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如果吳三桂死守山海關,明朝將會怎樣?

漢唐讀書


明末清初時期,吳三桂開關投降多爾袞,致使清兵入關,此舉至今仍為世人所唾棄。

談及這段歷史,很多朋友都會假設,如果吳三桂嚴防死守,誓不獻關會怎樣呢?

如果這麼有骨氣,那麼吳三桂將會面臨四種死法:

①被北京方向直抵山海關的李自成殺掉。

②被北京方向直抵山海關的多爾袞殺掉。

③被寧遠部隊或者山海關原有駐軍殺掉。

④在被敵方殺掉之前,自己把自己殺掉。

甲申國變,李自成進入北京城,崇禎帝殉國。

京師二千餘京官陷於大順軍勢力掌控,不會再有人給山海關駐防將士輸送糧草、餉銀。山海關全體將士面臨的是在沒有任何薪水的情況下,還極有可能被活活餓死。

李自成為了收攬吳三桂部隊,向其示好,輸送足夠使用四個月的糧草和白銀四萬兩。

也就是說如果吳三桂有能力抵禦李自成大順軍,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支撐四個月,四個月後糧餉告罄,等待他的還是李自成無休止的進攻,那麼吳三桂會死掉,因為糧餉對於吳三桂來說是不可再生,無法憑空出現的。

有的朋友可能會問,如果吳三桂直接打敗李自成,繼而向北京方向推進會如何呢?

可以假設,但是不能完全脫離歷史去假設,因為就實際戰力而言,吳三桂不差,但是部隊士兵數量相對太少,李自成也不會這麼厚道,你吳三桂四萬人,所以我也拉四萬人去打,不可能的。

山海關大戰表面是膠著狀態,實際上不是沒有結果,如果吳三桂能勝,那意味著他有更多的資本和多爾袞談條件,他當然想勝,可是他卻幾次三番的要求多爾袞進入戰場,原因很簡單,打不過······

在強弱已分的情況下再去假設吳三桂能勝,那要不要順便分析一下吳三桂耗時多久可以統一全國呢?這不現實。

在這裡,我們排除兩種情況:

①吳三桂不會被兩面夾擊

因為多爾袞是應吳三桂的要求中途改道馳援山海關的,不改道的話,當時的多爾袞已經翻入邊牆了,而並非多爾袞本來就要路過這裡。

②吳三桂與李自成的矛盾不可調和

吳三桂與唐通換防,繼而領軍向北京進發歸順大順軍,半路跑來的家奴向其彙報了京師情況,全家被劉宗敏下獄遭受毒打,陳圓圓被擄。

如此對待一個指揮四萬人部隊將領的家屬,答案只有一個,李自成要的只是部隊力量,對吳三桂,李自成並不放心,他不會任由吳三桂繼續指揮這支部隊,因為這對他來說風險很大,最穩妥的方式就是把實際指揮者幹掉,否則只要吳三桂不死,還是有能力對這支部隊產生不良影響,所以如果沒有家奴報信,吳三桂到了京師就會死,吳三桂看透了李自成的底牌自然不會再次上當,所以從明白被騙開始,他倆不再有合作的機會。

所以總結一下,沒資源的吳三桂打不過有資源的李自成,兵力不濟,因崇禎帝殉國軍心不穩也是原因,拼死也要有個前途,問題是皇帝死了,他們算是誰的兵,為誰而戰呢。

李自成VS吳三桂,吳三桂OVER

為什麼是北京方向的多爾袞大軍直抵山海關,而不是由關外而來呢?

京師淪陷,多爾袞急召請病假在溫泉療養的老幹部范文程,他倆的意見不謀而合,都是要進軍北京,不同的是此次進軍的目標不再是掠奪人畜、資源,而是佔領京師繼而控制全國。

在多爾袞行軍半路之際,吳三桂的求援信送到,多爾袞及時調整方面直奔山海關而去,他的目的當然是想直接通過山海關奪取京師。

如果沒有吳三桂的求援信,多爾袞又不走山海關,那麼他從哪裡進入中原腹地呢?

繞路蒙古,實際上,從皇太極時期到滿清入關前,清兵共七次經由蒙古進入中原腹地,而且每次都是大肆劫掠滿載而歸,後幾次入關,已經無人敢出面戰鬥或者阻攔。

對於多爾袞而言,無非多走幾天路而已,有沒有山海關,吳三桂是否駐防都無所謂。

皇帝歸天,軍心渙散,多爾袞的部隊遭受不到什麼抵抗就能拿下北京,為使遼東地區輸送兵源和物資更加便捷,這時的山海關對於多爾袞來說才多少有些用處,他會首先讓遼西走廊這條通路直插關內,不再受山海關的鉗制,這毋庸置疑。

前文講過,以綜合條件來說,吳三桂打不過李自成,而從現實戰績來看,李自成也絕對打不過多爾袞,因為多爾袞沒有親自殺入戰場,僅讓多鐸和阿濟格帶四萬人,兩個衝鋒就打散了大順軍,戰力可見一斑。

那麼如果多爾袞對陣吳三桂呢,吳三桂必敗無疑,毫無懸念。

所以我說如果吳三桂不被李自成殺掉,就會被北京方向而來的多爾袞大軍殺掉。

吳三桂做為遼東總兵,是寧遠部隊和山海關駐軍的實際領導者,但古代的軍隊很不好帶,兵仙韓信所說的多多益善就是這個道理,統軍要具備統軍的能力,韓信可以多多益善,劉邦就沒這個能力。

