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北漂四年,已婚已育,寶寶一歲,目前在北京某IT公司上班,月薪1W,老家是五線縣城,該回去還是繼續北漂?

xyxy668


這個問題困擾著大部分的北漂朋友。

兩個地方,一個是自己的家鄉,有自己的親人和朋友。

一個是自己奮鬥的地方,有自己新的朋友和孩子。

看您的寶寶是一歲,肯定是出生在北京的。

這其實很簡單,就看您的具體情況而定。

最關鍵的一條是有沒有取得北京戶口。

這是決定您生活幸福指數的一個根本的指標。

如果是取得了戶口,不用多想,就一定要留著北京奮鬥了。

因為,您這一代可能在北京困難一點, 買房啊,置業呀,經歷的比較辛苦。

但是,下一代的幸福是擺在面前的。

最起碼,您的這個寶寶可以直接上北京的幼兒園和小學。

繼而是中考高考,都是享受北京的待遇。

這是很多北漂羨慕不已的事情。

雖然北京的生活很擁擠,但是,您得想,他還有很多方便的地方呢。

對吧。

如果您沒有取得北京戶口。

那您就要三思了。

擺在您面前的頭一個難題,就是孩子上學的問題。

據我所知,在北京的外地孩子,一般從幼兒園開始就要承受高額的費用。

叫借讀費也好,叫贊助費也要。

從幼兒園小學,一直到初中高中。。。

而最後要高考的時候,還面臨回原籍高考的結果。

條件好的家庭,乾脆選擇出國,與其回老家,不如再遠點讓孩子高中就出去。

這樣,接受的是國外的教育,直接就上國外的大學,甚至博士學歷。

如果是家庭條件一般,就要從初中開始考慮回家。

孩子適應了北京的條件,能不能適應老家的條件。

無論從生活還是到學習,條件和北京肯定都沒法比。

綜上所述,您就要看您的具體條件。

回家就面臨著很多的不便,在京吧,又沒有機會高考。

很多家庭就都回去一個,陪孩子高考以後,再回北京。

這也是沒有辦法之中的辦法。

誰願意總是流動呢,不是政策不允許嘛。

有什麼不同見解期待您的交流


九門吏部尚殳


剛從北京回到三線城市不到兩個月,說說我的感受,當然每個人每個家庭的情況不同,所以感受都會不同。

我家距離北京不到300公里,老公家距離北京500多公里,我家距離老公家也大概500多公里,說這個是想表達,在某種程度上我也算遠嫁吧,多多少少還有些南北差異。

因為戶口,孩子上學便成為不能解決的硬核問題。幾經思量,考慮這個,顧及那個,我最終妥協帶著即將上幼兒園的孩子跟著老公回到他家所在的三線城市。

1.第二天孩子高燒肺炎輸液六天,時隔一週,支原體感染,又過了一週輕微肺炎,各種檢查,時至今日依然沒好利落,以前每次回來也都會病一場,除了水土不服,環境不適應我找不到其他更合理的理由。

2.第二週,老公因為抵抗力弱肛周膿腫,需要做一個不大不小的手術。

3.第三週我找到了一個離孩子幼兒園比較近的工作。單休,薪資大概是北京的一半,分工不細,一個人接手了三個人的工作。說真的,工作繁忙勞累對於我來說並不是問題,問題是我一時無法適應的工作方式及制度的不正規性。

4.語言方面。在這個90%的人說家鄉話的城市,儘管日常交流,經過分析思考我一般都可以聽懂,但公司開會,或一群人討論,我只能一臉懵,要知道當你聽不懂別人說話的時候,無異於是個傻子。

5.老公IT男,最近一週也找到了個不算太對口但也可以做的工作。在三線城市,IT的工作本就不好找,他是有心理準備的,但他還是在水平差距和涉及範圍上的認識有所偏差,所以他工作起來很吃力。

6.飲食還好,不跟老人同住,自己做飯,就是少有賣麵條的,只有掛麵。

7.上面說到單休,這個真的對我的影響很大。孩子上學雙休,奶奶週五放學把她接回奶奶家(大概20多公里),我週六下班回去,週日再帶她回來,連收拾家的時間都沒有,更別說親子時間,逛街時間……覺得沒有生活,不幸福。

