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當過班主任的老師們,你們有哪些處理班級事物的小技巧或“小偏方”?

想換個名字可不可以


我是一名當了20多年班主任的教師,處理過各種各樣的班級事務。正如題主所言,處理過程的確是需要一些“小技巧”。我以“班級手機管理”為例,談一談自己的做法。

一、事由背景

我所工作的學校位於省會城市中心城區,學生家庭條件普遍較好,家長大多工作繁忙,為了便於接送和聯繫小孩,會把自己淘汰的舊手機給孩子使用。學校也沒有做出關於禁止手機入校的硬性規定。作為班主任,我無法簡單地一刀切,讓家長全部收回孩子的手機。所以,班級裡先是5個左右的學生帶手機,不久就出現了近10 個帶手機上學的學生。

二、問題呈現

一個教室裡有了10 部手機,後果可想而知:有上課響鈴的,有偷玩遊戲的,有盜取wifi密碼的,有課堂互傳消息的,有拍照錄音的……簡直到了失控的邊緣。

三、問題處理

怎麼辦?沒收嗎?那是給自己增加保管的負擔,萬一丟了一個,自己還得倒貼賠償。

開“批鬥會”嗎?六年級的學生,有的已經練就了一身硬骨頭,任你鐵齒銅牙,也油鹽不進,拿不下他。請家長?也許能好上一兩天,但本身家長有需求,一旦他覺得找孩子不方便的時候,手機就又會回到孩子的手裡。

經過慎重考慮,我設計了下面的處理方法:

第一步:佈置一項家庭作業,讓每位學生都寫出自己對手機的看法;

第二步:我檢查作業情況,瞭解每個學生的想法,並將作業內容拍照;

第三步:我將照片中的文字內容進行提取、整理、排版,製成了班會PPT,也生成了WORD文檔備用;

第四步:我利用班會課時間,輪流出示每位學生的看法,並請該學生大聲朗讀,展示完畢之後,宣佈將此內容作為班級公約;

第五步:出示預先打印出的紙質版文檔,邀請帶了手機的幾位學生親自粘貼到班級公約牆上。

第六步:後續過程中,出現了與手機有關的違紀行為,我要求相關學生到班級公約牆,重溫自己的話和同學的話;重複犯錯的,我把“手機大家談”電子稿發給家長,請家長在家中配合教育。

四、處理結果

班級中的手機現象大為改觀。絕大多數學生端正了對手機的認識,也增強了對自己的控制力。

🍁我是賞楓亭🍁,一位在小學語文的天地裡耕耘了20多年的園丁。有緣與你相遇,不妨點擊關注,我們一起分享教育工作的快樂。

賞楓亭


我是許多分老師,有著十幾年的班主任工作經驗,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有時候免不了跟學生們鬥智鬥勇。想要問有沒有小技巧或“小偏方”,那可真的是太多了,我認為只要是當過幾年班主任的老師都會有自己的小絕招。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個我昨天跟學生鬥智鬥勇的經過吧。


方法有點兒損,大家謹慎閱讀和使用。

昨天,班長跑到辦公室裡告訴我:班裡的兩個調皮鬼小風和小軍逃課了!那時候正在上著英語課,他們兩個人先後跟老師請假說要上廁所,可去了將近20分鐘了還沒回課室,於是英語老師派了班長到辦公室通知我。

我放下手中的工作,向廁所方向走去,就在我距離廁所還有十幾米的時候,我看到一個毛茸茸的腦袋從男廁所的門裡探了出來,那是小軍,他一看到我立刻把腦袋縮了回去。我走到廁所邊上對著裡邊喊道:“你們兩個快給我出來,上廁所怎麼可能那麼久,到底在裡面幹什麼呢?”

