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世界最強火箭發動機RD-170為什麼是蘇聯人而不是美國人造出來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們要去火星,肯定要有運載火箭。今天我們繼續聊聊運載火箭的動力。

大家最關心的肯定還是最近發射成功的長征五號,因為只有它,才有足夠的推力,能夠發射火星探測器,能夠運載宇宙空間站的成型段落,甚至有可能分段搬運載人登月艙。但是大家恐怕也瞭解,其目前採用的YF-100液氧煤油發動機、YF-77氫氧發動機的推力,相對來說還不是很令人自信。


世界最強火箭發動機RD-170為什麼是蘇聯人而不是美國人造出來的?

國際公開資料顯示,美國宇宙神5火箭使用引進的俄羅斯RD-180液氧煤油發動機,真空最大推力4320千牛,真空比衝337.8秒;

俄羅斯質子火箭的RD-253液氧煤油發動機雖然相當老舊,但使用分級燃燒循環設計,真空最大推力仍然達到1830千牛,真空比衝316秒。

在氫氧發動機方面,美國的德爾塔4火箭使用本國普惠公司生產的RD-68大推力氫氧發動機,這也是世界上推力最大的氫氧發動機,真空最大推力3445千牛,真空比衝409秒;

歐空局的Ariane5火箭使用法國斯奈克瑪公司的Vulcain2氫氧發動機,真空最大推力1340千牛,真空比衝431秒;

日本H-IIA/IIB使用本國的LE-7A氫氧發動機,最大推力1098千牛,真空比衝442秒。

相對來看,YF-100液氧煤油發動機真空最大推力為1340千牛,真空比衝約330秒;

YF-77液氧液氧發動機真空最大推力約為70千牛,真空比衝428秒。

在主要的地面啟動液氧煤油發動機中,YF-100性能僅僅超過了老式的RS-27、RD-107和SpaceX廉價的Merlin等發動機,YF-77液氫液氧發動機更是在主流氫氧發動機中推力和比衝雙墊底。

不過,大家也不要過分灰心了。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導致這個結果是因為我們的航空產業佈局導致的。在21世紀的前15年當中,我們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探月設備和載人航天器的方面,火箭這方面由於沒有大項目需求,所以是以沿用為主,創新為輔。

相信接下來登月項目將會引發新一波動力投入熱潮。屆時,以我國目前的財力和人員儲備以及產業優勢而言,說不定會有新的驚喜出現。

今天我們還是簡單介紹下人類有史以來推力最大的液氧煤油發動機-前蘇聯RD-170,以及為什麼是前蘇聯人把它造了出來,美國人反而不行呢?

世界最強火箭發動機RD-170為什麼是蘇聯人而不是美國人造出來的?

圖片來自“小火箭”,向邢強博士致敬!

提這個問題是很有意思的。因為大家都知道目前為止人類推力最大的運載火箭-土星五號,是美國人的產品,蘇聯人沒有與之匹敵的火箭,但蘇聯人卻有世界上推力最大的液氧煤油發動機?這不是很矛盾嗎?

土星五號之所以名叫土星五號,是因為該型火箭是木星系列火箭的後繼型號,而且採用了五臺巨大的F-1發動機。由於巨大的F-1發動機的尾噴管令人印象深刻,於是“土星五號”這個名字也就水到渠成了。


世界最強火箭發動機RD-170為什麼是蘇聯人而不是美國人造出來的?

沒人能否定F-1火箭發動機的強大,除了RD-170。

根據參數,我們可以對比一下這兩款發動機:

世界最強火箭發動機RD-170為什麼是蘇聯人而不是美國人造出來的?

火星叔製作

大家仔細看下就會發現,兩款發動機在很多方面還算是打得有來有回,但是燃燒室壓力一項,RD-170幹得F-1毫無脾氣,竟然比F-1高出兩倍多!

要知道,燃燒室壓力越大,自然就可以得到更大的推力提升!

難道美國的科技不香嗎?為什麼在這一項上面,兩國差距如此懸殊呢?

1974年5月,考慮到屢次發射失敗和美國已經率先實現了登月,蘇聯政府取消了原本為蘇聯登月計劃開發的N-1重型運載火箭。該型火箭本來是對標美國土星五號,為此蘇聯科學家給它配置了密密麻麻的的尾噴口,結果在4次發射試驗中總有一兩發失敗,導致全部發射全部失敗。

世界最強火箭發動機RD-170為什麼是蘇聯人而不是美國人造出來的?

作為調整方案,蘇聯開始了對能源號火箭的方案論證工作,以便為實現未來的空間開發計劃打下基礎。

為此,就需要上馬RD-170火箭發動機。

一枚RD-170就擁有4個燃燒室,自然也就有了4個尾噴口,它還擁有一個合用的渦輪泵和兩個預燃室,整個渦輪泵系統還包括有1臺氧化劑泵,1臺兩級燃料泵。

那麼為什麼RD-170要用4個燃燒室和尾噴管呢?因為蘇聯科技總體來說還是要比美國低,蘇聯科學家對於大噴管液氧煤油發動機的燃燒不穩定性,還沒有十足的把握。

這方面美國人更加燒得起錢,在研製F-1火箭的過程中,他們用了3年時間,做了2000次燃燒試驗,甚至把炸藥放到燃燒室裡,人為製造不穩定,這樣一套過程走下來,美國科學家相對來說對燃燒規律就吃得更透一些。所以,嗯,一個F-1就一個燃燒室。否則火星五號就該改名叫土星二十號了。

藍鵝,正是在這2000次燃燒實驗中,美國人也發現一個問題,就是當他們設定較高的燃燒室壓力時,發現燃燒室內壁上結焦了!

