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终于明白古玩市场为何大量关门倒闭,越来越冷清了...

  绝大多数人接触到古玩收藏基本都是通过网络,真正搞家族传承式收藏的人很少,毕竟经济条件限制在。但网络和现实其实是两个世界,在网上滔滔不绝善于辩论的人可能在现实中却沉默寡言。透过表象看实质,古玩行业曾经热门过,被大众追捧过,所谓的开张吃三年是多少人的梦想,但为何作为现实代表的古玩市场,却越来越萧条了呢?



接连不断有古玩城因经营不善关门倒闭,如今很多市场都是摊位比游客还多,再也不复多年前的繁华景象。究其原因有三点,第一是很多商家已经把主要精力转移到线上,利用网络的便利来发展。第二是投资论调的过份炒作,加上某些专家学者的非正常介入,导致市场风气普遍是一种浮躁的非理性状态,说白了就是人人都想捡漏,都想一夜暴富。第三是在人心浮躁的大环境下,古玩企业资金盲目跟进,拍卖骗局的浑水摸鱼还有无处不在的制假售假。以上种种,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老货很难卖(因为贵),新货很抢手(不仅便宜还满足了“捡漏”梦想)。然后老玩家自身难保,新入行的人却个个心比天高,不吃大亏绝不回头!


如今听到最多的话有两种且截然不同,行家说:“真货难寻啊,想找到一件精品都是奢望。”藏友却说:“我手里的宝贝难出手啊,没有买家,到处都是骗局。”其实之所以产生这种矛盾,是因为有了信息代差。知识学的越多人就会越谨慎,相反很多人肚子里没货,只靠着自己“脑补”出来的东西就以为了解了全部。古玩市场过去为什么兴盛?那是因为在电视里,某些专家说这个瓷器几百万,那个佛像几千万,拍卖会上今天拍出一个乾隆官窑要2000万,明天又拍出张大千、齐白石的字画动辄上亿,不断刷新的拍卖记录,也在不断刷新着收藏者们的“野心”。于是古玩市场也随波逐流,开始往“高端”发展。


没有投入的回报只是空谈”道理人人都懂,不过一旦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时候,很多人都选择性失明了。想要卖高价,又想时间快,还要不投入钱,这是大多数人的想法。过去的老玩家都说“爷爷买,孙子卖”才是古玩真正体现价值的地方。但人们都等不急,拿着“祖传”的宝贝,或者在市场上低价“捡漏”过来的国宝,想马上变现。过份自信等来的不是土豪买家,而是各种收取昂贵前期费用的文化公司、艺术品拍卖公司。人家摆明了就是利用大家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交费前各种吹的天花乱坠,一旦交完钱,肯定就卖不掉的结果。



财富是和一个人的能力划等号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一个只玩仿品的人看什么都是“国宝”,一个只玩老普的人看什么精品都像假货,相反一个不断精益求精保持去伪存真精神的人,玩到最后自然越玩越高端,手中藏品的价值也愈发体现出来。看了那么多花里胡哨的操作,终于还是明白了,在这行,靠谱的人永远是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