小軍和小風連忙答道:“我們兩個有點便秘,所以耗時比較久。”話音剛落,“叮咚”一聲傳來,我愣了一下,這聲音太熟悉了,就是微信消息的提示音。這下,我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兩個人在廁所裡玩手機呢!兩個人手忙腳亂了一陣,竊竊私語的聲音似有若無。

我繼續喊話:“快出來吧,順便把你們手上玩的東西拿出來。”

這時候,廁所裡靜悄悄的,兩個人不吭聲了。又過了5分鐘,兩人還是沒有出來的意思,看來他們是想跟我耗時間,知道我不可能一直在廁所門口等。

就在這個時候,下課鈴聲響了,班裡的一群孩子從教室裡跑了出來,有幾個孩子手裡拿著衛生紙急匆匆地朝廁所跑過來,看來是準備要來卸貨的。我把準備卸貨的孩子叫過來說:“你們等會進去上廁所,千萬不要衝水。”幾個孩子一聽就懵了,怎麼上廁所還不沖水呀,這是什麼操作?我對著他們比了一個噤聲的動作,笑而不語。幾個孩子丈二摸不著頭腦,但也沒多說什麼,反正班主任吩咐的拉屎不沖水,照做就是了。

幾個孩子進了廁所,還聽到其中兩個孩子跟小風、小軍打招呼,似乎很奇怪他們兩個怎麼躲在廁所裡。小風和小軍硬是憋著不說話,幾個孩子上完廁所笑嘻嘻地跑了出來,我在外邊確實沒聽到沖水的聲音,我笑著對他們點了點頭,豎起了大拇指。

上課鈴聲又響了,我靠在走廊邊上氣定神閒地等待著,看看兩個人能憋到什麼時候。大約又過了5分鐘,兩人捂著鼻子跑了出來,一出來就扶著牆大口喘氣,一兩分鐘才緩過氣來。我笑眯眯地衝他們伸出手,兩人垂頭喪氣地把手機放到了我的手上。正當兩人要轉身走開的時候,我把他們叫住了。我指著廁所對他們說:“去把廁所衝乾淨!”

兩人一副生無可戀的表情對望著,然後再次向廁所走去。我猜,他們兩個在一段時間內都會對這廁所有陰影,暫時不會再調皮。這就是我處理學生的小絕招,手法不盡相同,總會讓學生猜不著套路。


對調皮的學生,你們又有什麼好的辦法呢?一起分享吧!


許多分教育課堂


我不是一個班主任,我是一個兩個小學生的媽媽。從兩個孩子各自的班主任來看,我瞭解了他們的一個教育上的“小偏方“。

女兒從一年級到五年級都是同一個班主任。班上有些小朋友經常會有一些小摩擦,會你推我推的,有時可能還會受傷。但是在班級群裡面確實是比較安靜,從來沒有發生不友好的一些爭論在群中。而且孩子們發生過摩擦之後,他們依然能成為很好的朋友,我覺得班主任起到不錯的一個作用。他會第一時間把兩個發生爭論的孩子叫到身旁點事情的經過,發現兩孩子都有一定的錯,所以叫兩個人向對方道個歉又握手言和。之後他會分別和家長私信告訴家長的一個情況。



兒子的班主任相對來年輕一點,教育孩子方面也有一個“小偏方“。每個學期都有一次班幹部競選活動,總共有15個名額。他只發下13個名額,讓同學選舉。剩下兩個名額,讓沒有被選進的孩子去競爭。就覺得這個“小偏方”特別好。孩子特別積極主動去學習,每個孩子都希望能得到剩下的名額。


思思陽陽媽


作為一名班主任,要管理好自己的班級就需要一門技術,雖然我沒當過班主任,但是曾經我也是一名學生,下面我就說一下我的想法。

管理班級首先我們就得委派下去班幹部,這其實就是一個小技巧,很多老師會認為,選一名成績好的學生去當班幹部,這樣會更適合,但是這完全是錯誤的,首先如果這樣做,好學生會遭到排擠,弄不好成績還會下降。

古語有云:擒賊得先擒王,要把搞怪班級紀律的學生通通找出來,然後從中挑選以為他們自以為的頭目,把他綁在你的船上,這樣出問題了,你就可以直接找他,而其他學生也會礙於面子,都不敢隨便出來找麻煩的。

不管在什麼地方也好,恩與威都是要並用的,當你批評過學生之後,本來是需要告知家長的,但你要給他機會,讓學生對你感恩戴德,這才是做班主任的最高境界。


放大哥康老師


我是一個從教38年的老師,下面就我在工作中點滴經驗或嘗試,和同仁們商榷,以便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不妥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

做好班主任工作,不僅要正確認識班主任工作的意義,明確班主任工作的任務,而且還必須挖掘和掌握班主任工作的技巧,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條件。

