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木匠是“八作”之首,和生活息息相關,來聊聊木匠的那些事

木匠,是人民生活中最不可缺的工匠之一。時至今日,這一行業仍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我國大多數地區都將

木匠列為“八作”之首。無論在城鎮還是鄉村,與其他工匠相比,木匠的地位總要顯得高一些。以建造房屋為例,木匠與瓦匠合作,總以木匠領作。上樑唱喜歌,一個木匠,一個瓦匠,也總是木匠領唱。

木匠的手藝,幾乎滲透到人們衣食住行的每一個方面

舊時,人們在生活中更加依賴於木匠。每家每戶,無論生活水平高低,都離不開木匠。這樣說,並非言過其實。比如在舊時,人們穿的衣服、蓋的被褥,大都是自家紡紗,而後送到織布匠處織成。再請裁縫縫製而成。紡紗的紡車,織布的織布機,自然是木匠製作的。耕田的犁耙,車谷的風車,提水的水車,榨油的油榨,凡此種種,哪一樣少得了木匠的參與?


木匠是“八作”之首,和生活息息相關,來聊聊木匠的那些事

在“行”這一方面,旱路的馬車、轎子,水路的帆船、木舟,也都是木匠的傑作。而在“住”這一方面,人們就更加離不開木匠了。舊時,農村的房屋,大多是木結構。從房柱到房梁、檁條、間壁、門窗,無處不是木匠製作而成。一座木結構的房子,除了房柱之下的墊石是由石匠打造而成,瓦片由瓦窯燒製,泥瓦匠蓋就,其餘部分基本都是木匠的手藝。因此在過去,木匠是一個比較吃香的行業

據史料記載,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經有了這個職業。但由於在古時,木匠被視為一個下等職業,因此貴族並不學習木工這門手藝。但也有例外,比如明熹宗朱由校就因為酷愛木工製作,而被後人稱為“木匠皇帝”。


木匠是“八作”之首,和生活息息相關,來聊聊木匠的那些事

在民間,傳統木匠分為“粗木匠”和“細木匠”兩類

修造房屋者為粗木匠,也有的地方稱為“大木匠”,而且大多數人認為,稱“大木匠”比“粗木匠”更加合適一些。造房屋工程很大,但不是粗活,所以說稱“大木匠”較為貼切。從事製作傢俱和各種雕刻工藝的木匠,稱為“細木匠”,或“小木匠”。因為製作傢俱比造房子小得多,稱“小木匠”沒有絲毫貶低這類木匠之意。

1、粗木匠做活總是搭幫合夥的,在領班師傅的帶領下合作接活

一般情況下,大木匠做活總是搭幫合夥的。幾個脾性相投的人,根據僱主活兒的大小,時分時合,形成一個鬆散的小班組。因為有些活兒不是一個人幹得了的。比如拉大鋸,一定要兩個人才能幹。做木架,木料粗大沉重,一個人搬挪很不方便。尤其是建房上樑,那更是需要幫手的營生。一個人手藝再巧,也無法做活。


木匠是“八作”之首,和生活息息相關,來聊聊木匠的那些事


無論古今,在數位木匠師傅組成的小班組裡面,總會有一位領班師傅,舊時稱為“掌墨師傅”。這也是技術最高的木匠師傅,深受眾人的信服與尊敬。掌墨師傅的主要任務就是設計構件的形狀與尺寸。他不需要畫圖紙,圖紙早已經印在他的腦海裡。無論建多大的房子,只要僱主說出尺寸,他的心裡就有個大概,而後將尺寸大小畫在將要製作的木材上。負責製作的木匠,依據尺寸、形狀製作就可以了。所有構件製作完畢之後,經掌墨師傅抽查之後,再進行組合。


木匠是“八作”之首,和生活息息相關,來聊聊木匠的那些事


修建普通的農舍,對掌墨師傅來說可謂小菜一碟。最顯示掌墨師傅手藝的,是修建廟宇或橋亭。這些建築一般都設計有飛簷斗拱,而普通的鄉下木匠,擅長飛簷斗拱手藝的並不多。這時候,就看掌墨師傅的本領了。因此,掌墨師傅看上去總是比其他木匠神奇。

