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4 巴保路“三橋”考述——“尋蹤覓跡米倉道”之三


巴保路“三橋”考述——“尋蹤覓跡米倉道”之三


巴保路“三橋”考述——“尋蹤覓跡米倉道”之三


巴保路“三橋”考述——“尋蹤覓跡米倉道”之三


巴保路“三橋”考述——“尋蹤覓跡米倉道”之三


巴保路“三橋”考述——“尋蹤覓跡米倉道”之三


巴保路“三橋”考述——“尋蹤覓跡米倉道”之三


巴保路“三橋”考述——“尋蹤覓跡米倉道”之三

白玉橋


巴保路“三橋”考述——“尋蹤覓跡米倉道”之三

橋柱護墩


巴保路“三橋”考述——“尋蹤覓跡米倉道”之三

1965年冬,在回瀾橋原址上新建的公路橋

周書浩

  巴保路,即元、明、清以來巴州至保寧府(府治閬中)之路,系米倉道從北至南延伸到巴州後分支的西向幹道。

“三橋”,指巴保路巴州至恩陽場之間行人先後經過的三座古橋:永安橋、回瀾橋、白玉橋。

巴州州治至保寧府府治閬中,由巴州州城西門始,第一站便是永安橋,接下來的走向地點為炮臺埡——棗兒塘——東興場(舊名“都興”)——回瀾橋——恩陽場(支線:東興場——燕飛山——白玉橋——恩陽場)——石硤子(佛圖關)——踏泥橋——貓兒鋪——柳林鋪——棋盤埡——花叢埡——金銀坎——尹家鋪,之後入儀隴縣境,最後至閬中。

從以上線路看,巴保路上遠遠不止三座橋。從巴州至保寧府之間,行人所經橋樑實際上多達十數座。本文擇巴州境內也就是巴州至恩陽場之間的永安橋、回瀾橋、白玉橋著筆,是出於對這三座橋歷史文化價值的考量,故對它們一一考述,旨在還原它們的歷史狀貌,釐清一些因年代久遠、似是而非的誤會。

  永安橋

永安橋即柳津橋,位於巴州區原巴州鎮後壩村與迴風村交界處的柳津溪口,即今巴州區西城街道辦事處紅軍路公路大廈附近。

《(道光)巴州志》卷二《建置志(上)·津樑》:“柳津橋,在州西五里觀音巖,舊有折柳亭。”又“永安橋”條:“在州南五里。”

明人張楨《巴州永安橋記》:

蓋聞牧民之職莫大於興利而除害也。誠能利於民者興之,害於民者除之,則為政之道得矣。四川保寧之巴州,道出郭西行僅二里許,乃京師大路也。有溪一所,狹而陡峻,昔曾建板橋其上以通行者。嘗因其狹窄而小其規模,每遇夏潦,山水湍暴,多至傾圮。過者每洗足,由陸路以涉,因號為“洗腳溪”。正統甲子,夏署縣事幕賓、廣昌寧公淵明,架木為橋,上覆以屋,旁設橫棟,其利於往來者多矣。橋成,復觀音堂於東南之巖,以鎮壓山魈水怪之惑人者,名曰“永安橋”。

張楨文中的永安橋在“出郭西行僅二里許”,《(道光)巴州志》所載永安橋在“州南五里”。方位不同,各是一橋,取名“永安”,皆取祥瑞吉兆之意。

言及永安橋(柳津橋)離州城的距離,張楨文載“二里許”,志書載“五里”。古代測量技術不發達,道路里程大多靠目測估計,準確度自然就大打折扣。這“二里許”“五里”都是概數,差距並不太大,可等同視之。

志書所載的柳津橋並非我們今天看到的橫跨巴河南北的柳津橋。橫跨巴河的柳津橋因南端接近古柳津橋遺址,古柳津橋遺址填埋被公路取代後,橫跨巴河的新橋沿用了“柳津橋”這一古老名字,也算是對古橋的一種紀念吧。