班級管理的技巧和策略

一、“動之以情,情感互動”是班級管理的捷徑

班主任工作首先是投入愛,愛是班主任工作的起點,也是最終歸宿。班主任不但要富有愛的情感,更要富有愛的行為。班主任要在學生需要獲得幫助時伸出溫暖的手;發現有困難的同學,有厭學情緒的同學,不按時完成家庭作業的同學,無學習積極性的同學,要多花點時間關注督促鼓勵孩子們,多與其父母交流他們的近況,讓該生知道老師是真誠地關愛他而不是冷落他,使孩子心靈真正受到觸動,才能使他們成績有所提高。

二、巧妙選拔班幹部,培養同學們的主人翁意識

班主任要做好班幹部的培養,那就需要班主任有一雙亮眼去發掘人才,如果挑選了一批有才幹的班幹部不僅讓平時工作事半功倍,而且還能提高他們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班風,進而影響班級所有的同學。同學們認可的班幹部,可以繼續留用;一些出現問題的,給他一段時間改進他所出現的問題。同時,他的職位要由其他表現不錯的同學來擔任,通過這一措施,可以讓每名班幹部養成積極為同學服務的意識。

三、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對於班主任,孩子們的要求和對其他老師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因此,班主任要有良好的師德修養。車爾尼雪夫斯基說:“教師把學生造成什麼人,自己就應當是這種人。”班主任必須以身作則。在和他們接觸的時候,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感染他們,用自己的文明舉止為他們樹立一個好榜樣。

四、業務好才是硬道理

講課好的老師,才會真正得到學生的尊敬與愛戴。做到這一點,才能在班主任工作中更加的得心應手。所以,身為老師,學習更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不斷地更新自己的知識,才不會和學生產生代溝,才能在樹立自己威嚴的時候,仍然做學生們的知心朋友,促進班主任工作的順利進行。

除了自身的業務水平外,班主任也要了解每一位學生,包括父母的年齡、職業、家庭住址、生活狀況,做到了如指掌;接著就要了解孩子的興趣、愛好、特點,他們有什麼毛病,需不需要照顧;瞭解孩子的學前教育情況,以便因材施教。在平時能尊重、理解、信任孩子,尊重他們的人格,讓他們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做事有主見,為每一位孩子的發展而努力。

要想做好一名班主任,在加強自身業務的同時,還要學會如何領導和管理,如何進行人力資源管理分配,如何在遵守規章制度的情況下不乏人情味等,掌握在學校的課堂裡學不到的知識。

總之,班主任要在各項工作中,善於採取各種教育措施和技巧,充分發揮班主任角色的主導作用,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班主任工作的確千頭萬緒,但是任何一個小小的失誤,都會給我們的德育教育工作帶來不利的影響。所以,我們必須掌握教育規律和教育技巧,使自己在實踐中不斷成長。同時,為國家的建設培養更多的合格人材。辦人民滿意,家長放心的教育。


不語怪力亂神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一個班級幾十名學生,就好比一個小社會,小江湖,什麼樣的學生也有,什麼樣的事情可能會發生。當一名班主任,肯定會累,但也會有很多收穫。遇到情況多,也就心中有數了,處理的事件多了,也會變得遊刃有餘,套用毛主席的話來說:“與天奮鬥,其樂無窮!與地奮鬥,其樂無窮!與人奮鬥,其樂無窮!”


下面我談下自己在初中任教擔任班主任工作的幾個心得。

對班級學生摸底,瞭解基本情況。

老話講:“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要管理班級,管理學生,就必須對學生情況有全面的瞭解,哪些學生愛學習,哪些學生不愛學習,哪 些學生好動,哪 些學生自律性關差,哪些學生愛搗蛋,哪 些學生家庭環境不好.........................必要情況下,可進行家訪,一定要對學生有一個全方位立體的認識和了解。

恩威並重,寬嚴相濟。

我在擔任班主任工作時,始終認為,班級管理就是管理幾個學生,只要把這幾個比較調皮的學生管住了,也就等於把全班學生管住了。但是,在管理時發現,初中學生犯錯誤時,你批評教育不服從你,不信服你,即使你說得再對,再好,不聽就是不聽,要麼沉默面對,要麼和你撐起來幹。其實,道理他們全知道,也明白,有時,把你氣得沒辦法,請家長來也沒有好的辦法,這些學生連家長也頂撞個不停。

