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英屬南極領地:英國最大的海外屬地,為何國際社會卻不承認?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眾所周知,英國是世界第一個工業國家,率先完成了許多科學發明,憑藉先進的生產力以及圈地運動時期積累的大量財富,英國的綜合國力躍居世界第一,一時之間無人可比。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經濟實力的增長,促使英國向外殖民擴張的野心愈發膨脹。公元1801年,英國正式吞併愛爾蘭,國名改為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十九世紀初,英國達到鼎盛狀態,其治下人口達到5億左右,佔當時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領土約3367萬平方公里,佔到世界陸地總面積的四分之一,號稱“日不落帝國”。

英屬南極領地:英國最大的海外屬地,為何國際社會卻不承認?

▲英國首都倫敦

十九世紀七十年代開始,美國迅速崛起,英國逐漸失去工業帝國的壟斷地位。隨後,法國和德國也逐漸成為英國的競爭對手。雖然英國在一戰、二戰中均取得戰爭勝利,然而也消耗了大量元氣,各海外殖民地抓住這一寶貴機會,掀起民族獨立的革命浪潮,紛紛謀求脫離英國殖民而建立主權國家。就這樣,英國只能眼看著自己的國土面積急劇縮小,如今只剩下24.4萬平方公里的本土、3個王權屬地(總面積約768平方公里)和14個海外屬地(面積約172.8萬平方公里)。需要指出的是,這些海外屬地要麼在世界貿易方面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要麼具有全球戰略價值,因此英國一直不肯放棄,至今還會對其提供物資、經濟和軍事方面的援助。

英屬南極領地:英國最大的海外屬地,為何國際社會卻不承認?

▲大英帝國全盛時期領地

在英國人看來,本國眾多海外屬地中最重要的莫過於英屬南極領地,雖然這一領地的歸屬權至今不被國際社會所承認。英屬南極領地由三塊分離的屬地(福克蘭群島、格拉漢姆地,南奧克尼群島和南設得蘭群島)組成,位於南極洲從南極點到南緯60°,西經20°和80°之間的區域,還包括英國所佔領的南極周圍島嶼,比如帕瑪半島、龍尼冰架和威德爾海等地。這一領地是英國所有海外屬地中最大的一塊,面積達170.94萬平方公里,比其他13塊領地總和的80倍還多,超過了我國新疆(166萬平方公里)。除整體歸屬存在爭議外,南喬治亞島和南桑威奇群島的歸屬權一直也存在爭議,因為這兩個領地距離阿根廷較近,從上世紀二十年代起,阿根廷就開始對此地提出領土主權的要求,故而與英國存在長期爭議。

英屬南極領地:英國最大的海外屬地,為何國際社會卻不承認?

▲南極洲風光

或許有的讀者朋友會感到好奇,南極洲如此廣袤,為何英國人偏偏選中了這個區域呢?英國方面又是什麼時候開始行動的?早在十九世紀三十年代,英國就開始在南極洲進行科考活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英國更是趁機秘密開展軍事計劃,準備佔領這塊區域。至於英國為什麼對這塊領地青睞有加,這是因為英國經過勘測,發現該區域的土地是最有開發價值的,而且擁有這一地區還便於英國獲得南大西洋的偵察和氣象情報。公元1908年,英國正式宣佈對南極屬地的所有權。

英屬南極領地:英國最大的海外屬地,為何國際社會卻不承認?

▲英屬南極領地旗幟

在二戰之前,英國是位居世界前列的大國,因此佔領這塊領地也沒有國家敢發聲質疑,不過二戰後英國衰落,美蘇崛起也想佔領這塊土地,因此這塊領地的歸屬權就被拿出來討論了。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南極洲有價值的土地早就被英、法、荷等歐洲老牌列強所佔領,有利用價值的土地已經所剩無幾,因此要美蘇兩國最終達成一致意見,冠冕堂皇地宣稱為了全人類的共同利益,南極洲不應歸屬於任何國家。1959年12月1日,以美蘇兩國為首的十幾個國家在華盛頓舉行會議,簽署《南極條約》,規定南極洲不能用於軍事目的,也不能歸屬於任何一個國家,只能用於科學研究事業。

英屬南極領地:英國最大的海外屬地,為何國際社會卻不承認?

▲英國南極哈雷站

這一條約明擺著是針對英國,然而實力大不如從前的英國面對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只能“打碎牙齒和血吞”,無奈點頭答應並撤回駐紮在這一區域的英軍。不過英國也不是什麼善茬兒,很快就將計就計,利用《南極條約》開始光明正大地建設了哈雷站、羅瑟拉站、西格尼站、法拉第站(後改名維爾納茨基站)等四個科考基地。除此之外,英國花費鉅額資金在此地建設旅遊設施,每年吸引大量遊客前來旅遊,以此來向世界暗示這塊區域的主人依舊是英國。時至今日,在英國的教科書中,這塊土地也是歸屬於英國的,即使這只是英國的“一廂情願”。

《列國志:英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