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西南板塊,成渝城市群除了成都和重慶,哪座城市會逆勢崛起?

白川宮


成都和重慶不允許第三個超級超市在西部地區崛起,不要奢望了。重慶和成都現在要發展,只能靠重慶和四川的下線區縣城市吸血,不然支撐不了他們的GDP和城市規模,所以之前的成渝城市群得不到很好的落地推動,成都重慶是各玩各的,所以現在國家提出成渝雙城經濟圈,也就是默認他們各玩各的,但是要玩出國家想要的結果,那就只有變本加厲的吸取成都和重慶為中心的周邊區縣。

因為成都和重慶目前對這二個省市以外的城市不具備更好的流量。不會像北上廣那樣更具吸引力。

所以接下來四川的地級市和重慶的周邊區縣是下一個被血洗的城市。

不要指望會有更好的城市崛起。


Mrzhang5688


成都是四川省會,重慶是直轄市,這兩個城市的體量,都遠非一般的地級市堪與之匹敵的,如果說還有第三城崛起的話,還是要把目光放遠一點,放在整個西南板塊的省會城市裡面來看,包括雲南的昆明、貴州的貴陽,甚至是廣西的南寧都可以在列。

△重慶米字型交通網絡

我們認為,在這幾個省會城市中,以貴陽的地理區位為最佳,因為成都、重慶和貴陽之間,互成犄角之勢,連起來,就是一個三角形,三座城市中間的地段,未來可以預期城市群化的進度會加快,是否可能會連城一片也是說不定的,形成一個“鐵三角”的框架。

昆明和成都很類似,西面無更大城市,有網友形容類似的區位為“180°死角”,也就是說,只有向著東面的貴陽、重慶方向發展,不像重慶、貴陽這樣東南西北都有西南的省會城市與之對接。

△生態宜居的貴陽

特別是重慶,未來可能會形成一個“米字型”的交通規劃,更是讓東南西北的城市形成了以重慶為樞紐的態勢。

看完了區位,再來看看人口,四川的人口不可謂不多,但是很多都在外打工,這幾年返回成都的不少,成都的人口增長還是很快的,而重慶的人口,雖說號稱有3000多萬,但是主城區的人口未必有那麼多,而且,鄰近貴州這面的不少重慶人,夏天還是有些人喜歡到貴州的桐梓、遵義等黔北地區來避暑的,甚至有不少重慶人都在貴州的省會貴陽買房置業,夏天用來避暑的。

△渝黔合作

在過去,勞動力人口可能會隨著產業而轉移,因為要找工作嘛,有一個段子就叫做“有家的地方沒工作,有工作的地方沒有家”,就很典型,現在的年代,哪個城市也餓不死人,哪個城市也都能養得活你,所以,人們可能更加註重生活質量和生態環境了吧。

貴州的貴陽,發展的產業都比較綠色,比如大數據、生態旅遊、菸酒茶等,幾乎沒有什麼大型的重工業汙染,所以天朗氣清,空氣和環境質量都很高,未來成為整個西南板塊甚至全國很多追求生活品質的家庭的“後花園”,也不是沒有可能的,所以,從宜居和長遠的視野來看,我還是更看好貴州的貴陽。


貴陽小數據


成渝城市群是我國最具發展潛力的城市群之一,其中發展最好的無疑是成都和重慶,它們都是全國前十的大城市,綜合實力強,GDP均在1.7萬億之上,成渝城市群其實也是以成都、重慶為中心引領發展,帶動相關板塊融合發展。成渝之後,其它城市的GDP均在3000億之下。

成渝城市群具體範圍包括重慶市的渝中、萬州、黔江等27個區(縣)以及開州、雲陽的部分地區,四川省的成都、自貢、瀘州、德陽、綿陽、遂寧、內江、樂山、南充、眉山、宜賓、廣安、達州、雅安、資陽等15個市,總面積18.5萬平方公里,那麼除了成都、重慶之外,哪座城市會逆世崛起?

