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小寶寶遇到比自己大的孩子搶玩具無力反抗時,身為家長你會怎麼做?

孔小惠


我們小區有個小男孩,比我們大一歲,有段時間,小區的家長們看他出來都躲著他,因為他不管看見誰,只要對方手裡拿著東西記憶一把搶過去,那時候一起溜娃的,他算最大,我們這群還都不咋會說話,被搶了也基本會愣在原地,不知道要怎麼辦,他媽媽如果看對方孩子或家長沒反應一般都不管,所以別的家長們後來都比較警惕,會條件反射的護住自己孩子。

記得有一次,我把帶大寶先下樓了,我和二寶後下去的,到地方就看見大寶拿的玩具沒在手裡,是我新給她做的小拖車,就繩子拉個紙盒箱,裡面放兩個小球,都被搶走了。

我問她是哥哥拿走了、啊,她點頭,我說你玩兒好了嗎?她搖頭。我說:你的玩具可以分享也可以不分享,你如果想玩我們就去要回來。”

於是我倆就去找那個小男孩了,我蹲下跟他說:“寶寶你很喜歡妹妹的玩具是嗎?但妹妹還沒玩兒夠,你可以還給他嗎?阿姨也可以再借你一個別的玩兒。下次你如果喜歡妹妹的玩具也可以拿你的來跟她交換。”然後他就給我們了。

還有一次我們拿了幾個氣球,他也一把搶走了,我就跟他說:“氣球還給妹妹一個吧,你一個妹妹一個,大家一起玩兒才開心啊。”他也馬上給了。

後來小男孩每次看見我都笑眯眯的,我們有一段回姥姥家很久,回去他竟然還認識我。

所以,我就覺得吧,孩子之間搶玩具,都算比較正常的一個階段,兩三歲這個時候他們一定不是惡意的,家長也不用太計較,保護好自己的孩子,讓孩子知道媽媽會一直站在你身邊保護你,同時也讓孩子懂得喜歡別人的東西不要用搶的,可以鼓勵他們互相交換。會說話了之後就去問別人可以一起玩嗎。

反正不用給誰貼標籤,平常心對待就好。

像我家倆娃,也會每天搶玩具,但基本也是一個娃搶另一個的,每次我都會跟她說想要別人的東西,要先去溝通,現在她們都知道問對方:“你玩好了可以給我嗎?我們輪流玩。”但也避免不了打架,但不管打多狠,打完沒兩分鐘又嘻嘻哈哈一起玩了。

再有就是孩子們也會從這些日常中學會如何去處理類似事件,放心吧,她只要內心安全感十足,不會一直挨欺負的,不要覺得她總會老老實實等你搶的,有一天他會反擊的哈。這就是成長。

我是一個混跡育兒圈10年終於得以自己施展拳腳的雙胞胎寶媽,是朋友圈中的輔食達人,育兒小百科,愛生活愛分享,正能量爆棚的我期待與您一起同行,在育兒育己的路上共同學習成長哈。記得幫我點贊關注哦哈,謝謝!


帥帥育兒


T:小寶寶遇到比自己大的孩子搶玩具無力反抗時,身為家長你會怎麼做?

生活中孩子之間搶玩具的事情其實並不少見,比如前天的時候女兒就被一個女孩搶走了玩具,那個女孩5歲,女兒3歲,她們正在我家一起玩耍,隨後女兒拿起了一個泡泡槍在那玩,那個女孩看到後也想要,跟女兒商量女兒不給,於是等了一會兒瞅著機會就把泡泡槍搶走了,結果女人哭哭啼啼過來跟我說也要玩泡泡槍,被那個女孩搶走了。

因為女兒平時跟她玩的很要好,女孩又是單獨在我家玩,所以我也無法找她家長干涉,於是我就跟女兒說:你去跟XX說,讓她把玩具還給你,那個泡泡槍是你的。

女兒照做了,於是那個女孩就說:我再玩一會就給你。

女兒也同意了,我就在一旁看,只是女孩似乎沒完沒了,我看女兒幾次上去想拿回,她都用手擋著並一再拖延,於是我就上去了,跟她說:XX,再玩最後一下然後給我女兒玩好嗎?