出身高級軍官家族,多年的從軍經驗,又屬於遼東根系,吳三桂統兵能力沒有問題,但是他卻面臨一點,資源問題。

如果彈盡糧絕,等待他的不僅僅是外敵的攻擊,在此之前,他要面臨軍隊士兵的逃亡、譁變甚至刺殺,餓極了的士兵不管你是不是遼東總兵,誰官大他們就找誰,吃不上飯的話,吳三桂這個總兵恐怕要死在當場,這絕不是危言聳聽,古代死於士兵譁變的將軍還少麼。

對於歸降問題,不是吳三桂想怎麼來就怎麼來自己做主,他也要和人商量,當初向多爾袞求援,吳三桂寫得很清楚,是求援不是投降,而且徵求過頂頭上司王永吉的意見,領導同意。

向誰投降這個問題,吳三桂也開過全軍大會,給士兵們分析了形勢,最終是讓士兵做決斷,而不是他吳三桂,最終所有士兵都同意聽從吳三桂的決定,吳三桂才敢自己拿主意,否則關鍵時刻馬上要投降了有兵士不同意,那麻煩就大了。

總而言之一句話,統軍不像演電視劇,不是將軍說什麼手下就肯定會聽的,尤其在明末那種特殊時期,很多部隊連令行禁止都做不到了,何況打仗。

子曰成仁,孟曰取義。

限定吳三桂決不投降的話,敵人或者戰友下手之前,就只剩下自裁一條路走了。

如果既不歸順大順,也不歸順大清,那種敏感時期,主將的一舉一動都被“有心”的軍官和士兵們盯著,沒有可能跑掉,即便總兵能跑出去,絕超不過10分鐘,全軍就會潰散,各回各家。

吳三桂不投降滿清就無法入關?

吳三桂的歷史問題,沒有人能洗白,但是我們也要從多角度的來看待問題,當時的士兵大多是從寧遠撤防回到山海關的,其中有吳三桂多年的袍澤,還有一定比例家將、家兵,做為全軍統帥他也要考慮這些人的安危。

吳三桂同樣有華夷之辨,所以皇太極生前幾次與他溝通,他並沒有投降,舅舅祖大壽多次通信,他也沒有投降,最後也還是要投降李自成而非多爾袞,但是李自成言而無信,對吳三桂想除之而後快,吳三桂也不想死,所以最後只能投降多爾袞。

做為一個軍人,做為一個高級將官,無論有著多麼充分的藉口,都不能做為投降的理由。但同時也要看到,至少在入關之初,多爾袞沒有遇到什麼像樣的抵抗,武官們大多不戰而降,吳三桂只是其中一個罷了。

那為什麼吳三桂比其他將官更可恨呢?因為明末清初的時候,清兵七次繞路進入腹地曾經圍攻北京城、搶劫財物無數,劫掠人口更是超過了滿洲自身人數,這些都是眾所周知的事情,所以雖然投降可恥,但是吳三桂和其他武官相比也沒什麼不同,一千多京城文官不也都投降了麼,更何況清兵完全可以不走山海關。

但後來的人瞭解當時真實狀況的人就少了,所以就形成了這樣一種觀點:

如果吳三桂不打開山海關,中原就不會淪陷於滿清之手。

其實完全不是這麼回事,差幾天路程而已,該怎樣還怎樣。

至於大明帝國的國運,完全可以排除吳三桂這個無足輕重的影響,大明走向覆滅完全是自身原因,並不僅僅是戰力不足的問題,更不會是區區一個關隘失守的問題,這是封建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大清也是一樣,無論左宗棠是否健在,無論曾國藩、李鴻章是否能長生不老一直為大清效力,無論皇室少壯派怎麼折騰,無論洋務運動是否真正改善軍力,甚至可以假設袁世凱對大清忠貞不二,但無論如何假設,大清都會走向覆滅,這是必然,也是規律,誰也逃不開,縱有變數,不過早晚幾年的問題而已。


古今通史


公元1644年,李自成帶領大順軍攻佔北京,崇禎帝朱由檢自殺,作為大一統王朝的明朝滅亡。

在明朝滅亡的情況下,吳三桂如果死守山海關有沒有可能成功呢?

當時吳三桂面臨李自成的大順與多爾袞的大清兩面夾擊。

無論是大順還是大清,軍隊只有四萬人左右的吳三桂都打不過,即使死守,最終也是死路一條,事實上,如果沒有清軍的幫助,吳三桂肯定被大順軍消滅。

而江南的南明弘光帝政權又遠水解不了近渴,吳三桂根本指望不上。

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吳三桂只能選擇投降大順或者大清。

吳三桂首先考慮的當然是投降李自成的大順政權。因為吳三桂的父親吳襄與愛妾陳圓圓等全家幾十口人都在北京,被李自成的大順軍控制。



因此吳三桂接受了大順政權的招安,把山海關交給已經投降李自成的明朝將領唐通,吳三桂親自帶領部下向北京進發。

可是吳三桂走到中途聽到父親吳襄等明朝官員被李自成的大順軍抓起來拷掠財產以及愛妾陳圓圓被大順軍頭號大將劉宗敏霸佔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靂讓吳三桂不得不反叛大順投降大清。

