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美國史上最漫長戰爭宣告結束,阿富汗走上“高風險和平”

歷經長達十年的談判後,美國曆史上最漫長的戰爭、歷時近19年的阿富汗戰爭宣告結束,美國總統特朗普也在競選連任的關鍵時刻,兌現了他四年前作出的讓美軍回家的承諾。

  當地時間2月29日,在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的見證下,美國阿富汗問題特使哈利勒扎德與塔利班政治領導人巴拉達爾作為雙方代表,在卡塔爾首都多哈簽署了一份歷史性的和平協議。

  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報道,協議的主要內容包括:簽署協議後的135天內,美國駐阿富汗總兵力將由目前的1.3萬人減少到8600人,美國及其盟國將在14個月內從阿富汗撤出剩下軍隊;塔利班則承諾不再讓阿富汗成為恐怖分子攻擊美國的基地,3月10日前啟動阿富汗內部談判,以實現永久並全面地停火。


美國史上最漫長戰爭宣告結束,阿富汗走上“高風險和平”


  “我們認為談判最終會取得成功。”特朗普2月29日下午在白宮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還表示,他本人將在不久的將來親自與塔利班領導人舉行會見。

  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中,已有超過3500名北約聯軍成員在阿富汗喪生,其中2300多名是美國人。而阿富汗平民、武裝分子和政府軍的傷亡數字則難以準確估測。從2009年聯合國開始系統地記錄戰爭對平民的影響以來,已有超過3.5萬人死亡和6.5萬人受傷。

  另一方面,美國國防部的報告顯示,自2001年10月至2019年9月,阿富汗戰爭的軍費總額為7780億美元。如果再把戰爭老兵的醫療費用、其他政府部門用於戰爭相關活動的費用、為支付衝突而產生的債務利息等附加費用都算進去,成本接近2萬億美元。

  但北約聯軍的巨大投入並沒有對塔利班起到遏制作用。相反,塔利班目前已經控制、影響或爭奪了阿富汗一半以上的領土。美聯社2019年的報道稱,塔利班的勢力達自阿富汗戰爭開始以來的最強階段。

  美國史汀生中心南亞項目副主任、高級研究員伊麗莎白·雷爾克德在接受《中國新聞週刊》採訪時說,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在戰場上贏得戰爭是不可能的了,談判才是結束美國最長戰爭、保護國家安全利益唯一且現實的選擇。

  BBC則評論稱,對阿富汗來說,美軍的撤離是一個高風險的舉動,這個國家的政治前途可能岌岌可危。

  艱難走上和平協議的簽字臺

  2018年9月,美國與塔利班代表曾在9輪談判後已經接近達成協議,哈利勒扎德宣佈,作為與塔利班 “原則上”達成的協議的一部分,美國將在20周內從阿富汗撤軍5400人。但幾天後,塔利班接連在喀布爾製造兩起汽車炸彈襲擊,造成1名美軍士兵死亡。特朗普隨即表示,談判“死亡”。

  據《華盛頓郵報》等媒體報道,真實原因是美國特使與塔利班代表在第9輪會談之後達成的“原則性協議”被白宮推翻,在這份“原則性協議”裡,塔利班不會確保喀布爾親美當局的生存,也不會保證停火。在9月4日,9名美國駐阿富汗前任大使聯名發表公開信,批評特朗普政府與塔利班的撤軍談判的方式。

  據美國媒體報道,雙方最大的分歧點在於美軍的撤軍時間。塔利班希望美軍在三到五個月內撤出阿富汗,美國則認為最短需要18個月到兩年。

  2019年11月,特朗普突訪阿富汗,這是他就任美國總統後首次訪問該國。次月,雙方重啟談判,並在2020年2月取得重要進展,達成暫時停戰協議。隨後,在“減少暴力活動”7天后,雙方走上了和平協議的簽字臺。飽受戰爭創傷的阿富汗,也艱難走出邁向持久和平的第一步。

  簽約當天,在職時就反對特朗普同塔利班進行和平談判的前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在社交媒體上表示,這項協議給美國平民帶來了無法接受的風險,“將塔利班合法化是向IS(“伊斯蘭國”)和基地組織恐怖分子以及美國的敵人發出了錯誤的信號。”

  2月26日,一些共和黨議員聯名致信國防部長埃斯珀和國務卿蓬佩奧,稱美國全面撤軍將使阿富汗境內的恐怖組織更加強大,建立安全庇護所,“策劃針對我們的襲擊”。

  在多哈,蓬佩奧對塔利班領導人說,他將密切關注塔利班遵守承諾的情況,並根據對方的行動調整撤軍的步伐。“這就是我們如何確保阿富汗不再成為國際恐怖分子的基地”。

  美國國防部長埃斯珀也表示, 撤軍是“有條件的”,如果塔利班不履行承諾,他們將失去與阿富汗相關方面坐下來討論其國家未來的機會。“此外,美國將毫不猶豫地廢除該協議。”埃斯珀還對媒體說,美國已經在當地建立了一個“監督和核查程序”,以確保塔利班履行其承諾。

  不過,塔利班目前並沒有完全控制政府控制之外的所有地區,包括從塔利班分裂出去的組織和其他聲稱效忠IS的組織,在阿富汗各地都有據點,失去美軍的制約後,它們可能會變得更加強大。外界擔心,美軍全部撤離將留下一個真空,可能被尋求策劃對西方發動襲擊的武裝組織填補。

