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宋朝的農夫與蛇,背信棄義的蒲氏一族,終被朱元璋所懲罰

中華文明發展歷經上下五千年,戰爭一直如影隨形。在一次次的戰爭過程中,往往都會湧現出一批批可歌可泣的衛國英雄,而與之相對的

也會出現一些,為了滿足個人私慾而背主賣國的漢奸佞臣。而這些漢奸中則有一人在南宋滅亡的過程中,犯下了滔天罪行,不僅佔據泉州投靠蒙古,還將有恩於他的南宋福建皇室數萬人屠殺殆盡,這人就是擔任南宋泉州市舶司三十年,並以此發家的蒲壽庚。鑑於蒲壽庚的惡行,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便下令將“蒲氏”一族指為“餘孽”,全部充軍禁錮,並被要求不得讀書,“世世無得登仕籍”。

宋朝的農夫與蛇,背信棄義的蒲氏一族,終被朱元璋所懲罰

外來番民,靠南宋海上絲綢之路發家

話說蒲氏不是漢人,他們的祖籍也並不在泉州,但他們的家族卻真的是靠著南宋的支持逐漸發展壯大起來的。原來隨著宋朝經濟的極度繁榮,大量阿拉伯商人隨著繁榮的海上絲綢之路開始來到中國尋求商機及發展機會。蒲氏的先祖先是到了東南亞的占城發展,後來又來到南宋的廣州經營海貿,進而成為一方富賈,但是到了南宋中後期,蒲氏由於各方面的原因在廣州的發展每況愈下,逐漸難以支撐,蒲壽庚的父親蒲開宗便由廣州舉家遷徙到了當時南宋最為重要的海港泉州,憑藉著泉州地處東南沿海中心節點的優越地理位置,以及背靠香料、絲綢、茶葉等資源產地的得天獨厚優勢,將蒲氏海貿生意逐漸做大。

期間蒲開宗更是於南宋嘉泰四年(1204年)成為泉州安溪主簿,紹定六年(1233年)南宋朝廷為鼓勵蒲氏一族繼續發展海外貿易,賜予蒲開宗“承節郎”官銜。其後其子蒲壽庚更是於南宋淳祐十年被南宋朝廷提任泉州市舶司,並開啟了三十年之久的泉州市舶司掌控歷史,期間官商身份結合的蒲壽庚,憑藉著掌控泉州市舶司的權力,開始更大規模地開展香料貿易,並通過各種合法與非法手段攫取利益,不斷增加泉州蒲氏的財富。

宋朝的農夫與蛇,背信棄義的蒲氏一族,終被朱元璋所懲罰

在蒲壽庚壟斷泉州香料海外貿易的近30年時間裡,他“以善賈往來海上,致產鉅萬,家僮數千”成為泉州鉅富,其用於海貿的商船就多達400餘艘在1973年,在後渚港發掘出的一艘與蒲家香業有密切聯繫的南宋遠洋貨船就發現,船上所運載香料十分豐富,有沉香、乳香、龍涎香、降真香、檀香、胡椒等。單從這些運載的香料價值就可推算出泉州蒲氏一族的海貿及經濟實力極強。

實力膨脹,掌控泉州

蒲氏一族得到南宋的政策扶持之後,實力逐漸壯大,但僅僅獲得經濟實力,根本無法滿足他們貪婪的胃口。於是他們逐漸將自己的影響力擴展到整個泉州港甚至於整個福建及東南沿海地區。

期間蒲氏憑藉自身強大的貿易網絡,更是從阿拉伯地區引入大量裝備阿拉伯馬的阿拉伯武士及非洲黑奴組建完全忠於自己的僱傭軍——“亦思巴奚軍”。如果可以蒲氏希望這種狀態能夠持續下去,而泉州則必然成為他們心中的自治領地。

宋朝的農夫與蛇,背信棄義的蒲氏一族,終被朱元璋所懲罰

但這一情況隨著南宋與蒙古的戰爭局勢急轉直下開始出現轉變。

南宋皇室南逃,蒲氏緊閉泉州大門叛投蒙古,背主賣國屠皇室

當南宋皇室在太后謝道清投降蒙古之後,張世傑奉益王、衛王南逃組織小朝廷抵抗元軍南下。當他們抵達泉州時,原本滿心期許能夠在泉州憑藉泉州的軍事及經濟實力固守福建的他們,得到的卻是蒲壽庚只承認投降蒙古的謝太后以及宋恭帝,緊閉泉州大門,迫使南宋流亡小朝廷不得不拖著疲憊的身軀繼續向廣東而去,最終在崖山滅亡,自此

“崖山之後無中國”,中華民族的法統傳承出現了第一次斷代。

宋朝的農夫與蛇,背信棄義的蒲氏一族,終被朱元璋所懲罰

在蒲壽庚拒絕張世傑等人以泉州為依託抵抗蒙古之後,就已經將自己宋朝臣子的偽裝完全撕去,他在蒙古大軍到來之前,將泉州及泉州周邊地區原宋朝皇室成員完全屠殺,作為自己成為蒙古一員的投名狀,完全沒有想過,如果不是宋朝皇室的支持,蒲氏一族的財富和地位是如何得來的。

但是蒲氏在元朝的好日子其實並沒有持續太久,對於不擅貿易的蒙古人來說,他們看中的是泉州港口貿易的利潤,於是蒲氏一族暫時得以繼續在泉州過著他們土皇帝一般的好日子

但是這種情況在元朝末年也開始發生變化,由於蒲氏一族隨著宋滅之後的幾十年發展實力越發強大,隨著元朝對地方的控制逐漸出現不穩,蒲氏一族開始打算學習蒲壽庚在宋末的做法,割據泉州,待價而沽。

宋朝的農夫與蛇,背信棄義的蒲氏一族,終被朱元璋所懲罰

1362年至1366年間,蒲氏一族以自身僱傭軍“亦思巴奚軍”為主發動叛亂,企圖割據泉州自守。但這一次他們被元朝陳友定的大軍直接剿滅,由於泉州地區民眾大多備受蒲氏家族的壓榨和“亦思巴奚戰亂”的蹂躪,在平叛戰爭中和亂定之後,激起民族復仇情緒,致使許多在泉州的阿拉伯、波斯的商人、不法傳教士和暴徒被屠殺。

結語

雖然蒲氏一族在明朝建立之前,就由於發動叛亂被元朝所剿滅,但仍有部分蒲氏族人活了下來,等到明朝建立之後,朱元璋面對如此背信棄義、斷絕華夏傳承的蒲氏一族更是毫不手軟,直接下令將“蒲氏”一族指為“餘孽”,全部充軍禁錮,並被要求不得讀書,“世世無得登仕籍”。以此將蒲氏一族永遠鎮壓成為最底層罪民,以報蒲氏一族背信棄義,助元滅宋禍亂華夏之仇,希冀不再出現農夫與蛇的悲劇發生這也或許就是對賣主求榮,背叛國家之人最好的懲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