於是吳三桂打敗唐通奪回山海關,勾結多爾袞的清軍在一片石大戰血戰李自成。

在吳三桂快要被李自成的十萬大順軍打敗的情況下,吳三桂跪在多爾袞面前哀求救命,正式投降清朝。

在吳三桂軍與以逸待勞的十幾萬清軍的夾擊下,李自成的大順軍一敗塗地,被迫逃回北京。

從吳三桂的個人角度看,他投降滿清是最佳選擇,吳三桂從此飛黃騰達,成為清朝的平西王。

但從國家民族的角度看,吳三桂引狼入室成為漢奸給中國人民帶來巨大災難,幾千萬甚至上億無辜百姓慘死在清軍的鐵蹄之下,中華文明進程也倒退幾百年。


厚德載物49847


如果認為清軍沒有吳三桂的幫助便無法入關,則說明對於這段歷史的認知是不足的。實際上在吳三桂獻關投降之前,清軍已經有了定鼎中原的計劃,並且已經著手實施,吳三桂的投降對於多爾袞而言,不過是錦上添花,充其量起到為清軍省時省力的作用,對於全局的影響並不甚大。

在明朝已經覆亡之際,多爾袞已經做好了入關準備,當時他就入關事宜諮詢了明朝的降將洪承疇,洪承疇對形勢給出了較為精準的分析,他分析了當時天下的形勢,以及李自成軍隊的戰鬥力,戰鬥特點,最後提出了具體的作戰計劃:派遣精銳的先遣部隊,繞過山海關(為何敢於這麼幹,後文會提到),突襲薊州,從密雲方向進軍北京,打李自成一個出其不意。多爾袞採取了這個方針,結果“攝政和碩睿親王次翁後,平西伯遣副將楊坤,遊擊郭雲龍,自山海關來致書”。

因此,吳三桂發書信向多爾袞求援之時,多爾袞的進軍計劃已經開始進行。既然吳三桂願意開關投降,那多爾袞便不需要再多此一舉,繞過山海關,可以光明正大地從山海關進入內地。吳三桂的投降,不過令多爾袞多了一種戰術選擇而已。

多爾袞最初的繞過山海關計劃,在崇禎年間已經進行過多次,後金(清)軍隊最遠到達了明朝的濟南府附近。但很奇怪,清軍並沒有深入。這是因為,當時清朝的內部改革尚未完成,不具備吞併明朝的能力;再者,當時明朝的關寧錦防線非常堅固,山海關——寧遠——錦州三地連成一條線,互為呼應,繞過任何一個,將會陷入腹背受敵的境地,因此,說山海關能限制清軍時沒有道理的,真正遏制清軍在遼東勢頭的,是以山海關為後盾的關寧錦防線。然而,這條防線在1640-1642年的松錦之戰中,被清軍徹底摧毀,松山和錦州落入清軍手中,寧遠成為明朝在遼東的孤島,加之關寧軍主力被消滅殆盡,清已經完全掌握了遼東的主動權。

在兩年1642——1644的兩年時間中,寧遠不斷受到清軍的攻擊,駐守寧遠的明軍也陸續投降,崇禎自盡,明朝滅亡後,明軍徹底放棄寧遠,山海關成為了首當其衝。沒有了寧遠和錦州,加上當時吳三桂的實力,清軍絲毫不擔心吳三桂敢於在清軍在內地行動之時背後放槍,於是放心大膽地採納了洪承疇的計劃。

所以,即使吳三桂固守山海關,對於清軍入關大計,也絲毫沒有影響。吳三桂的投降,也並不是他一個人的主意。當時山海關並不是吳三桂全權管轄,山海關的總兵乃是高第,在吳三桂做出向清軍“借兵報仇”的決定後,高第是為數不讀的幾個支持他的人,可見吳三桂此舉,符合當時一些高級將領和官員的利益。吳三桂開關降清,是不可避免的。

實際上,吳三桂與李自成,也絕非一路人,他不可能投降李自成。李自成的軍隊,可謂是一支很純粹的農民軍,在攻陷北京後,大順軍依舊採取“追贓助糧”的政策,即“打土豪,分田地”,通過向大戶地主和士紳強行索要財產的方式來維持自己的軍餉,明朝官員無一“倖免”,據說吳三桂背叛李自成,也是因為得到消息,自己家的財產被李自成抄沒。所以,從根本上來說,李自成和吳三桂是對立的,不僅是吳三桂,明朝迫於形勢投降李自成的將領,臣子,和李自成都是對立的。因此,在李自成撤出北京之後,明朝投降的將領紛紛再次背叛,歸入清朝統治。

而清朝,則採取了正確的措施。范文程,洪承疇等人在入關前,便告訴多爾袞,入關後要“禮賢下士”。多多啟用明朝的臣子,多爾袞入關之後果然照做,得到了明朝士紳和地主階級的一致擁護。吳三桂便是多爾袞“禮賢下士”的第一個對象。因此,吳三桂在一定時間內,死心塌地為清朝賣命。

總而言之,吳三桂在寧遠的五萬人,在明清易代之際,對於大局沒有決定性影響。


庭州行者


如果吳三桂死守山海關,明朝將會怎麼樣?

這個假設很好!但是,在那個時候,就算吳三桂死守山海關,也是無多大改變,明朝還是無法改變滅亡的事實!

為什麼這樣說呢?