8.這條可能單單指的遠嫁的女孩,孤獨。在這個城市,除了老公和孩子可以說都是陌生人,沒有親人朋友。在處理婆媳關係,與老公家其他親戚之間的關係時就需要謹慎些,跟自己爸媽,大姨大姑二舅三叔的肯定不一樣。

再有,走到哪裡一開口人家就知道你是個外地人,我不敢說這種感覺,總之,不太好。

好的地方當然有,很多事情上公公婆婆可以幫襯,有自己的房子,可能經濟壓力上相對沒那麼大。沒有孩子擇校問題。如此。

說回您這個問題,不管怎麼樣還是按照個人情況來,在哪裡都有利有弊。

於我而言,弊大於利,於我老公而言,可能利大於弊。

有句話是我最近感觸比較深的。

在北京很自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也可以不做自己不想做的。

在老家,看著你的人太多,想指點你的人也太多。

這兩個月掉的眼淚比我頭兩年的都多,適應總歸沒有想象的容易。

願我們能儘快走順,也願你們未來比我們順暢!


芳芳39092


我,80後,北漂16年。老公,80後,北漂12年。兩個寶寶,男孩,一個六歲,一個四歲半。老公在一家國企做行政人員,我在醫院做文案宣傳人員。老家是五六線縣城,不,確切的說,是一個剛剛脫掉“國家級貧困縣”的小縣城。我們兩個人的收入,可能對於老家那邊的人來說,算是很高的了。但是,在北京這個繁華城市,我們倆的這點收入,完全就是杯水之薪,每個月日子過得拮据的很。

目前,我們還繼續行走在北漂之路上,何時能停靠岸,未知數!

曾經想過回去,但是,考慮各種現實因素,又覺得,結束北漂生活,回到小縣城,可能只是心中的一個幻想而已。真正的應了那句:融入不了的帝都,無法回去的老家!

回老家之後,我們能幹嘛?老家的那點收入,能維持一家四口的基本開支嗎?估計連孩子幼兒園的託費都無法交上吧。

我們北漂十幾年,奮鬥十幾年了,終於在這個城市,稍微落腳了。雖然房子是貸款買的,但最起碼,擁有了自己的房。雖然車買的普通一般的車,但最起碼,也有了倆代步工具了。出去玩之類的,也方便了。

回到老家,父母雖然有房,但是,我們怎可能會去啃老呢?婆家是農村的,我們回去之後,連個地皮都沒,和公婆、哥嫂一家共同住在一棟房子裡面。我們的戶口都不在老家了,即使想遷回去,也無法再遷回到農村了。回到農村,沒有宅基地,沒有土地,寸步難行的。

除去這個因素,還得考慮孩子的教育問題。現在孩子讀書,完全就是讀家長。孩子去那個讀書,是由房子所在地為劃分依據的。你在老家沒房,戶口又不在那邊,讀書都成問題。再說了,孩子已經在這邊讀了幾年的幼兒園,早就適應這邊的教學方法和環境了,再把他們帶回老家,接受老家那邊的教學方式,其實是一種殘酷的行為。

我們老家,畢竟是小縣城,教學質量跟這邊,真的是無法比。好點的老師,都被挖去市裡或省裡的好學校了。人往高處走,這個道理,誰都懂。所以,我們壓根就沒法抱怨老師們去大城市的學校,教育資源的嚴重缺乏。

孩子教育問題是我考慮的因素,還有醫療也是我考慮的因素。

實話說,我們老家的醫療水平,確實讓人很擔憂。誤診誤治現象很多,並且很多疾病,老家那邊的醫療壓根就沒法治,也不敢治。輕微一點的,比如一個小感冒之類的,還能在縣城的醫療看看。嚴重的,比如一個在大醫院的膕窩手術之類的,原本屬於一個小小的手術,但在我們老家那邊,可能就得考慮手術的風險性了。再比如,年齡大點的產婦的產檢,都不敢輕易在縣城的醫院去列行產檢,大家都是去市裡或者是省裡的醫院做產檢。我曾經親眼看到我同學的孩子,七個月早產。在我們縣的婦幼醫院住了幾天,醫生直接說放棄吧,這個孩子救不活的,並且也已經拔管之類的了。但是,同學一家人不死心,連夜送去省醫院。現在,孩子健康的跟個牛一樣壯,壓根就看不出來這是一個七個月早產的孩子。如果同學們聽信我們縣婦幼醫院醫生的話,那麼,這個孩子,早就不知道去哪兒了啊。