在我國民間不少地區,建房上樑時,有“踩梁”的習俗。所謂“踩梁”,就是由掌墨師傅從已經安裝好的梁木上走一個來回。踩梁師傅,要穿上主人家早就準備好的新鞋,不能穿舊鞋踩梁,踩完梁之後,該定梁了。定梁,就是由掌墨師傅舉酒敬天神、地神、魯班祖師。三杯酒敬罷,此梁已經得到認可,正式定為新屋棟樑了。房梁是房屋的根本,象徵著立基安穩長盛不衰。大凡修造房屋的人家,無不看重上樑。而掌墨師傅一直是上樑這道工序的絕對主角,他們必然會受到人們更多的尊重。

2、細木匠可以獨自接活,既可以開鋪面,也可以上門服務

細木匠擅長製作傢俱和雕花,以細活拿手。雖然說細木匠的活兒大木匠幹不了,但大木匠從事的營生,細木匠也幹不了。兩者皆精通的木匠,可謂少之又少。

木匠是“八作”之首,和生活息息相關,來聊聊木匠的那些事

舊時的婚嫁儀式,少不了細木匠打製的新傢俱與陪嫁品。細木匠中的專工木匠種類很多,他們有的只做一種或有關的幾種活兒。當然,他們開始的時候也是什麼都做。在做的過程中,逐漸找到了自己的專長,摸索到了自己的絕活兒,然後專門做這一種東西。時間久了,專工的活兒越來越精,名氣也越來越大。

木匠是“八作”之首,和生活息息相關,來聊聊木匠的那些事

本錢大的木匠,開設鋪面,名為“木匠鋪”;本錢小的木匠,則接到主家的僱請之後,上門服務。後者由於比較機動,只要手藝精良,會更受人們的歡迎。

作坊裡的木匠,有固定的工作臺。所謂工作臺,就是用厚木板釘成的木架子,擺放在幹活的地方,一般不挪動。串鄉的木匠,有作無坊,到僱主家幹活時,臨時支一個。

木匠是“八作”之首,和生活息息相關,來聊聊木匠的那些事

木匠吃的是百家飯,乾的是百家活,什麼樣的僱主都有,什麼樣的活兒都能遇到。在僱主眼裡,凡是用木頭做的活兒,木匠都應該會幹。因此,作為木匠即使以前沒幹過,也絕不輕易說出“沒做過、不會做、做不了”之類的推辭話語,總要千方百計、想方設法完成它,使僱主滿意。

木匠們對飯食從不挑剔,僱主給做什麼就吃什麼。吃百家飯的人,什麼樣的僱主都能遇到。貧困的,富有的,大方的,吝嗇的,木匠們都能隨遇而安,只要吃飽肚子,有力氣幹活就行。絕大多數的僱主也是極盡所有,儘量讓木匠吃得好些。

木匠尊魯班為祖師爺,舊時,每年木匠師傅們都要聚會拜祖

木匠作為一個古老的行業,且為“八作”之首,自然有很多講究。從事木匠這一行的,大多從十五六歲就開始拜師學藝。經過幾十年的木匠生涯,他們所說的話裡面不免帶些行話。


木匠是“八作”之首,和生活息息相關,來聊聊木匠的那些事

人人皆知木匠的祖師爺是魯班,名叫公輸盤,春秋戰國時期魯國人。因此,在我國民間一直流傳著“魯班管三線”的說法。相傳,魯班有三個徒弟,大徒弟名叫張大,是石匠,管紅線;二徒弟名叫陳齊,是木匠,管黑線;三徒弟名叫李春,是瓦匠,管白線。因此,匠人相遇,只要自報家門是“管黑線兒”的,人家就知道你是木匠。

舊時,每年農曆五月初七,木匠師傅們都要聚會拜祖。是日,由行業頭領主持。每人都將一件工具放在祖師爺的牌位前,焚燒黃表紙祭拜。俗信、紙灰落在誰的工具上,就表示祖師向誰“賜巧“,他的手藝必大有長進。

木匠是“八作”之首,和生活息息相關,來聊聊木匠的那些事

木匠還有其他不少忌諱,木匠們正在忙碌著製作出海的漁船,如做完活打掃場地時,一定要留一些創花給主人收拾,表示以後還有活幹。修船的木匠必須遵守海上的規矩,比如要翻過來修船的另一面,不能叫翻過來,要叫“滑過來”。

