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堪比東野圭吾的天才作家,他的殺手系列席捲日本15年

在小說和電影中,殺手絕對算得上是個黃金行當。這群看著就不像好人的狠角色,總是拿著高額的報酬,裝備著一身頂級道具,上山下海,然後簡單輕鬆地完成一樁樁CASE。

不過,在大部分作品中間,殺手好像天生就得是“工具人”,他們必須冷酷、必須無情,即使是那個“不太冷”的殺手裡昂,也始終堅持著不苟言笑。


堪比東野圭吾的天才作家,他的殺手系列席捲日本15年

《這個殺手不太冷》

1

相比之下,在被譽為“天才作家”的伊坂幸太郎筆下,我們則似乎見到了更多不太一樣的殺手形象,他們雖然一個個下起手來也是心狠手辣,卻常常在不經意間展現出自己的細膩與溫柔——也正是由此,伊坂最終構建了一個與眾不同的“殺手江湖”。

從2004年到2017年,在14年的時間裡,伊坂先後寫作了“殺手三部曲”《殺手界》《疾風號》《恐妻家》,創作了一系列讓人印象深刻的殺手們。


堪比東野圭吾的天才作家,他的殺手系列席捲日本15年

“殺手三部曲”

《殺手界》以一場車禍為引子,用極具深度的故事揭露了日本社會的黑暗面。裡面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殺手:趁人在等紅燈時悄悄推上一把來製造車禍的“推手”,嬉皮笑臉卻把匕首玩得出神入化的“用刀高手”,以及不用開口,只要用眼睛盯著別人就可以把人逼死的“自殺手”等。


堪比東野圭吾的天才作家,他的殺手系列席捲日本15年


《疾風號》將舞臺放到新幹線上,讓形色各異的殺手在侷促的空間中上演一場堪比好萊塢大片的動作戲。其中,那對整天拌嘴吵架,性格完全相反卻配合默契無間的“水果兄弟”讓讀者又哭又笑。


堪比東野圭吾的天才作家,他的殺手系列席捲日本15年


到了《恐妻家》,伊坂幸太郎一舉打破了自己“不寫愛情故事”的承諾,創作了一個引得無數讀者拍手叫絕的“妻管嚴殺手”。除了是精彩的小說 ,這本書同時還是一本幽默實用的妻管嚴生存指南。淋漓盡致地展示了一個好丈夫、好父親溫柔而笨拙的愛。


堪比東野圭吾的天才作家,他的殺手系列席捲日本15年


2

伊坂的小說一直以來都以角色刻畫細膩著稱,“殺手三部曲”同樣如此。在這幾本小說中,作者常常只需要用幾處看似閒筆的描寫,就三兩下交代了一個冷血殺手背後扭曲的人生經歷,以及複雜的心理活動。

於是,當讀者在《殺手界》裡看到吊兒郎當的蟬,對著一盆子的蜆子喃喃自語的時候,或者是在《疾風號》裡突然看到那個成天唸叨著托馬斯小火車的檸檬,突然與木村袒露心聲的時候,我們往往很難對這些兇狠的殺手心懷恨意,而是難免生出幾分痛心。


堪比東野圭吾的天才作家,他的殺手系列席捲日本15年

《雛菊》

其實,倘若仔細想想,這實在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即使是殺手,不照樣也是人嗎?而只要是人,又怎麼可能真的擺脫情感的束縛呢?之所以大多數小說和電影裡的殺手都是一個樣子,不過是我們未曾走入那些人物的內心罷了。

很多時候,有限的敘述所能展現出來的,必定只是特定的刻板印象,而隱藏在其背後的真正的“人”,則往往為人忽略。可對於好的小說和電影而言,它一定可以帶領我們走進任何一個所謂“扁平人物”的複雜內心世界,展示出他的人性所在,透露他內心的柔軟之處。

從某種角度而言,這或許也正是小說和電影的意義所在,恰恰是虛構,它們才獲得了超越真實的力量,穿過蒼白的文字,喚起我們與他者的共鳴,令我們在驚愕中猛然驚醒,原來這個世界不止有我一個人,原來那些匆匆而過的陌生人也是鮮活的生命。


堪比東野圭吾的天才作家,他的殺手系列席捲日本15年

《healer》

3

《世說新語》的《傷逝篇》裡有段很有名的話:聖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鍾,正在我輩。

再想想“殺手三部曲”中那個幹了錯事卻拒不承認,反而一個勁兒地哼著“如果事故發生了,也別垂頭喪——氣呀——”的檸檬,或者是那個深夜下班回家不敢吵到老婆,只好偷偷吃魚肉香腸的兜,我們或許可以理解到,

伊坂幸太郎真正想要告訴我們的,也不過是人皆凡人,而情之所鍾,正在我輩的道理罷了。

伊坂幸太郎曾在他的小說裡說:小說改變不了世界,但也許能抵達至少一個人的心靈。可是反過來說,也許只要我們能通過小說抵達一個人,甚至是一個角色的心靈,小說其實也就改變了世界。


堪比東野圭吾的天才作家,他的殺手系列席捲日本15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