一,如果不是皇太極帶兵及時救援,在山海關吳三桂被李自成的大順軍擊敗!

在闖王李自成帶領兵攻入北京城後,第一時間派人去聯繫駐守在山海關的吳三桂希望他歸順。

當時吳三桂還是答應了!

雙方就約好在京城談合作事宜。當吳三桂快至京城時,住在京城的家人就趕來稟告吳三桂:住在京城的老爺子吳襄已經被大順將領劉宗敏拿下,還把府邸的錢物洗劫一空!

吳三桂非常惱怒掉轉馬頭返回山海關!

久等不見吳三桂前來的李自成認為是吳三桂改變了注意,第二天就帶著吳襄和手下兵馬直奔山海關!

一番交談無果。雙方展開了廝殺!眼看吳三桂的人馬越來越少,已經支持不住時,早已得到求救信的皇太極帶著後金兵馬及時趕來,加入了吳三桂的陣營,雙方夾攻之下,李自成的大順軍敗下陣來!

也就是說,如果不是皇太極的幫助,吳三桂的山海關守不住!



二,就算吳三桂死守山海關,皇太極照樣繞過山海關可以直抵京城!

就算是吳三桂死守山海關,同樣也改變不了皇太極兵馬對京城的入侵!

因為遼東的門戶已經敞開!

就像那次,皇太極忌憚駐守在錦州的袁崇煥,從薊門南下,直逼京師!

這就是說,吳三桂死守山海關也無法改變什麼,對大明江山也沒什麼!



由此可見:遼東門戶盡失,位置險要的山海關也無法阻擋八旗勁旅的鐵蹄。所以,吳三桂就算死守山海關,也是無力迴天。

【古今多少事,都在歷史中!歡迎關注!我是媚之夭夭!】


媚之夭夭


吳三桂在明清交接的關鍵時刻影響巨大,有人說他是大清的功臣,有人說他是明朝的叛徒,褒貶不一,各有各的的理由。

崇禎十七年三月,崇禎帝封吳三桂為平西伯,命吳三桂速放棄寧遠,進京勤王。吳三桂沒有遲疑,馬上率兵前去救駕,只是在路上就得知崇禎自縊身亡的消息。北方的明軍只剩下吳三桂所部,這支明軍的歸宿將決定天下的走勢。

首先,吳三桂死守山海關的可能性,基本為零:

吳三桂,遼東人,他的父親就是錦州總兵吳襄,吳襄娶了祖大壽的妹妹,吳三桂也是大將祖大壽的外甥。松錦大戰後,明軍損傷慘重,洪承疇、祖大壽投降滿清,吳三桂獨自守衛寧遠,明軍迴天乏力。

公元1642年,滿清勢頭正盛,在收降洪承疇等人後,對吳三桂展開了招降攻勢。皇太極手段極其高明,不僅把前後利害說得清楚明白,還令祖大壽等一概降將多次送出親筆信,勸吳三桂歸順滿清。

史料記載:

“今將軍以孤立之身,負危疑之跡,豈能自保無虞!況爾明國,‘流寇’轉熾,土宇凋殘,傾亡之象,將軍已目擊之。時勢若此,將軍雖勇,一人之力,其奈之何哉!”

意思就是說現在將軍孤軍防守,是必定守不住的,況且大明國內已快土崩瓦解。將軍都是看到的,將軍雖然勇猛,但僅憑一己之力,如之奈何?

面對滿清拋出的利誘牌、親情牌、威脅牌,吳三桂並不為所動,當時的明王朝雖風雨飄搖,但依然是吳三桂的情感所繫,他仍抱有家國情懷,投敵叛國吳三桂是不會做的。

1644年,在勤王的路上,吳三桂得知皇帝的死訊,無路可走的他選擇退回山海關。此時吳三桂的心情是複雜不安的,不是他不愛國,一年時間沒有糧餉的他也決定去救援崇禎。而現在明帝國已經支離破碎,僅靠三四萬部隊據守山海關,前有李自成百萬農民軍,後有精銳的八旗清軍,據守只能死路一條。

如果崇禎還活著,或者崇禎南遷至南京,想來吳三桂就不會考慮投降的問題,而是選擇繼續跟隨崇禎皇帝,或偏安一隅、或重整旗鼓。處境極為“尷尬”的吳三桂,只能選擇投靠一方,只有這樣他和他的部隊才有可能活下去。

況且,吳三桂的父親家人三十多口,還在李自成手中,而且李自成多次拋出橄欖枝,以高官厚祿、金銀錢帛許諾吳三桂。李自成曾派人送去四萬兩白銀,犒賞吳三桂將士,對於斷糧斷餉多日的吳三桂,也是救命之水。

對於如何決策,吳三桂也是和屬下將士商議過的:

“都城失守,先帝賓天,三桂受國厚恩,宜以死報國。然非籍將士力不能以破敵,今將若之何?”

意思是說都城失守,皇帝已經賓天,我吳三桂蒙受國恩,應該以死相報,但以我們的實力根本無法破敵,該怎麼辦?

事實上,遼東的將士同樣很苦,朝廷不信任,還沒吃沒喝,清軍異常強大。一場又一場的血戰已經令其疲憊不堪,他們同樣也不知道如何是好,於是大家說:

“今日死生,惟將軍命!”