在我心裡,孩子的教育和城市的醫療水平,最為重要。我不想耽誤了孩子的前程,不想成為孩子們人生前進的絆腳石,所以,老家那邊,回不去了!我媽,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死於醫院的誤診誤治以及醫生的隱瞞。所以,我對老家那邊的醫療水平,早就喪失了信任。直到現在,我都後悔、自責,自己當初怎沒有把我媽媽帶回北京來治療啊。所以,面對日益蒼老的我爸以及公婆,我必須要保證他們未來的健康。人年齡大了,誰沒有個小問題之類的啊。我不想再因為醫療技術的落後,失去至親的人。

再三考慮之後,我選擇了繼續行走在北漂的路上。

北漂,雖然壓力大,雖然冷暖自知,但是,我堅信只要我肯幹、我能吃苦和忍得住委屈,未來的生活,肯定是比回老家發展強多了!

送同樣行走在北漂之路的兄弟姐妹們一句話:“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共勉!


幸福魚兒


非常感謝能回答您的問題。

我前幾天剛看了一個男人的自述,他一直都在北京工作,奮鬥了幾年他在北京以40萬的價格買了一套房子,後來又過了幾年,他老家的父母年齡大了,身體不好,常常打電話催他回老家,那時候他的房子已經漲到了190萬,聽朋友說北京房價隨時可能崩盤,他便做了決定,以195萬的價格賣掉了他的房子,揣著一百多萬回到了老家,他當時有那麼多錢,他是很高興的,回到老家他花40萬在老家給父母蓋了間兩層的洋樓,有在城裡給自己買了一套130平方的房子,剩下的錢合理分開理財的理財,儲蓄的儲蓄,他找了一份比較輕鬆的工作3000塊一個月,剛開始他還是蠻舒適的,可時間久了他就感覺自己都要廢了,在家裡呆了一年,一年後他聽北京的朋友說他在北京原來的房子現在市值300多萬,他心裡就更不是滋味了,終於,他還是在一年後又回到了北京,可喜的是他通過一個朋友又被原來工作的公司收留了,繼續在那工作,他又重新開始了。

我想說的是有前途的工作是根本,你目前月薪是一萬,你老婆沒提到,你們的寶寶那麼小,可能你老婆的工資沒你高,那現在除去家裡硬性開支可否還有結餘,有沒有為將來孩子讀書在做準備,能不能承擔家庭生活風險,你的工資還多少上升空間,在北京大城市競爭大,壓力大,但機會會更多啊,小城市就業是比不上大城市的,回到老家生活開支會降低,也有可能生活質量也會降低,只要一家人在一起,降低生活質量來小城市就業不如在機會多的大城市打拼,生活會苦一陣子,只要你肯努力,不會苦一輩子的。


豆迷醜下鴨


選擇不一定要這麼極端,不是北漂就一定要回老家縣城?人生沒這麼多非A即B的選擇題。多的是不定項選擇題。

在有了孩子後,選擇有方向,但依舊多樣。

01

想要繼續北漂可以,想要回老家縣城也沒人阻攔,關鍵看你目前怎麼想

繼續北漂,或者回老家縣城,可能都是選擇,因為考慮的點會有所不同。

北漂,機會多、工資高,孩子這種環境中長大,也會更早的接觸很多東西,從小就能受到更好的培養。

回老家縣城,安逸、舒服,不用在外漂泊得那麼幸苦,一切節奏都會慢下來。孩子不需要過早的奮鬥,可以享受一個較為快樂天真的童年。

上面大概就是兩者選擇的主要區別之所在。

既然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那就明確,自己究竟要什麼。是要繼續奮鬥,給孩子一個起步更高的將來。還是回老家,讓孩子自己走自己的路。

