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 中途島戰役,日本航母一炸就廢,被擊沉4艘,為何美航母堅不可摧

在中途島海戰中,美國從天而降的SBD“無畏”式俯衝轟炸機機群幾乎是在瞬間就投彈命中了日本海軍的“赤城”、“加賀”、“蒼龍”三艘航母,一舉奠定美海軍中途島海戰大勝利的基礎。最終在這場具有轉折點意義的大海戰中,日本損失了四艘航母,而美海軍只損失了一艘航母。日本的280架艦載機在航母的甲板上慘遭炸燬,被擊落的僅僅42架。日本陣亡三千多人,而美軍只損失了三百多人。

中途島戰役,日本航母一炸就廢,被擊沉4艘,為何美航母堅不可摧

那麼,為什麼在中途島海戰中,日本航母一炸就沉了呢? 這主要是日本海軍的“好運氣”用完了,在中途島作戰中,美軍早早摸清了日本海軍的作戰意圖,進行了精心準備。在這種情況下,日本海軍損失航母這種艦隊主力並不奇怪。 而且在整場中途島海戰中,日本海軍的確是“倒黴到家”了,海戰爆發前有的偵察機發現美航母身影卻無法回傳信息,令日本海軍喪失先機,有的偵察機卻數次更正偵察情報,令指揮官一頭霧水,猶豫不決。身臨前線擔任指揮的南雲忠一優柔寡斷,錯失良機,造成日軍不僅幾乎毫無斬獲,還搭上了4艘主力航空母艦,外加300多名航空兵精銳。

而在海戰爆發時,運氣也不在日本這邊。在美國SBD“無畏”式俯衝轟炸機機群發起攻擊時,恰恰是整個日本艦隊防空能力最薄弱的時刻,各艘航母剛剛完成艦載機回收工作,正準備下一輪放飛工作。負責防空的“零”式戰鬥機要不是正在準備起飛,要不是就在和上一批來襲美機糾纏,對SBD“無畏”式俯衝轟炸機機群的攔截是力不從心的。

中途島戰役,日本航母一炸就廢,被擊沉4艘,為何美航母堅不可摧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當時日本各艘航母正在準備放飛九七式艦載攻擊機,地勤人員正在甲板上加註燃料、更換彈藥,機庫內堆滿了準備裝載或者剛剛卸載下來的魚雷和炸彈。 實際上,在整場作戰中,美軍SBD“無畏”式俯衝轟炸機機群的投彈命中率並不算高,在五分鐘時間內,美軍機群投下的彈藥中只有8顆炸彈有效命中了3艘航母,有效命中的這些魚雷、炸彈的爆炸威力也並不足以將日本航母一擊致命。但是就是這幾枚有效命中的炸彈引爆了堆積的彈藥、正在加註的汽油,使得日本航母甲板上、機庫內發生了驚天動地的連鎖爆炸。 原本日本航母的設計就有很多不甚合理的地方,在被投彈命中爆炸後,日本航母全封閉式機庫設計、不完善的消防系統此時開始將它們的弊病完全展示出來。再加上爆炸恰好炸死炸傷很多高級官員和專業滅火人員。

中途島戰役,日本航母一炸就廢,被擊沉4艘,為何美航母堅不可摧

例如“加賀”號航母,它原本並不應該是航母,而是八八艦隊計劃中的一艘戰列艦,1922年,世界各列強簽署了《華盛頓海軍條約》,日本迫於條約內容計劃將“加賀”改裝成航母。加賀號的上層甲板沒有艦島,艦島設在甲板下方。動力為蒸汽輪機,12臺鍋爐,其中8臺燒重油,4臺煤油混燒。按常理,軍艦島的煙筒應該越高越好使,但“加賀”號卻反其道而行之,煙筒順航母艦體平行步置,並且出煙口偏向下。因此排煙效果差,影響飛行起降,航母航行時受風的影響,整個航母烏煙瘴氣,日本水兵個個被煙燻的就像是“鑽炕洞的一樣”。

中途島戰役,日本航母一炸就廢,被擊沉4艘,為何美航母堅不可摧

所以儘管這三艘航母都在被擊中後進行了長達數小時的損管工作,但這種救援滅火工作是非常混亂、不專業的,自然也是極低效率的。最終,這三艘航母在數番掙扎後,帶著日本海軍的不甘心沉入了太平洋的海底。 二戰時期的航母分兩種,一種是艦隊級航母,噸位大,速度快,載機較多,戰鬥力最強;一種是護航航母,噸位小,速度慢,載機少,戰鬥力較小。

中途島戰役,日本航母一炸就廢,被擊沉4艘,為何美航母堅不可摧

二戰初期,日本擁有6艘艦隊級航母,美國則擁有7艘艦隊級航母,他們是當時世界航母擁有量最大的兩個國家。但到了中途島戰役以後,日本損失了近一半的航母力量,而且全是主力航母。而美國在二戰爆發後,憑藉其強大工業實力,先後建造了17艘埃塞克斯級艦隊級航母,以及124艘護航航母(其中38艘贈送給英國),再加上戰前建造的,航母總數達到150多艘。日本比較慘慘,在二戰中建造的艦隊航母是個位數,其餘也是護航航母。由此可見美日兩國巨大的國力差距。

中途島戰役,日本航母一炸就廢,被擊沉4艘,為何美航母堅不可摧

二戰時期的海軍航空兵,是最具有英雄主義氣概,刺刀見紅和犧牲精神的兵種之一。戰列艦炮術再好也是沉船命,構建海軍體系才能打造無敵艦隊,美國在二戰中讓艦隊級航空母艦專注使用航空兵,發揮遠程火力臂,俯衝轟炸機和魚雷機殲滅敵大型艦艇。雜活交給護航航母,讓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讓專業的軍艦打專業的仗,讓美國海軍笑到最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