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俠客島:國外確診破20000!中國如何嚴防境外疫情輸入?

這幾天,全球疫情防控形勢發生了新的變化。

世衛組織報告顯示,截至歐洲中部時間3月6日上午10時,中國境外共88個國家累計確診新冠肺炎17481例,與前一日相比新增2727例。但在當晚,這一數字即突破21000例

中國以外國家的病例激增,也給國內防控帶來了新的壓力。據中國國家衛健委數據,6日,全國除湖北以外地區,新增確診25例,其中有24例為境外輸入;前一日,湖北以外新增的17例確診中,有16例為境外輸入,佔據了絕對的大多數

那麼,中國該如何嚴防境外疫情輸入?

俠客島:國外確診破20000!中國如何嚴防境外疫情輸入?

來源

近期輸入的境外病例,都來自哪些國家?

截至6日24時,甘肅是輸入性病例最多的省份,共28例,全部來自伊朗。3月2日至5日,有311人分別乘商業包機由伊朗到達蘭州,落地後全部集中隔離;這兩天甘肅的輸入性確診病例,都來源於此。

而在北京,確診的輸入性11例中,有3例來自伊朗,8例來自意大利。

浙江10例,均來自意大利。其中8人在意大利貝加莫同一家餐廳工作,近日返回麗水市青田縣後確診;另2人是一對母女,之前在意大利某地工作,女兒在當地學校讀書,近日返回湖州市德清縣。

上海4例,都是在伊朗的留學生,其中1例青海籍,2例寧夏籍,1例甘肅籍。

寧夏3例,都來自伊朗。其中1人是中國首例境外輸入性病例,該患者於2月19日從伊朗出發,經莫斯科、上海、蘭州,於2月24日抵達中衛火車站,隨後被工作人員立即送往隔離點。

廣東2例,分別來自英國和西班牙。

從數據上來看,中國境外確診數字每天都在大量攀升,情況如下圖。截至7日12時,疫情比較嚴重的是:韓國6767例、伊朗4747例、意大利4680例、日本1116例、德國639例、法國613例。

俠客島:國外確診破20000!中國如何嚴防境外疫情輸入?


按當下形勢,恐怕簡單通過旅客來源地判斷風險大小,已不可靠。那麼,中國應採取何種措施?

鏈條

2月末,韓國疫情暴發之初,網上盛傳大量韓國人搶購至青島的機票來華躲避疫情的消息。後來證實,這種情況並不存在。當時機票價格大漲,主要是因為不少航班被取消;青島機場也表示,彼時韓國來青航班中,80%旅客是中國籍。

但這個傳言,也讓國內入境旅客較多的機場提早制訂了防控計劃。自2月24日開始,青島機場對所有入境人員(除需要隔離或留觀外)均統一派車接回,在當地有居所的居家隔離14天,無居所的統一安排賓館隔離;其他城市如煙臺、威海、瀋陽、大連等,也採取了類似措施。

上述“除需要隔離或留觀外”這句話什麼意思呢?其實早在1月26日,海關總署即發佈公告,

宣佈啟動出入境人員填寫健康申明卡制度,並在機場對出入境人員開展體溫監測篩查,對於被判定為確診病例、疑似病例、有症狀人員、密切接觸者的“四類人員”,一律聯繫當地防疫部門,對旅客進行轉運、隔離、留觀等措施。

俠客島:國外確診破20000!中國如何嚴防境外疫情輸入?

其中,非常關鍵的一個步驟就是“填報出入境健康申明卡”。也就是說,入境旅客需通過填寫紙質卡片或線上小程序,如實寫明過去14天行程。

海關總署曾嚴正提醒,如果入境旅客隱瞞或虛假填報,導致疫情擴散,“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但是,總是有個別人不那麼自覺,逃避掉了應有的防控措施。例如,4日從意大利抵達北京的廖某君、廖某海等4人在登機前使用藥物退燒降溫,並不如實填寫健康申明卡,後在京確診。3月6日,順義公安分局以廖某君等人涉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依法開展立案偵查

遇到這種人該怎麼辦?那就要靠旅客回國後居住地的當地政府和社區發揮力量,主動將歸國人員找出來,根據其接觸史,採取符合當地情況的防控措施。

比如浙江青田縣,著名的僑鄉,有數十萬人在國外長期居住;當地政府主動聯繫海外華人華僑,勸導他們居家、減少出行,如有特殊情況確需回國,要提前進行健康申報,入境後集中隔離。

3月4日,青田縣發佈法律風險提示:僑胞回國前,應當將行程和健康狀況事先聯繫“海外青田同胞24小時諮詢服務熱線”。如該機場沒有青田相關工作人員駐守,則應採取包車、家人親朋接回、專車接送等形式,並在抵青1小時內向居住的鄉鎮(街道)報告。不主動報告相關情況、拒不配合防控工作造成疫情傳播的,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北京等特大城市則對入境人員實施差異性管控措施。3月4日,北京市政府宣佈,凡從韓國、意大利、伊朗、日本等疫情嚴重國家經北京口岸入境的,若目的地是北京,不論中國籍還是外國籍,均實施14天隔離觀察

浙江和北京對輸入性病例的防控措施也表明,面對疫情輸入性風險,各地應結合自身情況,採取精準化、差異化防控措施。

個人自覺、機場排查、政府防控、社區隔離,這些環節形成了預防輸入性疫情的防控鏈條,一個也不能少,一個也不能漏。

俠客島:國外確診破20000!中國如何嚴防境外疫情輸入?

合力

即便如此,顯而易見的是,只要國外疫情仍在蔓延,境外疫情輸入的風險就無法根除。這也再次證明,疫情防控不是某個國家的事,而是全人類的事。解決疫情輸入的最根本方案,仍是通過全球的通力合作,徹底消滅新冠病毒。

過去兩個月,中國政府一方面與世衛組織保持緊密合作,另一方面也為一些疫情嚴重國家提供幫助,分享中國抗疫經驗。


比如中國與伊朗的合作。現在伊朗情況嚴峻,多名高官確診感染甚至因病離世,同時還要面對持續受到制裁的國際環境。防控物資缺乏不說,急需藥品都無法進口

面對這種情況,2月28日,中國政府即將第一批援助物資交付伊朗;一天後,5名中國志願專家抵達伊朗首都德黑蘭,幫助當地防控;3月2日,伊朗將中國診療方案翻譯成波斯語向公眾發佈,並採取了全國學校停學、取消一切集會、在公共場所實施體溫監測等措施。


3月5日,中國外交部表示,除將繼續向伊朗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外,還在推進對韓國、伊拉克、柬埔寨、緬甸、斯里蘭卡等國的必要援助。


此前,工信部有關人士曾表態,通過復工復產、擴能增產,中國的防護服日產量已達到50萬件,N95口罩160萬隻,普通口罩1億隻,“隨著我國疫情形勢的逐步好轉,我們鼓勵防護用品、醫療設備、救治藥品的生產企業,對接國外需求,為全球共同抗擊疫情作出貢獻。”


疫情防控是一場全人類的戰爭。正如習近平在給比爾·蓋茨的回信中所言:“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戰勝關乎各國人民安危的疫病,團結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