從《巴州永安橋記》中我們得知,巴州城西的溪口(柳津溪口),自明代就建有木板橋供行人通行。此處是經米倉道前往保寧府、成都、利州(今廣元市利州區)、興元府(府治今漢中市南鄭區)及京城的大路。因橋面窄小,因陋就簡,夏日大雨後,山洪暴發,橋先後多次被大水沖毀。無橋時,行人只好涉水過溪,戲稱此地“洗腳溪”。到了明英宗正統九年夏天,也就是公元1444年夏天,代理巴縣〔明太祖洪武九年(1376)降巴州為巴縣,明武宗正德九年(1514)復升巴縣為巴州〕知縣的幕賓、廣昌人寧淵明在此建廊橋一座,方便行人過往。廊橋建成後,又在橋東南的巖穴處建觀音堂(原觀音堂毀於“鄢藍之亂”),鎮壓山魈水怪,願景新建之橋不再被洪水沖毀、行人平安(古人認為,山洪暴發往往是山魈水怪在興風作浪)。

因永安橋東南巖穴建有觀音堂(廟),巖穴便被人們習慣稱為“觀音巖”。

《(道光)巴州志》卷三《建置志(下)·古蹟》“折柳亭”條引南宋王象之《輿地紀勝》:“在州西門外,自昔入京師之路。巴州柳,風態絕殊,太守鄭淵愛之,因以名亭,取折柳贈行人之意。”又引王象之《輿地碑記目》:“嘉佑五年,太守鄭淵賦‘折柳詩十絕’刻石,其自序見折柳亭下。”

折柳亭,在柳津橋與觀音巖鄰接處,舊名“柳津亭”,鄭淵知巴州(全稱“知軍州事”,即巴州行政長官),嘉佑五年(1060)改名“折柳亭”。

《(民國)巴中縣誌》第四編《志餘(上)·古蹟》“觀音崖”條:“在縣西五里柳津橋側百花池上。《志稿》〔即謝一鳴、文尚雅撰《巴州志稿》(又名《巴州志略》),寫本——引者注,下同〕雲:‘近折柳亭。明州守吳朝宗〔此說有誤。吳朝宗,號會海,建昌(今江西永修縣)人。《(道光)保寧府志·職官》載吳為巴州州判,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閬中籍進士陳宗虞《二關記》亦載吳為州判。吳在巴州任州判為明神宗萬曆九年(1581)前後,當時巴州知州為潘良貴〕鑿。’乾隆壬辰三十七年,州守楊周冕鐫‘掛雲’二字於崖壁,故又呼為‘掛雲崖’。”

《(道光)巴州志》說鄭淵“折柳詩十絕”刻石“在今柳津橋之觀音巖”。嘉佑五年鄭淵知巴州作《折柳詩》十絕句刻於觀音岩石壁,今已不存。該志卷九《藝文志(下)·題名》“觀音巖”條:“‘掛雲’,乾隆壬辰楊周冕書。此刻在柳津橋路旁觀音巖寺中。”

楊周冕,進士出身,雲南人。清乾隆壬辰年(1772)以羅江縣(今德陽市羅江縣)知縣升巴州代理知州。工書法,好做擘窠大書。除了在觀音巖書“掛雲”二字,還在恩陽老場大石坎巖壁上題名“隋恩陽縣”。

觀音寺即觀音堂。因建公路,寺已毀;“掛雲”二字裸露於懸崖,建公路時,與觀音寺同毀。

地名變更中有一個重要現象即“雅化”,也就是由鄙野的稱呼轉化成文雅的叫法。明清以來,地名“雅化”是一種常見的文化現象。永安橋——一個普通而又毫無個性色彩的名字,按志書記載,州城之南亦有這個橋名。緣於靠近柳津亭(折柳亭),地方文人雅士便改名“柳津橋”。最遲,在乾隆年間就有“柳津橋”的叫法了,日後固定化。可以遙想,身為明英宗正統九年巴縣(後來的巴州)知縣幕賓的寧淵明建的廊橋(永安橋),沒有管多長時間也被洪水沖毀了。為了一勞永逸,州人又在柳津溪口原永安橋遺址上建了堅固的石拱橋方便行人。到了民國三十八年(1949),這座長約8米、寬約3米、高約6米的單孔石拱橋依然存在。單孔石拱橋拱頂有龍頭,下有龍尾,橋兩側建有石欄杆。