從城市來看,城市群當中除了成都、重慶之外,發展最好的就是綿陽了,綿陽是國家批准建設的中國唯一的科技城,重要的國防科研和電子工業生產基地,也是成渝城市群當中GDP除了重慶、成都外最高的城市。

但小編更看好瀘州的發展。提到瀘州,給人最大的印象就是一座“酒城”,聞名遐邇的名酒瀘州老窖和郎酒均出自於此,瀘州是世界級白酒產業基地,國家重要的以名優酒為主體的食品工業基地,雖然它的GDP不及綿陽,也不及城市群內的宜賓、德陽、南充,但早在2016年國家發改委公佈的《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明確指出:到2020年,瀘州中心城區城市人口達200萬人,城市建設用地達200平方公里。屆時瀘州將是成渝城市群中僅次於成都和重慶雙核以外的第三大城市。因此小編更看好瀘州的發展。


錦繡中源


西南地區,中國地理分區之一,東臨中南地區,北依西北地區,包括重慶市、四川省、貴州省、雲南省、西藏自治區共五個省市區。區域總面積達到250多萬平方公里,人口超過2億。

成渝城市群無疑是西南地區經濟最繁榮,基礎設施最為完善,文化科技最為發達的區域。其中重慶的GDP已經超過2.4萬億元,成都的GDP也超過了1.5萬億元。在這個區域內形成了汽車、機械、鋼鐵、電子等多個產業集群。位於重慶的長安汽車更是我國四大車企之一,重慶也是我國的汽車重鎮。

在成渝城市群內部,除了成都和重慶這兩個支點,包括很多座中小城市。比如,四川的綿陽、德陽、宜賓,以及重慶的萬州、涪陵,等等。

個人認為,在成渝城市群內部,成都和重慶確實吸附能力太強了,區域內大部分的人才、資金、技術、資源都吸過來了,而其他城市在發展中就存在著資源不足的問題。因此在這個城市群內部,除了成都和重慶,其他城市發展水平很是一般般。本來這些中小城市基礎就並不是很雄厚,又遇到兩座超級城市,所以只能淪為衛星城了。不像珠三角,雖然有深圳和廣州這兩個超級都市,但也能形成東莞、佛山、中山、珠海這樣的實力不俗的製造業城市。

要說在成渝城市群,還有哪座城市能夠逆勢崛起?我認為很難,尤其是叫逆勢崛起。比如在四川省內部,一個成都的GDP就相當於,其他八九個地市GDP之和。你都把別人的資源吸乾了,別人怎麼逆勢崛起?能夠發展成為一個有特色的中小城市就不錯了。其他城市就是應該朝著這個方向走,成為一個小而精或者小而美的城市。在這方面,綿陽發展的相對不錯。


財經知識局


2016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公佈的《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明確指出:到2020年,瀘州中心城區城市人口達200萬人,城市建設用地達200平方公里。根據《規劃》,瀘州屆時將是成渝城市群中僅次於成都和重慶雙核以外的第三大城市和四川第二大城市。

目前來說,瀘州不僅是四川,也是全國為數不多不通客運火車的的城市之一,這或許就是瀘州最大的逆勢,但這樣的局面將很快扭轉,正在建設中的瀘州高鐵站(瀘州北站)總規模為6臺14線,其中,站房建築面積14000平方米;相比來說,宜賓西站總規模僅為3臺7線,站房建築面積為11993平方米。

即使在交通等諸多扶持政策都對瀘州不利的情況下,瀘州依然取得不俗的發展成果,在川南經濟區處於領先地位,隨著諸多“瓶頸”的打破,瀘州必然將宜賓等競爭對手遠拋身後。


瀘火純情


西南板塊,成渝城市群除了成都和重慶,哪座城市會逆勢崛起?

這個問題我看了10年-20年也難有一座城市逆勢崛起來。主要原因是財政沒錢,你去看看一些地級市就知道,省裡的財政錢主要集中發展省會城市,四川省就發展成都市。直轄市:重慶就更要發展,國家西南中心城市。


鬱金香137652766


根據,先階段國家政策,四川除成都外,那個城市都不可能起來,首先成渝城市群要有大城市帶小城市,如果讓中間大,兩邊小是不可能的,所以不管重慶也好,四川也罷,都不會把過多的資源給成都重慶主城以外的其它城市。


喜斤


非宜賓莫屬,地理位置處成渝中點線南,是去昆明,貴陽交通要道,水陸空立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