事到如此,吳三桂在權衡利弊下,首先選擇投奔李自成,這也是當時最佳方案。但沒曾想李自成約束部下不周,吳三桂父吳襄受到嚴刑拷打,愛妾陳圓圓被劉宗敏凌辱,一怒之下,吳三桂投奔滿清。事實上,不論選擇誰,吳三桂都不會據守山海關,當時不僅僅是利和弊,還有生與死。

雖然權衡利弊的吳三桂不會選擇死守山海關,但如果真的死守呢?

假若當時領兵的不是吳三桂,而是類似海瑞之類的官員,或是抗清名將史可法,很有可能據守山海關。是名節重要還是性命重要,主要看將領的抉擇,吳三桂投奔滿清,雖背上了罵名,卻保住了自身。

公元1645年,多爾袞率大軍南下,要統一全境,史可法退居揚州,在其組織下,揚州百姓和部隊一同守城。清軍十萬,揚州城內只有一萬守軍,這已經是個死局,但史可法下定決心,誓死報國,在揚州軍民的頑強抵抗下,滿清軍隊同樣損失慘重。

史料記載:

“遇一卒至,南人不論多寡,皆垂首匍伏,引頸受刃,無一敢逃者。至於紛紛子女,百口交啼,哀鳴動地,更無論矣。日向午,殺掠愈甚,積屍愈多,耳所難聞,目不忍睹。”

城破後,清軍進行了報復式屠殺,揚州城內幾十萬百姓,死於屠刀之下,史可法拒降被殺,名留青史,悲壯且慘烈,史稱揚州十日。假如吳三桂拒絕投降,山海關也將是遼東軍隊的覆滅之地,李自成可能會率先進攻吳三桂。

清軍的強大,李自成應該很清楚,雖然他部隊有百萬,但大多戰力較差,軍紀散漫,從北京城的掠奪可以看出。不過清軍則不同,善於野戰,戰鬥力強,戰鬥意志堅決,是當時最強的騎兵部隊。

李自成如果率先佔據山海關,據險而守,依靠著數量優勢,還是有可能守住山海關的,假如放任清軍攻克山海關,那麼李自成將必敗無疑。吳三桂作為夾心餅乾中的餡料,不論哪方勝出,他必將是那個犧牲品。

或許多爾袞會讓李自成和吳三桂先火拼,消耗完吳三桂的部隊。因為吳三桂和李自成已經從國仇升為家恨,雙方很可能不死不休,就好比“一片石之戰”。等待一切煙消雲散,多爾袞再南下摘桃子,也可以說是唾手可得。

理論上講,李自成已經把京城搶掠一空,單從明廷官員手中就搜出七千萬兩白銀,而任士兵劫掠,不論是軍官還是小兵,也收穫頗豐。農民軍的侷限性就是如此,為何起義、為何造反,只為了一口飯吃,如果有吃有喝,那誰還想繼續打仗。

這麼一來李自成是發了大財,而軍隊也就失去了戰鬥力,如此部隊怎麼會是清軍對手,結局仍應是清軍獲勝,群雄逐鹿中原不會出現,滿清依舊會統一全境。

在崇禎死的那一刻,就註定之後的一切,人無頭不走,鳥無頭不飛,皇帝都沒了,明王朝已然無法挽回。想要挽救明王朝命運,吳三桂起不了什麼作用,他已經自身難保,用三四萬部卒來恢復大明河山,很明顯是痴人說夢。

真正決定明帝國命運的是崇禎,是他把棋一步步走到終點,如果他像宋高宗趙構一樣,南遷國都,或者在此之前就跟皇太極講和,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大廈已經傾倒,單靠一個吳三桂根本撐不起來,就算是他逃過了李自成和多爾袞的兩面夾擊,逃離了山海關。那麼他仍然面對去投奔哪個“皇帝”的艱難選擇,南明小朝廷互相不服氣,很可能吳三桂也會死於內鬥之中。

說到底,還是崇禎帝的錯,哪怕他提前把太子派到了南京,大家也有個奔頭,如今被人全鍋端了,誰也無力迴天啊。

所以吳三桂,要麼以死殉國,落下忠貞為國的名聲,要麼就是投降滿清,或者死於內鬥之中。


楊角風發作


如果三桂同志死守山海關,別說明朝的命運會如何,自己就已經是一條鹹魚了!

因為,吳三桂將面臨兩難的境地,然後腹背受敵!

投靠李自成嗎?這樣一來他要揹負的是叛國之罪,除了他的嫡系部隊我想其他生力軍或是忠於明朝的散兵遊勇是不會跟他混的

但是投靠滿清就不一樣了!此時的多爾袞打著為崇禎報仇的旗號,攜帶大量八旗精銳及百萬明朝降軍直奔山海關

吳三桂也是一代帥才,此刻他敏銳的嗅出,只有一個選擇才能保全自己、保全名譽


死守也亦非不可,只是結局只能是名留千古,沒有生前榮耀而已

吳三桂憑藉手中的關寧軍,外加一部分雜牌,堅守不出是最佳選擇。但是這樣就長久嗎?多爾袞已經帶著滿清勢力傾巢而出了,身後又是擁有百萬大軍的李自成,自己在夾縫中如何得到保全?

吳氏一家老小、關寧系全軍將士的生死存亡全部系在了吳三桂的手上,縱使他有忠君愛國、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決心,也得掂量掂量。況且,三桂同志也並非...

