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長期持有銀行股,吃分紅可行嗎?你怎麼看?

甄梓龍O


中國資本市場股市上有30多家銀行股。根據行業特點分類是四大類:一是國有商業銀行(主要指工農建中交行);二是國家股份制商業銀行;三是區域商業銀行;四是農商行。

應該講能夠上市的銀行股都是國家金融的骨幹企業。

第一,特別是五大商業銀行業務領域與業務範圍更是非常的廣泛。分支機構遍佈全國,有的還在國外設立分支機構。經過國家成立的資產管理公司,買斷其不良資產。讓五大銀行輕裝上陣,無論是業務規模與效益都是非常穩定的,且分紅大多數都採取現金分紅,股息率一般在2%~4%之間。市盈率在10倍左右。股本在2000億左右,最多的是工行與農行。

第二,國家股份制銀行。這部分銀行大多數是改革開放後成立的,歷史包袱沒有。是新型的商業銀行,起點高,無論是人員,還是理念,機制,薪酬等有著明顯的現代商業銀行的理念與手段。其中大多數也是全國佈局至少是省會等中心城市設立分支機構。股本在300~1000億以內。

第三,區域商業銀行。這部分銀行大多數都是原來的城市商業銀行,地方政府財政資金參與的比較多。對於當地地方政府的項目支持與合作的多,加上與地方中小企業聯繫合作密切。股本一般在150億以內。

第四,農商行。這部分多數是每個行政區域農村信用社等商業銀行改制而組建的現代銀行。區域特點與農村農業畜牧業糧食小微企業等聯繫密切。股本在100億以內。

從業務範圍與服務的對象,股本越大的銀行資金實力會更強,銀行監管指標容易實現。不良資產少,效益穩定,但是股本擴張能力相對較差。

從全國區域股份制銀行看,這些銀行起點高多數在中心城市,服務對象多數屬於強強聯手與合作。有些業績非常突出,股本擴張能力在前幾年多數得到大的擴張。分紅除了現金外送股配股容易得到證監會批准。

區域商業銀行服務對象多數是所在城市政府聯繫合作較多,特別是當地中小企業合作密切。也比較容易實現銀行業管理指標的目標。股本擴張能力比較強。現金分紅比五大銀行相比稍差。

農商行,這部分上市銀行,與上述銀行相比實力與服務對象,容易受到天氣疫情等影響。效益不是很穩定。接觸的小微企業抗市場風險能力差。股本擴張能力也有極大的要求。但是會受到銀行監管部門指標要求的限制。

通過上面分析,如果要追求現金分紅與業績穩定,就選擇五大商業銀行。綜合收益選擇全國股份制銀行,特別是招商銀行與浦發銀行分紅與股本擴張能力要好一些。區域商業銀行也是當地重要的金融企業與地方經濟有力支撐,股本擴張能力具有實質性優勢,特別是近幾年上市還沒有股本擴張的區域商業是最容易實現效益的銀行。農商行剛剛上市有待進一步觀察。



時剛軍


可以吧!

說說我一個同事的投資理念,就是買銀行股,他買的銀行股大概是三塊多一股,每股每年分紅一毛八,仔細算一下,一年分紅比我存銀行要多賺太多。

偏偏他還會賺差價做空的本領,每年下來,10萬塊錢投進去,在熊市的情況下總有10萬的進賬,因為持有10萬塊錢的股票還可以打新,他打新也賺了不少,他樂此不疲,每天都會關注股市,每月都會做一次差價,低買高賣,總是把成本控制的很低,收穫頗豐,並且他還能夠做到不急於操作,總是能穩住性子去等待自己的想買或者想賣的點。

其實,炒股以來,看他的操作和選股,我也收到了很多知識,之前喜歡快進快出,現在喜歡做空。真的比以往要有不錯的收益,當然,新手就不要嘗試著去做短線了,選一支銀行股,持有幾年,一定會有不錯的收益。



我是大雁你是誰


大家好!我2010年金融專業碩士畢業以後,一直在銀行工作,我自己也投資銀行股。我認為,長期持有銀行股,吃分紅可行。下面,我將詳細闡述我認為可行的3點原因,以及這麼做的3個注意事項。

