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亞歷山大與希臘化時代三:希臘化文明對羅馬和帕提亞波斯的影響

前言:公元前1世紀,曾經主導歐亞大片土地的希臘化文明正面臨嚴峻的危機:在西邊,新興的羅馬共和國已經征服了歐洲北非大片土地,包括意大利半島、迦太基、西西里、巴爾幹半島、小亞細亞等,並向托勒密埃及和塞琉古王國步步進逼。


亞歷山大與希臘化時代三:希臘化文明對羅馬和帕提亞波斯的影響

羅馬共和國的擴展

在東邊,中亞新興的帕提亞王朝擊敗了搖搖欲墜的塞琉古帝國,將後者逐出中亞和伊朗高原,到了公元前87年,塞琉古甚至失去美索不達米亞的核心領土,勢力範圍縮減至地中海東岸一小片狹窄的領土。

公元前63年,塞琉古領土完全被羅馬共和國吞併,而公元前30年,托勒密埃及的最後一任女王克麗奧佩脫拉七世,即歷史上有名的「埃及妖后」自殺身亡,埃及正式成為羅馬共和國的一部分,歷史學界普遍認為,這件事代表住希臘化時代的結束。

然而,希臘化文明是不是就這樣隨希臘化時代的結束而壽終正寢了呢?

歷史記載讓我們知道,希臘化文明的影響力並沒有隨住埃及妖后的死而消失,相反,希臘文化在托勒密王朝以及塞琉古王朝滅亡後的好多個世紀,仍然深刻地影響了歐亞非好多不同的文明和國家,並深遠影響世界格局好長一段時間。

在《亞歷山大與希臘化時代》的第三篇文章中,小巖仍舊會簡短介紹希臘化文明對地中海世界、美索不達米亞、波斯、中亞、印度甚至中國的影響。

我們先從希臘化國家的直接繼承者:羅馬同帕提亞波斯開始,講述希臘文化對這兩個國家文化組成的意義。



希臘化文明對羅馬帝國的影響

公元前30年,羅馬征服托勒密埃及,成為歐洲、北非、以及地中海東岸無可置疑的霸主,然而羅馬的文明和文化,其實從很早就已經受比其擁有更久遠歷史的希臘文化所影響。

羅馬所用的拉丁字母,其起源於意大利南部希臘殖民地所用的優卑亞字母,是希臘字母的其中一種。

羅馬多神教所崇拜的神明,很多也都源於希臘,例如朱比特源於宙斯,愛神維納斯源於阿芙蘿黛蒂。


亞歷山大與希臘化時代三:希臘化文明對羅馬和帕提亞波斯的影響

位於羅馬市中心的古羅馬廣場,羅馬文化各方面均受希臘化文明影響

而羅馬最早的法律十二銅表法,正正就是羅馬在公元前450年派人到希臘雅典等地,考察參考希臘法律所擬製而成。

此外,羅馬的服飾託加也是參考希臘服飾發展出來的,而羅馬男人更是和希臘男人一樣蓄短髮以方便作戰,同歐洲其他地區蠻族留長頭髮有顯著差別。

羅馬建築早期沒有大量使用混凝土之前,也都是明顯以希臘建築風格作為藍本,例如神殿同C等。


亞歷山大與希臘化時代三:希臘化文明對羅馬和帕提亞波斯的影響

羅馬人的大理石雕塑藝術,也都有好多是希臘化時代的作品複製本,而羅馬的雕塑更是深受希臘化雕塑寫實風格影響。

當羅馬征服希臘化世界之後,即使拉丁文成為全國官方語言,但羅馬統治者並沒有學習我國古代的秦始皇一樣強逼全國使用統一的文字,因此帝國境內劃分為使用拉丁文的西部,和使用希臘文的東部。


亞歷山大與希臘化時代三:希臘化文明對羅馬和帕提亞波斯的影響

後來的東西羅馬帝國

在羅馬帝國統一的時代,羅馬東西部也保持住語言、文字、人種、文化以及經濟上的差別,帝國東部普遍使用希臘文作為實際上的通用語,並且有大量希臘裔人口居住,而由於佔據重要的貿易路線以及高度發展的文明,東部經濟長期比西部歐洲地區發達富庶(作為帝國核心既意大利半島除外),這便種下了羅馬帝國最終東西分裂的種子。