退一萬步說,吳三桂決定捍衛大明王朝的榮耀,為死去的崇禎盡忠,那結果也只有一個,就是自己兵敗身死、全家遭受屠戮

無論是李自成還是多爾袞,都不會放過他。在滿清入主中原的路上,吳三桂是眼中釘、肉中刺,勢必要將其擊潰才能入主中原

而對於李自成來說,只要是崇禎的人,一定得趕盡殺絕!畢竟崇禎就是給自己逼死的,新皇臥榻之下還能容前朝忠臣嗎?

得了,為明朝盡忠無論如何都是虧本買賣,吳三桂不想這麼做!於是他開始大量雙方實力,並準備做決定

為何說吳三桂是難得的將才,因為他知榮辱、懂退路!

史稱老吳因為陳圓圓一事,怒髮衝冠為紅顏;原本是要跟李自成混的,結果一咬牙、一跺腳就跟了多爾袞。如果說真是如此,我們也只能感慨一句——三桂真性情啊!

當然了,這只是玩笑話。在吳三桂降清的背後,是有很深的政治寓意的。早在明朝未亡之前,吳三桂基本就能看出來日後的發展道路,洪承疇、祖大壽這樣的猛人都降了清,盧象升、孫傳庭這樣的壯士都捐了軀;自己還有第三種選擇嗎?

於是乎,他開始考慮投靠哪邊的問題。首先是李自成,雖然李闖王一路上所向披靡,但卻並非是真正的能打,是明朝已經打光了一切,或者說能打的人都開始琢磨退路(左良玉)。反觀滿清,手中精兵強將不說,還有像范文程、洪承疇這樣的猛人幫忙,跟李自成這種泥腿子是不太一樣的

而且滿清打著的旗號是為崇禎復仇,而諸多降軍也都是不願意跟李自成混的那種,如果自己選擇投靠滿清,如果順利得天下,自己則立下不世之功;如果投靠李自成,縱使是擊退滿清,但卻因自己絕非嫡系而幾乎不會被重用。畢竟農民起義軍的侷限性,古往今來就是如此

所以,還是跟著多爾袞混比較有前途,看看洪承疇就知道了

機關算盡的平西王,終究只是亂世梟雄而已

吳三桂降了清,十分乾淨利落的就幹掉了李自成。隨後在剿滅南明、幫助清朝一統天下中又做出了卓越貢獻,功勳卓著的吳三桂成為最強藩王,坐擁幾十萬兵馬,算是成了雄霸一方的土皇帝

只是,好日子是永遠沒有頭的;而權力的慾望也是無窮無盡的。況且還有年輕氣盛的康熙皇帝給他打了一針興奮劑。年過六十的吳三桂決定造反,拉著耿、尚二人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反清復明

或許是命運的安排,也或許是吳三桂並沒有這個命,亦或是他原本就不具備帝王的能力,最終三藩之亂被平定,而吳三桂也只是過了幾個月的皇帝癮就病死了

不得不說,三藩之亂聲勢浩大,一時間獲得南方大量軍民的支持,而勢頭也一度直逼中原,搞得清朝大部分貴族王侯戰戰兢兢,一度表示想要退出關外,回到東北。可見當時吳三桂的能量是有多大,可惜最終吳三桂並沒有改變歷史,而只能成為歷史中的過客

如果說,年輕時候的吳三桂是個驍勇善戰的將軍,那麼成年後的三桂則變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軍閥。當國家榮辱和個人利益衝突的時候,他選擇了後者。

所以,忠君愛國這一那個年代的優秀品質,在吳三桂身上是沒有的。否則他不會在降清之後立刻進入角色,先滅大順、後攻南明;成為滿清最得力的先鋒

至於最後的三藩之亂,縱使是打著反清復明的旗號,卻也只是口中說著忠於國家而已,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他自己

所以說,他不可能誓死守衛山海關,這不符合他的人生信條!退一萬步說,如果他真的選擇孤守山海關抗擊清軍,那他定是像孫傳庭、孫承宗、盧象升一樣成為流芳千古的忠臣!但他終究是那個人人口誅筆伐的“漢奸”呀,不是嗎?


如果喜歡我的內容,不放點個贊或者關注一下吧!我是置身黑白的精彩,因為只有置身事外,才能看到黑白之間的精彩!


置身黑白的精彩


崇禎十七年三月二十,也就是崇禎皇帝自盡的第二天,吳三桂抵達了豐潤,得到北京失陷的消息,於是停下來觀望。

就當時的情況來看,南方的福王還沒有登基,吳三桂雖然手中有一支生力軍,但無法單獨對抗李自成,更無法單獨對抗山海關外的多爾袞,他必須在二者之間進行選擇。

真實的歷史當中,吳三桂選擇了多爾袞,與其聯手,在山海關痛擊李自成,然後充當急先鋒,幫助清軍橫掃華北。

如果吳三桂當時做了相反的選擇,與李自成聯手,死守山海關,會出現什麼局面呢?

