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 盤點歷史上的幾次大瘟疫,你知道幾個?

從古至今,人類遭遇了無數的瘟疫,其中有些瘟疫特別嚴重,對人類後代的影響特別大。今天盤點歷史上影響最嚴重的幾次大瘟疫。


盤點歷史上的幾次大瘟疫,你知道幾個?

第一、歐洲黑死病(1347 - 1353)
十四世紀四五十年代,對於歐洲來說,是一個極為悲慘的時刻。從1347至1353年,席捲整個歐羅巴的被稱之為“黑死病”的鼠疫大瘟疫,奪走了至少2500萬歐洲人的性命,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1/3!黑死病造成全世界死亡人數高達7500萬,其中歐洲的死亡人數為2500萬到5000萬。

黑死病的一種症狀,就是患者的皮膚上會出現許多黑斑,所以這種特殊瘟疫被人們叫做“黑死病”。對於那些感染上該病的患者來說,痛苦的死去幾乎是無法避免的,那個年代沒有任何治癒的可能。

這場大瘟疫起源於中亞,1347年由十字軍帶回歐洲,首先從意大利蔓延到西歐,而後北歐、波羅的海地區再到俄羅斯,以國家而論,在這次大瘟疫中,意大利和法國受災最為嚴重,其中佛羅倫薩80%的人因為黑死病死掉。

大瘟疫引起了大饑荒,盜賊四起;天主教的威信受到極度沉重的打擊;當時又掀起了一波又一波迫害猶太人的浪潮,理由是猶太人到處流動傳播瘟病並四處投毒。在美因茨1.2萬猶太人被作為瘟疫的傳播者而活活燒死,在斯特拉斯堡城內殺掉了1.6萬猶太人,歐洲每次出事都要怪罪猶太人。

歐洲中世紀野蠻落後極了,在黑死病肆虐的時代,歐洲人認為貓是瘟疫的傳播者。後來將女巫的視為貓的化身或被邪靈附體,凡是被人指稱是女巫(或稱巫婆)的人,無論是真是假,都相繼遭到逮捕,經過殘酷的拷問逼供之後,再以火刑當眾處死。比起歐洲當時中國確實是禮儀之邦,不敢說物質文明領先多少,最起碼精神文明絕對領先歐洲

儘管鼠疫在現在已容易控制,但是歷史慘劇在人們心中留下的陰影卻難以消除,鼠疫被視為人類歷史上最恐怖的疾病。


盤點歷史上的幾次大瘟疫,你知道幾個?


二、滅絕印第安人的天花
  被史學家稱為“人類史上最大的()族屠殺”的事件,不是靠槍炮實現的,而是靠天花實現的。15世紀末,歐洲人踏上美洲大陸時,這裡居住約3000萬原住民,約100年後,原住民人口剩下不到100萬人。

有研究者指出,歐洲人故意把天花患者用過的毯子和盤子送給了印第安人。隨後,瘟疫肆虐,由歐洲傳來的腮腺炎、麻疹、霍亂、和黃熱病等病也接踵而至,這些早已被歐洲人適應的疾病對印第安人來說卻極具殺傷力。

1521年,當西班牙的軍隊再次圍攻阿茲特克人的首都時,他們遇到了頑強的抵抗,進攻一次次被擊退。受到重創的西班牙人原以為阿茲特克人會趁機發動致命反擊,但是城堡裡的軍隊卻遲遲不見有什麼動作。這給了西班牙人喘息的時間,8月21日,他們發動了新的攻勢,卻並沒有遇到任何反抗。當攻入城堡後情形讓他們自己也難以置信:死屍遍地,到處瀰漫著腐屍的氣味,比西班牙軍隊更致命的力量已經橫掃過這個城市,那就是瘟疫。

當西班牙人在16世紀20年代抵達秘魯時,這裡的印加文明已經遭遇上了天花的重創,整個王室幾乎都被瘟疫奪去了生命。而新的王位之爭將整個國家一分為二,再加上對馬和火器的迷信恐懼,這才使得西班牙人有可乘之機,180人便征服了半個南美大陸。

18世紀70年代,英國醫生愛德華·琴納發現了牛痘,人類終於能夠抵禦天花病毒。

盤點歷史上的幾次大瘟疫,你知道幾個?

三、明末的瘟疫
明末的旱災、瘟疫和戰爭是同時出現的。明末北方連年大旱,糧食產量銳減。一旦發生饑荒,老鼠吃不飽,會導致體質變弱,這時它們身上帶的病毒會格外多,乾旱使鼠洞內溫度相對升高,又促進了鼠疫桿菌的繁殖。受了旱災的饑民們,到處找老鼠吃,刨鼠洞裡的糧食充飢。可以想見,這時人體就會染上鼠疫病菌。

而災民們也會四散逃荒,使得瘟疫也隨之四處擴散,而像北京這樣的都城,一旦感染瘟疫,又會隨著它向外輻射的條條官道,把病菌傳到帝國的四面八方。
1644年,一年中北京出現了三個皇帝,北京人有至少30%人口被鼠疫奪去生命。而據曹樹基估計,崇禎年間,山西、直隸、河南三省疫死人口,要佔到這三個省總人口的40%。神州大地生靈塗炭,盜賊四起,十室九空,赤地千里,病體纏身——這就是明朝末年的情形
如果沒有戰事,或許明朝還可以集中精力去應付災荒。但明王朝末年的時候,明王朝面對滿洲八旗無力出關清剿,只能打造城牆防禦。為了應付遼東防務的沉重負擔,於是加緊對社會攤派稅賦,這又導致社會矛盾激化,激起一輪又一輪的民變,惡性循環。農民戰爭,又導致災荒和疫病的後果成倍擴大,無法收拾。——最終明王朝崩潰了

盤點歷史上的幾次大瘟疫,你知道幾個?