1959年,單孔石拱橋又加寬1.5米、加高1米,兩端各有0.5米的石欄杆,作了公路橋。車輛從巴中縣城西出,必經此橋。

巴中建地設市以來,隨著城市建設與改造步伐的加快,柳津橋被填埋,成為紅軍路的一部分。而它的名字早已被1978年12月在它前方右側不遠建成的橫跨巴河南北,長178米、高22米、寬9米,4孔跨徑各25米、兩孔跨徑各10米的新大橋取代。

陵谷變遷,“柳津橋”徹底換了一個地方。

  回瀾橋

回瀾橋,跨鹿溪河,故又名鹿溪橋、古溪橋(“鹿”“古”乃一音之轉、當地人讀音之變),位於恩陽區登科街道辦事處古溪村境內。

瀾,大浪;回瀾,即大水退卻。寓意石橋壓倒洪水,固而安。當然,這也是人們的願景。

《(道光)巴州志》卷二《建置志(上)·津樑》:“回瀾橋即古溪橋,亦名鹿溪橋。在州西六十里,達保寧要路。高三丈、長八丈。知州李汝琬勸捐建造。有碑記。”

志書記載回瀾橋在巴州通往保寧府的要道上,距州城六十里,是巴州知州李汝琬倡導並捐資建造的一座古石橋。

查《(道光)巴州志》卷五《職官志·文職》得知,李汝琬,陝西咸寧(今西安市長安區)人。附生(明清“附學生”簡稱。明代在廩膳、增廣生定額之外所取的府、州、縣學生員,因附於廩膳、增廣生之後,故稱附學生員,簡稱“附生”。清代沿襲)。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任巴州知州。

清末歲貢生、民國初年巴中縣視學(督學)、民國十二年(1923)巴中縣知事馬傳芝聘請的《(民國)巴中縣誌》編修之一的鄔承章,曾於宣統三年(1911)作《回瀾橋記》,記述該橋建築宏偉、便利交通,並澄清此橋系民建,而非李汝琬建,糾正《(道光)巴州志》的誤載。

據鄔承章記載,他家就在回瀾橋附近,家與橋僅僅相距一里多路,離橋非常近。閒暇時,他曾與人在橋上憑欄眺望,只見“冠蓋絡繹,行旅多出其途”,便滋生了考證此橋建修經過的念頭。可是,當年修橋的人全都離世了,修橋的碑記也無法找到,心裡便有失望的感覺。一天偶然閱讀道光年間編修的《巴州志》,志書上記載該橋為前州主(即知州)李汝琬勸捐所修。鄔承章考察了附近村莊裡的多個古碑,也沒有發現類似記載。李汝琬建回瀾橋,《巴州志》成為孤證。

