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0 農民石洞挖到一鉤子,被幹部用30元徵走,專家看完內心顫抖

1971年8月在內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有一個名叫張鳳祥的農民在修梯田時,在一個石洞裡挖出了一個“鉤子”。

他把鉤子帶回家後,他年僅六七歲的弟弟張鳳良,把這鐵鉤子當作玩具在地上拖了七八天,在太陽的照射下,仔細一看散發出了玉的光澤,這竟然是一件玉器。

1984年考古專家在牛河梁發現紅山文化時期玉豬龍的消息一出,翁牛特旗文化館的負責人賈洪恩意識到,1971年館裡徵集到的玉器很可能具有重大的研究價值。

玉龍吻部較長,向前彎曲,圓洞形的鼻孔並排,龍頸部上的長毛,其尾部向上捲曲,精雕細琢,栩栩如生嗎,這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時期最早、體型最大的玉龍。

自古以來,龍在人們心中就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中國是龍的故鄉,中華民族與龍的淵源頗深,紅山玉龍的發現對研究中國古代的宗教信仰,以及龍的起源都有著重要意義,所以將其稱為“中華第一龍”也不為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