原因1:上市銀行普遍具有長期的、良好的現金分紅記錄。

我統計了A股2010年(含)以前上市的16家銀行,過去10年的分紅次數,詳見下表: 從上表可以看出,在16家銀行中,有13家銀行連續10年進行了現金分紅,佔比高達81.25%。

對於另外3家沒有連續10年進行分紅的銀行,我查了一下未分紅年份的銀行年報。南京銀行2014年未進行現金分紅,原因是為不影響定向增發的進度。中信銀行2010年、2014年兩年未進行現金分紅,原因分別是不影響定向增發和配股發行的進度。

平安銀行(當時的深圳發展銀行)在2009-2011年未進行現金分紅。在這3年間,發生了一件當時震驚金融業的“蛇吞象”事件。2009年末,平安銀行的資產規模為2207億元,當時深圳發展銀行的資產規模為5878億元。藉助平安集團的力量,平安銀行合併了當時規模是其2.66倍的深圳發展銀行。平安銀行(當時的深圳發展銀行)2009-2011年未進行分紅,跟這一起收購案有很大的關係。2012年,深圳發展銀行和平安銀行正式合併為一家銀行後,平安銀行已連續7年進行了現金分紅。

2016年開始,先後又有16家銀行登陸A股。這些銀行上市後,基本上每年都會進行現金分紅。

總的來說,上市銀行普遍具有長期的、良好的現金分紅記錄。

原因2:大部分上市銀行現金分紅的力度較大。以5月29日收盤價計算,有11家銀行的股息率高於4%。

2018年度,A股32家上市銀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共計14893億元,計劃現金分紅金額合計4204億元,現金分紅比例為28%。換句話說,這些上市銀行計劃將2018年賺到的錢,拿出28%出來,分給普通股股東。

具體來看,20家上市銀行現金分紅方式在當年度利潤分配中的比例高於25%,5家銀行的比例在25%-20%之間,僅有7家銀行這一指標的數字低於20%。總的來說,大部分上市銀行現金分紅的力度還是比較大的。

我統計了一下A股32家上市銀行的股息率,以2018年度的稅前每股股利和5月29日的收盤價計算,共有14家銀行的股息率在3.9%以上,其中有11家銀行的股息率高於4%。

4%的股息率是什麼水平呢? 2019年第三期儲蓄國債,期限3年,票面年利率4.00%;第四期國債期限5年,票面年利率4.27%。4%的股息率,相當於3年期國債的收益水平。大家可能會想,國債是保本保收益的,上市銀行的分紅水平能保證嗎?

原因3:A股上市銀行都屬於各類銀行中的頭部機構,大多具有良好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未來繼續維持高分紅的可能性很大。

截至2018年末,我國共有各種類型的銀行4000多家,而已經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銀行才32家,佔比不到1%。這32家上市銀行,不管是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還是農村商業銀行,都屬於該類型銀行中的頭部機構,基本都有規範的公司治理結構、優秀的人才隊伍、良好的業務基礎、較強的科技實力和不錯的競爭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都比較強。

隨著時間的推移,估計有些經營不善的銀行會被淘汰或者被兼併重組。但銀行業作為一個古老的行業,還將長期存在下去。根據“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馬太效應,這個行業裡的大部分頭部機構不僅會長期活下去,還會活得很好,未來繼續維持高分紅的可能性也很大。

基於上述3點原因,我認為長期持有銀行股,吃分紅可行。但是,如果想這麼做,有3點需要注意:

1、並非所有上市銀行都適合“吃分紅”策略。

如上文所述,以2018年度的稅前每股股利和5月29日的收盤價計算,共有14家銀行的股息率在3.9%以上,其中有11家銀行的股息率高於4%。與此同時,也有7家銀行的股息率不足2%,這7家銀行顯然就不適合“吃分紅“的投資策略。

2、股息率是相對而言的,投資者需關注建倉時機和持倉成本。

由於每個投資者的買入時間和持倉成本不一樣,所以每個人實際的股息率也存在很大差異。比如說,在去年股市異常低迷時買入銀行股的投資人,實際股息率會高達5%,甚至6%以上。而在今年年初股市紅火的時候,買入銀行股的投資人,實際股息率則會低不少。

