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網課給孩子帶來了什麼?學習的進步?還是社會的毒打?

正是人間2月好,奈何天公不作美。本應是家中孩子開開心心過完大年,揣著鼓鼓的腰包到學校去的日子,誰曾想!現在的孩子們只能像爸爸媽媽一樣,早早地體驗社會的毒打——感受“釘”一下的快樂,與朝夕相處的老師在網絡上相見。為了響應國家“停課不停學”的號召,各方網絡課程開始如雨後春筍般出現。而其中的佼佼者當是“辦公協同軟件”——釘釘。想必許多爸爸媽媽對於釘釘並不陌生,甚至說很是熟悉。在工作期間這款“監工軟件”,給廣大工作群體帶來了不少的“困擾”。有道是天道好輪迴,時至今日這款軟件終於將迫害的群體從爸爸媽媽轉移到了家裡的孩子!那麼這款軟件到底給孩子們帶來了什麼?

網課給孩子帶來了什麼?學習的進步?還是社會的毒打?

從一個孩子自身出發,網課使得本來暫停的課業得以延續,其中小升初、初升高及備戰高考的學生將這一點更好的凸顯過來,在這篇文章發出去的時候,往年的高考百日已然過去。著名的衡水中學沒有摒棄往年的傳統改用“網絡直播宣誓”的方式,將這個儀式通過網絡直播這種形式延續下去。可能在我們看來好笑,但是在玩梗和疫情結束後,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是——中考、高考,各種升學考試。在2月28日教育部表明高考推遲要考慮各種因素。

網課給孩子帶來了什麼?學習的進步?還是社會的毒打?

事實上,我們應該理解的是,高考比的不再是成績,而是名次。而就是在這種時候,網絡課程才體現出其價值。我們都知道“學習”這件事,除了對於少部分天才學生來說,對於大部分來講是不好受的。人類天性便是趨利避害,學習的確會讓人疲憊,在這種大面積課業停止的情況寫,考驗的是每一個孩子的學習自覺性,而網課的誕生就是因為許多孩子在缺少校園環境的壓力狀態下,缺乏了學習的積極性。但是從另一個層面講,本來就養成良好習慣的孩子,不需要釘釘這些軟件同樣可以學習,所以這對於大部分沒有養成學習習慣的孩子而言,今年的升學考試不會輕鬆只會更加殘酷。

網課給孩子帶來了什麼?學習的進步?還是社會的毒打?

可是網絡直播課程除了“學習效率低下”這樣的壞處,難道就沒有好處可言?在我看來是有的。接下來講的話活血會讓許多人感到難以接受,或者殘酷;又或者是編者本人對社會的淺薄理解,如有不同意見,請在評論區留言。前文說到,釘釘本身是一款“辦公協同軟件”,而這次充分體驗了平日裡父母社會生活的孩子,怎樣看待這般“社會的毒打”?我認為家長應該感謝這次機會。我們都有這樣一個階段——迫切想長大成人,逃離校園環境。這次,孩子們成功了,結果他們開心了嗎?毋庸置疑的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拋開社會地位及人本身,在資源分配上“人人不平等”顯得更加顯著。

網課給孩子帶來了什麼?學習的進步?還是社會的毒打?

而高考應當是我們最容易改變資源分配的方式,最平等也最透明。可能有很多人會出來槓,“啊,你的意思是學習是唯一出路”。我自然不是這個觀點,我從不是學習比天大的擁護者,然而即使我們拋卻在更高學府深造,找更好的工作努力搬磚,勤勤懇懇終有出路的邏輯;在更好的環境,更好的平臺,我們遇到的人,接觸的層面也是更優質,或者說在高中學生時期同樣選擇努力學習找出路的人。前文同樣提到,趨利避害是人類本性,我們不可避免的會在學習時感到疲憊,而培養“幸福延遲感”是我認為最關鍵的點。在更高學府的學生許多在高中生涯已經理解並掌握了這一點是難能可貴的。

網課給孩子帶來了什麼?學習的進步?還是社會的毒打?

說了這麼多,網課到底給孩子帶來了什麼?對本身有好的習慣的孩子而言,是錦上添花;而對於待培養這些習慣的孩子來說,不是雪上加霜,是機會,今年特殊的情況,是危機也是機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