02

選擇多樣,不一定非要做這種極端的選擇,想要兼得,何不折中

北漂IT,月薪1萬,實話,工資並不高。這份工作就算不做,也不能說很可惜。

要想要兼顧孩子,可以選擇一個新一線城市發展,想要離家近點,就可以就近選擇。

有些地方的房價也還沒那麼貴,完全可以考慮在一個新的城市定居,讓自己依舊可以做這份工作,同時孩子也還能有所兼顧。

這種選擇,明顯優於前兩者。

另外,從職業發展角度來說,這也是不錯的。

那些新一線城市,就很歡迎這些IT、新興產業從業者到他們那去開啟自己的新事業,因為它們也想要發展。

所以如果順利,甚至可以享受當地的政策,這些政策對自己也有利。

而自己作為從北京IT公司出來的人,在工作選擇、身份和地位上,或許也有幫助。

03

最終的考量因素,還是指向了孩子,在做選擇的時候,要明確那些核心因素

當有了孩子後,一切的選擇都會和孩子有關。

不論是繼續北漂,還是回縣城,總會有一些衝突的地方。

比如北漂可以享受更好的教育、醫療,但前提是自己能在北京定下來,不然也很難。

而回縣城,教育、醫療都會成問題了。自己現在不打好基礎,將來孩子會更加的難。

這也是為什麼我建議到新一線城市去發展。

那裡的醫療、教育都會有多大問題。而自己也有能力在那裡安家。這不是一舉多得嗎。

總之,如果北漂和回縣城老家二選一,北漂更好。現在人口已經在往大城市集中,這個趨勢無可避免。

但是,北漂能不能定下來,是一個很大的問題。自己身處其中,肯定知道對自己而言這個的難度是大是小。

如果小,就繼續。如果大,那不如選擇新一線城市安家,再謀求發展。這樣也能兼顧到小孩子的方方面面。

我是 ,管理諮詢公司COO,頭條等多平臺簽約作者,擅長職業規劃與心理輔導,首本書《從零開始學招聘》已全網上架。歡迎關注!為您解惑!

次等大叔


這個問題我正好就經歷了,說說自己的感受吧。

說實話我現在是有些後悔離開北京的。

我是大學畢業直接就到北京工作了,一直工作了五年多。是因為老公要調離北京去三線城市帶團隊,也在那買了房,而我也懷孕了就跟他一起走了。離開北京的時候我的工資多的時候差不多也是一萬多,而且公司老闆同事也都非常好,(我想我這輩子可能也遇不到這麼好的老闆同事,公司氛圍了)現在公司發展的也越來越好,工資只會越來越高。

現在在小城市,首先工資就是一個巨大的差距。我一直在家帶孩子還沒找工作,但我在這做人力資源的同學跟我說了說大概情況,估計我在這能拿到北京工資的一半就不錯了。

其次,是環境的適應,生活方便程度。在北京習慣了快節奏的生活回來適應不適應。再就是北京想超市商場飯店眾多,選擇多,營業時間長,生活特別方便。回來這裡後,發現可逛的商場比較少,沒有那麼方便。而且我感觸較深的一點是吃飯。這下午過了兩點半基本飯店都關門了,找不到吃飯的地方,第一次發現這個問題時都蒙圈了,因為在北京基本上隨時都能找到吃飯的地方。

還有一點不太願意說但也確實存在。就是一部分人的素質。大城市還是比小城市好一些。一對比發現,北京還是講理的多一些,也更遵守秩序。無論是開車還是其它一些事真的是遇到一部分不講規則的人。

可能是一從單一環境的校園出來就在北京生活,習慣了那種生活吧。現在又在家帶娃掙不到錢有些焦慮了,想回到在北京掙錢的日子,所以內心裡有些後悔離開北京。

每個人的經歷環境不一樣。您還是得結合自己的情況,預設一下將來回來的生活,看您是否真的能接受那些改變,再做決定吧!


呆小瓜樂生活


沒有北漂過,沒資格談論北漂。每一個北漂,都要經歷六個階段,興奮期、迷茫期、後悔期、麻木期、奮鬥期、收穫期。作為完整地經歷了六個“期”的“老漂”,奉勸你,日子難過天天過,辦法總比困難過,如果你能在北京紮下根,你的寶寶就成了北一代,你們的家族定位就是北京,世世代代改變命運,作為漂一代,做出一定犧牲是必然的。記住,你們是創業者,就像當年漂米國的創一代一樣,沒有今天的苦,不會有十年後的甜。

第一,先自己北漂的六個階段的酸甜苦辣吧。

我大學畢業後在一家巨型企業的基層工作,所謂基層也是一個3萬多人的大廠,位於五線城鎮,連小城都算不上吧。幾年之後,結婚生子,升職加薪,過上了當地人羨慕的“成功生活”,月薪三千多,職位科級,那個年代還有一臺定向服務的小車。可是我一點也不喜歡那樣的生活,每天都是那些人那些事,雞毛蒜皮,家長裡短,喝酒扯皮,你來我往。難道我這一輩子就要扔在這個兔子不拉屎的小鎮子上嗎?三十多歲,毅然決然地跳槽來北京闖蕩。