所以,如果想採用“吃分紅“的投資策略,就需要關注建倉時機,儘量降低持倉成本。

3、長期持有銀行股,需要足夠的定力和耐心。

正像股神巴菲特說的:“沒有多少人願意慢慢變得富有。“在去年股市異常低迷時,很多持有銀行股的股民,心態應該會比較好,因為銀行股原本就估值低,抗跌能力強。

但是,在今年前一段時間股市紅火的時候,估計不少股民就拿不住銀行股了。每天看著大量股票漲停,而自己持有的銀行股卻漲得很慢,有些股民心裡很不是滋味,進而選擇賣出手中的銀行股,轉而去追市場熱點了。所以說,長期持有銀行股,需要有足夠的定力和耐心才行。一些性子比較急的股民朋友,可能就不適合長期持有銀行股,吃分紅的策略。

最後總結一下,我認為長期持有銀行股,吃分紅可行。原因有三個:首先,上市銀行普遍具有長期的、良好的現金分紅記錄。其次,大部分上市銀行現金分紅的力度較大。以5月29日收盤價計算,有11家銀行的股息率高於4%。第三,A股上市銀行都屬於各類銀行中的頭部機構,大多具有良好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未來繼續維持高分紅的可能性大。

另外,如果想採用長期持有銀行股,吃分紅,需要注意以下3點:

1、並非所有上市銀行都適合“吃分紅”策略。

2、股息率是相對而言的,投資者需關注建倉時機和持倉成本。

3、長期持有銀行股,需要足夠的定力和耐心。

歡迎關注《小錢說金融》,獲取更多金融常識。


小錢說金融


非常可行!非常明智!

現在就買入銀行股,最好是四大行的股票。以農業銀行和中國銀行的股票為好。現在買入的話,農行和中行都不到4元錢,每年0.18元左右的分紅,大概4.5%以上的股息率。已經是非常好的股息收入水平了。

買入銀行股,最好是長期持有。持有一年以上,再賣出是不扣股息稅的。如果是1年以內賣出的話,是要扣股息稅的。

買入銀行股,現在的股價已經是比淨資產低不少了。而銀行股每年淨資產都會增加不少的。比如農行,每年利潤每股0.56元,分紅0.18元之後,其他0.38元就進入了淨資產裡面了。因此,銀行股每年淨資產增長不少的。

銀行股每年利潤的增加和淨資產的增長,肯定會抬高銀行股的股價的。因此,每年銀行股都會隨著淨資產的增長和利潤的增長,股價也會有所增長的。每年股價增長幅度估計平均要達到10%左右。也就是7年左右,現在買入堅定持有的銀行股大概率翻翻。


綜上所述,現在買入四大行銀行股,特別是農行和中行,股價低於淨資產很多,股息率達到了4.5%以上,每年淨資產都會增長10%左右。因此,長期持有一般情況下是不會虧損的,每年可以分紅4.5%以上,持有7年左右股價大概率翻翻。

多謝閱讀!


睿思天下


沒問題啊!我剛查了一下,民生銀行最近的股息率是5.61%。

也就是說,你在一年前投入1萬元,現在能收到561塊股息,這比很多銀行理財的收益都高了!

而且,相比一些新興行業,銀行賺錢也更穩定,股息率越高,我們能拿到的分紅越多。

有不少銀行的股息率都超過了5%:

如果你有一筆閒錢,買入銀行股長期持有,既可以每年拿股息,本金也不會出現大幅縮水,還挺好的。


一朵同學


長期持有銀行股,吃分紅,這個策略也是可以的。但這裡邊有三個要點:

第一個要點,一定要選擇權重藍籌銀行股,權重藍籌銀行股的市盈率比較低,股價波動比較小,無論市場是處於熊市還是調整,股價都相對保持穩定,而且大銀行的業績是有保證的,能夠保證你分紅的收益。而對於一些小銀行股尤其是次新銀行股,裡面炒作的氛圍比較濃厚,股價波動比較劇烈,不適合長期持有。


第二個要點,你的資金量一定要足夠的大。長期持有銀行股,靠分紅獲取穩定的收益,持股的資金量一定要相對大一些,一般都應該在500萬以上,如果你的資金量過少,那麼你持有權重藍籌銀行股分紅,資金的使用效率非常低,有的時候就是得不償失。

第三個要點,這個策略一般是與熊市階段。也就是說市場處於熊市調整期間,股指處於下降通道,市場的交易機會並不多,那麼這個時候是以採取這種保守的策略。如果市場處於牛市階段,則一定要選擇更加激進的交易策,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資金的使用效率。

