懷孕時得感冒;得弓形蟲病,冬季或早春出生等等。


酷炫腦科學


精神分裂症應該是大眾認知度最高的精神障礙疾病了,甚至一度精神病被作為精神分裂症的代名詞。但確實大部分人只知道精神分裂症,知道精神分裂症是最嚴重的精神障礙疾病,卻不知道精神分裂症有哪些表現。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精神分裂症的具體表現。

精神分裂症具體有哪些臨床表現

其實精神分裂症的表現,完全可以在我們的診斷標準中一一體現,因為疾病的診斷標準,本身就是符合某些臨床表現的患者被診斷為某一種疾病。


關於精神分裂症,我們以今年世界衛生組織大會剛剛通過的ICD-11國際疾病診斷標準為例,在ICD-11中,關於精神分裂症的診斷標準是這樣描述的:

  1. 持續的妄想(如誇大妄想,關係妄根,被害妄想)。
  2. 持續的幻覺(雖然可以出現任何形式幻覺,但聽幻覺是最常見的)。
  3. 思維素亂(思維形式障礙)(如詞不達意及聯想鬆弛,言語不連貫,語詞新作)。嚴重時,患者的言語如此不連貫以至於無法被理解(詞語雜拌)。
  4. 被動體驗,被影響或被控制體驗(如感覺個人的想法或行為不是由自己產生的,被強加的思維及行 為,思維被抽走或思維被廣播)。注意:如果對上述現象予以妄想性解釋,則考慮滿足標準a)。
  5. 陰性症狀,如情感平淡,思維貧乏或言語貧乏,意志缺乏,社交缺乏或興趣缺失。注意:必須明確這些症狀並非繼發於心境障礙,物質濫用或藥物所致。
  6. 明顯的行為紊亂,可以出現在任何形式的有目的活動中(如奇怪的或無目的行為,不可預知的或不恰當的情緒反應干擾的行為)。
  7. 精神運動性症狀,如緊張性不安或激越、作態、蠟樣屈曲、違拗、緘默或木僵。
上述就是精神分裂症可能出現的幾乎所有臨床表現,符合其中的一部分表現,並且排除由其它器質性疾病引起的可能性,就可以診斷為精神分裂症。

為什麼說精神分裂症是最嚴重的精神障礙疾病

這一點看看各大精神專科醫院中的住院患者診斷構成比就能發現了,任何一所精神專科醫院中,住院患者最多的一定是精神分裂症。

如果從患者表現上分析這個問題,就一定要說患者的認知功能損害了。很多精神分裂症患者長期患病後的認知功能都會存在一些明顯的損害,更有甚者的認知功能損害是不可逆的。他們往往表現為思維貧乏、情感淡漠、行為退縮、生活需他人幫助料理、主動性缺乏及社會功能嚴重受損,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衰退期表現,一個出現衰退表現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可以說是病情進展到一定程度的體現,往往很難改變了。而衰退表現,在理論上是每一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最終歸宿。但好在及時有效的治療可以延緩或最終避免這種嚴重的表現。

所以精神分裂症患者一旦確診就應該儘快開展規範的醫學治療,並且維持治療,減少復發,最終避免精神分裂症走向衰退期表現。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有問題可以私信留言,我會幫你解答的。


我說精神


精神分裂症是所有重大精神疾病中最難以描述和定義的,也屬於重型精神疾病。大部分患者在青年起病,發病的患者一般對於自身疾病沒有正確的認識及批判能力,專業稱沒有自知力。

感知覺障礙

精神分裂症患者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幻覺,幻覺包括幻聽、幻視。患者的幻覺一般比較鮮明,具體,通過患者自己的描述就像真看到、聽到了一樣,所以患者堅信自己聽來的、看見的這些都是真的。



思維方面

患者在思維方面有時會顯得比較混亂,說話讓人不能理解,沒有主題,常常讓人不知所云,患者有事還會出現妄想症狀,例如被害妄想,患者對於這種錯誤的信念毫不動搖,整天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不與外界接觸。

情緒方面

有些精神分裂症的患者情緒不穩定,容易發脾氣,有時會因為輕微的刺激表現出劇烈的情緒變化,甚至會發生傷害他人的行為。有些患者則表現出對周圍環境的漠不關心,對工作生活的興趣減少,對家人缺乏親情,給人的感覺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好像失去了情感。



其他方面表現

精神分裂症患者經過病情的逐漸發展,會表現出孤僻、離群,平時懶散少動,不知料理個人衛生,有時甚至吃一些不能吃的東西,或者突然出現傷害自己、傷害他人的行為,當然有時這些衝動行為也是繼發於精神症狀的。


有些精神分裂症的預後不好,如發現家人可疑存在精神分裂症的症狀,一定要及時治療,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精神科小趙醫生


