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同樣是金牌編劇,從「雍正王朝」到「北平無戰事」,他卻無一敗筆

在中國影視圈裡,編劇的地位普遍不怎麼高,名氣大點兒的演員甚至可以直接改劇本,比如著名的

“宋丹丹改劇本”事件,面對強勢的演員,編劇只能在微博上發發牢騷。


同樣是金牌編劇,從「雍正王朝」到「北平無戰事」,他卻無一敗筆

但是,金牌編劇不一樣,比如《新世界》的徐兵老師,他曾經寫出《小兵張嘎》《紅色》這樣的優秀作品,畢竟實力地位都在那兒擺著,一般演員是不敢改他的劇本的。

同樣是金牌編劇,從「雍正王朝」到「北平無戰事」,他卻無一敗筆

我們今天說的這位金牌編劇——劉和平老師,同樣牛氣沖天,他的劇本是影帝都不敢改的。而且更牛的是,從出道起,劉和平老師便無一敗筆,每一部作品都是難得的經典。

同樣是金牌編劇,從「雍正王朝」到「北平無戰事」,他卻無一敗筆

《雍正王朝》劇照

他的第一部作品是《雍正王朝》,國家一級演員焦晃

老師飾演康熙、唐國強飾演雍正皇帝,一經上映,便好評如潮,被觀眾奉為神劇。就連《雍正皇帝》的作者二月河也讚歎不已。

在這部劇中,編劇劉和平憑藉著深厚的歷史功底,成功的講述了從康熙到雍正時代的政治風雲,權利鬥爭,劇中的每一位人物都個性鮮明,深入人心,八賢王、十三弟等角色讓觀眾久久難忘。

直到今日,這部《雍正王朝》仍在在中國電視熒屏上有著屹立不倒難以企及的重要地位。

同樣是金牌編劇,從「雍正王朝」到「北平無戰事」,他卻無一敗筆

《北平無戰事》劇照

在隨後的的作品中,劉和平老師的劇本保持了一貫的高水準,演員班底也極為強大,諸如陳寶國、倪大紅、王勁松等一干老戲骨居然成了劉和平老師的御用班底,在《大明1566》和《北平無戰事》中,甘願充當配角。

同樣是金牌編劇,從「雍正王朝」到「北平無戰事」,他卻無一敗筆

在2014年開播的國產劇神作《北平無戰事》,觀眾一看這演員陣容,還是驚呆了,焦晃、陳寶國、王慶祥、倪大紅、劉燁、廖凡、程昱七大影帝同臺飈戲王勁松老師在裡面甘當配角。

同樣是金牌編劇,從「雍正王朝」到「北平無戰事」,他卻無一敗筆

什麼是金牌編劇,影帝級演員都以接到劉和平老師的角色為榮。雖然劉和平老師的劇,大多深刻嚴肅,不會有太高的收視率,但演員們知道,

劉和平的老師作品是經典,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劇。

同樣是金牌編劇,從「雍正王朝」到「北平無戰事」,他卻無一敗筆

研究歷史出身的劉和平,作品有口碑,有深度,有思想。很多臺詞值得細細琢磨。例如在《大明1566》中:

同樣是金牌編劇,從「雍正王朝」到「北平無戰事」,他卻無一敗筆

【大明1566·呂芳】什麼叫三思,三思就是思危、思退、思變。知道了危險就能躲開危險,這就叫思危;躲到人家都不注意到你的地方,這就叫思退;退了下來就有了機會,再慢慢看、慢慢想,自己以前哪兒錯了,往後該怎麼做,這就叫思變。


這是《大明1566》大太監呂芳給乾兒子馮保的教誨,縱觀全劇,能在官場全身而退者,大都做到了這三點。站在權力中樞的呂芳,深諳這個道理,在新舊交替之時,及時站隊,最終得以善終。

同樣是金牌編劇,從「雍正王朝」到「北平無戰事」,他卻無一敗筆

【大明1566·胡宗憲】《左傳》有云:君以此興,必以此亡。

胡宗憲是嚴嵩一手提拔起來的國之棟樑,因為嚴嵩,他成為了封疆大吏,在官場辦事,他一輩子上不誤國,下不誤民。

可他終究是是嚴嵩重用的人,終有一天要跟著嚴嵩倒臺而失勢。

同樣是金牌編劇,從「雍正王朝」到「北平無戰事」,他卻無一敗筆

【大明1566·嘉靖】沒有誰是真正的賢臣,賢時用之,不賢黜之。···古諺雲‘聖人出,黃河清’,可黃河什麼時候清過?長江之水灌溉了兩岸數省之田地,黃河之水也灌溉了數省兩岸之田地。只能不因水清而偏用,也只能不能因水濁而偏廢,自古皆然。

帝王心術,一語道破玄機。

同樣是金牌編劇,從「雍正王朝」到「北平無戰事」,他卻無一敗筆

如今,在快餐文化流行的時代,年輕的觀眾已經不再喜歡,或者說很難接受《雍正王朝》《大明1566》這樣沉重的歷史劇。

但是,劉和平老師其人其作品告訴我們:什麼才是中華文明的信仰皈依、什麼才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傳承。


同樣是金牌編劇,從「雍正王朝」到「北平無戰事」,他卻無一敗筆

《雍正王朝》裡的那句:

家有掙子,不敗其家;國有諍臣,不亡其國。如今聽來,仍振聾發聵。作為劉和平老師的狂熱粉絲,我能體會到他身上的浩然正氣與精神傳承。

同樣是金牌編劇,從「雍正王朝」到「北平無戰事」,他卻無一敗筆

在這個時代,每一個人都有選擇自己喜好的權利,劉和平老師的嚴肅歷史劇也不太可能被多數人所接受。但,我們得承認,這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優秀的作品。

這個時代可以少一兩部玄幻宮鬥劇,也可以少一兩部婆媳肥皂劇;但《北平無戰事》這樣的劇,一部也不能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