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多事之秋 國債高歌猛進

疫情有在全球蔓延的趨勢,OPEC+沒有延長減產期限導致油價暴跌,在避險情緒的作用下,國債漲勢將延續。

全球經濟增速下調

雖然中國新冠肺炎疫情已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2月底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在韓國、日本、意大利和伊朗快速蔓延,並且有向歐洲乃至全球蔓延的趨勢。截至北京時間6日17時,中國境外新冠肺炎病例達到17481例,死亡病例達到335例。疫情目前已經席捲了全球80多個國家,全球三大經濟圈北美地區、東亞地區、西歐地區都是疫情的重災區。除了中國之外,國際疫情較嚴重的國家開始採取人員隔離和限制生產的措施,這對經濟勢必會產生不利影響。市場對未來全球經濟下行的擔憂不斷加劇,歐美股市均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跌。經合組織下調今年全球經濟增速預期,認為今年全球經濟樂觀的情況下能夠實現2.4%的增長;如果疫情持續的時間更長,則經濟增長要下滑至1.5%,較去年年底2.9%的預期出現了明顯的下降。部分經濟學家甚至認為今年全球經濟或出現負增長,固收資產的避險需求將隨之上升。

油價驚現“黑色星期五”

受全球經濟增速下滑的影響,原油需求增速下滑,加之美國原油產量不斷創出歷史新高,全球原油供應呈現過剩的態勢。OPEC2月月報預估,2020年全球原油需求量為10073萬桶/日,非OPEC供應為7143萬桶/日,則OPEC原油產量為2930萬桶/日才能使全球原油供需實現平衡。2月份的月報沒有考慮到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因此全球供應過剩要更為嚴重。這就要求OPEC不僅要延長原本3月底到期的減產協議,並且要加大減產力度。

但是在3月6日的OPEC+部長級會議上,減產協議最終沒有達成,這意味著4月份OPEC+將解除減產限制。此消彼長,全球原油供大於求的格局將快速加劇,受此影響上週五國際原油期貨跌幅接近10%,這將引發後續全球大宗商品的進一步下跌。在風險資產上流出的資金將尋找避險渠道,這對於國債將形成支撐。

寬鬆流動性格局不變

經歷一系列政策組合拳後,近期我國央行的貨幣政策趨於穩定,暫停了逆回購和中期借貸便利的操作。但是,受之前政策的影響,市場的利率仍然呈現不斷下滑的態勢,固收資產的優勢得以顯現。與此同時,上週美聯儲下調了聯邦儲備目標利率,這使得國內後期貨幣政策空間放大,有助於進一步壓低融資成本刺激經濟。因此,雖然近期央行沒有相關的貨幣政策出臺,但是整體環境仍然利於國債價格上升。

後市預測

目前,影響國債期貨價格的是避險情緒。一方面受疫情持續擴散的影響,全球經濟面臨下滑。另一方面,OPEC沒有如預期延長減產期限,引發市場恐慌,原油暴跌將進一步刺激市場的避險需求。不僅如此,目前的市場利率偏低,國債的優勢凸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認為國債期貨仍然是近期最好的投資選擇,價格上漲的趨勢有望延續,建議多單繼續持有。 (作者單位:廣匯能源)

本文源自期貨日報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