光緒三十年(1904)冬,鄔承章再次被巴州州署任用,管理州境內的學田(興辦教育置的田產)。一次因公出差到州南竹山寺(在今平昌縣響灘鎮竹山村境內),聽當地人介紹,寺裡有個叫馮映山、法名“海月”的嶽州(今湖南嶽陽)和尚,雲遊棲身於此,眾僧推他為方丈。凡有善舉,海月方丈無不熱心奔走、竭力經營。巴州的南泉寺(在州城西門外,今南泉寺街為當年建寺處)、朝陽寺(一說在今恩陽區柳林鎮境內,一說在今巴州區柳崗鄉境內,一說位於巴州區曾口鎮巴河之西臥牛山朝陽巖中,不知誰是誰非)等三十多所寺廟都是經他或修繕或重建。他還建了兩個地方的橋,回瀾橋便是其中之一。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在竹山寺,鄔承章終於見到了回瀾橋的建修者之一的海月方丈。經瞭解,海月方丈告訴了鄔承章建造回瀾橋的經過。原來,該橋屢修屢圮。乾隆三十七年(1772),巴州知州齊光祚〔漢軍鑲黃旗舉人。《(道光)巴州志》卷五《職官志·文職》載齊光祚乾隆三十九年(1774)任巴州知州;謝一鳴、文尚雅撰《巴州志略·秩官》載齊光祚乾隆四十一年(1776)任巴州知州。“三十七年”說、“三十九年”說、“四十一年”說,不知誰是誰非〕剛到任,便決定重修此橋。命海月與鄔承章祖鄔九明,鄉耆楊士奇、譚世彩三人督辦這項德政工程。鄔九明、楊士奇、譚世彩均是當時當地有名望的人。海月慷慨捐一千兩銀子,鄔承章祖鄔九明與同事亦捐巨資建橋。經過兩年時間施工,橋建成,花費了七千多兩銀子。

橋建成,當時無人記載此事。《巴州志》載此橋為李汝琬建,傳錄失實。對此,鄔承章在《回瀾橋記》文末有感而發:

何以發潛德之幽光乎?予竊怪世之秉筆者,偶有創建,獨歸美士大夫,而於鄉曲之善舉,則漠然置之。此倡義者,所以灰心也。雖海月寄身空門,無求名之一念。而吾輩有表彰善類之責。矧道路橋樑為近今自治之一端。吾川爭築鐵路,力杜外人覬覦。倘能如方外人毅力擔負,則路事可指日告成也,區區橋工云爾哉。

作者本意是稱揚建橋者功績、遠播其聲名,不意在文末借題發揮,由積德行善的修橋補路,聯繫到當時四川省提倡獨立自治,爭取川漢鐵路修築權,主旨由稱揚外在事功向表達內在自我轉化,借修橋話題論說政治理念,視野一變,境界隨之一開,不再囿於歌功頌德,文章便有了厚重感。

橋建成,秦蜀往來暢通無阻。建成的回瀾橋高五丈、長一百四十餘尺,為當時州西最浩大的工程。橋上建長廊,中有小樓置神像於其中,兩旁翼以石欄杆,密排如雁齒。規模之宏闊,可與成都歷史上的駟馬橋、萬里橋媲美。

廊橋俗稱“屋橋”,自宋代起便在各地流行。橋上建屋可減少雨水對橋樑的侵蝕,提高橋身抵禦衝擊的穩定性,方便行人避雨休憩,美化橋樑外部形態。一些地方,甚至有人將亭屋修整為酒館飯鋪,做起飲食生意。

鄔承章感慨,駟馬橋、萬里橋之所以揚名後世,多因文字而傳——司馬相如題橋,“駟馬”之跡遂顯;杜工部(杜甫)善詩,“萬里”之名愈著。唯獨回瀾橋籍籍無名,湮沒一百四十餘年。當初之所以不知創始者,原因在於清廷進軍金川平亂,戰事緊迫,建橋者“不暇載筆而勒諸石”並公諸於眾。

民國三十八年(1949),修築巴(中)儀(隴)公路,回瀾橋成了公路橋。

1965年夏,百年難遇的山洪沖垮回瀾橋。該年冬,巴中縣重建成長53.6米、寬7米、三孔跨徑各13米的石拱橋,通行至今。

  白玉橋

白玉橋,在回瀾橋東南約一公里處,位於恩陽區登科街道辦事處白玉村境內的鹿溪河下游。

白玉橋,顧名思義乃玉石所造。然而並非如此。

劉春恆《白玉橋記》:“玉,重器也。白玉,尤玉之良者也。以橋名,志不朽也。”

