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 一向心狠手辣的朱棣,卻對一直與自己作對的徐輝祖,網開一面

每個朝代的開創都少不了浴血戰場的開過功臣們,朱元璋在建國之後為了穩固政權,開始尋找籌劃誅殺大將,不過徐達是其中的另類,因為明太祖朱元璋以前和他情同手足,而且在登基之後徐達對他表現得畢恭畢敬的,沒有任何一絲開國功臣的驕傲之色。於是朱元璋封他為魏國公,並任命右丞相、太傅等重要的職位給他。

一向心狠手辣的朱棣,卻對一直與自己作對的徐輝祖,網開一面

到了洪武十八年(1385年),年僅54歲的徐達因為長期勞累,而且在戰場上積累了太多的舊疾,最終死去。當時朱元璋十分傷心,還特意追封他為中山王,並承諾要讓他的三代子孫世襲爵位。在徐達死後,他的大兒子徐輝祖世襲,徐輝祖小時候在父親的精忠報國教育下也是一位忠臣、悍將。

一向心狠手辣的朱棣,卻對一直與自己作對的徐輝祖,網開一面


其實徐輝祖原名是在允恭,不過因為當時朱允炆也有個“允”字,所以改名為“輝祖”。這個徐輝祖從小就習武,在徐達的栽培下已經是獨當一面的將領了,他在成年之後就開始帶兵演練,為日後可能發生的戰爭做準備。建文帝朱允炆十分信任他,在登基之後還讓他當太子太傅,他對建文帝也是忠心耿耿。

一向心狠手辣的朱棣,卻對一直與自己作對的徐輝祖,網開一面

不過建文帝這個人心慈手軟,建文元年(1399年)4月份是明太祖忌日,朱棣讓自己的三個兒子(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入京祭祖。在當時徐輝祖已經察覺到了燕王圖謀不軌,恐怕會謀反篡位,於是進言希望能夠將他們抓起來,讓朱棣不敢輕易動手。可惜的是,朱允炆卻聽信了文官的道德說辭,認為這樣做有違倫理,是個不明智的行為,所以放走了他們,在日後追悔莫及。

一向心狠手辣的朱棣,卻對一直與自己作對的徐輝祖,網開一面

建文帝朱允炆是個不善用人的皇帝,被朝廷的一幫文官左右了意見,沒有主見。在靖難之役徹底爆發的時候他讓徐輝祖跟隨長興侯耿炳文一起去對抗燕軍,因為長途跋涉連日操勞,初次碰面的時候就打了敗仗,這個時候朝廷文官以為耿炳文沒有能力,於是建議更換大將為曹國公李景隆,可是這個李景隆壓根不會帶兵打仗,就是去給燕軍送人頭的。

一向心狠手辣的朱棣,卻對一直與自己作對的徐輝祖,網開一面

建文三年4月他被派去營救李景隆,最後成功的救下了他。到了次年正月他又帶兵到齊眉山與燕軍交戰,初戰高捷,並把敵方大將給斬殺馬下,本來這樣下去可以團滅燕軍。可是建文帝又聽信朝廷文官,認為皇城沒有徐祖輝把守很危險,於是下令讓他回來,齊眉山沒有他的指揮,最終反遭團滅,燕軍一路攻破京城。

一向心狠手辣的朱棣,卻對一直與自己作對的徐輝祖,網開一面

1402年明成祖朱棣登基之後因徐祖輝誓死不願意承認其帝位,所以將其抓到牢裡,在牢期間朱棣親自前來規勸他投降,可是吃了一鼻子灰。心狠手辣的朱棣本來想殺了他算了,可是卻因為他的兩個特殊身份而遲遲沒有決定:

第一個身份是自己妻子的弟弟,殺了他皇后肯定跟他一哭二鬧三上吊;第二個身份是開國功臣徐達的大兒子,殺了他恐怕其他開國功臣後代會造反。最後無奈之下只好把他放回去軟禁起來,並將爵位和俸祿都給去掉掉了。

一向心狠手辣的朱棣,卻對一直與自己作對的徐輝祖,網開一面


被軟禁之後徐輝祖天天借酒澆愁,最後在永樂五年40歲的時候悲憤而死。看到他死了之後,朱棣假仁假義將他的爵位恢復,並讓他的兒子徐欽世襲。每天要對著殺父仇人畢恭畢敬,徐欽當然不樂意了,在永樂十九年辭官被朱棣削為民,一直到了明仁宗登基之後才恢復了爵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