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元聖”周公名言十一句,影響中國五千年之文明

“元聖”周公名言十一句,影響中國五千年之文明

周公旦,姬姓,名旦,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子、周武王姬發的同母弟。因采邑在周,故稱周公或周公旦。他是西周初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教育家,武王建周兩年後去世,周公當權攝政七年,奠定西周開國之國勢與一代之典章制度,推行禮樂教化,對後世幾千年的中華文明有著深遠的影響,其思想和言論多見於《尚書》。西漢名士賈誼評價周公說:黃帝之後,孔子之前,於中國有大關係者,周公一人而已。錢穆先生則認為,中國五千年之文明,影響最大的只有周公、孔子兩人,周公被後世尊為“元聖”和儒學先驅。


一、夫政不簡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歸之。


如果朝廷的規定搞得很複雜又損害百姓利益,那一定得不到百姓的擁護;只有簡明扼要又維護百姓利益,百姓才會擁護朝廷。



二、人無於水鑑,當於民鑑。


執政者不要用清水作鏡子,應當以人民作鏡子,聽取人民的呼聲。


三、克明德慎罰;不敢侮鰥寡,庸庸,祗祗,威威,顯民。


(希望你光大你逝去的父親文王的功德),能彰顯仁德、慎用刑罰;不能欺侮孤老、寡母,在人民面前平易、恭敬、謙虛。


四、父母勤勞稼穡,厥子乃不知稼穡之艱難。


父母辛勤耕種收穫,兒子們卻不知勞作的艱辛,貪圖享樂。形容先輩辛勤創業,而後輩不知基業來之不易,反而輕視先輩之辛勞。


“元聖”周公名言十一句,影響中國五千年之文明


五、君子所,其無逸。

做君主的自始就不該貪圖安逸。


七、王應保殷民,亦惟助王宅天命,作新民。

受周王之命去保護殷民,也就是協助周王根據上天之命,革新改造殷民。所謂“作新民”,就是要使殷之遺民、頑民不只不反對周朝,而且要支持周朝,甚至接受周人的思想觀念,成為周王朝建設發展事業的忠實分子,成為周民。


八、無彝酒;越庶國:飲惟祀,德將無醉。不要經常飲酒。並告誡在諸侯國任職的子孫:只有祭祀時才可以飲酒,要用道德來約束自己,不要喝醉了。



九、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藝,能事鬼神。


我(周公)仁能順父,多材多藝,能侍奉鬼神。


“元聖”周公名言十一句,影響中國五千年之文明


十、已!予惟小子,若涉淵水。

唉,我處理政務像渡過深淵一樣。比喻處境艱險。


十一、若保赤子,惟民其康乂


要像保育子女那樣保育百姓,以使百姓康樂安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