首先一個問題是,要想讓吳三桂與李自成合作,李自成能夠開出什麼價碼。吳三桂對明朝廷的忠誠度還是可以的,此前他舅舅祖大壽的部將聯絡他歸降清軍,他一直不肯。

崇禎死後,吳三桂想讓李自成把皇太子送到他手裡,說明他很想成為匡扶社稷的勳臣。這些想法,都是他與李自成合作的障礙。

此外,李自成有沒有能力兼併吳三桂的軍隊,也是一個大問題。李自成佔領的地方,都是連年遭災的窮地方,油水很有限。明朝主要的餉源,此時還在官軍控制之下。而當年的五月,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登基之後,從海路一下子給吳三桂運送了十萬石米、白銀五萬兩,李自成恐怕做不到這一點。依靠拷打官僚,能夠得到的財富畢竟有限,也不是長久之計。

我們假設,這些問題都被他們解決了,吳三桂與李自成聯手,並且繼續守衛山海關,會是什麼結果呢?

多爾袞在得知崇禎皇帝死去的消息之後,在范文程的建議之下,率領清軍精銳奔向山海關,顯然是志在必得。

此時寧遠城已經被吳三桂放棄,山海關外沒有了明軍駐守,吳三桂的防禦也就缺少了縱深,只靠一道山海關,顯得過於單薄。但幾十年來,明軍已經習慣了防禦,如果死命抵抗,多爾袞要想拿下山海關,難度極大。

一旦在山海關外拖上幾個月,多爾袞的後方供應就難以保障,吳三桂還是有勝算的。

但這並不意味著多爾袞的失敗。李自成在完全征服北方之後,是與南明相持還是互相攻伐?如果開戰,吳三桂會不會倒向南明,從背後給李自成來一刀?依吳三桂的性格,他是做得出這種事的。

到那時,多爾袞必定會有所作為,清軍軍力強盛,他們入關、逐鹿中原是遲早的事,到了那種地步,最終誰能勝出,還真不好說。


於左


如果吳三桂能死守山海關的話,那麼清軍很有可能難以入關,但是如此的話吳三桂只有投降李自成一條路可走,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的路。

因為李自成當時已經攻取北京,已經預備了軍隊進攻山海關,且當時清軍也已經有所行動,也是意在攻取山海關。


吳三桂除非投降李自成,如此才能避免兩面夾擊,而他也將面對的是關外的清軍,那麼死守還是可以守住。

只是吳三桂有很大可能會被李自成坑死,原因就是李自成進入北京城之後,沒有快速恢復整個朝政的運轉。

也就是說李自成難以平定北方,而且李自成也沒有足夠的軍餉來供給吳三桂,要知道維持山海關防線,所需要的何止百萬。

而要指望李自成給吳三桂軍餉,那幾乎是不可能,李自成將搶來的白銀和糧草當作私產,從這一點來看,李自成難堪大任。

且當時李自成沒有足夠的威望,實在是難以讓北方的明軍投降於他,所以李自成攻取北京,很快就將成為眾矢之的。

按照李自成的陣營,估計最終的結局也不過是兵敗,而吳三桂估計也早已經夠嗆,其結局大抵是被清軍而殺。


但是到了那時,清軍入關的先機已經失去,九州大地很有可能在此掀起軍閥割據的狀態,合股勢力的割據會導致混亂持續更多年。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清軍的入關對於明末亂世的終結是有促進作用的。儘管這個過程是個悲劇,但不可否認這一點。

明末的動亂說到底還是因為沒有出現真正雄才偉略的人,只出現李自成和張獻忠之輩,這些人總歸是欠缺了些。

只可惜當時的明朝,實在是腐敗到了極點,其內部的腐朽,使得連李自成這樣的流寇都能攻進北京城,實在是可悲可嘆!


小司馬遷論史


第一:明朝將會怎樣?明朝並非亡於滿清,而是亡於李自成,這與吳三桂是否死守山海關沒有任何關係;第二:此處問題的核心並不在於吳三桂能否守住山海關,而在於吳三桂到底想不想守山海關?李自成破京師王大明的時候,平西伯正在勤王的路上踽踽而行。而此時,距離崇禎皇帝發出的勤王召命已過三月有餘,所謂察其言而觀其行,吳三桂為人如何,由此可知矣。

一:掩藏在“孝義”面孔下的自私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破山西,盡在咫尺的京城危在旦夕,惶急不堪的崇禎急下三道手召命吳三桂入關勤王。但吳三桂卻刻意遲延,區區六百里地的路程硬生生被他走了半月有餘卻還只是走了不過一半的路程。而同樣的距離,多爾袞卻只用了兩天時間。由此可見,“擇忠臣於孝義之家”的古訓並不完全正確。明朝末年的態勢,早已脫離了一貫的“忠君愛國”的範疇,百官群僚、販夫走卒的自私自利已經到了極致。

吳三桂出身顯赫,少年豪雄,年輕的時候就因為勇率家陷陣救父而闖下“勇冠三軍,孝動九邊”的名號,並以此而被天啟、崇禎所關注,一路青雲直上、貴為山海關總兵,成為明朝最年輕的高級軍事將領。

但即便如此,自幼生長於“私軍化”異常嚴重的遼東地區,所謂的“君父之命”早已被拋在一邊,個人的榮辱、家族的興衰、權勢祿位的顯赫與否才是這些軍閥最關注的的問題。而朝廷不過是他們倉儲之地罷了。虛報兵員,貪鄙兇殘成了遼東軍的代名詞。

二:降清是吳三桂早已備好的退路

即便吳三桂願意死守山海關,但那時候的明朝也早已隨著崇禎帝的自掛東南枝而煙消雲散。身為遺臣的吳三桂在接到李自成的招降信之後也並未遲疑即馬上宣佈效忠。可見,精力旺盛而野心勃勃的吳三桂並沒有為明朝守節盡忠的打算。

