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創意電子小製作,小小多用報警卡

這裡介紹一種錢包的“好伴侶”—電子防盜、防丟、驗鈔多用報警卡,它製作在一個薄形鐵皮名片盒內,其實物外形如圖2-1所示。將此報警卡夾在錢包上,只要小偷一拿出錢包或者錢包不小心掉出口袋,報警卡均會立即發出尖厲的“嗚—嗚嗚……”警報聲,提醒主人採取相應措施。另外,收取現金時,可用卡上的紫外線發光二極管驗證紙幣上的熒光防偽標誌,以有效地識別真、假幣。當然,它還可以兼作夜晚開門鎖或緊急情況下的短時間照明燈使用。

創意電子小製作,小小多用報警卡

圖2-1  多用報警卡實物外形圖

弄懂工作原理

多用報警卡的電路如圖2-2所示,它由光控報警電路和紫外光驗鈔電路兩大部分組成。

創意電子小製作,小小多用報警卡

圖2-2  多用報警卡電路圖

模擬聲集成電路A和外圍元器件構成了光控報警電路。平時錢包大多放在主人的口袋裡,與錢包放在一起的多用報警卡處於黑暗環境中,光敏電阻器RL無光照呈高電阻值(≥1MΩ),A的觸發端TG處於低電平,A內部電路不工作,晶體三極管VT處於截止狀態,壓電陶瓷片B不發聲;一旦錢包被小偷竊出口袋或者不小心掉出口袋,則多用報警卡上的光敏電阻器RL就會感受到周圍光線,其電阻迅速下降(<100kΩ),模擬聲集成電路A的觸發端TG獲得高電平(≥1/2V DD ),A內部電路受觸發工作,其OUT端輸出內儲的“嗚—嗚嗚……”模擬警報聲電信號,經晶體三極管VT功率放大和電感器L升壓後,驅動壓電陶瓷片B發出尖厲響亮的報警聲。主人取錢包時,只要事先斷開電源開關SA,便可避免電路一見光就報警的情況發生,從而很好地解決了常見感光報警器無法區分主人而出現的無故報警現象。

新型紫外線發光二極管VD、按鍵開關SB和電池G構成了紫外光驗鈔電路。雖然看起來電路非常簡單,但使用效果卻並不比市售的專業紫外光驗鈔器差。當按下按鍵開關SB時,電池G通過SB向紫外線發光二極管VD提供約4.5V的工作電壓,使VD發出波長≥0.34μm的紫外光。藉助該紫外光照射,我們可看到紙幣特定位置處的熒光防偽標誌,從而判斷所鑑別紙幣的真偽,也可藉助該紫外光進行短時間照明等。當手鬆開按鍵開關SB時,SB自動切斷紫外線發光二極管VD的供電電源,VD停止發出紫外光,不再消耗電能。

用紫外光驗鈔是檢驗紙幣真偽的一種最常用方法,其原理是:新、舊版的100元、50元、20元人民幣和其他國家或地區的紙幣,均在特定位置採用熒光防偽技術進行了處理,當有紫外光照射在這些特定位置時,可顯示出與面值相同的數字或專有的熒光字母等;而假鈔什麼也沒有。另外,真鈔採用特定紙漿作原料,對紫外線有“吸收”作用,當紫外線光平行地照在紙幣上面時,不會有明顯的反射光;而假鈔無此“吸收”作用,會發出青藍色的可見光來。據此,可以鑑別出紙幣的真偽。

準備好元器件

該製作總共用了12個電子元器件,其實物集體照如圖2-3所示。為方便讀者備齊元器件,特列出表2所示的元器件清單。各元器件的具體說明如下。

創意電子小製作,小小多用報警卡

圖2-3  需要準備的元器件實物外形圖

表2 元器件清單

創意電子小製作,小小多用報警卡

表2

A選用DU60型報警專用模擬聲集成電路,它採用黑膠封裝形式製作在尺寸僅為36mm×20mm的小印製電路板上(俗稱軟包封裝),並設計有直接焊接金屬電池夾、固定3粒串聯的AG1或AG3型扣式氧化銀電池的位置,給有放置電感器的10mm×5mm長方形開孔,使用很方便。DU60的主要參數:工作電壓範圍2.4~5V;觸發電壓(高電平有效)≥1/2V DD ,觸發電流≤70μA;音頻輸出電流最大可達3mA,靜態總耗電≤1μA;工作溫度範圍-10~60℃。

VT用9014(集電極最大允許電流I=100mA,集電極最大允許功耗P=310mW)或 CMCM 3DG8型硅NPN小功率晶體三極管,要求電流放大係數β>100。

