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巾幗不讓鬚眉”——以宋代為例,細說我國古代女性地位崛起之路

在我國古代的封建社會一直以來是以男權為主導的社會,女性在當時是幾乎沒有什麼地位的。

並且不止在中國,即使在中世紀的歐洲也同樣如此,他們不承認女性的合理地位。

《聖經》中已經明確的告訴所有人,女人來自男人的肋骨,生來就是從屬的地位。

到了宋朝,這種情況卻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改變,女性在這個時期不單單為家裡生兒育女,她們開始投入到了社會勞動中,從事手工業和商業活動,對當時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同樣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

“巾幗不讓鬚眉”——以宋代為例,細說我國古代女性地位崛起之路

從此,女性在社會生產中異軍突起,成為一支無法替代的重要力量,對社會生產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因此其社會地位隨之得到了相應提高。


農業、手工業、商業湧入大量女性身影,促進女性地位崛起

眾所周知,在古時候,朝政政權的交替更迭對於婦女生活及地位的影響都不是很大,無論在哪個朝代,女人都是一如既往的從事著家庭勞務活動,生兒育女,相夫教子等一系列活動。但值得指出的是:宋代的婦女還廣泛的參與了社會生產,對農業、手工業、商業的發展做出了自己積極的貢獻。

農業

“巾幗不讓鬚眉”——以宋代為例,細說我國古代女性地位崛起之路

在農業中,宋代的婦女同男性農民一樣,也要幹各種農活, 如“大婦腰鐮出,小婦具筐逐,上壠先捋青,下壠已成束,田家以苦乃為樂,敢憚頭枯面焦黑。”這段話寫出了婦女不辭勞苦,熱火朝天地搶收麥子的情景。因此宋代的婦女們,大都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在農忙時,婦女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應是及其普遍的。尤其在卻少男丁的家裡,農活就要完全靠她們了。

手工業

在古老的中國傳統農業社會,每個階層的婦女都從事紡織、針線等手工勞作,這也是她們從小的必修課,如果這些做的不好,就會被人輕視。到了宋代,由於社會商品經濟的發展,手工業產品進一步商業化。婦女們的手工業品除了完成賦稅外,還可以進行商品交換。因此宋代婦女從事手工業活動的人員隨之增加,有的婦女甚至走出家庭成為專業的織工。

“巾幗不讓鬚眉”——以宋代為例,細說我國古代女性地位崛起之路

《養蠶織布圖》

“織婦”、“機婦”、“織女”等詞在宋代史籍中隨處可見,即使在大臣上表給皇帝的奏書中也也不乏其例,在司馬光給皇帝的奏議裡,就提到過農民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面對黃土,背朝天的辛勤勞作,而蠶婦大都要在家辛勤養蠶,治繭,紡紗織布,“縷縷而積之,寸寸而成之,”極其辛苦。司馬光在這段奏議中,說到的蠶婦肯定不是存在的個例,應是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才能被他注意到上報朝廷。讓皇帝體恤民情,給農民減輕點負擔。

因此,宋代婦女大量的參與手工業勞動,對家庭和社會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她們既要完成繳納賦稅的任務,還要為家庭增加收入努力勞動。除了自己消費的那一部分,她們的勞動帶有了明顯的社會性質,因此婦女的勞動也就創造了更多的社會價值客觀的說,在以女性為主體的紡織業中,婦女的貢獻無可比擬。

商業

有宋一代,商品經濟同樣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出現了很多以商業為中心的城市,店鋪林立,人來人往,好不熱鬧。就連城外也出現了一系列的草市,人們定期的進行商品交易。由於商品業的日趨繁榮,不僅給男性子民提供了越來越大的活動平臺,宋代的婦女也因此得到了很多就業機會。

“巾幗不讓鬚眉”——以宋代為例,細說我國古代女性地位崛起之路

在這股從商之風中,許多婦女紛紛參與其中,

有賣羹湯的“朱五嫂魚羹”,有以販茶、開茶坊為生的賣茶女等等。還有以開旅店、釀酒為生的,這些釀酒的婦女已經脫離了農業生產,農活讓兒子們去幹,自己只管好好釀酒,釀出好酒買更多錢就行了,完全可以專心從事自己的事業,通過上述的事例可知經商販賣的婦女不計其數,多數人都可以賺錢養家。有的婦女甚至富甲一方以致成為富婆,如洪邁的《夷堅志》中就有這樣的記載:

“姜七的祖婆婆,活著時,專養母豬為業,養了很多母豬賣給別人,一年大概能賣到上百頭,可以賣很多的錢除了生活花銷外,還有很多的節餘”。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平民婦女不僅在農業中發揮半邊天的作用。參與到農業的生產勞動之中給丈夫有力的支持,而且在全力養家方面也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她們除了養蠶紡紗織布賣錢外,還勇敢的走出家門都外面幫人幹活,從事一些商業活動像做點小買賣,開個茶館,酒店,賣的特色小吃賺錢養家。對家庭的經濟來源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為其家庭地位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在家庭中的地位不言而喻。

她們開始有家庭逐漸走向了社會,她們的活動在性質上也就具有了社會屬性,婦女的社會影響漸漸增大,對她們的社會地位提升有所裨益。


宋代女性:家庭地位提升的表現

宋代婦女的主要活動場所是各自的家裡,大多是相夫教子,從事一些手工業勞動,家庭地位的高低對婦女更有實際意義,直接決定了婦女的幸福指數。宋代婦女的家庭地位已經得到了顯著的提升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古人對於祭祀非常重視,尤其對先祖的祭祀更是十分的重要,在宋代也不例外。在很早以前女人是沒有資格參與祭祀,進入祠堂的。

《禮記·昏義》雲:“婚姻合兩姓之好,上以事宗廟,下以繼後世。故君子重之。”

“巾幗不讓鬚眉”——以宋代為例,細說我國古代女性地位崛起之路

由此可以看出男女共同祭祀宗廟是婚姻的主要目的之一,女性在祭祀中的重要性無容置疑。婦女參與宗廟祭祀是對家族應盡義務之一,也是所享受的權利,這也從另一個方面顯示出了女性地位的提升。

二、在古代家族中,一般都是由年長且德高望重的男性來管理家族事物。

如鄭太和《鄭氏規範》記載,家長是一家之長,一家的大小事務都有其定奪,具體的事情則要交給子弟去執行。趙鼎《家訓筆錄》也提到在家族成員中,讓年齡最長,輩分最高的一人管理家事,包括收取地租並在家族成員中分配。因此,這位家長未必就是男性,女性在一家族中,也可能成為年齡最長,輩分最高之人。

“巾幗不讓鬚眉”——以宋代為例,細說我國古代女性地位崛起之路

然而縱觀宋代家訓,婦女管理家族事務的也大有人在,如袁採在他的《袁氏世範》中說:

婦人有以其夫愚懦,而能自理家務,計算錢穀出入,人不能欺者;有夫不肖,而能與其子同理家務,不致破家蕩產者;有夫死子幼,而能教養其子,敦睦內外姻親,料理家務,至於興隆者。

從這段記載中可以看出:這些婦女管理家族事務上取得了成功。因此婦女管理家族事務是可以得到族人贊同的。婦女管家在宋代實際生活中也是不足為奇的,如黃仲元在為薛君立作的墓誌銘中,講到他的寡母鄭氏:“婦持門戶,勝大丈夫。”雖說在古代,“婦持門戶”不合禮法,但此現象足以說明婦女管理家務的智慧和才幹,並得到族人認可的。因此,管理家務的婦女,對家庭中的財產享有分配權,掌握著家庭的經濟命脈。因此在家裡有很大的發言權,家庭地位可謂至高無上。

三、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里,自然經濟一直佔有主導地位。

男耕女織的生產方式影響深遠,再加上

“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觀念,這就決定了婦女的主要活動場所是在家庭內部,從事一些養蠶、紡織和主饋等家務性的勞動。在家族裡,農田及家內的繁重勞動主要由佃戶與男僕承擔。成年男子大多出外為官或經商,未成年男子讀書識字為將來光宗耀祖,支撐家族做準備。每個大家族內的生產勞動幾乎都是如此分配好的。

“巾幗不讓鬚眉”——以宋代為例,細說我國古代女性地位崛起之路

在鄭太和的《鄭氏規範》中也有這方面的記載:

每歲畜蠶,主母分給蠶種與諸婦,使之在房畜飼,待成熟時,卻就蠶屋上箔,須令子弟值宿,以風燭所得之繭,當聚一處抽繅,更預先抄寫各房所畜多寡之數,照什一法賞之。諸婦工作,當聚一處,機杼紡織,各盡所長。非但別其勤惰,且革其私。

無論是生活在一般家庭的婦女還是大家族的婦女都要參加家務勞動和生產,本著權利和義務相一致的原則,因此她們在家裡都會享受一部分勞動成果,在家裡得到應有的尊重。

四、與此同時,宋代科舉制度的進一步成熟和完善,文官的地位得到了進一步提高。使社會各階層對讀書入仕充滿了激情。即使對女子教育也給予了重視,認識到女子教育的重要性。

司馬光在《溫公家範》中說:“古之賢女,無不觀圖史以自鑑。如曹大家之徒,皆通經術,議論明正。”對古代賢淑婦女大為讚賞,評價極高。

不過,男子讀書是為了博取功名,女子多是自娛自樂,因目的不同,讀書內容就會顯現差異性。

教女成人的目標是:通過學習《論語》,《孝經》等著作,培養女性順從的性格和非禮勿視,非禮勿聽的行為規範為將來做賢妻良母做準備;

教男子成人的目標是:讀四書五經,走上仕途,搏取功名。即使在童年的教育中,就已經明確了男女成年之後的分工和地位。從宋代家訓可以看出婦女受教育的權利得到了尊重。因此,世人都很重視對子女的教育,希望男子通過讀書,走上仕途,光宗耀祖;女子溫良賢淑,知書達理。

“巾幗不讓鬚眉”——以宋代為例,細說我國古代女性地位崛起之路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家法對婦女的祭祀權,財產繼承權,在一定條件下的家庭管理權,受教育的權利等予以保護,給予了人格的極大的尊重。


宋代女子:社會地位提升的表現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宋代婦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也能間接反映出其社會地位。宋代婦女不僅對自己的家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而且還對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在歷代政治生活中,都不乏女性的身影,在宋代也概莫能外。

“巾幗不讓鬚眉”——以宋代為例,細說我國古代女性地位崛起之路

在一些特定的條件下,官員妻室有的對於夫君或自家子弟管理的訴訟案件有著濃厚的興趣,總是積極的給他們出謀劃策,提出個人的處理建議。有的個別婦女竟然對夫君或自家子弟經管的政務甚至軍事行動直接參與,表現出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的氣度,對夫君他們產生深刻影響。這些類似舉動,在當時士人的眼裡也未必一概被否定。有的經常還受到讚許,稱其夫君、子弟的成功是得益於婦人的幫助。

宋代的普通婦女在手工業和商業中,已成為社會生產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她們在商品經濟的浪潮中大顯身手,既可以賺到錢維持生計,同時又對經濟的活躍起了推動作用。有的婦女還因參與此類經濟活動走上了發家致富的道路,她們開始掌握了大量社會財富,經濟力量隨之增強,這就為婦女社會地位的上升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促進其家庭、社會地位的飆升。

總之,宋代的廣大勞動婦女廣泛的參加農業、手工業和商業活動,在社會生產中發揮著半邊天的作用,其地位無可替代。宋代婦女在生產領域中所起的作用日益增大成為了宋代婦女地位提高的根本原因。


寫在最後的話

宋代婦女以不同的角色,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宋代婦女不僅僅扮演著傳統的家庭角色,她們還涉足到了更廣闊的領域,在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生活中,都留下了她們深刻的足跡,發揮著較大的作用。

“巾幗不讓鬚眉”——以宋代為例,細說我國古代女性地位崛起之路

在家族裡,婦女們將一生默默奉獻給了家庭,同時也出現了大量操持一家生計,教育子女方面很有成就的女性,成為大家學習的典範。在政治生活中,宋代的婦女也以不同的方式參與到了政事的處理,並起到了不可忽視的積極作用。在經濟生活方面,宋代婦女開始由家庭內部的自足自給的小農生產勞動走向了以交換為目的商品生產勞動,開始從事家庭以外的手工業和商業活動,她們對家庭的經濟來源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並且她們由此開始從家庭走向了社會,其活動空間明顯擴大,勞動的性質具有了社會性。

婦女的社會影響力也隨之增加,對其社會地位的提高有了進一步的促進作用。可見,宋代婦女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裡實現著自我的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