也許因為我是大人比較權威,她玩了一下後也馬上就主動給女兒了,並沒有不開心,之後兩人也玩的很好。

也許有人會說,我這樣太強勢了,或者這樣直白的要女孩把玩具還回來太不給女孩面子了,畢竟來者是客,應該讓著她,但是我認為,教孩子維護自己的權益比任何面子禮節更重要,何況我又沒有暴力威逼利誘。

不管何時何地,當孩子玩具被搶時,我都會要求她或我自己出面去幫她“搶”回來,我之所以這樣做,是想告訴女兒:

一、你的東西你做主,美國文化核心之一有一項是個人財產神聖不可侵犯,目的是培養孩子的主權意識,知道他們對於自己的事物是有掌控權的。

二、你是被重視被保護的,當孩子3歲以下時,社交能力還處在萌芽時期,如果這時候不向他傳達被保護的信息,他會認為這是正常的,心理學上有一個叫“破窗效應”的理論,是由詹姆士·威爾遜和喬治·凱林提出來的,大概意思就是認為環境中的不良現象如果被放任存在,會誘使人們效仿,甚至變本加厲。

也就是說當孩子社交能力還不足時,家長如果放任他的玩具被他人搶走,那麼孩子認為這是正常的,無法培養正常的主權意識,更糟糕的是如果別人看到這孩子被搶卻無人幫助他,甚至他自己也沒有反應,那麼就會有更多的孩子去搶他的玩具。

三、要求孩子把玩具“搶”回來不僅是告訴他對自己的事物有自主權,同時也是從另一方面告訴他,別人搶你的玩具是不對的,但是你搶別人的玩具也是不對的,你需要合法維護自己的權益,但是也不能隨意去侵犯別人的權益。

孩子被搶玩具了該怎麼做?

都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算只有2個小孩,同樣也會有爭搶的情況發生,那麼該如何面對這樣的情況呢?

一、先觀察

之前有一則新聞,幾個孩子在海洋球裡玩旋轉屋,其中兩個孩子在同時撿地上的一個球時出現了碰撞,倆孩子都沒當回事,嘻嘻哈哈還挺開心,可是其中一個家長就把自己孩子抱了出來,然後瘋狂的去轉那個旋轉屋,導致另一個孩子被甩出來,還跟另一個孩子的家長吵了起來,明明很小的事,就這樣被家長的錯誤做法硬生生變成了負面新聞。

在女兒跟別的孩子玩耍的過程中我也發現,孩子其實跟大人的思維是有相差的,他們對於生活中的事件並沒有那麼苛責,會嚴格分你的我的,儘管那個女孩經常會搶女兒的玩具,但是她搶過去都會跟女兒一起玩,只是把主動權握在自己手裡而已,而且女兒因為自己也不太會玩,也樂的看她玩,這樣的話,家長也就沒有必要斤斤計較,孩子都不計較家長又著什麼急呢。

當然孩子想要自己掌握主動權又搞不定時,家長就有必要干涉了,就像文頭那樣女兒被搶走了泡泡槍那樣,只要她有尋求幫助,我自然就會幫她。

二、.教孩子認清本質

也就是告訴孩子不管什麼事物都分三類:自己的、別人的、大家的。

自己的東西,自己做主,如果自己想玩卻被搶走了,那麼就要想辦法去拿回來,明說也好,尋求他人幫助也好,甚至搶回來都可以,這都是合理的,不需要覺得沒面子或不好意思。

別人的東西,如果想要,首先需要徵求別人的意見,如果別人不給,就不用強求,因為主權是別人的,就像如果別人老是不經過你同意就拿你玩具你會願意會開心嗎。

大家的東西,指的是誰都有權利去拿去玩的,比如家有多個孩子的共同玩具,或公共場所的玩具,但是需要遵守一定的規則,比如誰先拿到誰先玩,輪流玩,交換玩,對於大家的東西,就不能私自霸佔。

三、以身作則

就是平時家長要多做示範,並適時對孩子們之間的衝突進行干預解決,比如如果自己孩子有一些玩具特別寶貝,平時誰都不讓碰的,那麼邀請別的小朋友來玩之前,先跟孩子商量把這個寶貝收起來,這樣就可以避免起爭執。