VD選用φ5mm新型紫外線發光二極管,其外形和引腳識別與φ5mm的普通發光二極管完全相同。這類發光二極管有一長一短兩根引腳,長引腳為正極,稍短的引腳為負極,焊接時注意不可接反。紫外線發光二極管是近年來才出現的新型半導體發光二極管,是發光二極管家族中的新成員;它通過改變半導體材料的成分,使製成的發光二極管能夠發出紫外光。由於光是具有能量的,不同的色光能量也不同。比如紅光能量最低,橙、黃、藍、紫、紫外……光的能量逐漸增加,可見紫外光能量最高。而發光二極管發光的能量來源於電池等,因此點燃不同顏色的發光二極管所需要的電壓也不同,如發出紅光時需1.6V以上,發出綠光時需1.8V以上,發出藍光時需3V以上,而發出紫外光時需3.5V以上的電壓才行。這也是為什麼該報警卡必須用3粒1.5V扣式電池串聯(電壓4.5V)供電的原因之一。使用紫外線發光二極管實現紫外光驗鈔功能的最大特點,就是隻用一隻紫外線發光二極管就完成了以往驗鈔燈電路比較複雜的功能,大大簡化了電路,降低了製作成本,為開發出的產品參與市場競爭創造了條件。

RL宜選用MG44-03型塑料樹脂封裝光敏電阻器。這種光敏電阻器的管芯由陶瓷基片構成,在上面塗有硫化鎘多晶體並經燒結制成;由於管芯怕潮溼,所以在其表面塗上了一層防潮樹脂。該封裝結構的光敏電阻器,因為不帶外殼,所以稱之為非密封型結構光敏電阻器,它的受光面就是其頂部有曲線花紋的端面。RL也可用其他亮阻≤5kΩ、暗阻≥1MΩ的普通光敏電阻器來代替。

R用RTX-1/8W型碳膜電阻器。L用LG2-2.2mH型小體積(φ7mm×4mm)立式固定磁芯電感器。

B採用φ27mm、帶有助聲腔蓋(也叫共振腔蓋或共鳴腔蓋)的FT-27或HTD27A-1型壓電陶瓷片,以增大發音量。這種帶助聲腔蓋的壓電陶瓷片,也可拆自用過的音樂賀年卡。

SB用6mm×6mm小型輕觸式按鍵開關。SA用隨身聽、助聽器等便攜式電子小產品常用的微型單刀雙擲(本製作僅用其中一擲)撥動開關,其體積(不包括手柄和引腳)僅為8.5mm×3.5mm×3.5mm。

G選用3粒AG1(φ6.5mm×2mm)或364A、CX60、SR621、LR621W型扣式微型氧化銀電池串聯而成,電壓4.5V。這種扣式電池廣泛應用於電子手錶、微型計算器等電子產品中,一般的電子器材商店和手錶專買店均有銷售。

開始動手製作

整個多用報警卡的製作,可劃分成選配並加工合適的精美名片盒、焊接電路、組裝並調試3大步驟來完成,現分步介紹如下。

第一步,選配並加工外殼

首先,到訂製名片的專門店或文化用品商店去選購一個如圖2-4(a)所示的專門用於隨身裝帶名片的精美薄型鐵皮名片盒。這種名片盒的外形尺寸約為94mm×59mm×5mm,正好滿足使用要求。

創意電子小製作,小小多用報警卡

創意電子小製作,小小多用報警卡

圖2-4  外殼的選配與加工

然後,按照圖2-4(b)給出的尺寸在名片盒上開出5個小孔。其中盒蓋上的兩個小圓孔—SB按鍵伸出孔和釋音孔,如圖2-4 (c)所示,用φ3.5mm鑽頭直接打出;盒側面的報警電源開關SA撥柄伸出孔,先按照圖2-4(d)所示,用φ2mm鑽頭並排打出兩個小孔,再按照圖2-4(e)所示,用小平板銼刀擴口徑至4mm×2mm;盒側面的紫外線發光管VD伸出孔,因用電鑽打出大口徑圓孔有一定難度,所以建議按照圖2-4(f)所示,用剪刀直接剪出5mm×5mm的小方口代替;盒側面的光敏電阻器RL感光窗口,先用φ4.5mm鑽頭打孔,再用小圓杆銼刀擴口徑至5mm。加工好的鐵皮外殼外形如圖2-4 (g)所示。

創意電子小製作,小小多用報警卡

圖2-5  電池夾的裝配

第二步,焊接電路

首先,在模擬聲集成電路A的基板上按圖2-5(a)焊接圖2-5(b)所示的3個相同金屬電池夾。電池夾最好用模擬聲集成電路A生產廠家提供的配套件,也可按圖2-6給定的尺寸用薄鐵片或磷銅片加工製成,共需3個。

創意電子小製作,小小多用報警卡

圖2-6  自制電池夾示意圖

接下來,按照圖2-7給出的電路接線圖,焊接成圖2-8所示的電路。具體要求是:將晶體三極管VT、電感器L、電阻器R、撥動開關SA、光敏電阻器RL(將引線剪短為1.8cm)直接焊接在模擬聲集成電路A的基板上,壓電陶瓷片B通過長約6cm的雙根細電線焊接在模擬聲集成電路A的基板上;將紫外線發光二極管VD的正極焊接在按鍵開關SB的一端,紫外線發光二極管VD的負極和按鍵開關SB的另一端,分別通過長度為6cm和9cm的細電線焊接在模擬聲集成電路A的基板上。為了防止發生短路故障,焊接時應在接線頭處套上合適的絕緣套管。

創意電子小製作,小小多用報警卡

圖2-7  多用報警卡電路接線圖

創意電子小製作,小小多用報警卡

圖2-8  焊接好的電路

在焊接時還要注意:電烙鐵外殼一定要良好接地,以免交流感應電壓擊穿模擬聲集成電路A內部的CMOS電路!

