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 結婚十年,出軌後被騙走資產,她拒絕前夫複合,晚年陪伴初戀離世

“戴愛蓮,一個享譽世界藝術界的名字,一個開創了中國舞蹈史上無數個第一的藝術家。但是,在與其有過交往的人們心中,

她不僅僅是世界藝術界的權威,不僅僅是中國舞蹈界的泰斗,更是一個天真的理想主義者,一個將舞蹈與生命、藝術與人生完美結合的、完整的、純粹的人”——《人民政協報》

結婚十年,出軌後被騙走資產,她拒絕前夫複合,晚年陪伴初戀離世

圖 | 戴愛蓮女士


一、純真少女

1916年,祖籍位於廣東省新會縣的戴愛蓮在西印度群島的特立尼達出生。戴愛蓮其實原名喚作吳愛蘭,很多不瞭解她的人也許會詫異,改名後竟然和原名的姓氏都不一樣了。

但其實這是有來頭的,戴愛蓮的祖父在海外經商謀生時,經常被講客家話的同鄉人叫為“阿大”,因客家話中“大”與“戴”同音,不知道何種傳播,久而久之,吳姓竟改姓為“戴”了。而在她後來少年出國時,又將“愛蘭”改為“愛蓮”,對此她曾解釋道:“我喜歡蓮花的純真之美,更喜歡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品格”。

1930年,14歲的戴愛蓮隨母親和兩個姐姐橫渡大西洋,前往英國,在倫敦定居。

在英國,她最初從師於著名舞蹈家安東·道林,在瑪莉·蘭伯特芭蕾舞蹈學校學習,後隨芭蕾舞大師瑪格麗特·克拉斯克學院學藝,又在萊斯里的舞蹈工作室接觸了現代舞,有舞蹈天賦的她也在此時萌生了創新的靈感,這對她以後的藝術道路有著重要的影響。

結婚十年,出軌後被騙走資產,她拒絕前夫複合,晚年陪伴初戀離世

圖 | 戴愛蓮(左)3歲時與兩位姐姐合照


1939年春,戴愛蓮考進達廳敦藝術學校舞蹈系,並以名列前茅的成績獲得獎學金,以免除學費。然而那時因家中父親嗜賭而破產,為了住宿費,戴愛蓮只能在課餘時間半工半讀,有舞蹈底子的她曾兼職過各種酒會的舞蹈表演。再加上她的相貌有著東方女性的特點,得以充當過電影的臨時演員,甚至去做保姆幹家務活等等。

也就是在四處尋找暑假工作時,戴愛蓮遇到一個令她一生都難以忘懷的男人。

那時,戴愛蓮原本和一個畫家商討好做他的模特,可是那個畫家在戴愛蓮放假後就解僱了她,無奈學校離倫敦的家太遠,她為了解決住宿問題只能另找他路。

一天,在餐廳裡,戴愛蓮和他相遇,巧合的是他同樣是達廳敦藝術學校的,不過他是雕塑系的教員,一位奧地利人,名字叫維利·索科普。

兩人在閒聊中各自了解到對方的煩惱,這位雕塑家聽說她的事情後,遺憾地說:“我真羨慕他,他有足夠的錢可以僱請你當模特兒。我是搞雕塑的,也想請一個模特兒,可是我沒有錢”。

戴愛蓮好奇地打量了一下維利,眼前的男人有著西方男性獨有的英俊範,談吐文雅,她心有所動,嘴角露出狡猾的笑容,故作思索地說:“那個畫家不想畫畫了,我失業了,正在找工作,只要你能提供食宿,我可以免費當你的模特兒”。維利聽完之後頓時大喜,生怕她反悔,立馬應下約定。