盤點歷史上的幾次大瘟疫,你知道幾個?

四、結束一戰的上帝之手 —西班牙大流感
“西班牙大流感”,是20世紀人類的噩夢。1918年3月,“西班牙大流感”首先爆發於美國堪薩斯州的軍營,在一年之內席捲全球,患病人數超過5億,死亡人數超過4000萬,相當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死亡人數的4倍。

1918年3月11日午餐前,美國芬斯頓軍營的一位士兵感到發燒和頭疼,就去部隊的醫院看病,醫生認為他患了普通的感冒。然而,接下來的情況出人意料:到了中午,100多名士兵都出現了相似的症狀。隨後歐洲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為什麼這場瘟疫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傳播如此之遠?這到現在都是個未解之謎。比如,在遙遠得看似不可能受到影響的愛斯基摩人的村莊,很多成年人和孩子也被這次 瘟疫奪去了生命。據後來的估計,這場瘟疫的死亡人數可能超過了4000 萬 人——僅印度就有超過2000 萬人死亡。

西班牙型流感在18個月內便完全消失,而其病株從來都沒有被真正的辨認過,來的兇猛,去的突然。
由於正直戰時各國為了穩定軍心,都對流感含糊其辭,而西班牙十分誠實的爆出本國爆發了大流感,所以被稱為西班牙大流感。至於在西班牙則稱此為法國大流感。

此次流感在接近5月底時到達上海。一名觀察員說:“它如海嘯一般席捲全國。”而重慶受災最嚴重,中國只有臺灣有比較精確的數字統計,約4萬人因流感死亡,日本有約60萬人因流感死亡,法國有超過55萬人死亡,德國也有約60萬人因流感死亡。

盤點歷史上的幾次大瘟疫,你知道幾個?

五、太平天國的瘟疫
1855年中國西南地區首先發生了大型鼠疫,這被認為是世界第三次鼠疫大流行的前奏。在雲南19世紀50-70年代期間,大約有五百萬人疫死,鼠疫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19世紀五六十年代,在瘟疫,戰爭,黃河氾濫的多重打擊下中國歷史進入了最悲慘的時代,人口損失過億。

奇蹟的是清王朝在瘟疫,太平軍,陝甘動亂,英法聯軍,黃河改道(從江蘇入海改到了山東)的多重打擊之下居然挺過來了。咸豐被這麼多事活活給氣死了,憑啥老子要操這麼多心。

戰爭使戰民眾喪失最低的生活條件,以致身體抵抗力減弱,病原體侵襲機會增多。加之軍隊攜帶病菌,四處征戰,因戰亂和黃河改道形成的流民,也四處流竄,造成傳染病的廣泛流行,民眾得病的死亡率超過平時數倍。曹樹基認為戰爭中江南一帶損失人口的70%死於瘟疫,而不是刀兵。在以後的著作中,他援引徽州和寧國縣誌的資料,多次強調同一觀點。

盤點歷史上的幾次大瘟疫,你知道幾個?

六、終結羅馬人夢想的——查士丁尼瘟疫(541-580)
此次鼠疫開始於公元541年,最初先在羅馬帝國的埃及爆發,接著迅速傳播到了首都君士坦丁堡及帝國其他地區,使軍隊戰鬥力大減。君士坦丁堡 40%的城市居民在此次瘟疫中死亡。羅馬帝國1/4人口死於鼠疫。西羅馬滅亡後,雄距東部的拜占庭歷代皇帝就一直以羅馬帝國的正統繼承人自居,一直試圖收復失地,重新統一羅馬帝國,再現往日的輝煌。到公元6世紀時,一代雄主查士丁尼決定採取行動實現這一夢想。於是,查士丁尼於公元533年發動了對西地中海世界的征服戰爭。然而就在他橫掃北非、征服意大利,即將重現羅馬帝國輝煌的時候,一場空前規模的瘟疫卻不期而至,使東羅馬帝國的中興之夢變為泡影。因為鼠疫,勞動力,糧食和財政收入,兵源銳減,在這些的打擊下,前線軍隊的戰鬥力大減,進攻陷入了停滯。

在鼠疫期間,查士丁尼本人也突然身染此病,帝國前線的將軍們聽說皇帝病了,全然忘記了對皇帝的莊嚴承諾與誓言,基於羅馬帝國軍隊隨意處置皇帝的慣性,準備換掉皇帝,追隨者與反對者都露出了真實的面目。在這關鍵時機,查士丁尼的病又突然痊癒了,就像沒有人知道皇帝的病是如何發作的一樣,反叛者隨後受到了嚴厲處罰。


盤點歷史上的幾次大瘟疫,你知道幾個?

今天先更新到這吧! 有點累今天!明天繼續更新!

《頭條搜索:顧北奇聞異事收集所》:點點關注!萬分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