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趙高害死李斯的正用意,不只丞相之位那麼簡單!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後,趙高發動沙丘政變,他與丞相李斯合謀偽造詔書,逼秦始皇長子扶蘇自殺,另立始皇幼子胡亥為帝,是為秦二世。從此開始了秦國三巨頭時代,胡亥,趙高,李斯,秦朝的命運也與這三個人的命運緊緊相連。

  • 胡亥因為得位不正,怕百官不服,致使帝位不穩,所以開始了秦帝國上層的大清洗。秦始皇的所有公子悉數被陷害致死,所有不穩定因素的大臣都被誅殺。經過一系列大動作之後,他們三人看似穩定的政局,實則暗流湧動。大火併沒有從上層燒起,而是在民間被人點起。公元前209年,隨著陳勝的那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高喊而出,各路英雄紛紛而出,走上了反秦之路,大秦帝國也陷入了從沒有的危機之中。
趙高害死李斯的正用意,不只丞相之位那麼簡單!

面對這一危局,三巨頭的反應各不相同,胡亥依舊聲色犬馬,原因是被趙高矇蔽根本不知道天下的真正情況,而李斯和趙高是明白人,他們二人想盡辦法平定亂局,自從少府章邯率軍從渭水出發,雖然平定了周文,滅了陳勝,然天下卻越打越亂,六國紛紛復立,滅了東邊西又起,章邯一個人根本就救不過來這場大火。面對這一局面趙高有了新的想法,一個陰謀在心中油然而生!

我們把視角轉到李斯被害的一年是公元前208年,看看這一年秦帝國都發生了哪些大事,和李斯一起被害的都有誰,就知道趙高的真正用意了。

趙高害死李斯的正用意,不只丞相之位那麼簡單!

公元前208年六月章邯擊魏 章邯已敗陳王,進兵擊魏。魏王派周市求救於齊、楚,齊王田儋及楚將項它皆將兵救魏。章邯大敗魏及齊、楚援軍,殺齊王儋及周市;魏王咎自殺,其弟豹逃亡至楚。楚懷王予魏豹數千人,復魏二十餘城,立豹為魏王。

齊人聞田儋死,立故齊王建之弟田假為王。田榮將其兄儋餘兵,東走東阿,章邯追圍之。

公元208年8月田榮擊逐齊王假,立儋子市為齊王,田榮為相。

項梁敗死 項梁既破章邯軍於東阿、濮陽,乘勝攻定陶,再破秦軍。項羽、劉邦又大敗秦軍於雍丘(今河南杞縣),斬秦三川郡守李由。項梁益輕秦,有驕色。宋義進諫不聽。秦二世以全部兵力增援章邯,在定陶大破楚軍,項梁敗死。項羽、劉邦等隨楚懷王遷都彭城。

趙高害死李斯的正用意,不只丞相之位那麼簡單!

面對天下這一亂哄哄的局面,趙高怕胡亥責備,為了拜託責任,把一切事情都推給了李斯,想讓李斯當這個政治的替罪羊,一來自己可以免除責罰,二來自己也可奪得丞相之位,這只是其中一點,在這個時候秦朝真正的大權還在胡亥手裡。和李斯一起被處死的還有馮去疾、馮劫,全是朝中實力派人物,也是大秦的忠臣。為什麼要強調忠臣這一點呢,可關乎到趙高內心真正的算盤和打算。

趙高是一個陰謀家對於平定亂局他不在行,但搞陰謀卻有一套,天下亂成了這樣趙高給自己設計了這樣一條後路,如果章邯平定亂局那麼他是丞相也是功臣依然高官富貴。如若章邯不敵起義軍,他就架空二世,以大秦關中基業為籌碼,送給起義軍,換取自己的活命和富貴。所以他要殺了那些忠於大秦江山的實力派人物,這些人是他實現這一想法的攔路石。

趙高害死李斯的正用意,不只丞相之位那麼簡單!

趙高陷害國家忠臣的真正用意,不只是為了權利,更是為了能夠在一亂世活下去,為了這一點他連皇帝都不放過。害死李斯後,趙高更是經過了一系列手段,最後幹掉胡亥,以關中為籌碼和劉邦和談,只是沒想到最後卻死在子秦子櫻手裡。(也被陰謀所殺)

蘇軾評價趙高:始皇致亂之道,在用趙高。夫閹尹之禍,如毒藥猛獸,未有不裂肝碎膽者也。

唐昭宗評價趙高:“宦官之興,肇於秦、漢。趙高、閻樂,竟滅嬴宗;張讓、段珪,遂傾劉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