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逃亡33年的凶手被意外發現,藏身地點讓人瞠目,檢察官:不會判刑

19世紀末20世紀初,刑偵技術中就已經用上了指紋分類系統,後來又發明了自動指紋識別系統,大大增加了破案的科技含量,1984年,DNA技術開始被用於刑偵,後隨著第一個國家級DNA數據庫被建成且完善,這項技術並在全世界範圍內迅速發展。

逃亡33年的兇手被意外發現,藏身地點讓人瞠目,檢察官:不會判刑


在韓國史上,“韓國華城連環殺人案”是一樁性質極其惡劣、影響極其廣泛的案件,自1986年到1991年間,在韓國京畿道華城市太安鎮一帶,先後有10名女性被害,遇害人中最大的年齡有71歲,最小的年齡是14歲,其中唯一的倖存者是一名13歲的學生。

逃亡33年的兇手被意外發現,藏身地點讓人瞠目,檢察官:不會判刑


通過倖存的受害者的口供,警方推測出兇手的年齡大概是20多歲,身高應該在165到170釐米,身材偏胖,而從兇手殺害被害人的手法推測出兇手在犯罪時很可能沒有罪惡感,反而是享受,讓人感到毛骨悚然。

逃亡33年的兇手被意外發現,藏身地點讓人瞠目,檢察官:不會判刑


為了順利破案,韓國先後投入了近205萬的警力,是韓國有史以來警方動員人員最多的案件,共調查了嫌疑犯和證人21280人,有40116人接受了指紋鑑定,另外有570人和180人分別接受了遺傳基因鑑定和毛髮鑑定,調查記錄都裝了5個大塑料袋。

逃亡33年的兇手被意外發現,藏身地點讓人瞠目,檢察官:不會判刑


不過雖然韓國警方投入了這麼多,但警方依然連兇手的樣貌都不一樣,這起連環案件也讓韓國社會蒙上了一層陰影,許多韓國女性都非常擔心自己將會成為下一個受害者。

也正是因為案件的重大性和國民的關注程度,因此韓國警方和檢察機關決定,永久保留這起案件的調查記錄,他們相信將來某一天一定能夠將兇手繩之於法另外連環案件的第九起和第十起,韓國委託裡日本對兇手的精液進行了DNA鑑定,韓國的DNA鑑定法也是這個時候開始引入。

逃亡33年的兇手被意外發現,藏身地點讓人瞠目,檢察官:不會判刑


到2006年4月,“韓國華城連環殺人案”中的第十起事件的15年的上訴時即將效宣告終結,兇手卻依然逍遙法外,因此韓國社會再次掀起了延長重大犯罪的上訴時效的爭議,不過一直到2015年,韓國國會以199票贊成、0反對票廢除了現行的25年殺人犯罪公訴時效。

逃亡33年的兇手被意外發現,藏身地點讓人瞠目,檢察官:不會判刑


但“韓國華城連環殺人案”的兇手直到2019年9月才被意外發現,藏身地點讓人瞠目結舌,當時韓國正在完善國家級DNA數據庫,經過DNA技術發現曾因殺害妻妹而被捕、正在釜山監獄服刑的李春在(音)的DNA與33年前連環殺人案兇手的DNA高度吻合,從而確定該名犯人就是讓韓國民眾恐懼了多年的兇手。

據說李春在服刑期間表現良好,當得知是他就是33年前連環案的真正凶手時,不少人都感到不可思議,但李春在也承認了自己的罪行。

逃亡33年的兇手被意外發現,藏身地點讓人瞠目,檢察官:不會判刑


然而由於“韓國華城連環殺人案”案件的特殊性,法律也是人們堅守的最後一道防線,是不容置疑的,因此韓國檢察官認為兇手即使被確認,但不會被判刑,目前韓國民眾強烈要求警方公佈犯人的信息,警方表示正在認真討論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