綜上,這個策略在邏輯上是沒毛病的,但要擇時擇勢去執行,不能機械的去操作。


小散李大鵬


可行。非常可行。但是你需要有兩個條件:

1年輕

現在的價格買入銀行股,分紅率在3.5%左右。我們假設每年銀行都能保持這樣的分紅幅度。且不考慮股票的漲跌。那麼你大約需要30年才能通過分紅收回投入。如果你現在50歲,那麼就對不起了,搞不好你只能當遺產方給子孫了。你需要長壽,才能享受了你的投資果實。所以買銀行股要從年經時開始,最好是30多歲以前就買銀行股。

2耐心

由於只有投資大型銀行的股票才能獲得穩定的分紅,但是大型銀行大多已進人公司的成熟期。其業務穩健,卻業績增長緩慢。股價也大多上漲吃力。以4%以下的分紅率,想收回投入成本需要等30年左右!這麼漫長的等待,這種耐心絕不是普通人所具備。

所以買銀行股並不適合所有人。人們在買銀行股之前要想下自己真的具有上面兩個條件嗎?


孟可的思想空間


個人認為這個方法非常可行,為什麼這樣說,我們來看一下部分銀行在2017年的股息率:

建設銀行,股息率4.12%

工商銀行,股息率4.24%

農業銀行,股息率4.74%

中國銀行,股息率4.70%

交通銀行,股息率4.79%

光大銀行,股息率4.73%

中信銀行,股息率4.18%

招商銀行,股息率2.93%

可以看出,上面這些銀行的股息率大部分比三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還高,如果你只是想拿利息的話,買銀行股確實不錯,而且買銀行股還有以下幾個好處:

1、可以申購新股:

我們知道現在打新股必須持有一定的市值,那麼,你持有銀行股的話,每年不僅可以分紅賺股息,還能每天不斷地申購新股,現在每個星期都發行兩三隻新股,每個星期都申購總能中一兩次,只要能中一次,那新股賺的錢可以頂你好幾年的股息了。

2、銀行股波動小,風險小:

像四大行他們盤子很大,每天的波動很小,即便是遇到熊市,銀行股也非常抗跌,而且幾乎沒有退市風險,你要是買其他股票,雖然也能賺股息,但是如果遇到黑天鵝,可能有退市風險,所以,如果你只是想賺股息的話,買銀行股比較合適。

3、股價上漲還能賺價差:

買銀行股除了能賺股息之外,如果你買入之後,股價上漲了,你還能賣出賺錢,即便是跌了,也可以持有等分紅!

不過,需要提醒的是,由於銀行大部分時間波動都不大,非常考驗人的耐性,如果你是喜歡天天做交易的人,那銀行股可能不適合你,如果你把它當做銀行定期來存的話,不介意它的漲跌,那可以持有銀行股,否則的話,可能會徒勞無功!

以上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K濤資本


長期持有高股息率的銀行股吃分紅是沒有問題的,妥妥的穩賺,以民生銀行為例,2000年底上市,至今分紅次數24次,分紅總金額800多億,股息率5%,比存銀行划算,碰到大牛市還能有股票大福上漲的收益。




在路上1234


大家好,我是投資小諸葛,專業投資十多年!長期持有銀行股我個人覺得是個不錯的選擇,至少比放銀行收益高一點,可以相互對比一下。拿建設銀行為例。

假如你有10萬資金,放銀行5年有多少錢

如上圖,利率用的是2017年的利率,可能會有誤差,但是相差也不大,10萬資金存在建設銀行,5年後到手113750,賺了13750元人民幣。

持有建行5年,吃分紅能拿多少錢

2013年建行價格是3元附近,10萬元可以購買33000股附近,從2014年分紅開始算(要記住一點的就是,超過一年持有是不扣稅的)

因為建行每年分紅基本在3元附近,取個最低值2.75,而就算是最低值,每10股派2.75元,33000股每年也有9075元,而5年則有4萬5000元。並且這是不計算價差的情況下。

存在建設銀行5年你只有13750元,而買入建設銀行長期持有吃分紅,你5年後都有45000元,從利潤方面來說,我認為買入銀行股長期持有,吃分紅是可行的。

有不同意見或者補充的朋友可以在評論區回覆,喜歡筆者回答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點個贊,希望與各位股友一起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