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9 發生在波波沙之前的故事——蘇聯早期衝鋒槍發展小史

發生在波波沙之前的故事——蘇聯早期衝鋒槍發展小史

手持PPD-40衝鋒槍的蘇聯紅軍女戰士

波波沙衝鋒槍(PSSH-41型衝鋒槍)是二戰蘇聯蘇聯紅軍的標誌性武器,也是蘇聯生產量最大的一種衝鋒槍,關於波波沙衝鋒槍的文章已經是汗牛充棟,筆者也就不再繼續討論了,今天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波波沙衝鋒槍之前的蘇聯衝鋒槍發展史。

湯姆遜衝鋒槍在蘇聯


發生在波波沙之前的故事——蘇聯早期衝鋒槍發展小史

使用湯姆遜M1921衝鋒槍的蘇聯軍人

在20年代中期之前的蘇聯依然是一個落後的農業國家,工業生產能力薄弱,軍隊也是在大量使用沙俄時代的老舊武器,衝鋒槍這種摩登玩意對於蘇聯而言當然是一種奢侈品了。當時的蘇聯無力設計生產一種新型衝鋒槍,也無力為軍隊大量外購衝鋒槍。只有為內務部隊NKVD採購過一批美製湯姆遜M1921型衝鋒槍,其中還有不少是非常罕見的一百發彈鼓型,這些湯姆遜衝鋒槍在剿滅中亞匪幫的戰鬥中發揮過不小的作用。

蘇聯雖然沒有仿製和生產過湯姆遜衝鋒槍,但必然對其有過研究和分析,在之後蘇聯國產衝鋒槍的設計製造過程中也能看到一些湯姆遜衝鋒槍的影子。

發生在波波沙之前的故事——蘇聯早期衝鋒槍發展小史

蘇聯兵工廠的照片中央赫然是一支拆分了的湯姆遜衝鋒槍

蘇聯第一支衝鋒槍——託卡列夫M1927型

蘇聯的第一支衝鋒槍誕生於1927年是由槍械大師託卡列夫設計的(著名的TT-33手槍和SVT-38/40半自動步槍都是這位大師的作品),該槍為自由槍機式自動原理,有兩個扳機,可以分別控制單發和連發射擊,發射7.62*38mmR納甘手槍彈,彈匣還兼做前握把。

發生在波波沙之前的故事——蘇聯早期衝鋒槍發展小史

託卡列夫M1927型衝鋒槍

託卡列夫M1927型衝鋒槍數據性能

口徑:7.62*38mmR納甘手槍彈

全長:805mm

重量:3.3kg(裝彈重量) 2.8kg(空槍重量)

彈容量:21發彈匣

槍口初速:302m/s

託卡列夫衝鋒槍除了精度較高外,並無其他優點。其採用7.62*38mmR納甘手槍彈的是帶底緣埋頭彈,不但初速低威力小而且容易導致卡殼,這些缺點讓託卡列夫M1927僅生產了十支樣槍後便再無下文。

發生在波波沙之前的故事——蘇聯早期衝鋒槍發展小史

7.62*38mmR納甘手槍彈

承前啟後的PPD系列衝鋒槍

PPD系列衝鋒槍由蘇聯槍械大師捷格加廖夫設計,其中PPD34是蘇聯第一支正式投產的衝鋒槍。捷格加廖夫是輕武器界的“愛迪生” ,其設計出的產品包括蘇聯第一支輕機槍DP27、蘇聯第一支大口徑機槍DSHK、衛國戰爭中大量生產的PTRD反坦克步槍以及至今仍在大量使用的RPD輕機槍在內的數十種槍械。

發生在波波沙之前的故事——蘇聯早期衝鋒槍發展小史

捷格加廖夫和他的部分設計作品

DDT-30衝鋒槍

捷格加廖夫最初設計的衝鋒槍為PPD-30型衝鋒槍,這是一款在DP-27輕機槍上的基礎上設計而來的武器,其特點非常有意思也採取了DP機槍那樣上方彈盤式設計,更像一支發射手槍彈藥的小型輕機槍。

發生在波波沙之前的故事——蘇聯早期衝鋒槍發展小史

PPD-30衝鋒槍

PPD-30型衝鋒槍數據性能

口徑:7.63*25mm毛瑟手槍彈(即毛瑟C96的彈藥)

全長:710mm

重量:4.2kg(裝彈重量) 3.2kg(空槍重量)

彈容量:42發彈盤

DDT-30的缺點是過於沉重,射速過快其理論射速超過1000發/分(當時蘇軍認為 衝鋒槍射速用不著太快,太快是浪費彈藥),也沒有蘇軍採用。

PPD-34

在談PPD-34之前就必須先講一下7.62*25mm託卡列夫手槍彈,1930年蘇聯紅軍提出要用全新的自動手槍和手槍彈取代老舊的納甘型轉輪手槍,其結果便是大名鼎鼎的TT-33型手槍,即我國54式手槍的原型。

發生在波波沙之前的故事——蘇聯早期衝鋒槍發展小史

TT-33型手槍

其手槍彈藥也更換了仿製德國7.63*25mm毛瑟彈的7.62*25mm託卡列夫手槍彈,託卡列夫手槍彈的初速和威力非常大,相比老式的7.62*38mmR納甘手槍彈也更適合在全自動射擊的衝鋒槍上使用,之後的PPD-34/38、PPD-40、PPSH-41、PPS-42都是才有託卡列夫手槍彈。