精神分裂會改變個人的整個心理狀況與思維模式。在精神分裂之後,整個人的世界觀都是被重塑了的,直接導致以前的朋友在看你的時候,會覺得你已經不再是你了。

精神分裂最大的特徵就是他們的心理活動與周圍環境完全不協調。比如在陸地上,他們也許會做出在海中游泳的動作。對一個精神分裂的人來說,最好不要輕易去打擾他,因為他的世界中也許沒有你,你貿然闖進他的世界,會讓他把你當成一個異數。

精神病人能夠很好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並且塑造出一個讓自己覺得最安全的世界,有一部分精神病人是在逃避外界的一些東西,所以才導致他們精神分裂的。精神病人的情感變化與周圍環境與最近發生的事情完全不相干。他們的情感會變得極其淡漠或者極其偏執,一個原本跟自己非常親密的親人,在精神病人看來,他們只不過是一個路人,而有時候他們會對一個路人產生非常痴戀或親近的想法。

精神病人身上發生的一切都是不可控並且不可預測的,所以他們非常危險。

而之所以精神病人會如此的奇怪,是因為他們的整個世界與如今這個世界不在同一個頻道,在大家看來人類所重視的東西,對精神病人來說也許都是一些無關緊要的。

精神病人的大腦思維方式變化的原理與正常人大相庭徑,而一個精神病人如果想徹底病癒是非常困難的,想要治好病精神病人雖然並不是不可能,但難度的確很高,並且最讓醫生與家人煩惱的是,他們的複發率並不低。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關注小明的兩個原創頭條號。《趙小明心理團隊 》與《心夥伴》~被頭條網評為2017年度最火的心理類專欄。

趙小明丨央視財經頻道特約心理專家


心夥伴


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人通常的症狀包括幻聽、幻視或者感覺有人在控制自己的思想,因此他們會對此感到恐懼,從而產生一些激烈的抵抗行為。

其中最典型症狀包括幻覺,他們會聽或看一些不存在的東西、或者對錯誤的觀念產生固執的態度、甚至還會有被害妄想症。

他們無法很好的整理自己的思想,難以將時間歸納整理出邏輯關係,他們的思維有可能會突然中斷,或是從一個想法突然轉變成另一個想法。

有些病人可能也會在行為上出現障礙,如會經常做一些重複的動作,或是慵懶,不再注意個人衛生。

其實,在精神分裂症初期,是有明顯預兆的,他們會漸漸的對一些正在做的事情、正在發生的事情喪失興趣,減少與外界的溝通,淡出社交圈。

目前對於精神分裂症的診斷,更多的是依靠醫生通過對其個人史和症狀進行診斷,排除其它疾病的原因,從而確診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患者也是十分痛苦的,他們的言行會影響他們的社交,讓他們的人際關係變得惡劣,而我們除了鼓勵他們接受治療外,還可以給予他們溫暖和關懷,理解並尊重他們。


健識局


  1. 幻覺妄想。在精神病領域,妄想尤指難以糾正的病態信念,與現實不符,與個人處境和文化中公認的信念也不一致。幻覺是指在沒有現實刺激作用感官情況下出現的知覺體驗,是一種虛幻的知覺。幻覺是一種主觀體驗,主體的感受與知覺相似,這是一種比較嚴重的知覺障礙 。

  2. 思維渙散。對精神分裂症來說,最明顯的論證之一是精神分裂症者說話漫無邊際。前言不搭後語,特別體現在年輕患者的身上。精神分裂症患者說話時經常出現聯想散漫,想法會從一條思維轉向另一條思維,結果是說話內容越來越遊離於主題之外。病情嚴重時,語句之間便毫無相干。不過,這並不是說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不能對一個問題作出直接的回答。他們和正常人一樣能無困難地對給定的刺激做出非常常見的一級聯想。

  3. 表達方式混亂。精神分裂症患者令人疑惑的言語通常被看作是思維混亂的產物。一些研究者認為,精神分裂症型言語中那些奇怪的現象可能並不是由明顯的思維活動障礙所導致的,而僅僅因為他們無法提取通常已經被公認的語言符號。也就是說,精神分裂症患者要說的東西可能足夠的合理,他們只是找不到合適的詞來表達。

  4. 4

    心境的障礙。精神分裂症的心境異常和精神病性的心境障礙很少有相同之處。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主要有二種心境障礙模式。其一是情感遲鈍。這種情感消退經常伴有快感缺乏。快感缺乏是愉快情感的消退,它經常穩定地伴隨著精神分裂症。其二是主要模式是不恰當的情感。即產生與情境不相稱的情緒言。

  5. 5

    .社會性退縮。精神分裂症的早期預兆是對外部世界正在進行的事件缺少注意,缺乏興趣。精神分裂症患者會一心沉湎於自己的想法中,逐漸減少與環境的接觸。總之,他們不和人們接觸。這可能部分是因為他們的社交障礙。


漸入佳語


【精神分裂症是怎麼回事?有哪些症狀?】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ca61b62876226b959bb11bfa9296480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