後來,我看到恩威並重,寬嚴相濟。這句話時,才認識到,先有恩,才有威,沒有恩,就威不起來。可能我們一直有一個認識,就是在集體授課或集體活動時就是對全班同學的恩,但這些個別學生不會這樣認為,他們會認為這是對學習好學生的恩,不是對他們的。所以,我在對待班級幾個搗蛋學生時這樣來施恩:

1.平時課間遇到時,詢問學生最近有什麼困難沒有?有什麼開心的事沒有?有什麼需要教師幫助的地方沒有?基本上一週問上三四次。這樣做最大的目的就是讓學生感受到我在關注他,也很關心他。

2.有時故意讓這些學生幫自己的一些小忙,比如讓這些學生到辦公室幫我取東西,或者陪我一塊家訪,等等,用這些手段,來拉近學生與我的關係,讓學生感受到我很器重他。

3.有時委託這些學生幫我管理班級事務,比如讓他去再檢查下班級衛生,督促下班級出操,對於這些學生的每一個小的閃光點,在班級及時表揚和肯定。讓這些學生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存在感。

通過這些小手段的應用,當這些學生再次犯錯時,我只需把他們叫到自己辦公室(這點很重要,這些學生很愛面子,自尊心強,不能當著眾人面批評處理)只問他們一句:“老師這麼看重你,你這樣做,對得起我嗎?”因為平時工作做到位了,有了恩,這時學生都會低頭認錯,你再批評,再說服教育,他不會反駁你,也不會對著和你幹,這就成功了一半,能聽進話就能進一步教育了:協助學生制定成長計劃和努力方向。


當然,這世上沒有包治百病的良藥,在班級管理中,作為班主任,也要不斷學習,不斷總結,與時俱進,掌握更有效的管理方法和育人技巧。

最後,用一則小故事來與各班主任共勉共勵!

【在古時,有一位賢者,給學生出了一個畢業作業:如何讓一塊荒地不草?讓學生們不要立即作答,給一年的時間去把自己的答案實踐下再來回答。在這一年的過程中,有些學生進行人工除草,有些打藥除草,有些學生別出心裁把土壤蒸熟.......但最後,最佳的答案是:種上莊稼!】


從容一點兒


當了快八年班主任,帶了三屆中專學生(兩屆中餐,一屆旅遊)。我覺得自己有失敗的地方,也有一些可以有效管理的小方法。

首先,千萬千萬不要看不起任何一個學生,真誠的。你的態度會決定今後他的態度。每個學生都有他的優缺點,是獨立的個體,這樣看待他們,便能客觀公正的對待他們了。學生比我們想象的更敏感,特別是那些所謂的差生。

其次,要找出搗亂的小團體的領導者。調皮的學生經常吃軟不吃硬,不要打壓,而要平等的態度傾聽他的想法,並且讓他引導好其他學生。有時候甚至可以幫忙管好班級秩序。

三,該嚴肅的時候一定要嚴肅,偶爾發飆一下更好。讓學生覺得你是病貓,那班級就完了。

四,針對你要培養學生的品質或成績,設計具體的考核及榮譽榜,引導學生做優秀的人或專注於學習。

五,對於戀愛等不適當的行為,疏導比打壓合適。多傾聽他們的想法,並且肯定正常的發育和心理發展,否定不適當的行為。


漂流的尾巴


20年走過,對這行業才略知皮毛,淺談一丟丟小小感受。

成為一名班主任很容易,但是要想做一名受學生愛戴的班主任可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

首先你得擁有一顆善解人意的心;一個博大的胸懷;一身真才實學,尤其是學科專業知識;最重要的的是一雙善於傾聽的耳朵和一雙看清真相的火眼金睛;最難的是你要有融合各種角色並信手拈來的表演本領:主持人、歌手、舞者、畫手……和真正擁有童心的純真。

其次,在真正的教學管理實踐中,你要有身遊刃有餘“八面玲瓏”的管理手段,以及適時適當的獎懲條例,才會讓學生們心服口服。

最後,就是班主任的以身作則和言行合一了。“德高為師,身正為範”嘛。



阿勒蘇


小事化無,大事化小事。把學生當自己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