此後,因為陳圓圓劉宗敏所奪,愛妾心重的吳三桂於是發出“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目立於天地之間”的感嘆,隨即調轉部隊宣佈與李自成決裂,並馬上寫信多爾袞,以“為君父報仇,願借兵友邦”的理由,剃髮易服恭迎入關。試問這天地間,還有比這更無恥的人嗎?在很多人還沉浸在吳三桂“為美人不惜揹負千古罵名”的偉大愛情時,可曾注意到吳三桂本質上不過是個“無君無父,無國無母”之人?明知一旦自己回軍,必然會因激怒李自成而導致全家為戮,卻依然義無反顧,陷全族上下於百死難生之地,試問這樣的愛情真的偉大嗎?

“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有時候,我甚至在想,即便是深愛者如陳圓圓也不過是吳三桂的棋子罷了。為其“叛國投敵、甘為漢奸本”的行為渡上一層悲壯。即便沒有陳圓圓之事,亦必會有其他事成為吳三桂“開關迎敵”的藉口。

三:亂世軍閥,國破家亡之際,軍權就是特權

“和蚌相爭,漁翁得利”生逢亂世,原是良民的李自成造反了,不是亡國之君的崇禎亡國了。手握軍權,有膽有識、有勇有謀的吳三桂卻趁此良機平步青雲、一飛沖天了。

縱觀整個“甲申之變”,從頭到尾,無論是文官集團還是武將軍閥,甚至是皇族貴戚。竟沒有是在為家國天下考慮的。“皇帝輪流做,百官過我手”從厚顏無恥的大明首輔魏德藻到明亡之後依然屢受南明政權封賞的吳三桂。種種事蹟,無不在告訴我們,末法之世,只有利益,沒有道義。

如果吳三桂說“投降非我意”,那我是信的,畢竟沒人願意揹負千古罵名,即便他偽裝的再好。但他若說“忠君死社稷”,我是決然不信的。因為在吳三桂身後,還有龐大的遼東士族、和遼東軍閥集團,吳三桂不過是其代表人而已。

綜上所述,無論是吳三桂本人還是其背後的遼東勢力,都不可能死守山海關,因為扼守要塞的特殊使命。在崇禎去世後(所以拖延勤王時間),使他們不僅不需要為國盡忠(大明已亡,誰又能苛責他們呢?),還有有足夠的資本攫取最大的利益(打著為“君父報仇”的旗號,投敵叛國,謀求私利)。不然,為何區區吳三桂在入清之後能被封為割據一方的“平西王”呢??

我是狐筆春秋,歡迎大家批評指教,謝謝~


狐筆春秋


吳三桂死守三海關,明朝照樣滅亡。據《清世祖實錄》載,1644年4月9日,多爾兗奉敕伐明,率八旗軍約14萬人,攜帶大量紅夷炮,往定中原。原定從薊州、密雲近京處,毀長城突入。4月15曰,行軍至翁後(今廣寧),接到共約5萬兵力的大明吳三桂泣血求救書後,改變進軍路線,急奔山海關。李自成招降寧遠總兵吳三桂失敗,此時從北京率兵6萬,聲言10萬東征。20曰吳三桂遣使求救於多爾兗,多爾兗接書大喜,即發令“命漢軍賚紅夷炮,進發山海關大路。”清軍星夜啟程,一晝夜間行100公里,21曰昏黑到山海關。此日大順軍與吳軍激戰一天,吳三桂知清軍已在關外,遂突圍出外城,馳入清軍營中,見九王稱臣,遂剃髮。22日大順與吳軍繼續激戰,吳軍漸不支,清軍騎兵乘東北風之利,天助也!迂迴至大順軍左側背,突襲攻擊,大順處於清軍與吳軍夾擊下,戰鬥異常殘酷,大順軍死傷不計其數,“一食之傾,戰場空虛,積屍相枕,瀰漫大野,騎賊之奔北者,追逐二十里至城東海口,盡為斬殺之,投水溺死者亦不知其幾矣。”23日再戰永平,大順軍又敗。大順軍退回北京。多尓兗向順治帝奏報;“臣仰藉上天眷佑,皇上洪福,親率大軍,與吳三桂軍馬、步、紅夾炮直搗燕京”像這種情況,吳三桂會死守嗎?根本沒有假設如果問題。明朝滅亡是遲早的事,最終還是被清朝所統治。大順軍那麼頑強抵抗都抗不住,清軍靠得什麼取勝?靠得是先進的紅夷大炮,大順軍與清軍在真定、潞安、太原決戰,都是被紅夷炮擊敗。有史載為證,《山西通志》載:“順治元年(1644)十月十三日,大兵至太原,時偽文水伯陳永福遣賤四處搜野,為固守記,時西洋炮未至,休士馬以待。十一月三日炮至,集西北角擊賊,永福勒馬城頭指揮,時垣立立毀十餘仗,大兵擁入,賊眾遁……”同樣,在潼關大戰,清軍舉紅夷炮攻之,猛攻關城,所向無敵,李自成見大勢己去,撒走。可見,李自成敗在紅夷炮下。大清王朝的建立與鞏固是在紅夷炮的轟擊下實現的。因此說誰掌握了先進武器,誰就能稱雄稱霸!


分享到:


相關文章: