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 英國人建立“日不落”帝國殖民世界,偏偏被印尼一個小島傷透腦筋

英國人建立“日不落”帝國殖民世界,偏偏被印尼一個小島傷透腦筋

20世紀30年代,一直致力於實現民族獨立和國家解放的蘇加諾,被荷蘭殖民政府流放到了蘇門答臘島的西南部。在那裡,他遇到了自己的妻子並生下了女兒。

但很多人並不知道,這個見證了印尼開國第一家庭感情歷程的地方,竟然讓曾經如日中天的英國東印度公司做盡了噩夢。

一、神奇的東方香料

歐洲人在亞洲成立東印度公司主要目的並不是和當時多金的中國做生意,而是要從東南亞向歐洲輸入胡椒。

早在古羅馬時期,歐洲人的湯裡就一定要加胡椒。

如果它只是做飯的點綴也就罷了,但古羅馬人相信,胡椒就如同現代的阿司匹林一樣:

對健康也擁有同等功效,輕則頭疼感冒、重則毒蛇咬傷都可以用胡椒治病。只可惜,這個對西方人來說堪稱"萬靈丹"的植物原產地是在東南亞。

英國人建立“日不落”帝國殖民世界,偏偏被印尼一個小島傷透腦筋

我們並不知道是誰首先將胡椒販往歐洲的,但大航海時代開啟後,"海上馬車伕"荷蘭的商業目光馬上瞄準了東南亞,之後荷蘭人通過胡椒貿易賺取了大量財富。

負責管理上述商業行為的,便是荷籍東印度公司。

這一切引起了英國的豔羨,時任英國女王的伊麗莎白認為荷蘭人做得,英國人也做得。於是"照葫蘆畫瓢"般在東南亞成立了英籍東印度公司。

只不過上邊說到的"公司",絕非我們現在理解的"公司"。

由於涉及國家利益外加經商環境危險,無論是荷蘭還是英國的東印度公司,都有配屬的本國軍隊,甚至直接僱傭武裝。

這些武裝一則為了保護安全,二則為了與同行搶地盤。比如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印尼黃金地段的大片勢力範圍,就是公司老總帶著軍隊從葡萄牙手裡搶來的。

英國人建立“日不落”帝國殖民世界,偏偏被印尼一個小島傷透腦筋

這一法則同樣適用於英國人,只不過當時正處於17世紀末,日後建立"日不落帝國"的英國人那時還沒有與荷蘭單挑的能力。

經過幾番較量,英國人順利地被對方趕到了欠發達地區,比如蘇加諾妻子的老家。

二、第一夫人的故鄉

蘇加諾妻子的老家在位於蘇門答臘島西南部的明古魯省,古代稱明古連,是胡椒的主要產地之一。

這個瀕臨太平洋的地方胡椒產量雖然可觀,但當時幾個土著政權之間矛盾頻生且極不穩定,被荷英兩國同時勾選為"最差投資地區之一"。

英國人即使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也沒有看上明古連,寧可對荷蘭人委曲求全,懇請對方給予一個小型港口進行胡椒貿易。

英國人建立“日不落”帝國殖民世界,偏偏被印尼一個小島傷透腦筋

荷蘭人雖然給了地盤兒卻咄咄逼人,以十倍於對方駐軍的兵力虎視眈眈。英國人怕自己隨時被"黑吃黑",被迫另尋港口。

恰巧,一個叫伊萊休的波士頓人與當地土著首領的關係處理的非常好,趁著上級撓頭的時候建議在這裡建立港口。由此引發了後續一系列災難。

順便說一下,他後來到了印度的一個省當上了總督,在臨終前將自己一生所得的大部分財富,都捐獻給了一所位於美國紐黑文市的文科大學。

因為他姓耶魯,所以為了感謝他,那所大學更名為"耶魯大學"。

三、英國人的災難

英國人自己都承認:"如果荷蘭人佔領的亞齊是天堂,那麼我們的明古連就是地獄!"

