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性侵醜聞改編電影,淺談一案兩拍《爆炸新聞》與《最響亮的聲音》

各位老闆好,我是不愛美人愛電影的黃葉影視。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多不勝數,而今天要聊的這兩部電影都改編自一起案件,也就是一案兩拍。下面我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始末以及兩部電影敘事結構與影像語言上的異同。

性侵醜聞改編電影,淺談一案兩拍《爆炸新聞》與《最響亮的聲音》

真實性侵醜聞案

一場震驚全球的性侵醜聞加害者羅傑·艾爾斯美國知名媒體大亨,他曾為默多克家族創建了福克斯新聞這一傳媒帝國,受害者則包括格蕾琴·卡爾森、梅根·凱利等多位與羅傑共事過的傳媒界女性。

2016年7月,苦心收集錄音證據長達一整年的格蕾琴·卡爾森對羅傑提起了訴訟,控告他的性騷擾行為,隨之有多位曾遭受羅傑性侵的女性展開維權行動,而彼時仍在福克斯新聞就職的知名女主播梅根·凱利勇敢的站出來聲援格蕾琴·卡爾森,雖然羅傑對自己的罪行矢口否認,但在法律輿論的雙重製裁下,他還是被默多克家族踢出福克斯新聞,離開了自己親手締造的王國。

性侵醜聞改編電影,淺談一案兩拍《爆炸新聞》與《最響亮的聲音》

這件戲劇性極強的醜聞非常適合改編為影視作品,但好萊塢製片人由於怕拍砸了帶有性侵元素的題材,公關團隊要處理的不只是觀眾的差評,還有主流輿論的質問與譴責。以至於到了剛剛過去的2019年,才有兩部運作了許久的相關影視作品得以與觀眾見面,一部是由羅素·克勞、娜奧米·沃茨主演的劇集《最響亮的聲音》,另一部是雲集了查理茲·塞隆、妮可·基德曼與瑪格特·羅比三大女神的年末鉅製《爆炸新聞》。兩部作品雖擁有相同的主題,但呈現出的內涵與對敏感內容的處理方式卻大相徑庭。

性侵醜聞改編電影,淺談一案兩拍《爆炸新聞》與《最響亮的聲音》

兩部作品的敘事結構

《最響亮的聲音》與《爆炸新聞》最明顯的差異在於敘事角度的對立。前者改編自羅傑·艾爾斯的傳記,將羅傑建立福克斯新聞的霸業設置為主線,故事跨度長達二十餘年,並以性侵醜聞作為結尾。後者則重點敘述了格蕾琴·卡爾森、梅根·凱利等多位女性反抗羅傑暴行的過程。

《最響亮的聲音》為我們全方位展現了羅傑·艾爾斯的強硬手腕與獨特魅力。作為一個堅定的右派,羅傑在建立福克斯新聞之初就定下了守住大本營、討好底層保守派群眾的方針,作為一個愛國者羅傑多次在國家遭遇危機時,授意電視臺播放正能量新聞,幫助政府穩定民心。911事件爆發後,他甚至要求福克斯新聞全體工作人員佩戴國旗胸章。作為一個領導,羅傑深諳軟硬兼施之道,電視臺收視率不佳時他可以在凌晨4點召集員工進行嚴肅問責,破口大罵一番後他又總會用幾句鼓勵作為收尾。作為一個媒體人,羅傑在得知自己被指控性侵後,第一反應不是發表聲明否認指控,而是放出那些年長的女性受害者人老珠黃的照片,讓大眾轉而攻擊她們的顏值。

性侵醜聞改編電影,淺談一案兩拍《爆炸新聞》與《最響亮的聲音》

拋開性侵醜聞,羅傑·艾爾斯在劇中幾乎被塑造成了一個深謀遠慮的反英雄形象,觀眾會在他身上看到亂世梟雄的影子,而不是單純的將其視為一個色眯眯的遭老頭子。

《爆炸新聞》的主角是查理茲·塞隆飾演的梅根·凱利,羅傑·艾爾斯則成為了一個符號性質的反派,只會為觀眾展現純粹的猥瑣與邪惡。

那麼為何選取梅根·凱利這個眾多發聲者之一作為主角呢?梅根·凱利曾是福克斯新聞的當家花旦,與公司內部的絕大部分女主播一樣,也曾遭受羅傑的鹹豬手,但在利益與道義之間,她選擇了前者沒有告發羅傑。如今格蕾琴·卡爾森的一紙訴狀拋出了潛藏在梅根心底的屈辱回憶,觀眾將跟隨梅根手下的團隊在福克斯新聞內部展開秘密調查,為訴訟提供更多證據,梅根本人也將在前途與尊嚴之間再一次作出選擇。

性侵醜聞改編電影,淺談一案兩拍《爆炸新聞》與《最響亮的聲音》

兩部作品對"性侵醜聞"的影像處理

在兩部作品中有關性侵細分的處理才是劇組需要應對的真正考驗。性侵是醜聞的主體,同樣也是吸引觀眾的重要噱頭,但是直接拍攝一些露骨畫面,有勾起受害者心理創傷的風險,也極有可能引發部分女權人士的抵制。

《爆炸新聞》中,只有瑪格特·羅比飾演的電視臺新人凱拉首次踏入羅傑辦公室的戲份,算得上是對性侵的直觀表現,這段不到5分鐘的內容也恰恰是全篇最精彩的段落之一。當天真的凱拉被羅傑要求掀起自己的裙子時,她以為這只是面前這位德高望重的長者開的一個小玩笑,她輕輕拉起裙角做出了一個浮誇的模特造型,隨後迅速整理好裙角,這顯然不能讓羅傑滿意他要求凱拉繼續將裙子向上拉起,隨著裙襬越來越接近禁區,原本的正反打中景鏡頭開始向近景與特寫過渡,最終變為羅傑的主觀視角,在凱拉的身體上來回遊移。這一刻凱拉就像一隻被綁在實驗臺上的小白鼠,觀眾將會對這個可憐的姑娘產生共情,體會到她所感受到的尷尬、屈辱與信仰崩塌。

性侵醜聞改編電影,淺談一案兩拍《爆炸新聞》與《最響亮的聲音》

《最響亮的聲音》中,劇組則大膽的借性侵情節,塑造羅傑的人物性格。十幾年前精力旺盛的羅傑行苟且之事,只是追求生理快感,而隨著福克斯新聞日趨壯大,他逐漸將自己的齷齪行為視作權力的外在表現。

兩部作品風格的差異

除了內涵兩部作品的外在風格差異也值得研究一番,最突出的一點就是畫面風格,美劇的《最響亮的聲音》在布光與調色上做得非常優秀,足以比肩好萊塢大片,令人詫異的是眾星雲集的《爆炸新聞》卻沒有在畫面表現上下多少功夫。起初還以為這是燈光師在刻意呈現一種粗糙的電視紀錄片質感,直到我看到多處的過曝畫面後才認定這只是工作人員的能力問題。兩部作品也有不少共同點,比如都表達了對新聞媒體肆意引導輿論操控民意的擔憂。

性侵醜聞改編電影,淺談一案兩拍《爆炸新聞》與《最響亮的聲音》



截至目前《最響亮的聲音》,在豆瓣和IMDb上收穫瞭如潮般的好評,羅素·克勞也因對羅傑·艾爾斯的出色演繹榮獲金球獎限定劇電視電影最佳男主角。而《爆炸新聞》也獲得了最佳女主、最佳女配、最佳化妝三項奧斯卡提名。顯然兩部作品均受到了大眾的認可,所以說內容敏感、題材撞車都不可怕,只要找準立足點,便可輕鬆兩開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