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這五種情況,孩子應暫緩接種疫苗

新型冠狀肺炎疫情期間,疫苗接種門診大多關閉。推遲接種對孩子健康有影響嗎?哪些疫苗不宜推遲?如果必須接種應該注意些什麼?針對許多家長關心的話題,湖北省疾控中心傳染病防治研究所主任醫師王雷為大家介紹。

四種疫苗不能推遲

疫情期間,新出生的寶寶會在產科正常接種首劑乙肝疫苗和卡介苗。這裡需要劃重點了:對於產檢時乙肝表面抗原陽性(HBsAg+)的媽媽,所生的寶寶第2針、第3針乙肝疫苗的接種是有特殊接種時限要求的,需要提前聯繫疫苗接種機構,確認是否正常開診,提前預約,儘可能在規定時限內接種。

如果宅在家裡,孩子不慎被家裡的寵物貓或寵物狗抓傷,需要就近選擇門診量少的醫療機構,及時去醫院處理傷口,並在24小時內接種狂犬疫苗。要記住:狂犬疫苗並不是一次接種完畢,此次接種結束後需要預約下一次接種的時間點。

此外,如果需要接種破傷風疫苗,不能推遲。

接種時要注意些什麼?

首先,家長最好能提前規劃好寶寶的疫苗接種計劃,保證國家免疫規劃疫苗的接種,同時也要重視對寶寶傷害大,傳染性高的疾病,及時接種相應的非免疫規劃疫苗,並進行科學的疫苗安排。做到:爸媽多學習,寶寶少受罪。

第二,要提前聯繫疫苗接種機構,確認是否正常開診,是否有疫苗,提前預約,儘可能做到分流接種,避免在接種門診的長時間聚集。

第三,前往接種機構之前,應給寶寶和自己測測體溫,如果體溫異常或者自覺不適,或者家庭成員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或近一個月與感染者或疑似病例及其密切接觸者有接觸史,或寶寶能接觸到的家庭成員14天內有發熱史的,都要暫緩預約接種。

第四,出門前家長和寶寶都要做好個人防護,佩戴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

第五,到了接種門診之後,與其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注意讓寶寶不要到處摸,不要用不潔淨的手觸摸或揉搓口、鼻、眼等部位。

目前可以在哪些地方接種?

目前處於特殊時期,很多地區的疫苗接種門診都是關閉的。家長可以根據當地疫情情況,及時關注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和疾控機構的具體通知或致電接種門診或疾控中心詢問何時可以接種。

省狂犬病暴露處置門診已在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武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網站公示,公眾可就近選擇,最好採取預約方式,選擇門診量較少時前往進行傷口處置和預防接種。

特殊情況暫緩疫苗接種

如果有以下5種特殊情況之一,孩子應該暫緩疫苗接種:

❶為新型冠狀病毒確診或疑似病例;

❷近14天內與新型冠狀病毒確診或疑似病例及其密切接觸者有接觸的;

❸近14天內去過相關疫情地區的;

❹家庭成員中近14天內有發熱症狀的;

❺正處於發熱、嚴重急性疾病等不適合接種疫苗的情形。

絕大多數疫苗只要完成全部劑次,即便某劑推遲了接種時間,也不會影響整體的、最終的保護效果。不用重新開始接種,不必特別擔心。但是,推遲接種會推遲疫苗開始產生保護的時間,也就增加了感染相應疾病的風險。

看了下面的兩張圖,家長們就能學習到,不同疫苗的可接種的最小年齡、推薦最小間隔和推薦的最晚接種時間。

免疫規劃疫苗:

科普 | 這五種情況,孩子應暫緩接種疫苗

非免疫規劃疫苗:

科普 | 這五種情況,孩子應暫緩接種疫苗

後續接種要提前規劃

當接種門診逐步恢復接種,家長們要早做規劃。

因疫情耽誤了疫苗接種的寶寶,優先要接種的是國家推薦的免疫規劃苗(免費疫苗),然後才是非免疫規劃苗(自費疫苗)。在免疫規劃苗中,更需要優先接種的是含麻疹成分疫苗、脊髓灰質炎疫苗和百白破疫苗。同時,春季是傳染病高發期,接種疫苗對寶寶抵禦各種流行性疾病尤為重要,比如Hib疫苗、水痘疫苗、流腦疫苗等等。

在這種情況下,寶寶的疫苗接種安排會非常密集,家長“知情、自願、自費”的原則下可以選擇非免疫規劃聯合疫苗為寶寶接種。具體方案建議主動向接種門診醫生詢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