結婚十年,出軌後被騙走資產,她拒絕前夫複合,晚年陪伴初戀離世

圖 | 青年戴愛蓮(左)與姐姐跳舞


那年,戴愛蓮23歲,維利·索科普32歲,兩人相差9歲,卻在一所雕塑工作室裡度過了非比尋常的兩個星期。

兩人性格相差極大,戴愛蓮是一位熱情開朗、性格外向的女子,而維利則是一位舉止文雅、性格內向的男子,前者總是話多得說不完,後者常常沉默寡言。

不過,性格的差異阻止不了兩人對彼此的認可。

“從藝術到生活,兩人都有不少共同語言。他們在一起談彼此的家庭生活、故鄉見聞乃至勤工儉學、學藝經歷、對藝術的見解感悟,越談共同語言越多,日久生情,自然而然地點燃了一場愛戀之火”——包立民《兩個星期的戀情——戴愛蓮與維利》

在這期間,維利·索科普為戴愛蓮雕刻了一尊具有東方少女特點的石質頭像,這尊頭像現今保存在倫敦英國皇家舞蹈學院的大廳,供後來者觀賞,就連瑞典斯德哥爾摩舞蹈博物館也收藏了戴愛蓮石雕頭像的複製品,可見這件石雕頭像的意義多麼深重,畢竟這可算是兩人的初戀信物了。

然而,這樣互不揭開最後窗紙的戀情是沒有好結果的,只因當時維利的未婚妻回來找他了,戴愛蓮知道自己在這場“戀情”中該退出了,於是就把對維利的初戀之情拋諸腦後,離開了倫敦。

在後來的自傳裡,她回憶說:“那真是我人生中最幸福的日子”。

結婚十年,出軌後被騙走資產,她拒絕前夫複合,晚年陪伴初戀離世

二、因為我是中國人

1940年初,此時的中國還處於抗日戰爭時期,離開倫敦的戴愛蓮卻不懼危險,毅然選擇回到祖國。

“因為我是中國人”。

每次有人問她為什麼要放棄國外的一切回到中國時,她總是目光堅定地回答這句話。

戴愛蓮曾說過:“我在海外長大,受的是西方教育。那時,沒有機會接觸中華民族文化,可我是個中國人,我要找‘根’。為了懂得中國的歷史,我就到大英博物館圖書館去找。我最初是在那裡通過英文寫成的中國歷史瞭解祖國的。當我看到人們跳《花柳流》的日本舞、印尼爪哇舞、烏迪・香卡的印度古典舞……就是沒有人會跳中國舞時,大大刺傷了我的民族自尊心。從那時起,我立志要尋找中國舞蹈” 。

那年,她回到香港,在宋慶齡領導下舉行義演,她耗費無數個日夜的精力創作的《警醒》、《游擊隊員的故事》、《東江》等一批反映了中國抗日軍民戰鬥風貌的舞蹈,引起轟動,讓許多老百姓為之動容。

去到重慶,戴愛蓮看到了當地人民因戰爭而流離失所後,便創作了舞蹈《空襲》、《思鄉曲》、《賣》,極力地控訴了日軍的醜陋罪行,以無聲之舞為淪陷區的無辜平民發聲。

為了尋找屬於中華民族的舞蹈,戴愛蓮數次步入川康等少數民族地區,潛心向當地舞蹈家學習少數民族舞蹈,並積極融貫於現代藝術,將其發揚光大。

結婚十年,出軌後被騙走資產,她拒絕前夫複合,晚年陪伴初戀離世

這段時期,她結合瑤族舞蹈的特點,創作了《瑤人鼓舞》、提煉戲曲片段後表演了《啞子背瘋》,而後又創作出的《巴安弦子》(藏族)、《嘉戎酒會》(苗族)、《青春舞曲》(維族)等舞蹈,受到許多人的歡迎。

“她是將散見於民眾中自然傳衍的舞蹈加工為舞臺藝術品的第一人,對於中國民族舞蹈的發展具有開創性的貢獻”

1949年新中國成立,在這之後,戴愛蓮的藝術生涯踏入了輝煌期。

1953年,戴愛蓮以超絕的編舞技法對流傳在民間的《荷花舞》進行了再創造,以比興的手法,極力演繹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並以傲然“盛開的荷花”象徵未來欣欣向榮的中國。

當時的全國政協委員、舞蹈藝術家姚珠珠曾言:“她的非凡之處在於她生長在國外,受的是完全的西方教育,甚至中國話講得都不太標準,但她有一顆中國心。”

