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航拍!製陶盆罐罐的臨潁瓦店鎮

瓦店鎮位於臨潁縣城東,東臨三家店鎮,西鄰城關鎮,南界皇帝廟鄉、陳莊鄉,北與王崗鎮毗鄰。面積53平方千米,轄瓦店、劉莊、大張莊、溝王、坡李、楊裴城、尚河、陶莊、劉吳莊、魏墩、拾裡、葉莊、柒裡、臧莊、龔莊、上坡高、大李、李華宇、大廟張、後徐、夏坡高、秦莊、雲莊23個行政村,59個自然村。京珠高速、襄逍公路過境。

臨潁縣瓦店鎮歷史上的製陶業

民間傳說明朝我縣閣老“賈詠誆娘娘”的故事,其中有臨潁縣“日出萬貫”一說(舊時制錢一貫是一千文,後來叫做一串)。到底臨潁怎樣能“日出萬貫”呢?

航拍!制陶盆罐罐的临颍瓦店镇

因臨潁縣瓦店附近好多村莊出產盆罐,每年都能出產上萬的罐子,“貫”與“罐”同音,賈詠就是以“日出萬罐”來誆娘娘的。

航拍!制陶盆罐罐的临颍瓦店镇

賈詠誆娘娘的事不能信以為真,但瓦店街的“日出萬罐”確有其事。瓦店的盆罐,是屬陶器,是我縣一種傳統的陶器手工業。鄭州大學荊三林教授的《考古基礎知識》上說:“陶器的出現是在火的普遍使用之後,大約最早到中石器時代後期。而普遍使用陶器,則是在新石器時代。據《中國歷史》(初中課本)上說:母系氏族公社半坡氏族的人們已經使用陶器,距今約有六、七千年的歷史。後來陶器品類日益增多,使用範圍也日益廣泛,有瓦制酒器,還用瓦來占卜叫做瓦兆,還用瓦製作樂器,如瓦鼓、瓦缶等。《史記》記載:戰國時秦,趙會澠池,藺相如逼秦王擊缶,這就是證據。可是到現在,我們在日用器皿中,還有幹部分使用的是陶器。總之,看來陶器在我國漫長的歷史中是起著相當的作用的。

瓦店附近一帶生產陶器始於何時無可稽考,訪問很多老年人,也說不清楚。

盆窯並非專做盆罐,品類很多。凡是瓦器,大都能做,如豆腐腦壇、包子餡大盤、生豆芽缸、大接沫盆、養金魚缸、瓦硯、花盆、噴壺……銷售範圍也很廣。除鄰邦各縣外,東北到開封、商丘,東到淮陽,東南界首,北至新鄭、長葛、禹縣,南到西平、遂平,西至寶豐、魯山。瓦店產的盆罐有很多優點:即越舊越光,滾油倒入不炸,放茶不變味,包子餡不壞餡;罐子蜂蜜蟄不爛;養魚缸裡能生苔蘚,水不壞,能生雜草。特別是豆腐腦壇,不澥湯。現在,百里之外買的人,還是絡繹不絕。

在外地都知道臨潁瓦店出產盆罐,實際瓦店村早就不做盆罐了,可是在瓦店村和瓦店以東以南附近幾個村,在建房挖地基、挖糞坑、挖窯時,曾發現過陶窯的舊址。由此推測,以往做盆罐的村莊是比現在多。

航拍!制陶盆罐罐的临颍瓦店镇

目前,僅有瓦店以西的盆張、頭甲李、後徐、前徐、吳莊、大廟張、小張莊、馬莊、李化宇、小楊莊等十個村子。由此看來,陶業是在逐漸衰退。以上各村,在技術上各有各的特長,大廟張以大盆著名,最大的大盆(接沫鹽)和豆腐鍋一樣大。用一塊泥,做這麼大的盆子,確實是很不簡單的,是本省外縣陶業所不能及的。前徐是以產雜品著名,如包子陷盤、豆腐腦壇、花盆以及其它小件都做得式樣別緻,手工精巧。盆張可能是本地做盆的先驅者,據說,因張姓在此做盆,故名盆張,主要以小盆著名,其餘各村也都以盆罐產的比較多。

陶器粗糙而笨重,做起來很吃力受苦。

土是從一丈多深的地下挖出釆的,經過曬乾揚淨和泥(四五遍)、揉泥,然後才能做。做成後再經過曝曬、水續、刀旋、擦滑石、罐子捏耳等工序,然後上架晾,這只是半成品,再經過曬乾、裝窯,才是成品。在做盆躍時,工匠坐在輪上,先用棍費很大力氣把輪攪開,旋轉如疾風,然後把泥彎得像弓一樣才開始做。在此期間,不能抬頭,一直到做成方可。如做大盆需要對間長,輪轉速逐漸遲緩,必須用腳蹬轉幾次,才能做成。

