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9 孟浩然夜宿江邊,寫下了一首十分著名的五絕,末二句更是千古名句

孟浩然在唐玄宗開元十八年(730年)時,再次漫遊吳越等地,以便排遣仕途失意的悲憤之情,當孟浩然經過建德江(其實只是新安流經建德的一段江水)時,寫下了一首十分著名的羈旅之詩,這便是《宿建德江》。

孟浩然夜宿江邊,寫下了一首十分著名的五絕,末二句更是千古名句

孟浩然的這首詩,非常特別,它不以行船為背景,不以行人為背景,而是以小舟停泊岸邊夜宿江邊為背景,將一個“愁”字,以十分特別的筆觸,為我們呈現了出來。這首詩,是孟浩然最具代表性的五言絕句之一,無論是在選材還是在表現力上,都極具特色。我們先來看原詩: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詩的第一句,“移舟泊煙渚”交代背景,移舟便是使小舟靠岸的意思,泊,便是停船夜宿的意思,所以這句詩的意思是說,將小舟停靠在岸邊,準備在一個煙霧朦朧的綠洲邊夜宿一晚。這一句不僅是點題,也是為下文的寫景作鋪墊。

孟浩然夜宿江邊,寫下了一首十分著名的五絕,末二句更是千古名句

第二句,“日暮客愁新”,寫得非常有新意。日暮,是黃昏落日時,正因為日暮,所以詩人才會停舟、靠岸、夜宿,也因為日暮,江面上才會顯得煙霧濛濛的感覺,但是“日暮”為什麼會“客愁新”呢?它們之間有什麼聯繫?

這或許可以從《詩經·君子于役》中找到答案,其上半篇寫道:“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雞棲於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一位婦女,不知道丈夫的歸期,所以每當夕陽西下、雞鴨入舍、牛羊歸欄的時候,她都會更加思念自己的丈夫。孟浩然這裡當然不是想起了誰,而是在這日暮時分,驀然想起自己的羈旅人生,於是愁意頓生。

孟浩然夜宿江邊,寫下了一首十分著名的五絕,末二句更是千古名句

三、四句是一個對句,只有十個字,卻為我們十分形象地描寫了空曠寂寥的天地之間的景象,“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前一句寫日暮時分,天地一片蒼茫,放眼望去,遠處的天空比近處的樹木還要低;後一句寫夜色降臨,那高掛在天上的明月,倒映在澄澈的江水之中,彷彿就在小舟旁邊。“曠”與“天”,“清”與“月”,是相互存在、相互映襯的,讀之讓人欽佩詩人的用字能力,當真是貼切之極。

詩人在後兩句中描繪的景象,是那麼富有特色,這種大美的景象,估計也只有舟中的人才能領會到,而且必須是一位滿懷愁心的行舟人,因為這一輪明月、一片寂靜,正是詩人愁而未眠才欣賞到的。所以如此一來,詩人雖然沒有明寫愁,但是愁心已見,難怪沈德潛評價說:“下半寫景,而客愁自見”,此言不虛也。

孟浩然夜宿江邊,寫下了一首十分著名的五絕,末二句更是千古名句

但我覺得,孟浩然除了羈旅之愁以外,或許還有其他的感情。孟浩然曾經帶著滿懷才氣和一腔熱血,來到都城長安,可是輾轉多次,卻依然不能入仕,現在更是隻能流落吳越之間。所以,我覺得當詩人看著這一輪明月的時候,或許也會想到仕途的失意、理性的幻滅、人生的無奈吧!這種千愁萬緒紛至沓來,所以才令詩人久久不能入睡,詩人的心境,一定是惆悵無比的。

孟浩然的這首小詩,雖然只有短短四句二十字,但是卻將景與情、思與境,表現的淋漓盡致,讀來有一種渾然天成、淡中有味、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藝術美感!而“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也早已成為了傳唱不朽的千古名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