也許是幸運吧,加入一個剛成立的新公司,隨著公司的發展,我也一起成長。當初也是租房子住,一個三居中的一間屋子,還好單位給報銷。每當夜裡,我都在回味家裡有房有車、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甜美安逸生活。一晃十年啦,工資翻了又翻,有房有車,老婆孩子都團聚了。前幾天吧,我鄰居出租房子,兩居室,月租1.2萬。這個租金相當於我當年離職工資的四倍。再問問那些老同事,工資還是三千多,十年沒有增長,那個工廠一直在走下坡路。如果不跳出這一步,一家人還是在那個小鎮生活,雖然比較安逸,但一輩子也就那樣了。如果讓我選擇,我會選擇更早一點跳出來。

第二,再來看看你的情況。

你北漂四年,估計今年26歲到30歲之間,老公IT男,月薪1萬,寶寶一枚,假設你工資8千。IT男工資不至於只有1萬吧,估計獎金沒有計算,姑且算你們家庭月入2萬元吧。估計你們縣城雙方父母家裡,也不能幫襯什麼,你們北漂起來,生活確實艱苦。這個艱苦是可以預見的,你們北漂那一刻就註定知道的。

令你窘迫和艱難的因素四個:一是租房支出過大。如果省錢,一家三口租個單間,簡直沒地方落腳。如果租個小二居,就算到了五環外,沒有5000元也拿不下來。二是生活成本高,孩子奶粉不能差了,一家三口的硬支出,每月沒有3000元根本過不下去。三是父母沒有辦法照顧孩子,因為住不下,如果住得下,房租成本又承受不起。四是沒有北京戶口,孩子入托上學馬上就是難題。生活的艱辛,可見一斑,難免不讓人產生想逃避的念頭。

第三,你應該怎麼辦呢?

如果你換作我,我是不會回去的。我們來北京的同學同事朋友,沒有聽說又再回去的,也沒有聽說住在大馬路上的,通過幾年的艱苦努力,大家都在北京紮根生活了。當初遇到的那些難題,隨著個人的發展,車到山前必有路,慢慢也都逐個化解了。

如果你回去,用一句流行語:北京安不下你的肉身,家鄉放不下你的靈魂。除非你萬不得已,實在混不下去了,不建議你們逃離北京會家鄉五線小縣城,你回去之後,你會面臨這些問題:

一是你的老公連1萬月薪的工資都找不到的。他的挫敗感,是深深的憂傷。IT這個行業,迭代太快,他在家鄉混幾家就廢了,再回到北京,還是適應IT行業的競爭淘汰嗎?

二是你也難找工作,假設你們每人三千元,每月六千元的工資,在小城鎮也是一個基本溫飽狀態,比北漂好不了多少。無非是有房子住,有老人幫幫帶帶孩子。

三是你帶寶寶在北京一年多了,你享受了北京的文化、教育、醫療、公園等資源,你還享受著北京的平等、包容、開放、自由、自在等感受資源,你沒有感受到,因為你身在其中。如果你回到家鄉,這些資源蕩然無存,你才會發現,那些東西就像空氣,你已經很難離開了。也有逃離北上廣回農村的,基本上都是因為沒有“空氣”再逃回來。

最後,就是具體建議了。一是幫助老公提職加薪,這是基本王道,IT行業薪酬彈性大,爭取從1萬奔向3萬奔向5萬,這是改變命運的基礎。二是不存錢了,乾脆租一個大點的二居,讓老人過來幫忙帶孩子,你們還是努力工作,發展自己,讓自己更值錢。三是等你們奮鬥六七年、七八年,家庭月入達到5萬以上,你發現你現在所有的困惑都迎刃而解了,其實,根本還是一個“錢”的問題。


