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9 二戰日軍轟炸機一覽

九六式陸上攻擊機

二戰日軍轟炸機一覽

是日本海軍30年代中期研製的遠距離岸基轟炸機。96式陸上中型攻擊機的航程非常大,可以說是當時航程最遠的轟炸機。從臺灣起飛的九六式陸上中攻可以威脅新加坡,廣東,廣西,福建,江西,浙江,江蘇,安徽,菲律賓和法屬印度支那等廣大區域。

九七式重爆擊機

二戰日軍轟炸機一覽

1937年參加日本侵華戰爭,1939年參加諾門坎戰鬥發揮了很大威力。太平洋戰爭爆發時性能已經落後,由於零式戰鬥機的有效護航,97式轟炸機也發揮了很大威力,戰爭中後後期隨著0式與1式戰鬥機護航作用的衰弱,九七重爆已經在戰場上難以生存,只好改做運輸機使用。

九八式俯衝轟炸機

二戰日軍轟炸機一覽

正式名稱ki-32九八式輕型爆擊機,簡稱九八輕爆,美軍代號“Marry”,是日本陸軍航空兵部隊二戰期間的主力俯衝轟炸機之一。參與了中日戰爭和1939年的蘇日諾門坎戰役,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九八式作為日軍空中主力支援日軍士兵攻佔香港,該作戰是九八式的最後一次,1942年後九八式淡出一線,作為教練機使用。

九九式艦載俯衝轟炸機(D3A)(九九艦爆)

二戰日軍轟炸機一覽

是日本帝國海軍著名的轟炸機之一,自始至終參加了太平洋戰爭。1937-38年間,愛知公司在雙翼的94艦爆和九六艦爆的基礎上設計了該機,其設計特點是:下單翼、全金屬結構、起落架有整流罩,要求載彈250公斤,俯衝的最終速度達到240節。九九艦爆的各種型號共生產了1500架左右。盟國稱其為“Val”。

B6N天山艦載轟炸機

二戰日軍轟炸機一覽

是日本海軍在二戰中期製造的單引擎三座艦載轟炸機。在整個二戰期間生產了1200餘架分為B6N1和B6N2兩種型號。被廣泛分配到大鳳、神鷹、瑞鳳、瑞鶴、雲龍和翔鶴等航空母艦及西南太平洋的各個海軍基地裡。在1943年12月第6次布干維爾航空戰首度參戰,6架天山11型與5架97艦攻機在黑夜中對美國海軍發動魚雷攻擊,日本雖號稱擊沉三艘航空母艦、一艘戰艦、一艘重型巡洋艦,但後來驗證戰果時,確定為誤判。該次攻擊的天山機隊全部折損。1943年12月,美軍航空部隊開始對馬紹爾群島的日本部隊實施打擊,531航空隊所轄攻擊機統統被殲滅。1944年2月楚克島空襲,以及後來的馬里亞納群島戰役時,天山轟炸機也有投入運用,但沒有可信的實際戰果。

P1Y銀河是日本海軍發展的一種高性能遠程萬能轟炸機,由日本海軍發展,1940年海軍計劃裝備一種飛行速度大,航程遠,既可以採用空投魚雷與水平轟炸手段攻擊敵人大型艦艇,也可以對敵人目標進行俯衝轟炸的岸基轟炸機,並且可以依靠自身的高速擺脫對方戰鬥機的截擊,此外還要求很好的空中運動能力,必要時可以攻擊對方的轟炸機甚至戰鬥機,為己方轟炸機群提供一定的遠程空中掩護,降低護航需求,減輕護航戰鬥機的壓力。

二戰日軍轟炸機一覽


1944年2月首批銀河轟炸機部署在馬裡阿納群島基地的日本海軍521航空隊,其隊長就是有"轟炸之神"稱號的江草隆繁少佐,1944年6月,521航空隊的10架銀河轟炸機投入馬里亞納海戰,當中有8架被美軍戰機擊落,包括江草少佐的座機在內,兩個月後521航空隊司令龜井凱夫大佐的銀河轟炸機也在關島上空被擊落,之後銀河也參加臺灣空戰,萊特灣海戰和沖繩海戰等戰役,在戰爭末期銀河也淪為自殺特攻飛機。銀河轟炸機比較有名的戰鬥發生在1945年3月11日,24架銀河轟炸機從日本起飛,飛行2900公里到太平洋的烏利西環礁美國海軍基地,撞傷了美國航空母艦蘭道夫號,3月19日,一架銀河轟炸機偷襲美國航空母艦富蘭克林號,兩個250公斤炸彈命中了並造成近千多美國水兵傷亡。

銀河轟炸機是公認的日本海軍戰爭期間實際投入實戰使用的轟炸機中,性能最好的型號,美國戰後研究了銀河後指出,銀河在航程,運動性能,控制反應速度方面,遠遠超過盟軍的轟炸機,而在速度,載彈量方面也不亞於同等重量的盟軍最新型轟炸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