另一方面,如果確認了邀請朋友來玩,那麼其他玩具暫時就定性為“大家的”,不可獨自霸佔,要懂得相互分享。

平時家長跟孩子也要遵守一定的原則,比如家長在看一本書,如果孩子也想看,不必要馬上給他,可以跟他說:媽媽先拿到的,媽媽先看,看完了再給你;或者說你把你的玩具給我,我就把書給你。

讓孩子在家裡就遵守一定的社交原則,在跟他人相處過程中,就能相處更融洽。如果孩子要什麼就毫無條件給什麼,只會讓孩子認為世界是圍著他轉的,一旦在外面受挫,結果會更負面,更難以建立與他人良好的社交。

只要遵守了這3個原則,相信自己的孩子既不會被欺負,又會懂得分享了,你們覺得呢?

我是小皮育兒經,多平臺原創作者,愛學習,愛生活,關注我,讓我們一起了解更多孕產、育兒、教育知識,一起成為更好的父母

小皮育兒經


我也是寶媽,如果遇到這種情況。

我先弄明白這個玩具是誰的?

1,如果是對方的玩具,我的寶寶去搶,我會將寶寶拉到一邊,教育孩子那是別人的東西,如果想要玩,可以跟對方哥哥或姐姐商量好,是不是可以藉著玩一下,如果對方願意,那麼要教會小孩學會說謝謝,而且要珍惜對方玩具,不要弄壞了,如果弄壞了,咱們要賠給人家一個。如果講了沒有用,同時轉移寶寶注意力,找其它東西給寶寶玩。

2,如果這個玩具是我寶寶自己的,我會先看寶寶自己怎麼處理,如果對方大點的哥哥姐姐搶過去,寶寶開始哭了,我會把寶寶抱到一邊,安慰寶寶,並且,告訴寶寶,我們其實可以主動分享給其他人玩,這樣我們會擁有更多的朋友,以後大哥哥大姐姐要是有玩具也會分享給咱們玩。如果還是沒有用,同時轉移寶寶注意力,帶寶寶玩其他的。

3,如果這個玩具是公眾場合的玩具,大家都可以玩的,那我會把寶寶抱到沒有人的地方,安撫寶寶,告訴他這個玩具是大家都可以玩的,我們可以輪著來玩,大哥哥大姐姐玩這個,我們先玩其他的。

總之:

切不可在人多的青年況下恐嚇寶寶,不然寶寶以後會膽小怕事。

也不可教寶寶是咱們的東西就不能給別人玩,這樣寶寶會變得很霸道。

在公共場合不管咱們是先玩的別人搶,咱們家長也切不可教寶寶咱們先的必須搶過來先玩,因為別人沒有素質咱們不可以沒有素質。

只是對待寶寶的方式和對待大人不一樣而已,主要轉移注意力,同時教會寶寶做文明寶寶。


沐沐姐妹的生活


小寶寶遇到大孩子,不管是什麼原因,家長是一定要干預的,如何幹預就要看具體的情況了。

如果是大孩子恃強凌弱,家長就是小寶寶的超人

為啥這麼說?對小寶寶來說,碰上大孩子欺負自己, 打也打不過,說也說不贏,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玩具被搶走,如果再沒人主持公道,那就真的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

所以,父母一定要站出來幫孩子主持公道,一是保護孩子的安全,二是讓孩子明白是非對錯,知道該怎樣維護自己的權益。


遇到這種情況,首先安撫孩子的情緒,然後瞭解前因後果,告訴孩子大孩子搶玩具是不對的,直接拉著孩子的手去找大孩子理論,告訴他,這個玩具是小朋友的,請他還給我們。

如果是小寶寶搶大孩子的玩具,家長也要快速參與

迅速制止孩子的錯誤行為,一方面也是為了孩子的安全,另一方面是告訴孩子規則,讓孩子知道自己錯在哪裡。

同樣,家長要安撫孩子的情緒 告訴他玩具是別人的,不能搶,如果他想玩 可以試試跟別人交換,或問別人能不能一起玩,打人,上手搶都是不對的。


兩種情況都是小寶寶無力反抗,實力懸殊,家長就要快速干預。如果是實力相當的兩個小朋友一起玩,家長倒是可以稍微旁觀一下,看看孩子的本能反應。

我是媽媽充電屋,歡迎關注我一起探討育兒問題。用文字改變觀念,用觀念指導行動,生命不息,充電不止!

媽媽充電屋


這個問題,還略複雜,因為不知道寶寶多大,也不知道是誰的玩具呢。那就分情況來說吧!

1、3歲以內,自己的玩具

在3歲以內,如果孩子的玩具被別的孩子搶走,父母應該要幫助孩子拿回玩具。如果父母任別人搶走孩子的玩具,父母不教會孩子把自己的玩具要回來,孩子會覺得,自己的東西被搶走了,也無所謂。

因為3歲之內,還不是一個適合教孩子學會分享的年紀,此時,家長該給孩子培養的是物權意識。

2、3歲之後,自己的玩具

3歲之後,孩子的玩具被搶走,家長應該先看孩子如何處理。在孩子們有大沖突時,家長需要介入。

玩具被惡意搶走:如果孩子搶回玩具,那家長無需做聲。如果孩子沒有搶回,那麼建議家長介意,否則這些孩子,會繼續搶孩子的玩具;

一起的夥伴搶玩具:無論孩子是否搶回了玩具,家長都應該安撫孩子,可以分享自己的玩具,或者和大孩子一起玩這個玩具。

3、別人的玩具或者公眾場合的玩具

這些不屬於孩子的玩具,無論是在什麼年級段,家長都該告訴孩子,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除非經過別人的允許。如果孩子哭鬧不止,可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帶孩子玩其他的玩具。


開心果媽媽育兒間


1、先抱住寶寶,肯定並安撫她的情緒:豆寶乖,媽媽知道你這時候不開心,也很害怕,對麼?

2、如果是在家裡,別人來作客

我會說:這樣子,今天姐姐是來我們家作客的,你是小主人,所以要分享,咱們先讓姐姐玩,你先玩玩小智伴好麼?

接下來,我會去跟大孩子說:豆豆還小,你搶她的玩具,她會害怕,就像你小時候大哥哥搶你的玩具一樣,如果你喜歡玩這個玩具,你就跟她說一下,她不給你,你就來跟阿姨說,好麼?

3、如果是在外面,別人搶她的玩具

我會說:寶貝兒,別怕,這個玩具豆豆的,豆豆擁有所有權,誰也不能搶走,媽媽幫你去跟姐姐說

接下來,我會帶著豆豆一起去找,然後說:這個玩具是我們豆豆的,你如果喜歡玩,你們兩個一起玩好麼?搶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是不對的行為哦。


貝殼有魔力


如果孩子被搶後沒啥反應,不難過,就讓這事兒自然過去,不要強化

如果孩子傷心,引導他自己拿回來,可以慢慢在家教(大概勢均力敵的情況下)

如果是被大很多的孩子搶了,孩子很傷心,家長直接把被搶的東西拿回來還給孩子就是了


Nicole趣用英語


首先我要教孩子學會拒絕,告訴她,如果別人搶你的東西,你不願意就要大聲說出來,"這是我的玩具"。

如果我在的情況下,我也會告訴那個搶玩具的小孩,"要玩別人的東西,得經過別人的同意",然後再告訴兩個孩子,"大家一起分享好不好啊,一人玩五分鐘",這樣教會孩子禮貌分享。

如果孩子不願意分享,那就不要勉強,是誰的玩具,決定權就在誰手裡。

孩子被搶玩具,或者她想搶別人的玩具,回家我會和她溝通一下她的感受,再給她講一遍應該怎麼做。

幼兒爭搶玩具,有時候也是很萌的,小小的她們就要開始自己的社交,家長們要理性對待,孩子的爭執,再壞也壞不到哪裡去,千萬不能幫孩子出頭,以強凌弱。




當媽在途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thumb_url": "2cb3300032eb3417f6830\

八零後的奮鬥


分享是一種快樂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thumb_url": "2ca210004bdf26d434ae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