職場火鍋


第一次回答問題。說說自己的情況吧,我是2006年開北京的,但是也是因為在老家的省會城市工作一般,加上家裡人催促結婚,想出來看看,相對於上海深圳、可能北京無論從氣候還是飲食習慣都是更適合我這個北方人,來北京已經13年了,很感激遇到的老公,成立家庭有一個可愛的閨女,在老家的省會城市也是租房住,來北京第一年是租房,還好我們最大的幸運是老公買房子比較早,有個居住的住所,2016年趕在房價最高的時候換了三居、因為孩子奶奶一直跟在我們一起住幫忙照顧孩子,也幸運的搖到車號,有了一輛代步的小車,現在孩子上小學了,小學二年級,有房貸,後來幸運的買了兩個小公寓算是投資吧,跟有錢人比肯定不算,起碼將來孩子想出國需要一筆資金還是想著能拿出來,曾經因為孩子的上學問題想過回老家,說實話,老公的家鄉是農村回去以後不現實,我的老家是一個典型的重工業淪陷省份,基本回去以後不當公務員或者老師等職業,基本是沒有什麼出路的,經濟嚴重下滑,就業率很低,所以說回去也不現實,只能在北京堅持,現在是和老公工資收入在北京都不算高,老公一年30萬左右,我一年25萬左右,房租收入10萬左右,只能說是溫飽生活。關於孩子將來的問題,有兩個方向的考慮,一個是天津戶口,可以賣掉北京的一套小房子,在天津買個房子落戶,初中陪孩子過去上學;還有一個想法是想看看孩子自己的發展,可以將來留學,但是不知道將來是否能承擔起學費,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祝願樓主好運🍀


小魚在冒泡21


我北漂10年,老公北漂8年,倆娃,都還沒入園,有一個只能落戶無法居住的小的不能再小的房子,目前租房,月供!因為倆娃,我全職,老公工資不高,目前剛剛夠花!

之前我經常想逃離北京,我孃家人也經常勸我,但因為老公和孩子北京戶口,他不願回去,最主要原因覺得回家能做啥?北京畢竟工作機會多,所以我也選擇了一起留下!

年齡越大,越沒勇氣離開,因為經不起不確定的風險!在北京雖然確實壓力大,但總歸是已知的困難!雖然孩子很可能不會有好的教育機會,但基本吃喝靠努力應該是可以的!對於教育花費,沒上限,有多大能力就使多大勁吧!我們能做的就是給他們一個好的家庭環境,培養好的習慣和心態!

我自己心高,但有些力不從開心!但現實壓力應該會促進我努力賺錢,也希望自己能義無反顧的努力,給自己給孩子一個好的未來!

作為北漂第一代,家裡沒條件幫忙,必定是苦的!但我也相信,只要有心去努力,未來一定會越來越好!

因為每個人的追求不一樣,每個人的情況也不同,所以其他人只是給你一些經驗或想法,最終做決定的是你自己,但無論怎樣的決定,分析好利弊,做出決定後就不要後悔!因為你永遠不知另一條路到底怎樣!所以我們一定要認為目前的決定一定是最好的!

一起加油!


陪兩小隻蝸牛去散步


我是女生,大學畢業北漂一年,真的是除了工作什麼都沒有,在北京的一年多時間裡, 因為剛畢業,經濟有限,從踏入北京到離開北京,一共搬了四次家,不是房東要賣房,就是房東要漲價,或者是室友相處不來,其中最遠的一次是搬到河北燕郊,每天6點起床,6點20做車,大概9點左右才到國貿上班,每天上下班來回往返4個多小時,真的是每天都很奔波,其實當時大學剛畢業,工資也就稅後5k,除去房租和水電交通的,真的剩不下多少錢。所以第二年毅然選擇回到老家江蘇,現在在蘇州,和北京上海相比也算是二線小城市,生活節奏真的比北京慢多了,而且交通也沒那麼堵,更重要的是離家近了。

其實像樓主這樣,北漂四年,有了寶寶的,很快要考慮孩子讀書問題,最多再過2年,孩子就要讀幼兒園,可以做個假設,如果孩子幼兒園可以讀私立,再過5年時間,讀小學,你確定當時是能有北京戶口和房子嗎,真的挺難的吧,但是貧賤夫妻百事衰,我覺得五線縣城適合做IT的工作真的是特別少的,最好的選擇是這樣,等孩子讀幼兒園的時候回去,自己通過這段時間物色一下自己市區的工作,看有沒有好的機會,縣城的工作如果不是事業單位或者公務員真的是沒有特別好的。不如去市區,機會多些,離家也不是很遠,平時可以週末回家或者一週回兩次,都是很好的折中辦法,因為回到縣城未來3年後面臨的問題是工資不高,養活家裡人也是個問題,且隨著年紀越來越大,能力一般,更沒有多少市場競爭力,最好的辦法在北京多奮鬥兩年,增加能力,之後選擇回市區。因為在北京畢竟不是長久之計,早晚都要回去的,欠一個時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