玉為貴重之物。從成色、質地而言,白玉乃玉石中的精品。以“白玉”命橋名,寓意此橋堅不可摧、固而不毀——當然,這也是建橋者與作文者的願景。

劉春恆,清道光丁酉(1837)拔貢(由地方貢入國子監的生員之一種。清制:初定六年一次,乾隆中改為逢“酉”一選,即十二年考一次。優選者以小京官用,次選以教諭用)。與名士徐有章(著《懷夢山館詩集》),道光戊戌(1838)科進士、兵部主事金玉麟(著《二瓦硯齋詩鈔》十卷,曾流寓巴州)交好,為道(光)鹹(豐)間巴州著名文人之一。

白玉橋始建於乾隆三十二年(1767)。日後,或二十年,或十年,或五六年屢圮屢修。每次修橋都有記載,並且有碑碣可考查。不斷建橋的原因在於:歷次所建之橋設計不合理或過於簡易,抵禦不了兇猛的洪水衝擊。以前所建之橋,高不盈丈,闊不逾仞(一仞等於周尺八尺或七尺,周尺一尺約合二十三釐米),長不越五尋(一尋等於八尺);加之橋兩端的石板搭在鬆軟的土岸上,中間只有四個橋孔排洩河水,一旦山洪暴發,溪水猛漲,橋兩端的土岸很容易被洪水浸泡鬆軟,失去承重能力,最終導致橋墩被大水衝擊移位或損毀,橋樑斷裂,橋面塌陷。正是“石力薄而水力厚”不敵山洪導致人們前功盡棄。

咸豐七年(1857)春,橋西端的橋墩又開始傾斜,行人鋌而走險,仍通行於這座“病橋”。當地鄉賢詹大觀、劉春彤認為舊橋不能如此廢棄,然而舊橋的設計必須改進,決定承首改造此橋。該年夏天開始募資鳩工,維修此橋。經過十一個月的施工,咸豐八年(1858)三月十六日此橋維修告竣。

與舊橋相比,新橋增高丈餘,增寬尺餘,橋長了一倍。橋的兩端直抵東西石壁,共有八個橋孔(劉春恆記為“下空十道以分水勢”)排洩河水。此次修橋,旨在加長、增寬、升高、多孔,目的是更大範圍疏導河水。開鑿了堅固碩大的條石堆砌橋墩,每個橋墩又加碼了護石防洪水衝擊,橋面由十餘塊厚重的石板拼接而成。新橋高高地橫跨於鹿溪河上,如長虹臥波,雄偉壯觀,建橋者也預計橋的使用年限會很長的。

新橋建成,劉春恆作《白玉橋記》。劉在文章結尾感慨:

凡人舉事,精神志慮必有以固持千百年之遙,而後物曲效能,足資捍衛,以垂久永。斯舉也,首事殫精淬慮,大眾奔走偕來,富輸其資,貧竭其力,歡欣鼓舞,以蕆厥事。所謂眾志成城,其庶幾乎。詎惟石工之足憑乎哉?雖然物之成虧,有數存焉。陵谷變遷何有乎斯橋?安知數十百年後,白玉不有時而玷乎。其玷也,其廢也。有其廢之,有其舉之,雖終古有盈無虧可也。自今以後,其勿以橋為石也,以為玉也,白玉也,寶之護之,又從而續加勤焉。庶有合古人命名之義。是所望於千萬世以後之來者。

《白玉橋記》一文,一是說明橋名“白玉”是其質優不會朽壞;二是總結了舊橋因設計缺陷而導致屢修屢圮的教訓;三是記述新橋為當地鄉賢組織居民集資出力,合理設計、精心施工,把橋建得既美觀又堅固,橋仍名“白玉”——以後,人們要像美玉那樣愛惜它保護它。文中地理變遷、橋樑興毀、建築原理、材料工費、規模尺寸乃至對修建者品格均作了全面細緻的書寫,為後人保留了豐富而珍貴的史料,對後人研究巴中地區明清社會史、交通史具有重要價值。

改建後的白玉橋,歷經了160餘年的洪水衝擊,至今橫亙在鹿溪河上供人通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