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吳起國防思想:文德武備不偏廢,政治軍事兩把抓

吳起國防思想:文德武備不偏廢,政治軍事兩把抓

提起吳起,有人封其為戰神,有人贊其為改革家、軍事家。因其在魯國、魏國以及楚國的卓越政績和功績,被後人傳送。但是由於個人性格上的一些弱點,更本質的是他作為一個改革派,必然觸動了舊勢力的蛋糕,終死在了楚國守舊貴族之手,被殘忍的萬箭穿心。

吳起國防思想:文德武備不偏廢,政治軍事兩把抓

但吳起除了給這三國做出功績之外,他還留下了一本《吳子兵法》。其思想影響之深遠,至今都讓我們受用一生。上一篇筆者分析了《吳子兵法》中人和為先、勝易守難的戰爭觀。這一篇就來聊聊其中的國防思想。

吳起國防思想:文德武備不偏廢,政治軍事兩把抓

吳起第一次見魏文侯時,就提出了“內修文德,外治武備”的綱領性主張。他以“承桑氏(神農氏部落)之君,修德廢武,以滅其國;有扈氏(禹時部落)之君,恃眾好勇,以喪其社稷”的歷史教訓,來說明“文德”與“武備”不能偏廢的道理。文德即政治,武備即軍事,吳起的主張就是搞好政治和軍事工作,使二者密切結合,以鞏固和加強對內的統一和對外的國防。

吳起國防思想:文德武備不偏廢,政治軍事兩把抓

吳起所謂的政治工作,主要是“先教百姓而親萬民”(百姓,指為統治階級服務的各級官吏;萬民,指被統治的各階層人民),使“百姓皆是(擁護)吾而非(反對)鄰國”;“民安其宅,親其有司(官吏)”,以達到國家、軍隊都能保持內部上下一心,團結和睦。吳起“與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分勞苦”等“愛兵”行為,就是他對這一思想的實踐。

吳起國防思想:文德武備不偏廢,政治軍事兩把抓

吳起所謂的軍事工作,主要是“要在強兵”和“先戒為寶”。他認為必須拿出相當的財力、物力,以“奉選練之士”,建設一支“其眾可合而不離”、雖“食人炊骨,士無反北之心”的精銳常備軍,並做好一切戰備,才能鞏固國防。

吳起國防思想:文德武備不偏廢,政治軍事兩把抓

戰國時期最著名的特種部隊魏武卒就是最好的證明,吳起在魏國精挑細選,加強單兵作戰能力,以及戰陣配合。一手打造出強大的魏武卒,曾有記錄他率領5萬新兵去迎擊50萬秦軍,結果大勝而歸。更是有吳起一生76戰64勝餘平的赫赫戰績擺在大家眼前。可以說,吳起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其外治武備的國防思想。

吳起國防思想:文德武備不偏廢,政治軍事兩把抓

綜上,吳起國防思想一句話來概括就是“文德武備不偏廢,政治軍事兩把抓”,這放在現代都是顛不破的真理一般!

你如何看待吳子兵法

評論區交流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