這就好像,抽菸多的人,肺部會覆蓋一層厚厚的焦炭一樣。採用煤油作為燃料時,提煉不夠純的煤油,會有一些微量物質燃燒不充分,析出黏附在燃燒室內壁上,而且燃燒時間越長,黏附就越嚴重,當黏附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導致燃燒室工作慢慢變得無效,甚至引發爆炸。

所以,最終F-1就把燃燒室壓力控制在了7MPa這個數字上,這已經是無數科學家研究下來最合理的一個數字了。

回望每一項科學研究,我們都可以發現類似的情況,理論和現實之間的差距,要用無數的金錢和人力去進行填補,而且有些項目如果不嘗試一下,你都不知道這個坑有多深。

所以很多時候,大家也不要埋怨我們中國的科技現在還不是世界第一,這不是靠拍腦袋就能拍出來的,而是無數的錢啊!如果大家想為中國科技添磚加瓦,嗯,那麼好好工作,按規納稅就是最好的支持了!

話說回來,土星五號的F-1發動機是60年代初的技術,到了80年代,蘇聯人研製RD-170的時候,他們完全不知道還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因為他們也做了無數的實驗,並沒有遇到20年前美國人遭遇的結焦現象!

90年代蘇聯翻篇以後,兩國科學家有了更多合作機會,美國甚至買了蘇聯的RD-180發動機作為阿特拉斯系列火箭的動力。這RD-180就是RD-170的進化版,把4個燃燒室減少為兩個。有了這些交流,美國人才發現:啊?你們沒遇到結焦問題?這怎麼可能?

世界最強火箭發動機RD-170為什麼是蘇聯人而不是美國人造出來的?

兩燃燒室的RD-180

世界最強火箭發動機RD-170為什麼是蘇聯人而不是美國人造出來的?

美國買了俄羅斯RD-180發動機做出了阿特拉斯系列火箭 上圖是阿特拉斯5號發射一枚軍事衛星的延時曝光照片

原來,蘇聯擁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儲量。時至今日,俄羅斯依然是世界能源輸出大國,他們向西歐輸送的天然氣,佔了歐盟能源獲得相當的比重。

而前蘇聯擁有的巴庫地區的石油,品質上乘,最關鍵的是,含硫量極低。

世界最強火箭發動機RD-170為什麼是蘇聯人而不是美國人造出來的?

巴庫地區林立的油井

美國的煤油中,硫含量通常在50PPM,而蘇聯則盛產硫含量小於20PPM的高品質萘基油。

美國人到這時才恍然大悟,煤油並不是一定會結焦的,如果其中含有的硫等雜質減少的話,也可以提升燃燒室壓力。

不過,這時候已經到了上世紀90年代,美國人早已放棄在液氧煤油發動機方面的深入研究,而把眼光放到了更有前途的氫氧發動機方面了。當然,在這個方面,他們又做出了全世界推力最大的氫氧發動機RS-68和RS-68A,也就是德爾塔系列火箭的動力。

所以,前蘇聯和俄羅斯陰差陽錯地,就成了液氧煤油發動機方面的執牛耳者,RD-170和後續改進型號RD-171和RD-180雖然沒能在本國為人類登月貢獻力量,但也為全球航天事業做出了自己不可磨滅的貢獻。

世界最強火箭發動機RD-170為什麼是蘇聯人而不是美國人造出來的?

RD-171

目前,我們長征五號火箭標誌著我們目前的科技水平,如果與美蘇對比,我們清醒地知道我們還不佔優。

1992年,世界唯二的超級大國蘇聯解體了,1993年,俄羅斯總理切爾諾梅爾金、海軍司令格魯莫夫在烏克蘭總理庫奇馬的陪同下來到黑海造船廠,研究把“瓦良格”號航母建造完畢、並移交給俄羅斯的可能性。這條航母本來是前蘇聯政府撥款建造的,烏克蘭方面要求俄方付出全部造價,即以一條完整的軍艦出售,而不是俄方認為的未付的32%。

不過,錢還是小事,當時的造船廠廠長馬卡羅夫此時報告道:“‘瓦良格’號不可能再完工了……”

大家非常驚訝,問道:“為了讓航母瓦格良號完工,工廠究竟需要什麼?”

馬卡洛夫回答道:“我們需要蘇聯、黨中央、國家計劃委員會、軍事工業委員會和九個國防工業部。600個相關專業、8000家配套廠家,總之需要一個偉大的國家才能完成他。”

在場的人,通過馬卡洛夫的話,終於明白了:蘇聯並不是一個偉大的國家,她沒有資格將“瓦良格”號建成。此後俄烏之間對此艦仍有協商,但都是無果而終。後來“瓦”艦最終的歸宿,大家一定比我還要清楚。

所以小夥伴們,不要著急,如果中國是一個偉大的國家,我們一定會有全世界推力最強的火箭發動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