到了羅馬帝國時代,希臘文化進一步滲透羅馬,甚至獲得部分羅馬皇帝的推崇。

1世紀既羅馬暴君尼祿熱愛希臘歌劇,並經常親自上場表演。

2世紀五賢帝中被認為是「小希臘人」的哈德良在帝國境內大量建造希臘式的建築,並仿效希臘哲學家留須,打破了一直以來羅馬皇帝將鬍鬚刮乾淨的傳統。


亞歷山大與希臘化時代三:希臘化文明對羅馬和帕提亞波斯的影響

五賢帝之一:哈德良的雕像

哈德良也是一位同性戀者,有傳聞說同性戀的傾向都是同他推崇希臘文化有關,因為希臘人並不視同性戀為社會禁忌,而羅馬文化則傾向反對同性戀。

另一位「五賢帝」馬可‧奧勒留良,也即是《沉思錄》作者,有名的哲學家皇帝,是一位希臘化哲學門派「斯多葛學派」的追隨者。


亞歷山大與希臘化時代三:希臘化文明對羅馬和帕提亞波斯的影響

2世紀羅馬皇帝馬可‧奧勒留良,五賢帝中的最後一位,是希臘化斯多葛學派的追隨者

公元4世紀,羅馬傳統的多​​神教逐漸衰落,基督教逐漸抬頭,然而即使是這個起源於猶太人的一神教都深受希臘化文化的影響。

例如基督教最重要的經典《新約聖經》本來就是以希臘文所寫成,而好多早期教會都由希臘人所組成。

例如安提柯、以弗所、哥林多等教會都是建立於希臘化大城之內。

然而除此之外好多人並不知道,基督教神學對希臘哲學的借用和採納深度遠不止於此,甚至有種很大爭議的說法稱基督教為「希臘化的猶太教」。

早期基督教領袖受新柏拉圖主義和斯多葛哲學影響,運用希臘哲學中的邏各斯奠下三位一體這個基督教最核心神學教義的基礎,以及進行耶穌基督的神性及人性之間的思辯。

可見希臘化文化的影響,以基督教作為載體滲入到採納這個新宗教作為國教的羅馬帝國之中。

隨著羅馬帝國的分裂以及東興西廢,領土覆蓋前羅馬帝國希臘語地區的東羅馬帝國,也日益傾向去拉丁化。

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是最後一位以拉丁文為母語的東羅馬皇帝。

希拉剋略正式將東羅馬帝國的官方語言由拉丁文改成希臘文,另一位幾乎同期的東羅馬皇帝莫里斯、自稱巴西琉斯(指皇帝/大國君主)而非奧古斯都,有部分歷史學者認為這個是東羅馬帝國變成拜占庭帝國過渡的轉捩點。

雖然從查士丁尼到君士坦丁十一世,拜占庭的國號一直是羅馬帝國而拜占庭皇帝一直都是合法的羅馬皇帝,但拜占庭受希臘化文化極深的影響,都令它和沿用拉丁文化的元首制羅馬帝國有顯著差別。




希臘化文明對帕提亞波斯帝國的影響

在羅馬帝國的東邊,前塞琉古帝國的領土繼承者是源於中亞地區的帕提亞人,他們建立的政權被史學家稱之為帕提亞波斯,中國古籍中稱為安息,以將其同波斯史上其他王朝分別開。

帕提亞人雖然自稱波斯的繼承者,但他們同西邊的羅馬一樣,深受希臘化文明的影響。

亞歷山大與希臘化時代三:希臘化文明對羅馬和帕提亞波斯的影響

▲波斯帕提亞王朝(我國稱呼為安息)的建築風格深受希臘文化影響,圖為位於伊拉克的帕提亞王朝遺址:哈特拉,立柱和拱門設計帶濃厚希臘化風格。


帕提亞王國所發行的貨幣背面銘刻文字就是希臘文,很多帕提亞國王更是希臘文化的愛好者,他們和羅馬人一樣會到半圓形劇場觀賞希臘話劇,而帕提亞每一任國王響銀幣上的銘文中都自稱

「希臘人之友」,甚至以「巴西琉斯當中的巴西琉斯」自稱。


亞歷山大與希臘化時代三:希臘化文明對羅馬和帕提亞波斯的影響

帕提亞國王弗拉特斯三世(公元前70-57年在位)年間發行的銀幣,背面刻有希臘文銘文

在帕提亞帝國統治的地區,有大量希臘人在此居住、生活,而希臘化城市底格里斯河畔的塞琉西亞,更是希臘人的聚居地,和帕提亞首都泰西封隔河對望。

在公元117年圖拉真麾下的羅馬軍隊攻破,並於165年被徹底摧毀之前,曾經有60萬人口並且是帕提亞人統治下仍保持完全希臘化風格的大都會。

除此之外,帕提亞的建築風格也深受希臘化影響。

例如曾經因在公元116年同198年成功阻擋羅馬軍隊攻勢,並於2015年被恐怖組織伊斯蘭國摧毀既古城哈特拉,就是一座帕提亞人以希臘化風格建造的城市。

哈特拉城內的建築,包括石質立柱、拱門均模仿希臘風格。

亞歷山大與希臘化時代三:希臘化文明對羅馬和帕提亞波斯的影響

帕提亞古城哈特拉的希臘化式拱門及立柱,顯示帕提亞波斯帝國深受希臘化文化影響

結語:事實上,直到薩珊王朝將帕提亞王朝擊敗並取代,之後強行復古恢復古波斯文化之前,波斯及美索不達米亞一直都處於希臘化文化圈的影響之下,時間持續數個世紀之久。

由此可見,希臘化文明播下的種子,雖然在亞歷山大大帝和其繼業者希臘化國家已經是遙遠的歷史,但希臘化文明的成果同其影響,在今日的全世界,仍然清晰可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