發生在波波沙之前的故事——蘇聯早期衝鋒槍發展小史

託卡列夫手槍彈與毛瑟手槍彈

PPD-34是捷格加廖夫在33年的設計作品,其設計上極大的借鑑了德式MP-18/28型衝鋒槍和湯姆遜M1928型衝鋒槍的特點,採用自由槍機開膛射擊,採用整體式木質槍托,槍管外套不可拆卸的護筒,護筒上八排散熱孔,可以選擇單發和全自動射擊兩種射擊模式,使用25發弧形彈匣,槍支的整體外形非常像把彈匣從側面改到下方的的MP-18衝鋒槍。

發生在波波沙之前的故事——蘇聯早期衝鋒槍發展小史

PPD-34型衝鋒槍

PPD-34型衝鋒槍數據性能

口徑:7.62*25mm託卡列夫手槍彈

全長:777mm

重量:3.5kg(裝彈重量) 3.23kg(空槍重量)

彈容量:25發彈匣

槍口初速:488m/s

1934年PPD-34被蘇聯紅軍選定為制式衝鋒槍,裝備給軍官作為自衛武器,其產量並不大從1934年到1938為止只生產了不到五千只。因為當時包括蘇聯在內的主要軍事強國都不重視衝鋒槍這種新武器,僅將其作為警察或軍官的自衛型武器。

PPD-34型衝鋒槍的各項性能都不錯,尤其是精度非常好,其缺點則是製造工藝複雜,其零件全部採用切削工藝非常的費工時和材料。

PPD-34/38型衝鋒槍

PPD-34/38是PPD-34的改進號,簡化了部分生產工藝並增加了71發彈鼓,其外形特點與PPD-34最大的差異就是槍管護筒上的散熱孔從八排減少到了三排。


發生在波波沙之前的故事——蘇聯早期衝鋒槍發展小史

使用彈鼓的PPD-34/38型衝鋒槍

因為PPD-34的彈匣井是被護木所包圍的,傳統彈鼓無非直接插入,所以PPD-34/38的彈鼓上還有一段延伸。多出的這一段不但妨礙攜帶還容易損壞。

發生在波波沙之前的故事——蘇聯早期衝鋒槍發展小史

PPD-34/38與彈鼓

因為PPD-34/38衝鋒槍的造價太貴,1939年初蘇聯就停止其生產。

發生在波波沙之前的故事——蘇聯早期衝鋒槍發展小史

裝備PPD34衝鋒槍的紅軍女戰士

PPD-40型衝鋒槍

在1939年-1940年的蘇芬戰爭中,芬蘭人的索米衝鋒槍給了蘇聯極大震撼。雖然芬蘭人手裡的衝鋒槍數量很少,但是都編成小隊集中使用,不像蘇軍那樣只裝備部分軍官,裝備索米衝鋒槍的芬軍小隊雖然人數少卻往往能重創人數眾多的蘇聯軍隊。認識到衝鋒槍重要性的蘇聯再度開始衝鋒槍的設計與生產。

發生在波波沙之前的故事——蘇聯早期衝鋒槍發展小史

裝備索米衝鋒槍的芬蘭士兵

捷格加廖夫在PPD-34/38的基礎上結合索米衝鋒槍的特點設計出了一款新型衝鋒槍——PPD-40衝鋒槍。

發生在波波沙之前的故事——蘇聯早期衝鋒槍發展小史

PPD-40型衝鋒槍

PPD-40型衝鋒槍與PPD-34/38在外形上最大的區別就下護木分成了兩段,使得彈鼓可以直接插進彈匣井裡無需再增加延伸段。

發生在波波沙之前的故事——蘇聯早期衝鋒槍發展小史

PPD-40衝鋒槍的彈鼓

PPD-40型衝鋒槍數據性能

口徑:7.62*25mm託卡列夫手槍彈

全長:790mm

重量:5.4kg(裝彈重量) 3.6kg(空槍重量)

彈容量:71發彈匣

槍口初速:488m/s

理論射速:800發

發生在波波沙之前的故事——蘇聯早期衝鋒槍發展小史

PPD-40衝鋒槍生產車間

PPD-40型衝鋒槍是PPD系列中產量最大的一款,從1940-1941年底共生產了8萬餘支,PPD-40型衝鋒槍在蘇德戰爭初期是的主力衝鋒槍。PPD-40型衝鋒槍的性能經歷PPD-34和PPD-34/38的沉澱已經非常成熟,結構簡單堅固、精度良好、射速高,但是其加工工藝複雜的缺點依然存在。PPD系列衝鋒槍的零件都是切削件,雖然堅固耐用但是費工費時,不利於戰時大批量生產。PPD-40衝鋒槍生產工時為13個小時,而PPSh-41則只需要5小時,所以在蘇德戰爭爆發後PPD-40很快就被生產更簡單的PPSH-41所取代。

發生在波波沙之前的故事——蘇聯早期衝鋒槍發展小史

左邊士兵使用的PPSH-41 右邊的士兵使用的是PPD-40

總結

PPD系列衝鋒槍在雖然產量和影響力遠不如其後輩PPSH-41和PPS-42,但是其一步一個腳印的發展卻是為蘇聯衝鋒槍事業打好了堅實的基礎。

發生在波波沙之前的故事——蘇聯早期衝鋒槍發展小史

左一 左二兩位蘇聯水兵裝備的就是PPD-40衝鋒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