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解憂雜貨店:群體性的孤獨與迷茫

解憂雜貨店:群體性的孤獨與迷茫

幾個小時,翻完東野圭吾的暢銷書《解憂雜貨店》。

很簡單的一本書,讀來輕鬆,但結構很精巧。所有的人物在結尾時勾連成一張網絡,所有的故事都得到圓滿。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困境,那些艱難,慾望,糾結,迷茫,左右為難,聽起來都似曾相識。

因為作為讀者,我們每個人,何嘗不是在這萬丈紅塵的泥濘打滾?


書中,人們的第一重困境是,無人傾聽自己的痛苦。

在冷漠隔閡的社會氛圍中,每個人大抵都是孤獨的。當碰到某種實實在在的難事時,這種孤獨會被放到最大。

女運動員沒法向朋友訴說男友患癌的悲傷,克朗沒法向家人訴說對夢想的堅持,浩介沒法對朋友傾訴父母出逃的狼狽,晴美也無法從熟人那裡獲知自己何去何從。

他們都向一個陌生的老爺爺傾吐。雄治老爺爺的風格是:及時,耐心,真誠,有求必應,而且完全免費。

收到雄治的回信時,他們的第一反應都是驚喜和意外。這說明,他們已經孤獨很久了。

哪怕是那個捏造30個無厘頭問題的孩子,收到回信時也是感動的。他冷眼戲謔,惡意搞怪,收穫的卻是真誠而非套路。

在困境中,朋友,家人,愛人,也許誰都幫不了你。他們與你的生活絲縷交錯,難免因為自身的傾向和判斷影響你,讓你愈加迷茫。

孤獨,來源於無人傾訴和理解的無奈。彷彿在黑夜的曠野中獨身前行,你壯著膽子呼喊一聲,卻無人應答,耳邊只聽得風聲獵獵。

向陌生人傾訴可能是最可靠的,他置身事外,耐心傾聽,幫你分析形勢和自己的想法,不會因為自己的好惡隨便地判定你。

這恰好能給人以隱秘的安全感。雄治老爺爺正給了他們這種安全感。

通過人人喜愛的解憂雜貨店,東野圭吾揭開了現代社會繁華熱鬧的暗面:人人都是孤獨的,渴望被聆聽和回應。


他們的第二重困境是,在多種人生選擇中舉棋不定,左右為難。

月兔不知道該陪時日無多的男友,還是該繼續訓練參加奧運會;克朗不知道該繼續追逐音樂夢,還是認命回家繼承魚店;浩介不知道該陪父母出逃,還是獨自生活;懷上有婦之夫的孩子,未婚女子不知道該墮胎還是生下來;晴美不知道該繼續做陪酒女郎,還是找個人嫁了。

聽起來,每個都是非常糾結的命題。

不管是雄治的循循善誘,禮貌耐心,還是少年們的直接爽利,刻薄無情,其實,他們的話語都沒直接影響諮詢者的命運。

因為,這幾個人在諮詢的過程中,逐漸摸清了自己內心真實的需求和想法,不再向他人尋求答案。

比如,少年勸克朗繼承魚店,不要再發歌手夢,他還是在父親的呵斥之下回到了東京,為自己的夢想拼最後一把。

再比如,雄治老爺爺那麼苦口婆心地勸浩介跟父母待在一起,他還是獨自出走了。而且,多年以後,並不為此後悔。

東野圭吾想煲的雞湯是:傾聽自己的內心,遵循自己的真實需求,就是最好的選擇。


他們的第三重困境是,找不到自己生活的價值和意義。

向他人出謀劃策的人,恰恰是最孤獨的人,只不過他的迷茫在絞盡腦汁回信的過程中,和收到回信的那一剎那,被消解掉了。

最容易被讀者忽略的,是雄治老爺爺和三個少年的孤獨與迷茫。

雄治老爺爺喪偶獨居,子女遠離在外。獨自經營的雜貨店生意慘淡,財務陷於虧損。八十多歲的人,飽經風霜,本是雞皮鶴髮地在爐前歪斜著打盹的年紀。

但他偶然踏入諮詢的領地,收到那麼多陌生人的悲歡離合,人生困惑,為此夙興夜寐地思考和回覆,迸發出連子女都難以置信的活力。

當他為了未婚媽媽的死而糾結,懷疑自己回信的意義時,他的身體開始暮氣沉沉,散發死亡來臨的腐朽。

三個少年出身孤兒院,從小無人照料管束,連生存都要用盡全力。他們在偷竊的夜晚倉皇逃竄,卻闖入了時間停滯的解憂雜貨店。

也是回信。他們的言辭鋒利,毫不留情,但也被諮詢的人所感激,所回應。“連我們這樣的垃圾也能有……”,這樣低到塵埃裡的辛酸話語,是三個在殘酷社會里迷失自我的少年最真實的心聲。

當他們看到,自己指點的年輕女孩如今已成為公司CEO,那種突如其來的羞愧和衝擊盪滌了他們矛盾重重的心,讓他們敢於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洗心革面,重新開始。

不僅是邊緣群體,對每個人來說,被需要都是一種很重要的感覺,我們會從中看到自己存在的意義。每個人都需要投入社會,跟他人產生連接,找到自己的價值。

《解憂雜貨店》,一本現代人心理困境的寓言小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