第三步,組裝並調試

由於金屬外殼能夠導電,為了避免焊接好的模擬聲集成電路A的基板裝入外殼後發生短路故障,應按照圖2-9(a)所示,事先在A基板的背面粘貼上一片40mm×22mm見方的不乾膠紙。然後,按照圖2-9(b)所示,將整個電路全部裝入外殼內,並採用電烙鐵加熱熔化熱熔膠棒的簡便方法,將電路基板、紫外線發光二極管VD、壓電陶瓷片B、撥動開關SA、按鍵開關SB用熱熔膠粘固在外殼內。需要注意的是,光敏電阻器RL的感光面必須剛好伸出外殼上所開出的感光窗口,壓電陶瓷片B的助聲腔口必須對準外殼面蓋上所開好的釋音孔,按鍵開關SB的按鍵必須準確伸出外殼面蓋上所開好的小圓孔。

接下來,仔細檢查電路接線和安裝沒有問題後,如圖2-9(c)所示,在電池夾上裝上3粒AG1型扣式微型氧化銀電池(注意:電池的負極均與電路板上的銅箔面相接觸、正極均與金屬電池夾相接觸),進行通電試驗:按下按鍵開關SB的按鍵,紫外線發光二極管VD應通電發光。如果VD不發光,應重點檢查VD正、負極是否接反,電池與電池夾、電路板上的銅箔面之間是否存在接觸不良的現象等。

閉合撥動開關SA,在環境自然光照的條件下,壓電陶瓷片B應發出尖厲的警報聲;用手矇住感光窗口或將整機裝入口袋裡,壓電陶瓷片B應馬上停止發聲。如嫌警報聲速率太快(或太慢),可通過適當加大(或減小)模擬聲集成電路A的外接振盪電阻器R的阻值來加以調整。R取值範圍通常在82~120kΩ。一般只要元器件質量有保證,焊接沒有錯誤,電路不需任何調試,便可投入正式使用。

創意電子小製作,小小多用報警卡

圖2-9  多用報警卡的組裝

投入實際使用

該多用報警卡體積小巧,攜帶方便,用途廣泛。現對其典型用法介紹如下。

(1)用於錢包防盜、防丟

可參照圖2-10(a)所示,將多用報警卡夾在自己的錢包內,注意報警電源開關SA和感光窗口必須要暴露在錢包外面。錢包裝入口袋後,隨手閉合電源開關SA,多用報警卡即進入防盜、防丟戒備狀態。

一旦錢包被小偷竊出口袋或者不小心掉出口袋,則多用報警卡便會立即發出“嗚—嗚嗚……”的警報聲。自己從口袋取出錢包時,只要順手先將電源開關SA斷開,取出的錢包便不會發出警報聲。

創意電子小製作,小小多用報警卡

圖2-10  多用報警卡的典型應用

(2)用於人民幣真偽的鑑別

如果要對收取的現金進行熒光防偽標誌檢驗,可如圖2-10(b)所示,用手按下按鍵開關SB,讓紫外線發光二極管VD發出的紫外線光照射人民幣特定位置處的熒光防偽標誌,根據有無熒光防偽標誌,可幫助你準確判斷所鑑別人民幣的真偽。如1999年以後的新版1元、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人民幣,在紫外線照射下可以分別看到“1”、“5”、“10”、“20”、“50”和“100”字樣,1990年版50元和100元人民幣在紫外線照射下可以看到“WUSHI 50”和“YIBAI 100”字樣,假鈔則沒有。

也可通過檢測人民幣紙張的反光情況,來判定所有紙幣的真偽。方法是:將一疊人民幣錯開放置,用紫外線光掃過去,反光最亮的即為假幣。這種多用報警卡除了用於識別人民幣的真偽外,還可用於對其他各國或地區的貨幣進行真偽鑑別,以及對其他採用過熒光加密手段的證券文件(如支票、股票、信用證、身份證等)進行真偽鑑別。

(3)其他用途

將多用報警卡放在自己抽屜、不透光的箱包內,當有人慾悄悄拉開你的抽屜或打開箱包時,同樣可以發出報警聲。在漆黑的夜晚,隨身攜帶的報警卡還可以兼作打開門鎖或緊急情況下的短時間應急照明。

相信通過你的不斷開拓運用,小小報警卡一定會成為你生活中離不開的“好夥伴”、“好助手”、“好衛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