  曾與塔利班組織成員進行過上百次對話的國際危機組織阿富汗問題高級分析師伯翰·奧斯曼撰文指出,在過去的20年裡,基地組織在阿富汗南部和東部的勢力逐漸減弱,並將注意力轉向中東。隨著塔利班的擴張並形成近乎壟斷的地位,阿富汗其他武裝組織也日漸衰落,塔利班已在該國的叛亂活動中確立近乎壟斷的地位。

  伯翰·奧斯曼還曾實地考察過塔利班與跨國恐怖組織之間關係的演變。在他看來,在阿富汗,塔利班持續與IS分支組織全力作戰。此外,一個承諾打擊恐怖主義並加入阿富汗政府的塔利班,可能比北約在阿駐軍去打一場永無休止的戰爭更能有效地防範針對西方的恐怖襲擊。

  伊麗莎白·雷爾克德對《中國新聞週刊》指出,塔利班和美國已經在打擊IS呼羅珊省分支的反恐行動上進行了默契的合作,並將繼續這樣做。更有挑戰性的問題是塔利班與基地組織的聯繫,但目前尚不清楚他們將在多大程度上有能力和意願執行打擊恐怖分子的承諾。

  “政客之間的明爭暗鬥”

  “阿富汗的未來由阿富汗人決定。”蓬佩奧在多哈出席簽約儀式時指出,美國與塔利班達成的協議為阿富汗人這樣做創造了條件。

  根據和平協議,阿富汗內部談判會於3月10日啟動,塔利班與阿富汗政府以及阿社會各階層代表,會就在阿富汗實現完全和永久停火的時間表、未來的政治路線圖等議題進行磋商。

  美聯社分析認為,內部對話可能比美國與塔利班之間的談判更艱難、複雜,阿富汗政權內部已經嚴重分裂。

  2020年2月18日,阿富汗總統加尼宣佈以50.64%的得票率獲得連任,但其對手、政府首席執行官阿卜杜拉認為選舉存在欺詐,拒絕承認選舉結果,也宣稱自己獲選總統,計劃組建政府並與加尼同時舉辦就職典禮。

  2月29日,和平協議簽署當天,加尼在首都喀布爾會見美國國防部長埃斯珀,並發表聯合聲明。聲明表示,雙方致力於達成全面可持續的和平協議,結束阿富汗戰爭。但在3月1日,加尼又表示拒絕塔利班提出的在10天內釋放5000名塔利班囚犯的要求,稱無法接受塔利班為開啟阿人內部對話設定先決條件。加尼還說:“釋放塔利班囚犯屬於阿富汗政府而非美國政府的職權範圍,我們與美方在這一問題上沒有達成一致。”

  塔利班則一直都沒有承認阿富汗政府的合法性,因此歷來拒絕與阿富汗政府談判,稱其為西方勢力的非法傀儡政府。此前塔利班發言人曾說,只有與美方達成協議後,塔利班才會參加阿富汗內部對話,但阿富汗政府代表只能以個人身份參加。阿富汗官員也曾多次批評,美國把他們排除在與塔利班的談判之外。

  就目前的情況看來,讓雙方坐下來談判本身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更何況談判還會涉及一些關鍵議題,包括如何將塔利班納入政府以及如何修改憲法等。

  美國中東研究所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項目主任馬爾文·威因鮑姆對《中國新聞週刊》分析稱,阿富汗政府軍的實力無法保障阿富汗的和平,美軍撤出後恐怕會造成政治動盪,引發內戰,而且是一片混亂的那種內戰,交戰方將會非常多,這對阿富汗、區域乃至美國都會非常糟糕。“該地區沒有哪個國家希望美軍永遠留在阿富汗,同樣也沒有哪個國家希望美軍不負責任地驟然撤出。”

  在威因鮑姆看來,是否在未來一段時間,比如幾年之內,在阿富汗留下一部分數量的美軍軍力,是個應該認真考慮的重要問題。

  2019年10月,布魯金斯學會21世紀安全與情報中心高級研究員費爾巴布-布朗在阿富汗實地調查後發佈了一份研究報告。報告認為,和平可能要在美軍撤出很久之後、在阿富汗國內發生多次內戰之後才能實現。

  她指出,阿富汗政府希望效仿哥倫比亞與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FARC)達成的和平協議那樣:作為解除武裝的交換,叛亂分子將基本免於監禁,並將獲得一些重新融入社會的幫助。政府和塔利班會努力推動農村發展,可能還會一定程度給地方放權,而塔利班則將組建一個政黨,參與到選舉的競爭中來。

  但包括阿卜杜拉和前總統卡爾扎伊在內的許多阿富汗反對派政治家設想了一種不同的模式。他們希望與塔利班進行閉門談判,也許會繞過加尼總統,這可能包括與塔利班建立一個臨時聯合政府。在這種情況下,權力將在喀布爾和各省分配。即使塔利班將建立一個宗教政權,會嚴控社會,但許多阿富汗政治家還是認為,他們的智識勝過塔利班,至少塔利班治國需要他們的專業技能。

  從塔利班的角度來看,這種模式也可能讓他們更加滿意,因為塔利班明顯傾向於在掌權後再去決定一些實質性的問題,例如是否選舉、如何選舉、女性是否參政、是否需要戴面紗等等。此外,塔利班不願意遣散他們的戰鬥人員,也不願意讓他們單獨服役,而是希望他們加入阿富汗安全部隊。

  在雷爾克德看來,政客之間的明爭暗鬥是下一階段對阿富汗和平的重大挑戰。塔利班和阿富汗政府代表之間的談判即便在最好的情況下,也將是非常困難的。

  BBC評論稱,很大程度上,真正的和平,或者通往和平的道路,似乎比戰爭更為艱難。

  《中國新聞週刊》2020年第8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