這裡之所以挨著海邊航運卻不發達的主要原因是由於暗礁眾多,導致船隻難以靠近。

到岸的船隻少,意味著補給品就少,沒有飯吃讓英國軍人不願意來。

最後東印度公司不得不從印度或者印尼本土招募士兵,甚至不得不把馬達加斯加的奴隸運來充數。

即使這樣,要塞駐防的士兵曾經出現兩次真空期,使英國不得不多次放棄這裡。

英國人建立“日不落”帝國殖民世界,偏偏被印尼一個小島傷透腦筋

最可笑的是,路易十五曾派軍隊去印尼搶地盤,第一站便是明古連。看到法國艦隊的到來,當地英國守軍一槍未放便開開心心投降了。

沒想到幾個月後,法軍實在忍受不了這裡惡劣的環境,扔下英國俘虜坐船回去了。明古連一槍未放又回到了英國手裡。

除了糟糕的海上環境,明古連的陸上環境也不樂觀。

東印度公司的據點建在明古連出海口附近的小山丘上,周圍都是瘴氣滋生的沼澤。

英國人初到寶地很快水土不服,接著疾病呈燎原之勢蔓延。

每天都有人死去,最慘的時候每天挖的墳墓趕不上死去的人數,最後大家索性"破罐子破摔",連死屍都懶得抬了,因為抬不過來。

勉強挺過這場浩劫的人精神頹靡,整天窩在房裡不動彈。為了勉力維持,東印度公司給倖存的職員們提供了大量酒精以麻痺大家。

英國人建立“日不落”帝國殖民世界,偏偏被印尼一個小島傷透腦筋

據記載,1716年明古連據點僅存的19個人喝掉了超過3000升的各種酒,這些酒的賬單已經超過了1716年英國從蘇門答臘島進口胡椒的總值。

四、明古連的夢魘

英國人尚且如此,當地居民也不輕鬆。

東印度公司在這裡遭罪就是為了通過胡椒來掙錢,因此他們施行無異於奴隸制的政策來強迫居民種植胡椒,那麼代價就是將老百姓種植的田地毀掉,改成胡椒種植園。

英國人和土著首領聯合發佈命令,要求16歲以上的未婚男子必須種植已婚男性半數以上的胡椒。那麼已婚男子的種植標準是多少呢?2000株胡椒藤!

由於這個任務太難實現了,導致單身男性不願意在當地娶親紛紛逃離,因為婚後的種植任務實在承受不起!

這導致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蘇門答臘島西南部的未婚女性遠遠高於未婚男性。

未能完成任務的家庭會受到嚴厲的處罰,最初是罰款,繼而被關進監牢。幾年下來,隨著欠賬越來越多,處罰也越來越嚴厲。

英國人建立“日不落”帝國殖民世界,偏偏被印尼一個小島傷透腦筋

當地由於必須種植稻米才能有飯吃,為了滿足英國人對胡椒的過度索取,老百姓拼命達到胡椒的上交標準,以至疏於種植糧食。

沒有糧食讓饑荒爆發地很容易,"幸運"的是蘇門答臘島屬於熱帶地區,居民連續數月用樹根樹葉充飢也不用擔心窮盡。

即使這般嚴厲,東印度公司卻仍然掙不到錢。

可基於國家尊嚴,公司不願意將這個區域讓給荷蘭人,只好年復一年的留在這裡,但留在這裡又完不成任務,只能形成惡性循環。

直到1818年,英國的斯坦福爵士到達這裡之後,寫下了一篇見聞:毫無例外,此地是我見過的最悲慘之地,我無法向國人準確地表達我看到的破敗荒廢。

自然環境的惡劣和政府的無能,讓一再發生的地震彰顯著上帝的可怕懲罰,我在這裡幾乎找不到落腳之處。

參考資料:《東印度公司:鉅額商業資本之興衰 》《混亂:東印度公司的殘酷崛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