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康熙皇帝高燒不退是什麼病?

公元1693年(康熙三十二年)盛夏,白天天氣又熱又悶,幾乎沒一絲風,康熙皇帝得病躺在床上,蓋著兩層厚厚的棉被,身體卻依然在冷得發抖。到了晚上,他又突然發起高燒,汗流滿面,全身滾燙,臉色發白,嘴唇發紫,當時沒有一個御醫知道這是什麼病,當然不知怎麼治,只是乾著急……

有個御醫終於在《金匱要略》中找到一個方子,將幾味中藥製成鱉甲煎丸,並找來一個同樣病症的人試吃,結果無效。接著,又張榜懸賞,廣招天下名醫。醫生試用了許多祖傳秘方,沒用,又試了推拿、針灸、湯劑、散劑、丸劑等都沒用。如果在今天,人們可能懷疑這是新冠肺炎,當然現代化的醫療儀器一檢測就知道。

清廷以為皇帝這下要駕崩了,但誰都不敢說出口。就在這緊要關頭,法國耶穌會士洪若翰、劉應獻上金雞納霜。找人一試,藥到病除。皇帝服用後沒兩天就康復健康。這藥是奎寧,或者說它裡面的主要成分是奎寧。

歷史上真正有效的藥物其實很少,而且絕大部分的時候,用藥的人並不知道藥物到底是什麼發揮作用的,只是憑經驗。古羅馬名醫蓋倫記錄過400多種藥物,中國的《本草綱目》收錄1800多種藥物,西學認為其中不少藥物似乎只有“虛幻療效”,但事實卻能治好不少病。中醫西醫各有所長,也有所短,因病採用,最為恰當。所以毛主席提倡“中西醫結合”。

康熙皇帝高燒不退是什麼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