因為熱愛中國舞蹈,促使她在創作中堅持不懈地尋找屬於中國舞蹈的特色,用上自己的舞蹈天賦,將一生的熱情獻給了祖國和民族。

結婚十年,出軌後被騙走資產,她拒絕前夫複合,晚年陪伴初戀離世

三、情路坎坷,晚年尚且惦記初戀

1940年,戴愛蓮剛剛回國,因延安國際醫院正在籌措一筆購置醫療器材的基金,她身為華僑舞蹈家被邀請參加一次表演會。

也就是這次機會,她遇到了在當時中國有著不小名氣的畫家——葉淺予,因需要後者宣傳此次表演會,兩人有著不少的交流來往。雖然戴愛蓮能講一口流利的英語,但她的中文卻講得磕磕絆絆,而葉淺予的英文只有中學水平,可就算這樣,兩人基本的溝通仍是不成問題的。

就這樣,來往多了之後,兩人開始欣賞起彼此,好感悄然而生。不久,戴愛蓮和葉淺予便結為連理,完婚那天戴愛蓮甚至興奮地抱著葉淺予亂跳。

其實,戴愛蓮是葉淺予的第二任妻子,在這之前,他的第一任妻子是梁白波,兩人還生了一個女兒叫做葉明明,不過有著西方風情的戴愛蓮顯然不在乎這些,還樂意去撫養葉明明。

接下來的10年裡,他們兩人的生活對外人來說是幸福甜蜜的,就如葉淺予曾回憶所說:“我和愛蓮在那幾年就互相當對方的跟包了,她開表演會,我就給她打雜、當翻譯、做飯,做舞臺監製,而我忙碌時,這些事情又輪到她替我做。我們兩人的關係就像一對跑江湖的夫婦,女的跳舞,男的擊鼓”。

俗話說婚姻之後必有“七年之癢”,兩人的婚姻卻是“十年之癢”。

結婚十年,出軌後被騙走資產,她拒絕前夫複合,晚年陪伴初戀離世

圖 | 戴愛蓮 葉淺予


1950年,戴愛蓮被政府聘請擔任戲劇學院舞蹈團團長。也是在那年,葉淺予受命參加民族訪問團去了新疆。

兩人相離的那半年,戴愛蓮愛上了她參與指導的一個大型舞劇的男主角,這個男人比她年輕了幾歲。

等到葉淺予回來,戴愛蓮沒有隱藏自己的心思,直截了當地對前者提出離婚,對他說:“我不愛你了,我們離婚吧”。

不愛了就離婚,在當時的她看來是一個為雙方都好的單純想法。

不過之後,戴愛蓮卻為這次離婚嚥下了苦果。

她愛上的那個年輕男人在“十年動亂”中捲走了她所有的錢款,狠心地拋棄了戴愛蓮,後來她常常為此感到懊悔。

晚年,葉淺予的女兒葉明明曾想撮合兩人複合,雖然戴愛蓮很想念葉淺予,但她知道自己更愛的是自己的初戀情人維利·索科普。她曾對葉明明說過:

“我不能和你父親復婚,因為我心裡始終忘不了他”。

1978年,戴愛蓮通過一位外國朋友找到了維利。

1979年,戴愛蓮和維利在英國倫敦再次見面了,還和他一家成為了好朋友。

結婚十年,出軌後被騙走資產,她拒絕前夫複合,晚年陪伴初戀離世

圖 | 戴愛蓮與初戀重逢


1994年,維利輕度中風,戴愛蓮陪著維利走完人生的最後一段,直到1995年維利去世。同年,葉淺予也在北京病逝。

2006年2月9日,一代舞后戴愛蓮也走完了自己的一生,留下的是無數無形的遺產,離去的是為國奉獻,卻又為情所困的純真靈魂。

曾經她的一個學生,中國芭蕾舞團副團長馮英曾言:“她就像荷花一樣,清新,高潔” 。

結婚十年,出軌後被騙走資產,她拒絕前夫複合,晚年陪伴初戀離世

文 | 浪客

圖片參考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