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寶寶病情在家好轉後,醫生開的藥哪些可以不用吃?哪些不能停?

很多家長帶孩子去醫院看病後,醫生給孩子開了一大包藥,比如說支氣管炎的患兒,醫生可能開了抗生素、退燒藥、止咳藥等這幾種藥物。回到家服用藥物兩天後,孩子退燒了,也不怎麼咳了,這時家長經常會問:孩子已經退燒了,剩下的藥可不可以不吃?


寶寶病情在家好轉後,醫生開的藥哪些可以不用吃?哪些不能停?

事實上,部分家長看到孩子症狀好轉,體溫正常了,也不怎麼咳了,往往一刀切把醫生開的剩餘的藥擅自全部停了,理由是“是藥三分毒”,既然孩子已經好了,就沒有必要還吃藥了。這種做法是不對的。

事實上,在醫生開的藥裡面,如果症狀有好轉了,有的藥是可以停用的,有的藥卻是不能不按醫囑繼續服用的,這要根據情況而定。如果不分青紅皂白一刀切,受傷的還是孩子。

寶寶病情在家好轉後,醫生開的藥哪些可以不用吃?哪些不能停?

那麼,哪些藥物症狀好轉、疾病恢復後可以停用呢?一般來說,屬於對症治療的藥物,如果症狀好轉了原則上就可以停藥。

哪些是對症治療的藥物?拿兒科來說,退燒藥布洛芬(美林)、對乙酰氨基酚就屬於對症的藥物,發燒超過38.5度或發燒引起不適的時候可以服用。如果發燒的寶寶體溫恢復正常了,精神也好轉了,這時候退燒藥當然也就可以不用吃了。再比如蒙脫石散,是治療腹瀉的對症藥物,如果孩子大便成形、拉肚子好了,這時蒙脫石散也就可以停用了。還有止咳藥也是如此,如果咳嗽明顯好轉了,止咳藥就可以停了。

寶寶病情在家好轉後,醫生開的藥哪些可以不用吃?哪些不能停?

在門診的時候,醫生是無法精確知道患者的症狀會持續多久,比如說發燒的患兒,回家後可能還會再燒兩天,也可能繼續燒三天、四天,醫生肯定多開些退燒藥的劑量給患兒備用。如果你機械的理解為醫生開的這瓶退燒藥,回家後一定給孩子吃完,這樣服用肯定會出問題。

哪些藥物即使病情好轉也要繼續服用呢?這樣的藥往往是屬於“治本”的藥物。哪些是屬於“治本”的藥物?抗生素就屬於這一類型藥物的典型例子。比如一個化膿性扁桃體炎的患兒,細菌感染是引起發燒的根本原因,美林只是“治標不治本”的對症藥物,用抗生素殺滅病菌才是治療的根本。

抗生素治療必須按醫囑足療程服用藥物,不能因為發燒症狀的消退而停藥。經常可以碰到這樣的家長:門診醫生給孩子開了一個星期的抗生素,結果回家吃了兩天退燒體溫正常,家長就不再給孩子服用剩下的5天劑量抗生素。使用抗生素不足療程,好比斬草不除根,病菌獲得喘息之機很快捲土重來,孩子很快又復發再發高燒。

其實在家裡擅自給孩子停用抗生素的家長還真不少!有的人可能會說:我給孩子停用抗生素不也好好的,也沒見孩子復發阿。的確,不是所有不遵醫囑、停用抗生素的患兒都會復發,但是這樣做卻埋下禍根——細菌耐藥性。沒有足療程服用抗生素,可使病菌產生耐藥性,甚至出現超級細菌,下次再生病的時候,抗生素就得越用越高級,病菌越來越難對付。

除了抗生素之外,流感特效藥磷酸奧司他韋也是屬於“治本”的藥物,一般治療療程為5天,不要因為孩子退燒了而擅自停藥,否則流感病毒也可能產生抗藥性。

寶寶病情在家好轉後,醫生開的藥哪些可以不用吃?哪些不能停?

小孩子生病在家服藥,什麼藥能停,什麼藥不能停,這裡面大有學問。如果你還有什麼拿不準或不明白的,最好還是諮詢一下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