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林採宜:富人的錢都去哪兒了?


林採宜:富人的錢都去哪兒了?

林採宜 孔玥 /文


  • 2019年,中國可投資資產大於1000萬的富人數量高達349萬,其人均財富規模為3100萬元。
  •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中的LP大部分是富有家族和高淨值群體,潛在高收益預期吸引了一批專注高收益並能承擔高風險的富有人群。
  • 由於資產規模龐大,富裕人群在對沖宏觀風險方面的需求較強,因此,用於對沖宏觀經濟波動、匯率風險的海外資產是其配置組合的重要組成部分。
  • 隨著投資風險及財富傳承的意識增加,各種信託產品日益成為富人新寵。

『正文』

一、富人們越來越富

如同其他新富國家一樣,中國在極短的時間裡經歷了城市化、工業化、商業化的社會變遷,一部分家庭在時代的變革中抓住機遇完成了財富積累,其絕大部分資產用於投資而不是消費,形成了商業銀行和資產管理機構所統稱的“高淨值群體”。

2019年,中國高淨值人群達到349萬人次,其中資產在1000萬-5000萬之間的166萬人,可投資資產上億的高淨值人群達到17萬人次。從2010年到2018年,高淨值人群人均持有可投資資產從2980萬元增長到3100萬元。資產規模1千萬-5千萬的高淨值人群總財富規模從11.7萬億元增加到26萬億;持有過億可投資資產的高淨值人群資產合計從3萬億增加到2018年的25萬億。從區域分佈來看,高淨值人口數量最多的省(直轄市)依次為廣東、上海、北京、江蘇、浙江。

林採宜:富人的錢都去哪兒了?

二、富裕人群的資金大量流往私募投資領域

2019年,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中的LP中一半以上都是富有家族及高淨值客戶、企業和上市公司,這三者中以富有家族及高淨值客戶佔比最高,共有9845家。富有家族及個人投資的基金以成長基金和創業基金為主,分別佔比51.52%和32.9%。高淨值客戶之所以選擇成長基金和創業基金,主要基於長期因素的考慮,以及對中國市場長期發展的信心。獨角獸公司幾乎吸引了成長基金和創業基金一半以上的資本。

林採宜:富人的錢都去哪兒了?

互聯網企業、IT企業是獲得私募融資最低的行業,2019年分別有790家公司和335家獲得PE融資。其中天使輪820例,pre-A輪數量位居第三為328個,A輪869例。

2019年,私募基金資金的退出比2018年更加冷淡。2019年私募基金退出金額最多的行業依然是信息技術行業(511.04億元),其次是材料行業(334.97億元)。

林採宜:富人的錢都去哪兒了?

三、海外資產也是富人新寵

1、基於對沖宏觀經濟風險的需求,高淨值人群傾向於資產多元化配置

按照“新增外匯佔款-直接投資淨流入-貿易差額”的口徑大致估算的“熱錢”流動數據,以及淨誤差與遺漏賬戶的差額數據,從2014年5月開始國際資本從整體流入轉變為單邊流出,其中2019年8月、9月流出規模分別為2484.28億元和2729.21億元。但是觀察國際收支的資本和金融賬戶,2016-2017資本與金融賬戶大體從單邊流出轉變為單邊流入,2019年差額為7231.02億元,這主要是由於金融賬戶中直接投資、證券投資不斷增加所致。將部分資產投向海外市場,主要是基於對沖宏觀風險的需求而採取的跨區域、跨幣種、跨週期配置策略。

林採宜:富人的錢都去哪兒了?

從CBOE波動指數來看,2017-2019年全球經濟震盪明顯大於2016-2017年。2019年大類資產表現最好的是MSCI全球指數,上漲幅度為20%,其次是中國基金總指數和貨幣市場基金指數,漲幅為17%,中證公司債指數收益率大致5%左右,但同期CFETS人民幣匯率指下跌了2%,為了規避單一市場經濟下行、匯率波動以及政策轉變等系統性風險。高淨值人群更加傾向於增加海外配置資產。

林採宜:富人的錢都去哪兒了?

2、通過滬(深)港通、滬倫通和QDII投資海外資本市場

隨著匯率改革和資本賬戶開放的進程加快,滬(深)港通、滬倫通、取消QFII投資限制等一些列開放資本對外投資的政策在不斷加碼。在資本流出方面,QDII投資額度從2019年4月開始增加到1093.83億元。這些QDII的投資者多半是高淨值客戶。

林採宜:富人的錢都去哪兒了?

3、通過各種信託產品實現海外資產配置

信託產品的 QDII資產餘額從2010年的2755億元增加到2019年的17383億元,佔比從2010年12月的1%增加到2019年9月的21%。由於信託公司QDII產品的投資門檻最低100萬元,因此高淨值客戶是主流人群。從QDII信託產品投資標的分類來看,海外類固收產品(投資優先股、美元債、高信用資產證券化產品)、海外房地產產品(單一房地產項目投資和房地產基金)、海外PE類資產佔比相對較高。

林採宜:富人的錢都去哪兒了?

此外,出於有效資產隔離、財富傳承、避稅及其他安全性考慮,“定製化”離岸家族信託已成為越來越多的富豪家族選擇。僅2018年11-12月,就有龍湖集團董事長吳亞軍、融創中國董事長孫宏斌、達利食品董事長許世輝、寶龍地產實控人徐華芳等知名富豪將大約307億美元轉入離岸家族信託。

林採宜:富人的錢都去哪兒了?


本報告所載信息或所表達的意見僅為提供參考之目的,並不構成對買入或賣出此報告中所提及的任何證券的建議。歡迎轉載,轉載請在文章標題下注明作者及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