木匠師傅喝酒,只是一小杯,從不多喝。這樣不會加大僱主的開銷,更不會留下嗜酒的壞口碑,也是為了自身安全著想。木匠幹活離不開帶刃的工具,酒喝多了,難保不傷手碰腳,何況有時候還要上腳手架,蹬梯爬高。尤其怕腦子迷糊,畫錯了尺寸,壞了僱主的木料,壞了自己的名聲。

木匠是“八作”之首,和生活息息相關,來聊聊木匠的那些事

木匠拜師學藝,尤為講究

哪個人想學木匠,需要有一位威望人士做“保人”,領著拜師人到師傅家,由保人當面講明師徒之間的約定。

主要約定是:學徒期限為三年零一節(學徒三年後到第四年的端午節),中途不準退師;學徒期間不開工錢;學徒期間不準結婚成家;師傅負責徒弟的穿衣吃飯。這些條款,保人早已對徒弟及其家人預先講妥,這時是正式宣佈生效。

1、徒弟磕頭拜師,老師只教三年,學會便出徒,學不會走人

拜師人點頭表示同意然後認師行禮,跪地磕頭第一個頭是要磕給祖師爺的,若沒有魯班像,就擺放一張鋸或一把斧子代替。然後再給師傅磕頭,若師母在場,當然也要磕頭。大禮行過,拜師儀式也就結束了。

拜了師,這只是跨進了行業門檻,至於能學到多少本領,全靠自己的用心和努力。木匠這一行,師傅帶徒弟,只教三年,三年能學會了即出徒,三年學不會也不教了,捲鋪蓋卷兒走人。

木匠是“八作”之首,和生活息息相關,來聊聊木匠的那些事

春季是木匠最為忙碌的一個季節,也是學徒生涯開始的好時機。首先要學習使用工具,木匠的主要工具有鋸、斧、刨、錘、鑿、錛、鏟、銼、尺、墨斗等。初學木匠一定要學推刨子,刨子的種類很多,常見的有大刨、二刨、小淨刨,還有拉刨等。大刨主要是刮平,小刨主要是淨面。推刨時,眼睛要往前看,刨幾刨,便瞄一瞄,達到平光為準。刮平的標準,是放料板時落地不響。這既需要有臂力,又要有很好的眼力。

2、師傅帶徒弟,不僅傳手藝更要傳授規矩,傳授在本行業做人做事的道理

因為木匠幹活的場所有點特殊,他們大都要進入僱主家中。在庭院或室內,一干就是十天半月,甚至數月半載的也有。東家因為忙於別的事情,不能時時守在眼前。木匠師傅還兼顧“看家”的責任。在這樣的環境下,木匠的心態要清淨平坦,心無雜念,專心幹好自己的活兒即可。

木匠是“八作”之首,和生活息息相關,來聊聊木匠的那些事

木匠四鄉闖蕩生活,雖然靠的是手藝,但更不能缺少人品。技術差尚可學習彌補,若名聲壞了,誰家還敢僱呢?這種修為,從學徒開始,就已經深深地注入內心。

三年學徒期滿後,師傅會送一套工具給徒弟。這既表示對徒弟的關愛,又蘊含著你已學成,可以離開師傅獨立工作之意。學徒滿師後,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是繼續留在師傅處,在師傅的統領下,過安定的日子,可免去四處奔波,獨自張羅開業的煩惱;另一條路,則是在滿師後馬上離開師傅,去開創自己的天地。

兩條路都有利有弊,前者雖然穩定一些,但在收入上難免被師傅“糊塗”去一些;後者則需從頭開始,能否打出名氣,闖出一番名堂,完全看徒弟個人的本領和處事了。由此可見,每一個行業的生存都是非常不容易的。

木匠是“八作”之首,和生活息息相關,來聊聊木匠的那些事

木匠行業,至今仍無時無刻地服務於人們的生活。只不過,木匠師傅所用的傳統工具,如鋸子、刨子、鑿子等,大都被電動工具所替代了。那些古老的行規與行俗,也大都被新一代的木匠逐漸遺忘了。但是,人們仍希望“本分做人,規矩做事”這一點,能夠在木匠行當裡永遠傳承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