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造影劑是不是對人體有害?

2010218桃花


造影劑也稱對比劑或顯影劑,是影像學成像的基礎,主要用於血管或體腔的成像,大家在醫院做CT、X線、核磁(MRI)時經常會被要求服用或注射造影劑,並且在這之前,醫生還會讓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告知患者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適應症、禁忌症和注意事項等,所以經常患者很緊張擔心造影劑是不是對身體有害。那真相是什麼呢?到底有沒有害?該如何避免對身體的損害呢?

造影劑最常見的不良反應以皮膚症狀為主,如瘙癢、蕁麻疹,此外還可出現面色潮紅、血管炎等。輕者表現為頭痛、噁心與嘔吐,重者可發生呼吸心跳驟停、血管性水腫及意識喪失等,在所有不良反應中,最受關注的就是造影劑引發的腎病,造影劑腎病已經成為醫源性腎損傷的第3位病因。所以在做檢查前和檢查後會要求患者喝大量的水。

如何最大限度減少對身體(腎臟)的傷害呢?

腎功能正常患者:

1、兩次使用造影劑之間的間隔時間大於7天

2、患者水化(前4小時後24小時),最大補液量100ml/h。

有造影劑腎病高危因素的患者注射使用造影劑時要注意:

1、避免同時使用甘露醇和呋塞米等對腎功能有影響的藥物,以免加重對腎臟的損害,需要停用24小時。

2、糖尿病腎病使用造影劑前後48小時停用二甲雙胍。

總之,在使用造影劑之前為了避免其對腎臟的損害,一定要多飲水,每小時不少於100ml,才能利於造影劑的排出,可以通過尿液顏色的深淺來判斷飲水是否足夠,以此來預防造影劑對腎臟的損害,最好早做完檢查時在觀察區休息30min,有不適症狀立馬告知醫護人員。


冰城藥師


您好!造影劑是指臨床檢查和治療中為了增加某一內臟組織或腔道對比度, 更加清晰地顯示器官或腔道的形態、輪廓及病變特徵,常需要應用的某些特殊物質,又稱為對比劑。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噁心、嘔吐和蕁麻疹。嚴重的反應包括低血壓迷走神經反應、中度和嚴重的支氣管痙攣等,發生率較低。一般可通過腎臟進行代謝,對人體影響極小,但是以下人群不宜應用:腎功能不全、糖尿病、惡性腫瘤、低血壓、貧血、造影劑劑量大於200mL、年齡>65歲和使用非甾體類抗炎藥等。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南方健康


說造影劑有危害主要是說造影劑代謝的時候會加重腎臟的負擔,所以這也是為什麼腎功能不好的人不能用造影劑做增強的原因.


永化堂棠


建議造影劑過敏患者、糖尿病患者、甲狀腺異常疾病的患者少用


用戶104477604862


一般不會,但如果你是過敏體質,就要小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