做陶器是瓦店以西十個村莊農民的副業,大多數在冬春天。春天還好些,特別是冬天,冰天雪地,熱手揉冰泥,做的人把手伸在涼水盆裡,用水來做,手膚破裂,鮮血直流,真是令人寒心。在燒窯時,必須先把窯燒熱,然後才能裝窯,因為一天燒一窯,次日窯再熱也得出窯,出窯穿棉農,不然在百度以上的窯內,一挨著陶器,皮膚就會燙傷。進窯內十分鐘,全身如洗,呼吸困難,頭暈眼花,必須得趕緊出來。出來須得避風,一不小心就會感冒。唉!窯工可真是受苦受累呀。他們的產品確是汗水、淚水的結晶。所以,窯匠最多到四十歲就出現常期腰疼,手臂麻木,甚至有的因此而成殘疾。可是,這個子工業就地取材,工具簡單,成本很小,所以解放前貧苦農民沒本錢,只有幹這個吃苦活才能餬口。窯匠是窮人,賣盆罐的也是窮人,一沒辦法就到盆窯上賒盆罐賣,這樣給窮人不少方便。但是在社會面上,窯工最沒地位,最被那些官紳、富豪們看不起,鄙視為“黑爪子貨”。尤其是賣盆罐的,每到一個集鎮都被擠街頭,惟有郾城縣,實盆罐的是在衙門院內。據傳說:“有一次,賣盆罐的在郾城城內大街上,放到哪裡都被趕走,他們痛苦萬分,進退維谷,最後發急了,大著膽子和趕者爭辯說理,這時恰巧縣官不知從何處回來,聽到鬧嚷,追問情由,賣盆的就向縣官申訴苦衷,誰知這是一位開明的縣官,他動了側隱之心,隨口說: “走,跟著我到衙門院去賣,看他誰敢再攆。”可惜這位縣官的名宇不知叫什麼,也不知是何時,郾城縣這個規矩二直流傳到解放後六十年代,市場管理人員把賣盆的安排到一定的地方,這才結束了郾城縣衙內賣盆罐的慣例。

在解放初期,土地改革了,生產發展了,人民生活日益提高,相應的陶業也發達起來。特別是黃泛區災民都從外地陸續回來,重新建立自己的家園,這就更需要這些日用品。窯工們大車小輛運往黃泛區,災民都以綠豆、豇豆等糧食來換。他們都滿載而歸,家中都存積著大囤小囤的糧食,可以說這是本縣瓦店陶業最繁榮的時期。後來,黨和人民政府對此業很重視,十九五五年,縣手管科領導組織在前徐村成立陶器手工業社,任張發燦(前徐人,黨員)為社長,並組織其他生產隊陶工互相交流經驗,改進技術,又聘請紅盆技師改上紅釉,產品頗佳。一九五八年大躍進時,與本公社機械廠合併,停止上紅釉。後又認為燒盆罐是落後工業,不久也停止了。各村做盆罐的也寥若晨星,從此瓦店陶業便一蹶不振,幾乎將要絕跡。

一九六一年,大食堂解散,各家各戶重新各自立炊,盆罐的需要急如星火。瓦店公社泥張鴻建(黨員)在後徐建立瓦窯廠,僅建了一個盆窯,買盆的多如鬧市,整日排隊還買不到副手;原來生產盆罐十個村的生產隊也開始做起米。但仍供不應求。本縣各公社以及外縣各地都感到買盆罐困難,都紛紛前來瓦店,聘請技師建窯做盆.技師被聘之處,視他們為貴賓,待遇優厚。在此情況下,瓦店的陶業軍是轟轟烈烈地大搞而特搞起來了,這又是瓦店陶業恢復發展的極盛時期。

一九六二年春,本省在鄭州舉辦陶瓷展覽,我縣派瓦店公社瓦窯廠負責人張鴻建帶了樣品去參加展覽,結果,我縣陶器名列前茅,被評為一等,為我縣爭得了光榮。 社會在發展.科學也在一日千里地飛躍前進;人類生活

逐步提高,很多日用器皿,都由搪瓷、鐵、鋁、塑料等精美的產品逐漸地代替了粗笨的陶器。現在陶製花盆,需要的比較多,豆腐腦罈、包子餡盤的生產還正茬進行,其他都在逐漸減少。

但是,據栽培花卉書籍上說,上釉的瓷花盆不如陶製花盆栽種花草生長的旺盛。現在人民生活提高了,城鄉都在美化環境,栽種花草,陶製花盆銷路很廣。

上文來自:《臨潁文史資料》張志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