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1 厲害!幾千年前,老祖宗已有防疫情的措施,秦國甚至列入了法律


厲害!幾千年前,老祖宗已有防疫情的措施,秦國甚至列入了法律

圖1 武漢新型冠狀病毒電鏡照片

傳染病,古來有之,我國最早關於傳染病的記載可以追溯到《山海經》。《山海經▪東山經》中說:葛山有澧(li)水,東流注入餘澤,其中多珠鱉魚,“食之無癘”。這裡的“癘”是指瘤型麻風病,湖北省東南鄂州市境內有葛山,不知道是否是同一座山。麻風病是一種傳染性很強的傳染病,瘤型麻風病是其中一種。這大概是中國最早的記錄傳染病並尋找傳染病藥物的一種嘗試。

當人們了接觸傳染病人而自己抵抗力較弱時,很容易被傳染,因此,必須及時把病人隔離,現在的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就是這樣做的,我們的祖先很早以前就注意到這一點。秦國的法律《秦律》已經規定:鄉官在鄉里發現麻風病人必須向官府報告,由官府派醫生檢查證實後採取措施。

例如,《秦治獄案例》有一條“癘”說:某裡的裡典(鄉官)甲帶同里人丙前來,報告說:懷疑丙患有麻風病。詢問丙,丙說:頭瘡三年,眉毛脫落,不止何病。接著就命令醫生丁診斷,丁根據症狀,診斷為麻風病。按照《秦律》,麻風病患者必須遷到政府設置的“癘遷所”實行隔離。

現在,我們遵循著祖先的程序:首先,根據症狀確診是否是傳染病患者,如果確診,則進行隔離,而後集中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